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按慣例每一旬回家一次,與妻子和繼子團聚。
那天,他剛到家,妻子黃碩就跟他說:「夫君,剛才馬良剛來找過你。他講要是你回來,沒有人見到的,就馬上回臨烝。」
諸葛亮覺得很奇怪,他心裡想,是不是他犯了什麼罪,劉備要抓他的。但是,他又覺得劉備剛剛在全軍表揚了他,這怎麼又會突然來抓他的呢?即使他犯了罪,劉備也先叫他來面對面的審問才對的。
諸葛裡正想叫僕人去請馬良來一下,這時,馬良有找上了門來了。
諸葛亮一見馬良進門來了,他就馬上問道:「賢弟,你來找過我,是有啥急事的?」
馬良沒有馬上回答諸葛亮的問話,而是問諸葛亮,回來有沒有被人見到了呢?
諸葛亮講他並沒有幹壞事,為什麼怕人見到他回來的呢?
馬良說:「東吳的周瑜死了。難道兄長沒有聽到的嗎?」
諸葛亮說:「我是沒有聽到這個消息。不過,周瑜的死與我有什麼關係?」
馬良說:「周瑜的死,可與兄長關係大的嘍。兄長還是趕快回臨烝吧。」
諸葛亮就問個為什麼?
馬良說:「周瑜的噩耗剛轉來,主公就召集武官員來商量,準備派員去東吳弔喪,參加周瑜的葬禮。會上沒人自報當使者去東吳。」
諸葛亮問道:「為什麼沒人敢去東吳?」
馬良說:「因為那邊傳來說,周瑜之死就是受到荊州三次大氣的打擊,才急死去的。特別講你孔明是主凶呢。因此大家就怕去東吳參加周瑜的葬禮。所以我才來告訴你兄長還是趕快回臨烝,免得主公又派你當使者去東吳。」
諸葛亮一聽到馬良這麼說。心裡馬上樂起來了。整個荊州集團沒有人敢去,他諸葛亮敢去了。就為劉備解了一次大難題。劉備又要啟用他了。
諸葛亮說:「既然大家都怕去東吳,那我就是去吧。」
馬良說:「兄長,你還是考慮好呀。你真的去東吳,凶多吉少!」
諸葛亮說:「凶多吉少,到底還是有點吉,不是全凶的呀。我還得去一趟東吳。」
黃碩和馬良極力的勸說諸葛亮不要去東吳,諸葛亮就是不聽。
原來諸葛亮極想又立一次大功,好回荊州來主持軍事大權。去弔唁周瑜雖然有險,但是事情考慮周密了。就能化險為夷。
沒人敢去,他諸葛亮敢去,才凸顯出他諸葛亮無畏精神和勇氣。
諸葛亮去見了劉備,向劉備請纓,他要當使者去東吳弔喪周瑜。
劉備說:「軍師你去東吳?不行!東吳把周瑜之死的責任全部歸罪於我們的呀,特別講是你軍師施計用兵三氣周瑜,才導致周瑜激死的。你是不能去東吳的。」
諸葛亮問道:「有何證據說是我氣死周瑜的?」
劉備說:「東吳來報喪的人講,周瑜在臨死之前,仰天大叫幾聲;『天啊天。天既生了瑜,為何又生亮?今我才被諸葛亮激死呢?』這不是直指軍師你就是害死周瑜的嗎?你去東吳,周瑜的部下豈有放過你的呢?」
諸葛亮問道:「哪誰能去的呢?」
劉備講他親自去一趟東吳。
諸葛亮講主公更是不能去東吳的了。一是主公是君侯,君侯去弔唁別國的一個都督。那是級別不對等;二是主公剛帶夫人從東吳回來,東吳的吳侯對主公有怨氣還未消的呢。此次主公去了,可能被扣留起來。以荊州換人才被放回來的。這樣損失太大。
劉備本來就是沒有勇氣去東吳的,他之所以這樣講。只不過是一種作秀而已。一見諸葛亮攔他了,他就講。那就讓關羽去嘍。以弟代兄。道理是充分。
諸葛亮講們關雲長待人太傲慢,去東吳就是怕他說話得罪了東吳。
劉備又講,那就讓張飛去嘍。
諸葛亮講張翼德去東吳也不行。張翼德講話直來直去,就是怕衝撞了東吳人。
劉備又講,那就派馬良去嘍,馬良曾經自告奮勇說當使者出使東吳參加周瑜葬禮。
這時,諸葛亮才知道,馬良要勸說他不去東吳,目的就是馬良想出使東吳一次。立一次功。但是諸葛亮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在立一次功,他是不能讓機會錯過的。於是諸葛亮就講,馬良是剛到集團來的,他在在東吳是沒有知名度的。再說,馬良的級別跟周瑜的級別是不對等的。讓馬良去東吳,東吳就講我們荊州不重視周瑜的葬禮。
劉備就問諸葛亮說:「軍師,那樣,該誰去的呢?」
諸葛亮說:「亮去最合適!」
劉備說:「軍師去東吳,就是怕周瑜的部下將領要加害軍師的呢。」
諸葛亮說:「周瑜還活在世,亮都不怕他,現在他死了,亮還怕什麼?再說,亮的級別跟周瑜是對等的,亮去了就能證明我們荊州集團對於周瑜的葬禮是很重視的呀。」
劉備說:「既然如此,那就讓軍師在去東吳一趟嘍。讓雲長或翼德一人跟軍師去東吳,如何?」
諸葛亮說:「關將軍、張將軍都是比亮年長。讓你年長去保護年小的,不觀,還是讓趙雲跟亮去一趟東吳吧。」
當下,劉備就批准趙雲帶五百兵去保護諸葛亮出使東吳。出使的事定下來之後,劉備又給諸葛
亮一個任務,那就是叫諸葛亮到了東吳,就尋找江東賢士,動員他來荊州輔助他劉備。
這件事對於諸葛亮來說,是相當艱巨的。因為前次諸葛亮去東吳時,基本就是被周瑜軟禁起來,沒有跟外界人接觸過,根本上不懂得誰就是賢士名人。但是諸葛亮還是對劉備說:「那我到了東吳就暗訪一下,碰上賢士名人的,就說服動員他來荊州共事。」
當下,劉備就令人去把祭禮搬下船,又叫趙雲去挑選強壯的士兵五百名,準備護送軍師去東吳。
諸葛亮也趁這機會回家跟妻子和兒子話別。
後人有詩雲;
周瑜英逝劉備慌,
諸葛冒險去弔喪。
巧舌如簧陳大義,
赴湯滔火見衷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