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威脅
黃知縣請的這一頓飯,大約只有劉知縣一人是興高采烈地塞飽了肚皮的。在座的男女老少,各懷心事,不過都只是動了幾筷意思意思。等用完了飯,黃知縣帶著一衙的人親自將她們送到城外去,覷著空兒,何主簿將小魚悄悄拉到一邊,趁人不備時對她小心說了幾句,叮囑了半天,這才與她揮手作別。
何主簿那幾句話聽著簡單,卻像一隻重錘砸在唐小魚的頭上,心裡頓時沉甸甸的,卻又不好去對唐娘子言說。
在用膳前,黃知縣單陪著劉知縣坐,便讓人散開在縣衙後院的小花園裡隨意活動活動腿腳。何主簿心眼多,特地安排了兩個伶俐有眼色的僕婦跟在唐家婆媳身邊,一明一暗,明裡的吸引開眾人的注意,暗裡的,便貼在假山石或木柱後頭,偷聽她們說話。還真讓她們聽到了幾句。
「回去了,若那女人鬧將起來可怎麼好?畢竟她是先來的。」這話是田氏問的。
「怕什麼,只要進了唐家的門,她就算想鬧也沒地方鬧去。二門一鎖,她連門都出不去。唐家莊裡的鄰里都是咱們家沾親帶故的,還能為了個外人說嘴?」這話是汪氏說的。
「我肯讓她進這個家門她便要感天謝地了,還敢鬧什麼鬧?」唐老太太如是說,「敢鬧就將她關到佛堂去,再說,陳氏算個什麼東西,小魚才是我們唐家正經的骨肉。聽說她清醒過來也不到一年的功夫,與陳氏的感情能深到哪兒去?不過是聽陳氏在背後說嘴才對咱們有偏見。你們回去待她好點兒,拿她當自己親閨女待,天長日久的,她見了你們的真心,自然也就不會理那賤婢的死活。」
唐小魚就像被一盆冰水從頭澆到了腳底心。
她就知道,唐家人不是個東西。
她回去,唐家人不會對她不好,因為她身上有功,有名,有知府大人,知縣老爺的青眼。只怕唐家人還指望著她能給唐家帶富貴。可是唐娘子呢?那老太太一口一個賤婢,可見對她有多痛恨,甚至要讓二個伯母取代她娘在她心裡的地位,讓她不要去管她娘的死活!
她想做什麼?難不成想把唐娘子弄死了?
對,一定是這樣!到時候唐小魚在這世上最親的人,便只剩下了她們,她們說東就不能去西,指南就不會打北。
好毒的算計!唐小魚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週身湧起無力感。
何主簿叮囑她要小心,不是小心自己,而是小心她娘的安危。雖又安慰時不時會派人來看她們母女,也藉以敲打唐家,讓她們有所顧忌。但唐小魚明白,想讓一個人悄無聲息地死去,在那個她身邊沒有一個助力的環境下,有多麼容易。
只要把她們分開,經個風,落個雨,再動點手腳,她那柔弱的娘很可能就會自然病亡。
何主簿安慰她,說這也許只是人家說說,畢竟是人命,唐家未必真敢動手。他想了想,又從袖子裡拿出一張名貼悄悄塞給她,低聲說:「涪川縣城東門有個車馬店,店主姓張,原是我亡妻的一個遠房親戚,與我有舊,你此去唐家,若遇到什麼緊急的事,可以托人拿著這個去尋他,看著我的面子,他定會相助。」
小魚將名貼收好,鄭重地謝過。
她來到這陌生的世界,一切都以原來的世界不同。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她不憚於以最大的惡意去惴度這些人。曾經拋棄過她們一次,那跟要她們命並無二致。不親自動手,還會有很多別的選擇。
唐娘子是這世上她睜眼見到的第一個對她好的人,也是她認可的唯一的親人。她既叫了她一聲娘,就斷不會讓她被別人算計了去。
唐小魚暗暗握緊了拳頭。
她不是個心胸開闊的女人,從來不是。就算被閨蜜搶男人,她第一時間想到的,也不是傷心哭泣,而是要給他們最深刻的教訓。
唐小魚心中充滿了鬥志,她終於發覺自己來到這世界上,除了活著,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努力保護自己在意的人,第一個,便是她在這個世界上的娘。
她的目光掃過走在前面的眾人,最後落在了劉知縣的身上。
因為有屬地的界限,江陵縣雖然對她們有善意,但到底鞭長莫及,不能及時保護她們。唐家看來跟涪川縣這位知縣的關係十分緊密,但就算是親戚,在利益面前,那聯繫也未必能有多堅固。
只看劉知縣這樣巴巴地親自趕來江陵縣,在自己面前又是那樣一副作態便知道了。
自己的價值,對劉知縣的吸引力有多大。
唐小魚不再猶豫,緊走幾步,來到劉知縣身邊。
「大人,大人。」
劉知縣聽著唐小魚的聲音,趕緊停了下來,臉上依舊是那樣親切的笑容:「唐姑娘有什麼事嗎?」
「哦,馬車就在前面,我們這就要啟程了吧。」唐小魚一臉燦然地指著不遠處的馬車隊伍。
劉知縣當她是小孩子心性,見了熱鬧高興,於是笑著點頭說:「是啊,過不了幾個時辰,你就能回家了。」
唐小魚微微一笑,對劉知縣說:「太皇太后是個非常慈祥非常可親的人。」
劉知縣再怎麼也沒想到這唐小魚說著說著會突然扯到太皇太后身上去。趕緊整肅表情,拱手對著京城方向就是一揖:「祝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福泰安康,壽延千年。」
唐小魚點頭說:「是啊,她特別喜歡我做的玉薯條,還讓我下回進京直接住到她宮裡去。」
&n
bsp;劉知縣心中的驚喜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他只知道這個丫頭種出了高產的玉薯,得了皇帝的賞賜,還被太皇太后召見過,卻沒想到這丫頭能入太皇太后的眼,得了太皇太后的緣。
劉知縣當下整個人都有些不太好了,聲音發顫著說:「當當真?」
「是啊,這有什麼好騙人的?」唐小魚訝然看著他,一臉的不解,「太皇太后還誇我娘好,說她當得慈母之名,親手寫了字給我娘呢。」
太皇太后親筆題字,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劉知縣兩眼放光,臉上寫著滿滿地「想看!」二字。
「我讓我娘拿給你看啊!」說著唐小魚作勢要去找唐娘子,被劉知縣一把拽住。
「不急不急,太皇太后手書,等到了縣衙,本官焚香沐浴之後,再請出來參拜。」劉知縣一臉的虔誠,生怕自己一個不敬輕慢了。
唐小魚「哦」了一聲,也不再提太皇太后的手書。
旁人見著唐小魚跟劉知縣二人走得近,嘀嘀咕咕說著話,還以為劉知縣再跟她拉近乎,並沒在意他們之間談話的具體內容。唐家人已經上了車,劉知縣正要上自己的馬車,唐小魚在他身後突然又開口道:「劉大人,我娘和我是怎麼被趕出唐家的事,您是知道的吧。」
劉知縣後背一僵,上車的動作被打斷了,一時平衡難以控制,險些摔倒。幸虧被身邊的小廝扶著才沒出醜。
劉知縣打了個哈哈道:「那時本縣剛剛來到涪川上任,這五六年前的事,哪能記得清楚。不是,本縣並沒聽說什麼。」
唐小魚點點頭又說:「我從小癡傻,如果不是我娘保護我,養育我,我早就死了。我是個鄉下丫頭,不明白多少道理,也不懂你們讀書人說的那些什麼人倫大義。我只知道,我娘是我最親的,那些人……」她遙指了指唐家的馬車,「雖個個說是我的長輩,但在我眼裡,跟路邊的甲乙丙丁沒什麼區別。」
劉知縣驚道:「你怎可說出這種話來?這可是大不孝!」
「不孝又如何?」唐小魚冷笑一聲,「你拿孝道逼著黃大人放我們回涪川,她們拿孝道逼著我離開江陵縣。不過是換個地方住,我也沒什麼,只要是跟我娘在一起,哪裡不是家?」
唐小魚的眼睛烏溜溜的盯著他,明明已是夏天,劉知縣卻被她盯得後背陣陣發涼,雞皮疙瘩都起了。
「劉大人想借我之力更上一層樓,也不是不可以。待我好的,我自百倍回報,但於我有仇的,我就算拚死也要去報復回來。」
劉知縣忍不住說:「咱們自然都是要待你好的,誰會與你結仇。」
唐小魚眼睛微瞇了瞇:「我娘若是在唐家出了一星半點的差池,我一定會攪得涪川縣沒有一天好過,大人想來明白我話裡的意思。」說完這句,她行了個禮,轉臉就走了。
劉知縣怔在當地半晌,半天才回過味兒。
這小丫頭,剛剛難道是在威脅他?!
劉知縣氣得直跺腳,可是一想著剛剛唐小魚那雙寒意凜凜的眼睛,就打骨頭縫裡往外冒寒氣。
旁人說這話他不信,但這丫頭可是遇過神仙的,誰知道神仙有沒有教過她一二手?
劉知縣的臉頓時綠了。
「大人,大人,上車了!」
「叫什麼叫,叫魂吶你!」劉知縣長袖一甩,氣乎乎地罵下人。
下人一臉委屈地垂下頭,大人您又沒死,叫什麼魂?當然,這話也只能在心裡頭盤繞兩回。
唐小魚上了車,慢慢鬆開緊攥著的手,後背出了冷汗,膩膩的好難受。
方纔她那樣嚇唬那個知縣,也不知道人家信不信……唉,演技不夠心好虛啊!
唐娘子拉她坐到自己身邊:「做什麼呢,這麼久不上車。」
「哈哈,沒什麼啦,就是剛剛被那個劉大人拉著問了幾句玉薯的事兒。」唐小魚打了個岔矇混過去。
「娘啊,咱們不能分開。」
「什麼?」
「到哪兒咱們都要在一起,說好了哦!」唐小魚伸出一根小拇指,「來,娘,咱倆拉勾兒,拉勾兒,一百年不許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