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魚躍農門

正文 第115章 變數 文 / 一樹櫻桃

    第115章變數

    壽康宮裡,皇帝與太皇太后對奕。

    太皇太后依舊是大開大闔的棋路,三板斧大殺四方,顧前不顧後,雖然吃掉了皇帝大片的子,卻把後背留給了敵人。

    「皇祖母,這兒。」皇帝拿手指在棋秤的某處點了點。

    「嗐,不玩兒了。」太皇太后把棋盤一推,「這玩意兒太費腦子,哀家學了這麼多年還是玩不轉。得了,這種游分荒莧媚忝欽廡┘於際且蹌毖裟鋇惱渭依賜娑!

    皇帝苦笑了一聲,將手中的棋子一丟:「可是論人心,朕沒有皇祖母看得通透。這局,是朕輸了。」

    太皇太后叫人來收拾棋盤,拿了手邊的茶輕呷了一口說:「人世間哪有一帆風順的事兒,也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天下就如一盤棋,每顆棋子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皇上能看透朝中大臣們的心就行,女人們的心吶,天底下就沒一個人都全都看透了。」

    「比如說長秦。」太皇太后說,「你會想到她瘋起來能成這樣?明明是最尊貴的公主,卻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心連自尊也不要了。」

    壽康宮裡發生的事兒,早有密報事無鉅細一一呈給皇帝。甚至連長秦拉著裴簡的手,把自己胸脯向上撞的事也沒落下。皇帝對自己最疼愛的這個長女簡直是失望到了極點。

    「朕太疏忽,沒有好好教她。」皇帝雙眉緊皺,「她實在是太胡鬧了。」

    也虧裴簡武藝高強,及時甩脫了她。不然這要真的按上去,落實了肌膚之親,皇帝面前可就要擺上大大的難題。

    「哀家是不可能答應讓裴簡尚主的。」太皇太后說,「別說輩份的事兒了,就算沒有親緣關係,就長秦這樣的性子,與裴簡就完全不合適。」

    皇帝撥弄著扳指:「皇祖母說的是,鎮南侯近日越發的不像話,是時候讓世子回滇南整頓那兒的政事軍務。再放任下去,只怕南邊要有動盪了。祖宗平定的江山,朕可不希望在朕手上出問題。」

    「把鎮南侯召回京裡來,以後就圈著養起來吧。」太皇太后捏了捏眉心,「趁他還沒做出什麼蠢事來,留他一條命,就當是還舅舅當年的情了。」

    「孫子的詔書此刻應該已經到鎮南侯府了。」皇帝笑了起來,「皇祖母放心,再過兩個月您應該就可以看到朕那位愛美人更愛江山的表叔了。」

    太皇太后對見到表侄子一事顯然興致缺缺,她對皇帝說:「這事不忙說,咱們先談談唐小魚吧。」

    她頓了頓方說:「你對哀家說的顧慮,哀家已經仔細考慮過。唐小魚這樣的人才你拘她在宮裡有什麼意思?咱們大齊皇室還能被些沒影子的流言影響左右?你未免也太沒自信了。真正的王者,當能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唐小魚這樣的女子,將她拘在宮裡,不過是慢慢地熬死,於國有什麼好處?幫你出這主意的人,目光短淺,也只配在深宅裡跟女人爭個風吃個醋什麼的。」

    皇帝:「……」

    出主意的是賢妃,可為什麼看著太皇太后的眼神,像是在說他目光如女人般短淺?

    「朕也不過是想省些麻煩。」皇帝虛弱地辯解。

    「麻煩從來不是省就能躲過去的。」太皇太后翻了個白眼,「明明有更好的法子,又能留著人,又能留著名,還讓底下掀不起風浪來,你卻挑了這麼條小道兒走。」

    「還請皇祖母教我。」

    太皇太后得意洋洋地看著他:「讓她變成咱們皇家的人不就行了?」

    那朕是哪裡做錯了?

    「你不是一直牽掛著南邊的局勢?」太皇太后笑著說,「這還不簡單?你認了唐小魚當義妹,讓她成為皇家的公主,再嫁給鎮南侯,讓鎮南侯變成皇家女婿……」

    皇帝:「……」

    這樣真的好嗎?

    韓綸可是唐小魚乾爺爺,朕認這個義妹不是生生比韓綸低了兩個輩份?

    鎮南侯都三十幾了,等等,這輩份好像哪裡不對吧。

    唐小魚是妹妹,鎮南侯可是表叔……

    那以後要叫她義妹還是表嬸?

    「鎮南侯的爵位很快就是裴簡的了。」太皇太后慢悠悠的說,「他娶了妻,長秦那丫頭也就該死心了吧。」

    皇帝鬆了一口氣。

    不對,韓綸還是大了他兩輩兒,這事絕不能忍。

    他得找韓綸好好說道說道。

    不自覺的,他竟然真地開始認真考慮太皇太后的提議來。

    許賢妃回到玉棠宮就病倒了。

    齊王如今在王府禁足,長秦公主也被皇后直接拘在離昭陽殿不遠的翠薇園裡。太皇太后發話,不抄滿五百遍《女誡》不得解禁。皇后見長秦還一副氣咻咻不知悔改的樣子,索性又在五百遍《女誡》上又加了十本《清心普善咒》。並派了自己身邊的女官在旁監督。若有敢代筆的,一旦捉到就直接杖斃,斷了公主要找槍手的念頭。

    這麼一整,長秦公主就算是超級快槍手,沒有三個月的工夫她也是不能踏出翠薇園半步了。

    許賢妃聽了信兒,備了厚禮,拖著病體親自去皇后宮裡致謝。

    如今她才算體會到,自己以前對女兒的溺愛有多害人。自己既然狠不下心來管束她,就索性|交給管教孩子方面特別有經驗及有成就的皇后

    手上。

    表過一番決心和謝意,又再三表示如果公主不聽話,您可以放心大膽地教訓,打死了她也是活該之類的廢話之後,皇后與賢妃前嫌盡消,又是姐妹好了。

    皇后讓她回宮好好養病,長秦公主雖不是她親生的,但也是皇上最喜歡的大公主,她一定不會苛待她。當然,打死了更不可能,皇后這職位她幹得好好的,一時半會還不想被下崗離職,所以一個手指頭都不會動她。

    賢妃便說:「公主眼見著已經十六歲,還是早早兒給她挑個和善寬厚,親睦忠直的人家嫁了。有駙馬相伴,將來生兒育女,也就知道為人父母的不易了。」

    賢妃想將女兒的親事交到皇后的手裡,讓皇后幫著參詳。

    皇后倒也不推辭,想了想說:「若論起和善寬厚,家裡後宅安寧,又親睦忠直的人家,本宮想,朝中大概只有韓尚書家是最好的。」

    韓尚書,韓綸嗎?

    賢妃有些發暈。

    為什麼繞來繞去,什麼事都要跟韓家扯上關係?

    「韓尚書似乎有位幼子,是位素有聲名的神童,只不知道有沒有議親。」皇后沉吟片刻說,「本宮著人去打聽打聽。當然,別人家也要多打聽著些。」

    宗室勳貴您就別想了。

    長秦公主這樣的性情,只怕以後很難改得。

    宗室勳貴都是一堆人精,到時候什麼姑媽姑子小姨子一堆地找到後宮哭訴,她這個當皇后的左右為難,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跳嗎?

    還是臣子好。

    臣子事君以忠。就算長秦個性不好,在婆家再怎麼鬧騰,看在皇家的面子上,婆家人也只能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裡吞,不會給皇家惹麻煩……的吧。

    韓綸這時候可還不知道皇帝和皇后這夫妻倆不約而同把主意都打到他身上來了,正積極準備著要開韓氏宗祠,將唐小魚正式記到名下,改個名兒叫韓小魚的事呢。

    韓家族長本就是韓綸。族中官位最高,聲名最顯的也是他。既然是族長發話,要記個女兒和孫女兒到自己名下,族中長老們自然沒有什麼異議。

    只等著挑個黃道吉日,讓人拜過祖宗,敬過祠堂,就好記入族譜了。

    常氏覺得自從唐小魚從宮裡回來就有些神不守舍的,問她什麼都在狀況外。常氏擔心是不是唐小魚在宮裡受了什麼委屈,特地又使人去打聽。

    可是外頭人怎麼能打聽得到內宮,又特別是壽康宮裡的消息?問了兩天,只聽說宮裡的長秦公主生了病,從玉棠宮搬去了昭陽殿旁,由皇后親自照顧了,旁的特別的事兒一概沒有。

    常氏不關心什麼公主,公主生病也跟她家的小魚沒什麼關係。

    只要小魚沒出什麼事就好。

    只是,為什麼小魚回家之後,三天兩頭就有人來送禮?今天榮王府送一馬車,明天鎮南侯府又送只小盒子?

    這又是搞什麼鬼?

    常氏越想越擔心,忍不住向丈夫抱怨。

    皇上已經發了話,小魚要內選入宮,將來是要侍奉太子做太子奉儀的。榮王府與皇上關係那麼近,應該也得到風聲了吧。既然如此,榮王府的李放公子還沒事總往家送東西是幾個意思?

    送還都是送給小魚的,這要不讓人往別處想怎麼可能?若是傳到皇上太子的耳中,小魚嫁過去了怎麼能有好日子過?

    韓綸摸著鬍子說:「夫人您想多了。」

    常氏憂心忡忡地說:「只希望是妾身想多了。只是,李放與小魚自小相識也就算了,為何鎮南侯世子也會使人送東西來?聽說世子尚未成婚,您看會不會是……」

    韓綸嘴角抽了抽道:「夫人,你真的是想多了!」

    若是我想多了才好啊。李放送東西來都是一車一車的,也沒見小魚怎麼樣。可裴世子送來的都是小小的盒子也並不多貴重,聽荇翠館的丫鬟說,不是一盒點心,就是幾本書,甚至還有一回盒子裡裝著草編的一對蚱蜢。

    小妮子將這幾個匣子都藏著,有時候會發呆,有時候會偷偷地笑,怎麼看怎麼不正常。

    別是這兩人私下有了交集,私相授受了吧!

    常氏急得都快吐血了,不過幾天的工夫,她覺得頭髮都白了幾根。

    連常氏都看出來不妥了,許氏和陳氏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可每回她們要問,唐小魚都是搖頭擺手:「怎麼可能的事,我跟他身份差太遠了……」

    這種時候不是應該說你已經要入宮侍奉太子了嗎?跟身份又有什麼相關?

    可是鎮南侯府的人過來送禮,她們也不能直接將人拒之門外,這樣反而好像世子與小魚有什麼見不得人之事一樣。

    正糾結著,皇上又招了韓綸進了德懋殿。

    掌燈時分,韓綸神情恍惚,腳步如飄一般回到了府裡。進屋脫了官服,散了頭髮,也沒換常服也沒挽頭髮,只坐在那兒發呆。

    常氏見丈夫神情不對,忙上前問詢。

    連叫了他幾次,韓綸才回過神來,一臉張惶地抓著老妻的手說:「皇上說了,小魚進宮的事作罷了。」

    「什麼?」常氏尖叫了一聲,將手裡給韓綸擦臉的濕手巾扔到了桌子上,「為什麼?」

    &nbs

    p;韓綸定定地看著妻子,臉上露出也不知道是笑還是哭的表情來:「因為,皇上要跟小魚認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