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馬踏天下

《》章 節目錄 第161章 論功敘罪 文 / 路人家

    更新時間:2013-10-21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華雄丟城失地,損兵折將的消息在傳回洛陽城後不久就被傳得滿城皆知,無論百姓還是官員都知道了陽城被關東聯軍所破,西涼軍大敗退卻的事實。

    對此一點,已心想西涼軍的百姓們自然是深為憂慮的,只恨自己沒有本事,不能幫到西涼軍共抗強敵。而一些被董卓以武力脅迫,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的洛陽官員們則是在暗地裡彈冠相慶,歡欣鼓舞,只希望關東聯軍早一日殺進城來,幫他們剷除這些逆賊。

    同時,一些手上還有些實力的人也有點坐不住了。他們認為如今正是反擊的好時候,只要自己以大義登高一呼,必然應者雲集,足可以讓本就惶惶不可終日的西涼軍更加的頭疼。所以這些人便開始有所舉動,甚至想要對洛陽幾處大的糧倉和輜重倉庫下手了。

    不過他們還是小看了西涼軍在洛陽城裡的勢力,還沒等他們真個下手呢,無數西涼兵就已包圍了他們的住處,將這些處心積慮想要在背後捅刀子的傢伙給揪了出來。

    短短兩日工夫,就有十多名心懷不軌的官員被董卓下令就地正法,他們的家財也被盡數抄沒,成了西涼軍的後勤保障。

    此事引來的後果,就是使得董卓對洛陽官員更加的不信任,但凡有人表露出一點對他的不滿,本就因前方戰事不利而憤怒的董卓就會以各種理由將他和家人全數拿下法辦,以儆傚尤。如此一來,董卓兇惡之名更盛,雖然剩下的那些官員暫時懾於董卓武力而不敢再明著反對,但背地裡卻更恨這個把他們踐踏在腳下的武夫了。

    而這,卻還只是屬於外部的不利因素,在西涼軍內部,卻也隨著這次陽城的丟失而有人再次提出了要遷都的意思。他們認為洛陽之前除了一座虎牢關外,其他諸城都難擋關東聯軍的進攻,為了不至於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也為了能有條更好的退路,還是應該遷都長安,如此才能背靠西涼故地,繼續與關東聯軍交戰。

    對此,董卓卻也有些心動,不過他也明白此事太過重大,必須徵詢眾多屬下的意見才能做出最終決斷。所以在兵敗的消息傳來後的第八日上,他便把還留在洛陽的一眾手下都召集了一起商議大事,馬越自然也在其中了。

    不過這次商議的事情在一開始就偏離了主題,就在董卓講到陽城丟失之事,讓手下眾人說說該如何處置之後,便有一名叫孫及的將領站出來說道:「主公,以末將之見,如今最緊要的是追究華雄的責任。他丟失陽城,還使近萬大軍被殺,必須要擔負起全部責任!還請主公嚴懲於他,也好給死去的將士們一個交代,同時也能借此警示三軍!」

    「孫將軍說的極是,還請主公嚴懲華雄!」

    「華雄喪師失地,不殺不足以振軍心,還請主公速下決斷!」……一時間,不少將領都站起來紛紛附和,堂上一片對華雄的討伐之聲。

    馬越有些疑惑地看著這些將領,不知道他們為何突然會如此說話。但很快地,他就明白了問題所在,其實他們針對並不是陽城被奪的這件事情,而是華雄這個人。因為華雄這兩年來躥起得太快,立下的功勞太多,超越了太多原來只在他之上的人。這些人心裡自然對華雄充滿了嫉恨,只是因為之前華雄一直沒有犯錯,而且深得董卓重用,他們才不敢有所表露。

    但今日卻不同了,華雄犯下了大錯,丟了陽城不說,還折損了近萬人馬,這就讓他們找到了個合理的借口,對他口誅筆伐,只逼董卓殺他洩憤。

    見下面將領群情洶洶,揚言要殺華雄,董卓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華雄可是他的心腹愛將,雖然丟了陽城他很是惱怒,但也沒有想過要拿他的命來抵罪。可是,眼見如此多的將領口口聲聲說要殺華雄以震軍心,董卓自然也不好直言否決了,這些人也是他倚重的手下,可不能因一人而失去了其他許多人的心哪。

    眼見董卓如此猶豫,馬越心裡也略感緊張。他費盡心機地保下華雄,自然是想今後能用到這員虎將了。若是因為那些人的嫉恨就讓董卓下令殺了他,就太不值得了。所以馬越此時必須出言為華雄開脫。

    在略一沉吟之後,馬越就已有了想法,當即開口:「主公,此事萬不可行,殺了華將軍,只怕不但不能提振我軍士氣,反而會讓前方將士心寒,擔心失敗後被責而投降敵人哪!」

    見馬越出言解圍,董卓心下一喜,立刻就順著他的話道:「仲凌你是說若嚴懲華雄必然會使前方拚殺的將士心存忌憚,從而無法全力對敵?」

    「不錯!勝敗乃兵家常事,縱然華將軍是敗了一陣,還丟了陽城,但他這也是在兵力遠不如敵軍的情況下才會被擊敗的,實在不能全怪他一人。此事前方的將士都看在眼中,若主公因此怪罪於他,甚至是想要拿他抵命,只怕前方將士心中難免留下陰影,到時候恐怕就難以放開手腳去與敵人一戰的。

    「當此大敵當前的時候,更不宜自斬大將,以弱聲勢。若主公真要懲罰於他,也該等到退敵之後,再根據他所立之功和所犯之錯,一起定奪。」

    眾將見馬越又一次站出來為華雄說話,都很是不服:「馬先生,你這是收了華雄什麼好處,才會如此一再地為他說好話?此番他丟失陽城,使我們如此被動,難道還不是大罪麼?」

    「丟城就是大罪,就該被嚴懲?這一點還恕在下無法接受。華將軍並不是全無作為之下被敵人攻佔了陽城,之前他也取得過數場勝利,若非麾下將士身心皆已疲憊,再加上敵人用上了詭計燒了城中糧草,致使軍心渙散,他又怎會丟城呢?所以此戰之敗也非華將軍一人的責任,我們更不能因此就要他以命相抵。」

    說到這裡,馬越又把目光掃向那些口口聲聲要華雄以死抵罪的將領:「若你們真如此堅持,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殺了華雄之後,接下來前方數處城池,包括虎牢關都由各位前去把守,若是也出了什麼差錯,你們也當與華將軍同罪!」

    「這個……」這些將領聽到馬越這話後,身子頓時就往後一縮,不再如剛才般咄咄逼人了。他們自然清楚自己的能力,要是由他們去鎮守城池,只怕關東聯軍一攻就會被破,即便不死在敵軍之手,回來也難逃一死,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如此一來,這些人便不再糾纏於這個問題了。

    但馬越還沒有鬆口氣呢,一人卻嘿笑著開口了:「馬越,看來你和華雄之間確實關係非淺,竟如此巧言為他開脫。我叔父治軍向來賞罰分明,既然華雄敗了,還丟了城池,就該受到嚴懲,你竟還如此說話,真是讓人不齒!」說話的正是董卓的侄子,董璜了。

    其實對於是否問華雄的罪,董璜是不怎麼上心的。可一旦此事馬越出了面,他就一定要站出來與他對著幹了。前番被馬越如此折辱,還被打了幾十棍,躺在榻上一個月才得起身,這使董璜對馬越真是恨之入骨,凡是馬越支持的他都會站出來反對。

    而有了董璜出面,本已偃旗息鼓的眾將又都有了信心,也開始順著他的意思再次勸說董卓,要他重責華雄,這也讓董卓再次皺起了眉頭來。

    馬越見是董璜跳了出來,也不以為意,他知道此人就這點能耐,很好對付。便朝董卓一拱手道:「主公治軍賞罰分明在下自然是清楚的,想必前番董公子也領教過了。不過賞罰分明可不單強調一個罰字,還要提賞字。前段時日裡,華將軍率軍屢次擊敗關東聯軍的功勞,這裡眾位可也沒有一個站出來為他請功哪,怎的到了現在卻都一個個要追究他的過失了?

    「他丟城的確是過,但之前所立下的幾次大敗關東軍的功勞,卻足以抵過此番的罪責,所以在下才以為不能因此就定華將軍的罪。不然,主公就成了有功不賞,有過必罰的昏庸之主,這會讓下面的將士們如何看待?他們又怎麼還肯為主公出力呢?」

    「仲凌說得不錯,此次之敗不能全怪在華將軍一人身上。主公可以下書切責,要求他將功折罪,至於其他的處置辦法,還是留待戰後再論吧。」一直不曾出言的李儒已經通過董卓的神情判斷出了他的心意,便在這個時候開口了。

    有了李儒的加入,情況就更朝著有利於馬越這邊發展,一些原來沒什麼傾向性的人也紛紛表示認同馬越的觀點。這些人都是董卓手下得力的將領,比如李榷、張濟等等,這讓其他那些還不曾得志的將領再不敢反對了。

    而董璜也因此無話可說,只得以恨恨的目光盯著馬越,但後者卻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明顯是不拿他當回事了。

    董卓見此事終於圓滿解決,才鬆了口氣,隨即把話題重新引到了如何處置眼前難題之上:「各位以為,如今我們是該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面哪?是繼續在此與反軍一戰呢,還是暫時退卻,退到長安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