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風流唐帝國

正文 第四卷 決戰黃巢第十八章 文化新風 文 / 雲昊

    (上一章節可能有些枯燥,但卻是對李儼的政治理念、施政綱領的一個介紹,對後面的情節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覺得不喜歡,可以跳過不看。謝謝。)

    這份刊物取名為《大唐旬刊》。如果說前一份刊物著重朝廷政治軍事動態、政治政策宣傳的話,那麼這一份刊物就是關於「文化」、「社會」、「娛樂」等領域的刊物了。

    這一刊物的總編,由行在文學最佳的韋莊擔任。下屬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叫做《風雅頌》,每旬一期,每月三期。專門刊登各種詩歌、辭賦、美文。屬於高雅一類的東西。

    李儼在發刊詞上號召全大唐的文人踴躍向《風雅頌》投稿,同時第一次公開提出了「潤筆」的說法,表示投稿《風雅頌》可以獲得優厚的潤筆。

    在當時,搞寫作是沒有稿費的。當然,應別人要求寫作的東西,有時候可以得到「潤筆」,但並不固定,也沒有形成定制。李儼是第一次旗幟鮮明的表明文章的作者有權得到一定數目的潤筆。

    對於很多文采上佳卻由於貧苦而無法潛心創作的文人士子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事。只要他們擁有足夠的文才,就可以通過潤筆來維持生計,再也不需要去投靠權貴成為他們的幕僚。實際上,也減少了很多不安定地因素——很多謀反者。全靠他們的幕僚出謀劃策,而這些幕僚,除了少數是醉心名利者,大多數人都是因為貧寒不得不投靠權貴做幕僚以維持生計。

    除了屬於陽春白雪的《風雅頌》之外,另外一個部分則屬於俚俗的下里巴人了。這一部分被稱為《大唐日報》,每日出版。當然,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真正能夠在當天看到報紙的,恐怕也只有編輯部所在城市方圓百里之內了。

    不過沒有關係。日報裡面報道的東西,並不是什麼了不得地大新聞,只是大唐的社會、民俗、文化、娛樂等等新聞。這些東西,晚瞭解幾天沒有什麼大不了。反正只要能夠搏人一笑,娛樂大眾,並同時潛移默化地宣傳李儼的思想理念就可以了,暫時並不要求時效性。

    日報的內容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無所不有。並且由於日報的定位在於所有識字的大唐子民,所以上面的文章為了便於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理解,盡量採用白話文,最起碼也是半文半白。

    這也是李儼推廣白話文地一個嘗試:中國古代的文言文固然精妙絕倫,奇妙無窮,但正因為其精妙,也妨礙了其推廣。妨礙了普通老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在科學上,要求精確的科學必須使用不容易引起歧義的文字記載科學文獻,白話文就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推廣白話文,李儼除了在日報上以皇帝的名義發表文章,號召大家在非文學以外的場所,都盡量使用白話文。以便於減少歧義,增加文字地精確性。這也是日後李儼幾個被後人垢病的地方之一。所謂「棄聖人之妙言,采粗鄙之俗文」是也。

    不但如此,在不惜自己名聲親自為白話文搖旗吶喊之後,李儼還赤膊上陣,親自撰寫白話文小說。如果用現代的觀點,準確的說,那應該是半文半白的小說。

    中國小說的起源,在於唐宋。尤其是晚唐以後,市民階層開始壯大。市民文化也開始發展。小說就是市民文化地代表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說書的話本、戲曲、雜耍等等。

    但是。這個時候的小說是不完善的,還處於發展中。比如說志怪傳奇小說。其代表作就是《唐傳奇》。然而唐傳奇在某種程度上,更接近於文人的筆記,而不是小說。唐傳奇的作者,也僅僅是將其當成一種筆記在創作而不是當成小說。一直到幾百年後,茶肆、酒館中的說書人大行其道,大量底層文人加入話本的創作,並逐漸從專為說書創作轉變成專為閱讀創作。這個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創作才開始出現。

    然而李儼的出現,注定將加速並且改變這一過程。他以「雲子昊」為筆名,「撰寫」,準確地說是抄寫了後世地古典白話文小說:四大名著之中的兩部:《西遊記》《三國演義》。還有獨立於四大名著之外地《封神演義》《東周列國志》《說唐》《隋唐演義》等等。

    他也不是沒有把後世的武俠小說也搬進來,說實話,在武俠小說的起源時代出現武俠小說的成熟作品,的確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然而這卻很難辦到。

    以金庸巨巨的作品為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共十四部巨作,竟然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唐代以後!飛、雪、鹿、書、鴛、白髮生在清朝,碧發生在明末清初,神、射發生在南宋,天發生在北宋,倚發生在元末明初,唯有俠、連、笑無有具體年代。但是俠、連文字中也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明代,就連刻意泯滅時代背景的笑也依稀是可以看出明代發生的事情。這叫人如何抄出來?難道告訴別人說,我知道大唐之後有南北宋朝,有明朝,有清朝麼?很明顯不能。所以李儼只能選擇金庸唯一一部時代在大唐之前的短篇:《越女劍》抄抄了。

    除了金庸之外,還有黃易。可是這位大大的書也不是那麼好抄的。《破碎虛空》、《覆雨翻雲》肯定抄不了。《大唐雙龍傳》更不能抄:那裡面對李世民的描寫可是抹黑性地。再怎麼說,李儼在這個世界上作為李世民的後代。也不能這樣寫自己的祖宗吧?否則他的統治根基就消失了。至於《尋秦記》,更沒法抄了。對於穿越者來說,穿越文是抄不得的,那是自己揭穿自己,有害無益。於是,就還剩下《邊荒傳說》了。但這本書的水平卻不如《大唐雙龍傳》等書,而且其中宣揚的思想也太過現代化。至少在現在並不適合。

    不過還好,但是古典小說中。就夠李儼抄一陣子了。畢竟李儼雖然不用親自寫作,可以選擇自己口述,找人抄錄,然後再自己親自審閱一遍。即便如此,多達上百萬地小說,要全部寫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地時候可沒有電腦啊!

    但李儼勝在身為皇帝。可以調動大量人手為自己做事,而他強大的記憶能力,也讓他擁有了類似於電腦的「並行處理」的能力。於是他同時口述好幾本書,這樣一來,工作效率就高多了。

    於是在《大唐日報》創刊號上,署名為「雲子昊」的《東周列國志》、《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演義》《說唐》五部長篇開始連載。同時開始連載的是一部短篇《越女劍》。至於《隋唐演義》,由於與《說唐》在題材上有重複之處,李儼擬定在《說唐》之後再予與連載。

    (註: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大家可能比較熟悉。而對隋唐演義、說唐比較生疏。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看原書。

    《隋唐演義》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地小說。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到「安史之亂」後唐明皇回京作結,跨越數百年。作者是清朝的褚人獲。

    《說唐》也是清代的長篇小說。不過作者不詳。其內容以瓦崗寨群龍的風雲際會為中心,命脈敘自秦彝托孤、隨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群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

    在這個時候。說書人已經開始出現。只不過他們能夠說書的題材實在有限。

    其中有原本屬於《西遊記》題材來源的唐僧取經故事——當然,這樣的故事可就沒有西遊記這樣吸引人了,其中,孫悟空地角色,由一個「白衣秀士」擔任,豬八戒、沙僧、小白龍等等就一律沒有出現。其傳奇性遠遠遜色於《西遊記》。

    另外,三國故事、隋唐故事也是說書人的題材之一。當然,這些故事都不成體系,十分零散,缺少故事性。《三國演義》、《說唐》的故事性、傳奇性都很強。自然遠勝於這些零散故事。

    於是乎。在《大唐日報》連載這些故事之後,隨著《大唐日報》的廣泛發行。大量的說書人幾乎失去了飯碗:他們的故事不再吸引人了。

    幸好一部分有眼光地說書人,開始改變一直以來的說書傳統,不再使用代代相傳的故事作為自己的說書內容,而是直接採用《大唐日報》的連載作為說書內容。此後這一行為也就蔚然成風。

    由此,處於萌芽階段的說書藝術受到嚴重打擊,最後完全成為了《大唐日報》一類報紙、刊物流傳的附庸。

    這其中,李儼自然少不了添磚加瓦,加速其過程。很大一部分說書人都成為李儼控制的宣傳機器——他們不僅僅說書,還同時宣傳朝廷政策、發佈廣告,另外還擔負著情報搜集的任務。畢竟,雖然從當時的時代看來,大唐地子民受教育程度很高,但畢竟不能跟後世相比。對於那些大字不識地老百姓,說書人的說書,是對他們進行思想控制和洗腦最重要地途徑。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剛剛出現的《大唐日報》還遠遠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大唐日報》發行半個月之後,李儼的「新」作品也出現了。那就是後世的近代武俠小說鼻祖之一、仙俠小說鼻祖之一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部小說除了在開頭涉及到了一點時代背景,在此後幾乎是完全架空的劍仙世界,所以只需要對開頭修改一點點就可以原封不動的抄出來了。

    不過,這一次或許是李儼剽竊太多心中有愧。《蜀山劍俠傳》是署名為「還珠樓主」發表,也算得上是在這個古代幫助李大師(還珠樓主名為李壽民)揚名了。

    《蜀山劍俠傳》中充滿了中國地傳統文化,神仙法術、道家佛家、武術技擊,無不包容。這在晚唐佛道之風、神仙之術大盛的時候,實在深受歡迎。於是乎,其他唐傳奇作者還在讓手下主角使用「劍丸」的時候,《蜀山劍俠傳》已經開始飛劍法寶了。而這部書本身文字在後世的時候的確顯得有些不便閱讀。在這個古代時候,卻是再淺顯不過了。於是乎深受大眾歡迎。

    得李儼連載的幾本書之助,當然,也有李儼的種種營銷手段,比如廣告傳單、比如報童等等,《大唐日報》地銷量節節升高,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達到了十幾萬份!而在還都長安之後。《大唐日報》更是紅火無比,其銷售量不過一年時間就達到百萬!其銷售地域更是遠到大唐之外!

    受到《大唐日報》地啟發,很快的,在黃巢之亂得到平定之後,數十家報社在花錢購買了「活字印刷許可」、「報刊出版許可」之後,也成立起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政論性刊物《長安評論》、綜合娛樂性刊物《市井夜話》等等。媒體業的繁榮開始出現了。

    得媒體業的繁榮,一個號召「面向普通百姓」、「娛樂大眾」的文化運動開始出現。文化運動的宗旨是「去華飾」、「復清新」、「融萬民」。其標誌性地舉措就是使用白話文、宣揚雜學的重要地位等。李儼御口親自命名為「新文化運動」。

    這一場開風氣之先的文化運動,將原本應該在這個時候風行的「古文」運動風頭遠遠蓋過。古文運動的旗幟性人物「唐宋八大家」中出現在這個時代之後的人物。也從古文運動的旗幟性人物,變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性人物。當然,那都是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地事情了。

    總之,《大唐日報》的出現,代表著很多新事物的出現,比如白話文。比如標點符號,也代表著許多謎案的出現,也因此在日後成為歷史學家的一大研究課題。

    比如說分別用兩個筆名發表不同作品的李儼,「雲子昊」、「還珠樓主」是否同屬一人地問題。認為同屬一人的,以當時的許多關鍵性人物的某些言語作為證據。而反對者則認為,這兩人的文字風格完全不同,不可能同屬一人,至於那些證據,並不是真正可信的史料,只能認為那是當時的人們對明君李儼的一種神話做法。有人又反對說以「雲子昊」名義發表的很多作品風格都不同。不能從風格上否認兩者的聯繫。還有人猜測這是李儼組織地一個大型寫作班子地集體作品。然後以李儼的筆名發表,否則難以想像李儼一生能寫作多大數千萬字地作品等等。各持不同觀點的專家、學者莫衷一是。紛爭不斷。大量論文被製造出來,從而成功的形成了一個產業,養活了大批無所事事的傢伙,被稱之為「儼學」云云……

    在《大唐日報》成功火爆的同時,《風雅頌》的發展雖然穩定卻顯得緩慢。

    最初,在一干「風雅」文人的堅持下,《風雅頌》僅僅接受詩、賦、駢文三種稿件。然而同時出現的刊物,一個火爆非常,另一個卻相對冷清,這種情況讓那些自視甚高的文人墨客們實在難以接受,在憤憤不平之餘,也不得不做出改變。原本僅僅作為「詩餘」(詞的別稱),被稱為「小道」的詞也成為了《風雅頌》被接受的文體之一。

    口子一開,就收不住了。繼詞之後,曲也被接受了。再然後,散文體文言、創作嚴謹的文言小說也被接受。其中以柳泉居士作為筆名(蒲松齡的別號)的《聊齋誌異》也被李儼剽竊出來發表了。

    從此以後,高雅藝術也開始走向了變革。甚至在幾十年後,受西方希臘、羅馬翻譯過來的古典文學影響,白話小說、白話詩歌也開始被《風雅頌》接受。這一變革,在「新文化運動」的大潮中,卻顯得很不起眼。卻正是這樣的變革,保證和增強了高雅文學的生命力——當然,即使沒有李儼的推波助瀾,這一變革也會出現,但卻要等待漫長的時間了……

    《風雅頌》直接被韋莊手下一干文人指揮,而《大唐日報》的總編,卻是一個從民間找來的說書人柳敬德。(謹以此紀念明末清初的著名說書人、民間藝術家、抗清義士柳敬亭先生。)

    柳敬德出身一個沒落的文人家庭,本身從小學習詩歌辭賦,對「高雅文學」有一定的造詣。但是他本人卻對民間故事、說書人的說書很感興趣,對這些文學類型並沒有其他同時代讀書人那樣的歧視。

    在他家道中落之後,為了生計,同時也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他開始了自己的說書生涯,並對那些流傳於民間,雖然質樸卻難免粗鄙的傳說加以整理。如果沒有李儼對歷史的干擾的話,他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說書人,並成為對民間故事、傳說加以整理流傳並使之成為明清小說素材、開啟明清小說的先風的眾多底層文人之一。

    然而現在,因為李儼的賞識而被提拔成《大唐日報》總編的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被稱為底層文人了。雖然他仍然對底層民間文學很感興趣。他將會成為日後所謂「新文化運動」領軍人物、旗幟之一,從此名留青史,永遠與從前的那個民間文學無名整理者的命運絕緣……

    雖然《風雅頌》的發展不盡人意,但是《大唐日報》在李儼的耳提面命和柳敬德的努力下日漸火爆,李儼的精力於是放心的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