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再造蜀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集 諸葛孔明 文 / 僵老屍

    第一百一十一集諸葛孔明

    有一個小伙兒,他有許多智慧,他還有一點囂張。

    他就是諸葛亮。

    高臥在臥龍崗。

    他生得玉樹臨風,風流倜儻。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羽扇輕搖,搖頭晃腦,隱居生活,活得好爽。

    喜歡喝茶,喜歡下棋,喜歡手捧《梁甫吟》,淺吟低唱。

    生平自比管仲樂毅,誰個能抵擋?

    他排行老二,有大哥小弟,一個姓諸葛,還有一個,也姓諸葛,都很忙。

    諸葛瑾去了東吳輔佐孫大仲,諸葛均去了洛陽投奔大**。

    家裡只剩下諸葛亮。

    還有一張床。

    孔明老大不小,還沒有娶新娘。

    有一天,黃承彥來訪。

    他說我家閨女比人強。

    孔明打破砂鍋問到底,姑娘究竟哪裡強?

    黃承彥微微一笑,輕捋鬍須,呷一口茶,不慌也不忙。

    小女黃月英,心靈手巧在閨房。

    各種器械都拿手,手工勞動是強項。

    木頭做成狗,點頭叫汪汪。

    紙鳶能載人,藍天上飛翔。

    孔明感到十分好奇,決定去拜訪。

    鄰居們慌忙攔住他,勸他別上當。

    黃家閨女面黑髮黃,醜得很輕狂!

    你若去了苦膽吐出,瞬間見閻王!

    孔明說我還就不信了,哪有世人長成這個樣?

    那個說你知不知道有個叫醜的,長得很有突破性,嚇走他爹,嚇死他娘!

    孔明說我膽子最大,一向很張揚。

    不聽勸告來到黃家,定要見這個丑姑娘。

    黃月英她一點不醜,其實還長的很漂亮。

    只是為了躲避騷擾,喬裝改扮,人皮面具貼臉上。

    她早知孔明有才華,乃是天上的龍鳳落山岡。

    只是擔心他以貌取人,和凡夫俗子一樣荒唐。

    還好孔明沒有讓她失望。

    明知她醜名在外,毅然來到她身旁。

    兩人一起吟詩作賦,擺弄器械,直到驕陽變夕陽。

    一樁親事就此定下,轟動了整個南陽。

    人人都傳言,「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孔明原是個傻兒郎!

    直到結婚的那一天,掀起蓋頭的那一刻,多少看笑話的群眾撐破了眼眶!

    月英原來這般美,好似仙女出天堂!

    都怪自己不識貨,寶貝便宜諸葛亮!

    孔明也是喜出望外,當即擁吻了新娘。

    從此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好似梁鴻與孟光。

    天下擾攘,世道不平,軍閥諸侯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如何才能找到明君,掃除妖氛,的確費思量。

    中夜而起,漫步西廊。

    孔明拈鬚當空望。

    明月一輪灑清輝,秋霜滿地白茫茫。

    想我兵法熟於心,奇門遁甲腦中藏。

    何時才能一展胸懷,下安黎庶上報君王?

    月英悄悄出臥房。

    大衣披在了孔明身上。

    夫君何事這般感傷?

    賤妾或許可以幫忙。

    孔明轉身溫柔一笑,雙手摟住她肩膀。

    都說好男兒志在四方。

    我如何捨得下你這俏嬌娘?

    月英不禁莞爾,將頭靠在他胸膛。

    你我縱然萬般恩愛,中原百姓卻哭斷了肝腸。

    夫君莫要辜負了滿腹才學,豈可終日兒女情長?

    孔明撫摸妻子的秀髮,輕輕一吻在她頭上。

    我已決定出山,力爭開創輝煌。

    普天之下,諸侯滾滾,誰是正義君王?

    月英玉指戳他腦門,虧你也算智囊?

    曹賊篡國,孫權僭越,其餘皆是草頭王。

    碌碌之輩,粉墨登場。

    窮兵黷武,爾虞我詐,早晚必消亡。

    只有豫州劉皇叔,一片忠心為國忙。

    百姓萬民齊擁戴,大仁大義好榜樣!

    孔明點頭微微笑,直誇愛妻有眼光。

    皇叔雖然勢力微,日後發展難估量。

    我今心意已

    定下,明晨上馬離家鄉!

    此處播放《三國演義》插曲《孔明出山》(改編版)——「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夜半思天下,與妻縱橫論,半生尋知己,蟄人感興深。

    明朝上馬迎風去,羽扇綸巾赴征塵。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舒懷襟。

    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垅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天道常變易,運數杳難尋,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政太平春。

    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垅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註:有觀點認為,劉備不曾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去找的劉備。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說法,諸葛亮需要劉備,比劉備需要諸葛亮迫切得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