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阿繼道:「我還是來了,因為我有話要問紀雲琅。」
紀雲琅只是淡然說道:「該說的我都對你說過了。你若還有不懂的,回去以後馮大人自然會告訴你。」
我緩緩走上前去,搖頭道:「都說了,卻也不見得吧。有些話,我一定要親自向你問個清楚,否則以後長夜漫漫,我恐怕是永遠難以成眠了。紀雲琅,你知道,我不是那般好哄騙的。」
紀雲琅仍是淡漠:「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也沒有什麼要特別的事情跟你說。這裡是酈國跟大迎兩國國主會獵之地,你不必留在這裡。」
原來,紀雲琅已經知道阿繼是大迎的新皇了。
「會獵。」阿繼輕輕動了動嘴唇,略帶漠然地重複,隨即揮了揮手,接著便有不知幾百幾千名大迎兵士一重重地排列成陣,將我們團團圍了起來。
這陣勢明顯是在告訴紀雲琅,敵眾我寡,根本沒有與之談會獵的資格。
我能感到自己的表情變得僵硬,低沉著聲音問道:「阿繼,你這是要幹什麼?」
阿繼不答我的話,對紀雲琅說道:「我只要燕鶯隨我走。然後我便撤去守衛,回營退兵。終我在位期間,大迎不再進兵有犯酈國國境。」
我正色道:「阿繼,你這是幹什麼!」
阿繼仍是不答我的話,只是看著紀雲琅。
紀雲琅一振手中的長劍,劍刃在空中激盪,發出嗡嗡的聲響。紀雲琅這一劍,所顯示出來的劍術出神入化,四周圍著的那些侍衛雖然仍是紋絲不動,臉上卻不約而同出現了驚訝佩服的神情。
但下一瞬,「噹啷」一聲響,紀雲琅將劍拋在地上。
「燕鶯是不會隨你走的。」紀雲琅朗聲說道,「她嫁到酈國,早已天下皆知。豈有再隨你走的道理。」
「不錯,我當初也以為燕鶯嫁到了酈國,意味著她將在那裡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可是我錯了。」阿繼雖是在回答紀雲琅的話,卻是直視著我說道:「她在酈國受了欺負,受了傷,甚至不遠千里從酈國皇宮趕到了這戰場之上!什麼毓德將軍,這就是你的貴妃應該有的身份和封號嗎?就算天下皆知她嫁到了酈國又怎樣?不久天下就會知道,我帶她回了大迎。」
阿繼的眼中,有一種讓我看不懂的堅持。
這種堅持,可以說毫無道理,卻偏偏固執地可笑,真的就像是中了邪著了魔一樣。
我還要再說,卻見阿繼揮一揮手,圍著我們的重重疊疊的侍衛,手中紛紛舉起了長矛與硬弩。前排的則舉起了精鋼圓盾,將我們的四周堵得猶如鐵桶一般。
只是那些長矛的矛頭和弩箭的箭頭,卻都一致地斜斜對著地面,並不對著我們三人。
我終於怒道:「阿繼,你想幹什麼?你讓手下的侍衛舉起長矛,為什麼不讓他們將矛頭對向我?還有那些弩箭,為什麼不將箭頭對過來?是這些人怕他們的長矛硬箭傷了你,還是怕一不小心殺死了我?」
阿繼對我的神色尚且帶著幾分溫和:「燕鶯,我只想帶你回大迎去。」
阿繼這樣的失常,讓我覺得既害怕又手足無措。
我不由自主地後退兩步,卻忽然感到自己的手腕被一隻手拉住。
我回頭道:「紀雲琅……」
紀雲琅帶著我走了幾步,遠離阿繼。然後淡淡一笑,輕聲道:「無妨,我護送你出去。」
我搖頭道:「出不去了,你看他們的陣勢多麼整齊,就知道他們勢在必得。」
紀雲琅仍是淡淡的笑容:「他們不會傷你,所以你有機會離開。」
我凝目看著紀雲琅,心中忍不住淒然,低聲道:「紀雲琅,那你呢?是不是你就算知道自己不能走,也要設法讓我離去?紀雲琅,難道……難道你就不允許我,跟你一起死嗎?」
紀雲琅的神色驟然變化,似是絕未想到我會這樣問他。
看著紀雲琅的神色,我忽然笑了。我笑著說道:「看來你真的是從來都沒有想過呢。但是你卻早就想得妥妥貼貼,要讓我活著。所以你將那朵血蓮引渡到我的身體裡,甚至你也一早預料到,若是你今天不能跟我一起下山,就讓馮大人宣旨,立我為帝,是不是?因為你早就想到,你在山上將血蓮引渡到我體內,你或許就不能活了,對不對?」
紀雲琅坦然看著我道:「對,我要你好好活著。若我不能歸去,酈國的百姓江山,就由你負責。」
我心中驚懼,拉著紀雲琅的手臂說道:「下山的時候你不是跟我說,你一定能回去,沒有萬一嗎?你早就知道你回不去,對不對?而且,不是因為你將血蓮引入了我的體內,還有其他的原因,所以你一早就交代了馮大人,什麼立我為新皇,對不對?」
我的心緒十分激動,以致我說話的聲音大了一些,阿繼也有些警惕地看著我。
紀雲琅輕輕理了理我鬢角的碎發:「你若不是這樣聰明,我額很多事情就好辦的多,但若非你如此聰明,酈國的基業,也無人可托。」
紀雲琅說著將嘴唇湊近我的耳邊,更加壓低聲音說道:「燕鶯,你聰慧機敏,才能堪當大任。但有時你遇事處事,太過衝動,以後承當大事,還需更加沉靜。你心地善良,身為國主,定能以仁道治國,善待大臣百姓,但身在高位,善良往往也會被人利用。」
我怔怔地看著紀雲琅,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紀雲琅說我善良,還是頭一次。
/>「在你從大迎嫁到酈國的路上,我們曾遇到了一隊靺鞨人是不是?」紀雲琅對我微微一笑,神色甚是柔和:「我當時錯以為你是在袒護那些靺鞨人,故意放走他們。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日我們遇見的,竟是靺鞨王。可是我當時還說你不好,是不是?」
「你說我冷血無情。」我答道。
紀雲琅笑了笑:「你還記著。靺鞨的勢力游離於酈國與大迎之外,助大迎則酈國勢危,助酈國則大迎勢危。但靺鞨王精明又善於算計,不會真心相助哪一邊。如果酈國與大迎的局勢扭轉,他們會倒戈也說不定。所以你以後,最要提防靺鞨。等這一次的戰事平息,酈國與大迎國勢平靖,你就聯合兩邊精兵,再將靺鞨一舉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