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惠帝之子

《》正文 第一卷 危機四伏第052章 張王庶子 文 / 木皿言

    川漢碼宗。網有人從外面回來,說寢室電表低電了。所以。傲擊段吧,省的斷電又麻煩。

    另:明天如果看到前面這段廢話沒有了。那就是說明本章全部更新完畢,我會用符號將兩次分割一下的。

    《史記齊悼惠王世家》:「章死,而興居聞匈奴大入漢,漢多發兵。使承相灌嬰擊之,文帝親幸太原,以為天子自擊胡,遂發兵反於濟北。」

    就算東牟侯劉興居再喜歡躲在人後,不願意親自出頭賣力,他畢竟也是有著火氣的年輕人。

    「天子聞之,罷承相及行兵,皆歸長安。使棘蒲侯柴將軍擊破虜濟北王。王自殺,地入於漢,為郡。」

    正如史載東牟侯劉興居明明實力不濟,還敢不自量力造反一樣,他當時卻根本就看不到結果,忽略了皇帝只要有所應對,就能多麼輕鬆地平定叛亂。

    因為只要你的心裡存在著野心,這種做事憑著一時衝動,不計後果的情況。總是會發生在特定條件之下。

    %,正

    長安城,未央宮,宣室殿。

    待得侍中張辟疆送走了上郊侯劉鄆客,時間已近正午,劉恭便準備前往長樂宮與太后張嫣共進午膳。

    雖然兩宮一東一西相隔略遠。劉恭移居之後見面失了以前那般方便。但是好在先皇孝惠帝在時,為了方便兩宮往來、朝見太后,不使天子出行的儀仗警蹕驚擾了長安城內的庶民數首,曾經於長樂、未央二宮之間建築復道、跨空而過,這才免了劉恭如今前去長樂宮的許多麻煩。

    古時人們一天能做的事情不多,尤其是劉恭此時所處漢初,多數政務皆是左承相陳平代天子打理,是故每天往返兩宮的吃飯時間,還是很容易抽出來的。

    站在殿中輕輕喚了一聲:「張余。」

    劉恭網要吩咐宦者承張餘下去預備擺駕,就見守在宣室殿門外的中郎袁盎疾步入內,拱手稟道:「陛下,魯侯已在殿外覆命。」

    聞言挑了挑眉,劉恭停下將要邁出的腳步,頓時改了主意,道:「讓他進來。」

    魯侯張偃掌長樂、未央兩宮衛尉,負責拱衛宮門安危,不過他這次所復之命,卻與宮衛無關。

    「唯。」中郎袁盎應諾退下。

    那天劉恭見過左承相陳平。並且提及張王諸客;後來議政之時,便舊事重提,敲定了張王諸客為諸侯王相傅的事情;然後,便召見了他們的少主一魯侯張偃。

    趙相貫高、趙午本是張王諸客中最出名的人物,奈何早已自盡身亡,餘者業已通過左承相陳平。徵召為恆山、淮陽各國相傅,不日就要離開原職,趕赴他國就職。

    除了為幾個兄弟們安排諸侯王相傅,劉恭還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趙王張教的繼承人為他去做。

    俄而,就聽身旁侍中張辟疆揚聲贊禮,道:「魯侯見陛下。」於是魯侯張偃上前幾步,稽首施禮,口呼:「陛下長樂未央。」

    劉恭面色淡淡地答禮,揮手示意殿內寺從退下,這才問道:「怎麼樣,他們此去,可還順利嗎?」

    魯侯張偃掌兩宮衛尉,劉恭自然不能讓他輕易離開長安,所以這裡所說的「他們」便是史載高後呂雛臨死之前,「為外孫魯王偃年少,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張教前姬兩子,以輔魯王偃。」的前趙王張教他姬子。魯侯張偃兩位庶兄:樂昌侯張受、信都侯張侈。

    「陛下,他們已經回到長安來了。」魯侯張偃拱了拱手,說道:「臣明白陛下心中顧慮,是以讓他們先去了長樂宮等候。」

    「擅權亂政」的呂氏剛剛覆滅,功臣集團正處於對外戚最最敏感的時刻。而趙王張教只有三子。其中魯侯張偃跟皇帝一起長大,兼且「誅呂」立有大功,劉恭寵信還勉強可以說得過去,但是樂昌侯張受、信都侯張侈俱都是後族外戚,若是啟用,便意味著太后一族兄弟盡皆入仕,這樣大的風險,劉恭可擔當不起。

    可惜劉恭交代魯侯張偃,問題中所言要見的,又恰好是此時尚在任上的張王舊臣,雲中郡守孟舒、漢中郡守田叔兩人。

    見張王舊臣,必用張王子孫才有說服力,能夠動之以情。於是,就有了這通過魯侯張偃傳遞消息的迂迴一幕。

    「真是個好主意。」劉恭聞言撫掌大笑。道:「先前聯怎麼沒想到這點呢!」

    樂昌侯張受、信都侯張侈兄弟兩人去長樂宮拜見太后張嫣這個妹妹。乃是人之常情。

    而劉恭自遷居未央宮以來。就時常去長樂宮問安用膳,那如果兩方湊巧碰見,也就不足為怪了。

    「張余。」想明白之後,劉恭又高高喚了一聲,對急匆匆來到自己面前候命的宦者承張余吩咐道:「擺駕,聯要去長樂宮。」

    漢中郡個於長安城以南,領西城、旬陽、南鄭縣、褒中、房陵等十餘縣,西接巴蜀,是實實在在的重郡。

    而趙王舊臣田叔,當年被高祖劉邦賞識。由高祖末年至今,已做了十多年的漢中郡守了。

    代之定襄以西為雲中郡注,趙王客孟舒這個雲中郡守,若是在代王劉恆攻打長安之時,顯然比恆山王劉義更加重要。

    註:秦置雲中郡。統陰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懷仁、左雲、右玉以北、綏遠綏遠首各縣、蒙古鄂爾多斯左乙、咯爾咯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漢分秦雲中郡之東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為雲中郡,治雲中縣,即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亦即趙故城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