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雄霸天下

《》正文 第兩百一十一章 銀槍白馬! 文 / 曾經的約定

    一時間,戰場上傳來了張飛陣陣怒喝聲。

    不過三人所組成的堡壘不過是在并州軍這陣怒海狂濤中勉力不動的細小礁巖,根本無力挽回什麼。

    并州軍瘋了!

    張遼帶領著并州騎兵形成一把大錘,狠狠地向同盟軍的軍隊撞擊而去,呂布則是這把大錘上四處迸濺的火花,不斷地燃熾毀滅著在這把大錘邊緣妄圖阻擋并州騎兵衝擊的同盟軍的頑固力量。

    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六人分為兩翼各三隊,帶領著不同的兵種守護著張遼大軍的兩側。彷彿給這把大錘鑲上了六把凌厲無比尖刀。

    同盟軍的士兵還沒有做好準備,就已經被并州軍衝散。

    并州騎兵前挺的長矛好似無數漆黑的出洞毒蛇撕咬著同盟軍士兵的靈魂和**。一把把凌厲的長矛借助戰馬的衝力毫不費力刺穿了同盟軍士兵的身體,長矛上飛濺著一串串的血珠,正像守望遠方、企盼良人歸來的倚門怨婦紛飛的眼淚般無奈。

    戰場上的同盟軍開始出現潰逃的景象。

    不過沒有人敢對袁紹說出「退」字來,畢竟袁紹有言在先,要血戰到底。

    唯有死戰!

    袁紹的心意不言自明的感染到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幾路諸侯各催戰馬,奮力向前。袁紹一馬當先,血紅著眼睛道:「大丈夫死則死耳,豈可與國賊並立於人世間,苟活無益!諸君與我戮力同心,滅此國賊!」

    「戮力同心,滅此國賊!」

    「戮力同心,滅此國賊!」

    轉瞬間,這口號傳遍了同盟軍的口中,領軍作戰經驗豐富的同盟軍將領馬上有意識地向後稍撤,在前方士兵奮起還擊時,引領後繼而來的士兵迅速地集結,再一次形成堅強有力的陣形,準備抵禦并州軍的衝擊。

    袁紹的親自衝鋒對同盟軍的鼓舞作用可說是非常的巨大。

    畢竟袁紹是天下人望之首,又是同盟軍的主帥,現在袁紹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親自上陣立時令同盟軍鬥志滔天起來。

    同盟軍的兇猛反撲令并州軍無堅不摧的進攻窒了一窒。

    「狹路相逢勇者勝」。

    到了此時此刻,雙方已經練出了所有的制勝砝碼,那就再也不用在實力上有所隱藏。

    不過同盟軍的各自為戰注定了同盟軍的失敗。

    在并州軍衝擊的洪流中,遍佈在戰場的各個角落的大大小小的同盟軍的戰陣像是春風中的雪塊一點一點地融化、變小。

    「站得近些、把兵器向外挺。」幾乎每一個同盟軍的將領都在不斷地喊著,努力的保持著隊形的完整。

    強者如張合等人也早已經是渾身的血污,面目猙獰。

    每一個同盟軍的士兵都在咬著牙勉力地抵擋著并州軍的衝擊,他們的雙臂已經完全酸麻,虎口上鮮血長流,不少人腳上的鞋子已經完全的破碎,精赤的腳板牢牢地佇立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只覺得麻木的腳底下一片粘濕,也不知道那是自己的雙足磨破的結果,還是正在踐踏著自己剛剛倒下的同伴的鮮血。

    不斷有猩紅的頭顱被激越的鮮血揚上了半空,一個個士兵悶哼慘叫著跌扑在地,身體作著無意義的抽搐,尤其是呂布所經之處,更是如此,無論多麼堅固的陣形,一旦被呂布衝殺進入,轉瞬間馬上就會被滾滾的并州鐵騎所吞噬。

    沒有人可以阻擋他。

    趙雲此時已經和關羽、張飛突圍殺到劉備所率領的幽州軍隊的旁邊。

    三人雖然仍然精神奕奕,但大戰後的體力消耗仍然令三人產生了馬上倒地休息的衝動。

    劉備看見趙雲,心中忍不住泛起喜愛之情,所以在千軍萬馬的衝殺中仍然忍不住微笑道:「趙將軍,今日一戰,你的大名必將傳遍我大漢的每一個角落。」

    趙雲微笑遜謝。

    劉備見趙雲在劇鬥呂布,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敵我雙方後,此刻仍然不見絲毫的驕傲之色,心中更是喜愛,生出了要招攬對方到自己麾下的衝動,因此表面上故作漫不經心道:「只是不知此刻太史將軍身在何處?讓你一個人在此廝殺,太史將軍還真是慧眼獨具呢!」

    這話看似在關心趙雲,誇獎太史慈,其實背後的目的卻是挑動趙雲對太史慈的不滿,畢竟換了任何人在與呂布單打獨鬥後都會有後怕的感覺。太史慈本身武功極高,手下又有精兵無數,此刻讓趙雲獨自一人在外廝殺到如此凶險的地步,卻連半個援兵也沒有,肯定會令趙雲不滿。

    別說趙雲是否會最終接受他的招攬,只要趙雲現在在表面上露出半點對太史慈不滿的神色,劉備就會加以利用,在太史慈軍中肆意散播對趙雲不利的謠言。弄的趙雲在太史慈的軍中呆不下去,到那時劉備就可出面做好人了。

    趙雲聞言,心中冷笑:果然不出主上所料,這個劉備果然對自己進行了招攬。不過看來劉備到現在還沒有看出來眼前青州軍遲遲不到的局面是青州軍的謀略。

    哼!主上不僅已經知道了你這幽州別駕的企圖,而且早已經交給了我相應的對策,我定要叫你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到這裡,趙雲抬頭看看天色,心中暗道:差不多了吧?

    轉過頭來看向劉備微笑道:「劉別駕有所不知,我家主公對於眼前的局勢洞若觀火,早有全盤的計劃在心中。」

    在劉備的愕然中,趙雲高聲道:「幽州兒郎們不要著急,我青州大軍馬上就會到此,到那時就是我等為國殺賊之時!」

    趙雲的聲音好像長了翅膀開始傳遍了戰場。

    原本在苦苦掙扎的同盟軍士兵好像沙漠迷途者痛飲綠洲甘泉般精神為之一振。

    青州軍!太史慈!

    每一個同盟軍的戰士心中都冒出了這幾個字。

    那支以三萬人就可擊退并州八萬精銳士兵青州雄師!

    要堅持啊!堅持到青州軍到達戰場!

    劉備看著自己旁邊原本已經有些堅持不下去幽州士兵的面孔上再一次出現了堅毅果敢的表情時更加得目瞪口呆。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招攬趙雲的一番話竟然會引出趙運的這一番話語。

    不僅僅是自己的幽州軍,其他同盟軍士兵的臉上也出現了這種表情,直到此刻,劉備才凜然知道,原來太史慈的大名已經開始深入人心了。

    也正因為如此,劉備才開始驚覺太史慈的青州軍姍姍來遲背後的真正目的。

    好一招坐山觀虎鬥!

    趙雲要的就是這種結果,要知太史慈帶領的青州軍若是不投入戰鬥肯定是說不過去的,現在看并州軍的架勢分明是已經識破了太史慈不想與之交手的意圖。

    所以這場戰爭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青州軍剛一到戰場,并州軍隊馬上撤退。不過若是在青州軍到來之前同盟軍就被衝垮,那麼即便是青州軍趕到戰場也無力回天,甚至會因為同盟軍的潰敗而導致傷亡慘重。

    太史慈最想要的就是僵持。

    達到這個目的有三個有力的因素。

    其一,諸侯軍源源不斷地加入戰鬥,其二,袁紹好名導致了同盟軍不可不戰自退,其三,就是自己剛才的那一聲喊,將會極大的提高諸侯軍的士氣,在短時間內可以抵禦住并州軍的總攻擊。

    如此的算無遺策,當然是出自郭嘉的腦袋。

    這才是太史慈想要的角逐!

    趙雲的話引起了躲在同盟軍身後的田豐等人的深深地不安。

    田豐轉頭看向沮授,後者亦是滿臉的無奈,搖了搖頭,唯有頹然一歎。

    滿肚子壞水的郭圖眼睛滴溜溜亂轉,不知道在打什麼鬼主意,膽小的許攸卻早已經被眼前的戰局嚇得面白唇青,兩股戰戰,體如篩糠,反倒是因為聽見了趙雲的話而變得鎮定了一些。

    趙雲的話同樣傳到了對面密林中賈詡的耳中。

    這三國少有的謀士此刻眼中正露出讚歎的神色。

    李肅這次也看出了趙雲的意圖,出聲道:「看來這個太史慈還真是不簡單呢,竟然僅僅憑借這白袍小將的一番話就可挽狂瀾於既倒,令同盟軍再一次站穩腳跟,令溫侯都莫奈其何,如此一來,青州軍到場後即可收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輝煌戰果。」

    賈詡輕輕點頭,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

    李肅和未參加最後攻擊的徐榮為之愕然,轉頭看向賈詡時,後者冷然的聲音傳來:「此間的戰鬥已經沒有什麼可看的了,還不如早一點上馬趕路,早日與丞相會合才是要緊,本人要先走了。」

    在兩人的愕然中,賈詡彷彿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對徐榮道:「對了,徐將軍,你在此守候,若是見到青州軍殺到,馬上鳴金收兵,不要有片刻猶豫,不管溫侯有多麼的心不甘情不願都不行。」

    李肅和徐榮聞言一楞,馬上明白了賈詡的意思,要知賈詡這番話當真是瞭解呂布非常。

    今天的這場大戰可說是令呂布過足了癮,趙雲、關羽、張飛輪番上陣,三戰呂布,後面還有一個深不可測的青州戰勝太史慈,若是說殺熱了身子的呂布見到太史慈會不動心,只怕說出去後沒有一個人會相信。

    這並非說呂布是有勇無謀之輩,而是說呂布嗜武成癡,頭腦一熱就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來。當然若是能趁機格殺掉太史慈自是理想非常,但問題是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先不說趙雲等人是否會袖手旁觀,也不說此刻龍精虎猛的太史慈與酣鬥半天的呂布相比佔了多少便宜,更不用說兩人武功相差不多,單就是太史慈會否與之一戰都成問題。

    此刻在賈詡等三人的眼中,太史慈已經變成了一個心機深沉可怕的人物。他們絲毫不知道這計劃大部分出自郭嘉這鬼才的手筆。在他們的心目中這樣的太史慈豈會和呂布在如此優勢下交手?

    所以還不如省省力氣,把呂布叫回來快馬西行來得實在。

    賈詡轉過頭來微笑道:「當然,我不會令太史慈這麼舒服的當他的漁翁,徐將軍,待會撤軍時,你令手下士兵高聲齊喊:『謝太史將軍送行。』」

    隨即轉過頭來繼續前行,口中森然道:「哼!竟然想擺我賈詡一道,你還未夠斤兩!」

    語音中帶著無比冷酷,聽得身後兩人不寒而慄,同時心中也明白過來賈詡的意圖,這句話說的似是而非,實在令人生出無限遐想。

    這話在太史慈聽來固然可理解為賈詡已經識破了你的計策,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但同樣的一句話到了別人的耳裡,諸如袁紹等輩,實在是可挑起同盟軍內部的內耗,就算太史慈可解釋清楚,但諸侯之間的信任已經降到最低點,這諸侯同盟實在是沒有可能被維持下去了。

    最關鍵處是可令中原的諸侯們對太史慈生出警惕之心,這樣太史慈和青州在日後可就休想有半日安寧了。

    兩人正在思索間,賈詡已經消失在了密林的深處。那如霧般慢慢消失不見的漆黑身影令兩人無比的冰冷。

    場面有點冷。

    好半晌,密林外那金戈鐵馬、殘烈的廝殺聲令兩人驚醒過來,徐榮歎了口氣,想起賈詡剛才那在面無表情下陰森,不自覺的打了個寒噤。才要說話,卻聽一直焦急地關注著戰局的李肅失聲道:「青州軍到了!」

    徐榮心中凜然,轉頭看去,青州軍靜靜殺到!

    對面,青州軍。

    太史慈默然地看著眼前的局面,雖然他知道戰爭難免會有死傷,而且眼前的計策大多是出自郭嘉的手筆,不過畢竟這種袖手旁觀式的坐山觀虎鬥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傷亡,好歹令太史慈舒服了許多。

    呂布正殺得過癮,手中的方天畫戟剛剛攪碎了面前七名同盟軍戰士的大好頭顱,弄得身邊敵我雙方士兵的身上到處都是血漿,那種濃重的味道可令從未經歷過戰爭洗禮的人嘔吐不止。

    就在這時,呂布看見了青州軍,看見了白馬銀槍的太史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