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魚躍農門

正文 第29章 田產 文 / 一樹櫻桃

    第29章田產

    其實要說小魚娘兒倆真沒多少好收拾的東西。那一套定制的鍋灶一直放在鋪子裡,她們初來縣城居住時,不過就是裝了一車的米面粗布,這些日子開店,米面糧油什麼的都耗得差不多了,粗布也被唐娘子你一塊我一塊地分給了院子裡的媳婦閨女們。

    她要藏的,頂頂要緊的是她的大背包。

    那裡頭承載著她前世的牽絆,想到要跟它分開,唐小魚可捨不得了。

    不過這麼大個的包,帶到唐家去肯定會露馬腳,還是藏在自己的宅子裡才能安心。

    皇上的賞賜是公佈天下的,那些銀子和宮緞肯定要帶回唐家去,帶回去也不怕,那種宮裡特製,打了標記的銀錠子,一般都是給人當傳家寶的,借唐家人八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動這筆銀子。

    至於宮緞,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得的,唐小魚也不喜歡那花花綠綠的顏色,她們愛誰拿誰就拿去。

    倒是太皇太后的賞賜是洪嬤嬤悄悄兒給的,誰也不曉得那具體的數字是多少。

    小魚留了兩千兩銀子,把太皇太后給的頭面首飾還有那一套黃金打的廚具全都留下來了,只帶了五套衣裳並一千兩銀子。還有太皇太后賜給唐娘子的三尾鳳釵及手書的「慈」字立屏。

    日頭剛落下,外頭就有馬車等著了。

    小魚拉開後院的門,正見著一個少年將頭上的斗笠抬起來,露出笑盈盈一張臉。

    「小暉哥,怎麼是你來了!」小魚大喜,也好些日子沒見著洪暉了,笑著撲了上去。

    洪暉說:「我家老爺讓我幫忙的,趁著街口沒多少人,我幫你把東西搬了,直接給你送到宅子裡頭去,保管不叫別人知道。」

    洪暉辦事向來麻利周全,既是何主簿極為信任的下人,又跟唐小魚熟,派他來果然是再合適不過的。

    小魚帶著洪暉進院子,他先到他爹那屋跟洪大叔打了招呼,父子倆一道出來幫小魚抬東西。

    小魚將大背包和銀子首飾分了三口大箱子,不多時,洪家父子便將東西挪上了車,然後三人趕著馬車到城西的宅子裡藏東西了不提。

    洪暉路上將何主簿的意思對他爹說了,洪大叔自然極為願意。

    那大的院子,別說他們十幾戶人家住,便是四五十戶人家都能住得開。地方寬敞明亮,又不要另花銀錢,只要平常保持宅子乾淨整齊就好,算是大家白得了住處。

    高高興興又是對小魚表示了一番感謝。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唐家果然派人來接了。

    唐家老三唐明義今年三十一歲,眉目端正,不大愛言語,見了唐娘子母女也就是客氣地行了禮,便守在一旁等她搬東西。

    大宅院子裡的老老少少好幾十口子這個拉一下,那個哭一聲,依依不捨地送她們出來,在門口直糾纏了大半個時辰也沒能成行。

    唐明義倒也不急,袖著手在一旁默默地看著。

    唐小魚瞥了他一眼,這位三伯看著倒是老實,看昨兒那三伯母汪氏那能言善道的樣子,只怕三叔家是女人當家的多。

    好不容易上了車,唐明義沒將馬車趕去驛館,反而直接沖縣衙門去了。

    唐小魚仗著自己年紀小,將腦袋鑽出來問:「那個誰,三伯是吧,咱們去衙門做什麼?」

    唐明義怔了怔,過了會方沉著嗓子說:「是這邊的知縣大人吩咐的,說是咱們走之前要先去衙門照一面兒。你奶奶她們已經先去了。」

    「哦!」唐小魚見唐明義不過說了幾句話,耳根子都透紅了,輕笑了一聲將腦袋收回去。

    進了縣衙,唐小魚便見著臉色不大好看的黃知縣,他身旁坐了位穿著藍色官袍的中年人,估摸著就是那什麼涪川縣的知縣劉大人了。

    再下首,一邊坐著何主簿和左縣丞,另一邊也坐著兩個,只是不知道哪位是涪川縣的主簿,哪位又是縣丞。

    唐小魚便囫圇行了一圈禮。

    黃知縣還沒怎麼的,那劉知縣已經跳起來相迎了,拉著唐小魚一通猛誇,言辭諸多誇張修飾,唐小魚被噁心地落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倒是坐在更下首的唐老太太發話了。

    「不過一個半大孩子,大人您也莫再誇她了,她哪能受得起。」話雖如此,但她一張臉笑得舒展,顯然是十分受用的。

    「這可是於國有大功的孩子,皇上也誇她,聽說連宮裡頭那位老祖宗,咱們的太皇太后都喜歡小魚姑娘喜歡得緊呢。」劉知縣這麼說著,卻不曾想唐老太太臉色微微變了變,又去跟她兩個兒媳交流了交流眼色。

    旁人未注意,何主簿卻全都看在了眼中,不免微微蹙了蹙眉尖。

    黃知縣咳了一聲,打斷了劉知縣的滔滔不絕,對唐小魚說:「小魚啊,原本沒這麼快,可是你今日便要走了,關於賜田這事,必要先跟你交待幾句。」

    聽到「賜田」一詞,唐家人面上一振,全都挺直了腰,豎直了耳朵。

    連劉知縣也直起了身子。

    「我說仲明兄啊,如今唐姑娘要去我涪川縣住了,這賜田還在你江陵縣是不是不妥?我涪川地厚田肥,找五百畝上好的田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這賜田嘛,便由小弟回涪川辦,到時候還麻煩仲明兄與我一道與府君大人報備吧。」

    &nbs

    p;黃知縣冷笑一聲道:「皇上的聖旨裡說得清楚——『著江陵縣挑五百畝良田歸於唐小魚名下』,怎麼,你這是讓本縣抗旨不從?」

    劉知縣腦袋縮了縮:「哪敢哪敢,這不是開始並不知道唐小魚是我涪川縣人嗎?」

    黃知縣呵呵一聲:「劉兄說話真是好笑,原來若不是皇上下旨賜五百畝田,連唐小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啊。」

    這一句話堵得,劉知縣當即沒了聲兒,唐家人也垂下頭來不敢接話。

    「聖上旨意是這麼下的,如果劉兄有意見,你自己去找府君大人或是直接上書給朝廷,隨你。」

    劉知縣尷尬得很,他能藉著人倫把唐小魚弄回涪川,可沒辦法拿這個理由去讓皇帝改自己下的旨。金口玉言,如果誰都能提要求改一改,那跟吐唾沫放屁有什麼差別?

    黃知縣不理他,只對唐小魚說:「聖上的旨意裡可特地說了,這賜田歸於唐小魚名下。不管你家裡還有誰在,誰也不許將這田更換了名姓,否則便是欺君之罪,禍延全族的。」這話雖是對著唐小魚說的,可黃知縣的目光總是時不時往唐家那邊瞄。

    連瞎子也看得出黃知縣這是意有所指。

    那可不,昨天她們那麼一鬧,何主簿早將唐家人覬覦唐小魚的鋪子,要把它搶走的事跟知縣說了,順嘴把宅子的事也給安到了唐家頭上。

    黃知縣中午才把房契交給唐娘子,不到傍晚那房契轉一圈又回到了衙門。黃知縣當官這麼久,還是頭一回被人這樣狠狠打臉,若不是何主簿攔著,讓他別將事捅大了給小魚母女招麻煩,黃知縣真想帶著衙役們到驛館裡去,瞅瞅這些唐家人臉皮子能有多厚。

    其實可真冤枉唐老太太了,人家想要的只是那鋪子。

    至於宅子,她們還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存在呢!

    唐家人被黃知縣不善的目光看得頭皮發炸,但沒一個敢吭聲。

    她們不過是莊戶人,平日裡哪有機會上衙門,更別說跟兩位縣大老爺坐在一間屋子裡頭。

    縣老爺雖然只是七品官,但對她們來說,真的比天還高,她們是寧死也不願意得罪官家人的。

    黃知縣見她們一個個都垂著頭不敢與自己目光對視,心中嫌棄之餘又有幾分得意,便也不再理她們,只對小魚說:「本縣思之再三,你們母女當年落難,居無定所,還是陽明村的人收留了你們,又照顧你們這麼多年,便當是報恩,這好處當落到陽明村才是。那村子裡七成地是太平山莊顧家的,正巧顧家十三爺在鄰縣短留,本縣便去找了他商議,十三爺聽說是要給你的,當時就應了,也不肯要朝廷的換銀,便要將太平山莊在陽明村的地都轉到你名下去。」

    黃知縣對自己此舉顯然十分滿意,叫人拿了匣子來,當著唐小魚的面打開,指著裡頭厚厚一疊地契說:「都在這裡了,裡頭水田二百三十六畝,旱地二百五十三畝,顧十三爺說了,因為不是所有地都是良田,所以另圈了一百三十畝的山地加水塘子給你。這多出來的部分,每年的賦稅由太平山莊去交,用不著小魚你費心。」

    唐小魚的眼睛都變成了圈圈,盯著那一疊子紙,心裡只會喊:「娘哎,娘哎,娘哎!」

    再看唐家那些人,眼睛也都直了,這滿打滿算,唐小魚一下子得了六百畝地,還都是免稅免賦的,那得是……多少銀子啊!

    唐老太太還算穩得住,坐在她身旁的田氏和汪氏都是瞪大了雙眼,呼吸急促,恨不得能親手把那一疊子契紙都給奪過來。

    唐小魚手都抖了,看著黃知縣半天,也沒去接那只匣子,只一個勁說:「這太多了,怎麼好意思,怎麼好意思?」

    黃知縣笑著說:「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人家顧家說了,只求小魚姑娘指點他們種玉薯。」

    唐小魚點頭如搗蒜:「應該的,這自然是應該的。」

    劉知縣看得眼熱,因為這是皇帝的賜田,買地的銀子都是直接走內庫調撥,其實地方上用不著自己掏銀子,六百畝地啊,顧家可真是大方。

    「這地契顧家是交了來,但你今日便要走,也來不及改名到你名下。小魚若是信得過本縣,將這地契先放在這兒,等書齊全了,我再派人接你過來,順便與顧家十三爺見見,讓他領著你,將這地走一遭,看一遍。也好定一定這地要怎麼種,是自己僱人,還是分租給佃農。」

    唐小魚對著黃知縣深施一禮道:「小女全憑大人作主。多謝大人思慮周詳,成全小女的心願。」

    黃知縣看著她,無聲地歎了一口氣:「晌午便在衙門裡頭用飯吧,當是我們給你辭行。」

    何主簿笑著插話進來:「辭不辭的,也說不得哪天又要把你喚過來。」

    黃知縣捋著鬍子笑了起來。

    唐小魚卻是一皺眉,說:「可是家裡人要是不讓我過來怎麼辦?」

    這話一說,黃知縣等人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唐家老太太。

    老太太勉強一笑:「小孩子家家的,胡說什麼?既然是知縣老爺派人來叫,家裡自然沒有阻擋的道理。」

    唐小魚「哦」了一聲,看著何主簿。

    何主簿心領神會,玩笑似地說:「這可是皇上金口玉言賜的田,別說是咱們,那顧家的人若不是見了小魚姑娘本人,也斷不可能將這幾百畝田地交給旁人不是?」

    唐老太太還當真就沒打算讓唐小魚再回江陵縣來。這些田產,她完全可以叫兒子過來接收,只是何主簿這麼一說,那話

    裡的意思竟然就是如果唐小魚不來,這田誰也別想拿走。

    她的目光落在了俏然而立的孫女身上,眸子裡陰雲密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