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魚躍農門

正文 第17章 唐家鋪子 文 / 一樹櫻桃

    第17章唐家鋪子

    小魚動作很快,當天就跑回陽明村去了。

    楊三爺被嚇了一跳,這才回去啊,怎麼這麼快又回來了?

    聽說小魚把主簿大人說動了,許他去獻寶,楊三爺腿腳發軟有些站不穩。小魚也不多話,包了三個土豆,先領著楊三爺進城,找了鄰著縣衙的客棧住下。然後跟楊三爺對了一晚上的詞兒。

    最重要的,便是這高產的土豆到底是怎麼出現在陽明村的。

    若真能成,這東西對朝廷來說,跟祥瑞一樣,是個能解決百姓溫飽問題的神物。要讓陽明村,江陵縣從土豆上得到最大的好處,便要讓這東西來得正當、自然,卻又難得。

    唐小魚不能說這是她穿越過來時從後世帶來的,說了也沒人信,說不定還要把她當妖怪用火烤了。

    最簡便,最省事,也最沒後顧之憂的,便是將這一切推到沒人見過的神仙身上去。

    不用說,這說法第一時間得到了楊三爺的認同。

    「可不是神仙給的嗎!」楊三爺指著小魚說,「你以前那癡癡傻傻樣兒,娘都不會叫,跟個棒槌一樣,從山上這麼一滾,腦子開竅了,人也漂亮了,這麼聰明伶俐,還做了一手你娘都不會的好吃食,若不是遇著神仙,三爺我把腦袋擰給你。」

    小魚只能訕訕地笑,您要擰我也不敢要啊。

    「我就是摔了頭,迷迷糊糊地什麼也記不清了,恍惚中好像有人跟我說了話,那些事兒就莫名其妙到腦子裡了,一下子敞亮開。」

    「對對對,當是如此!」楊三爺長出一口氣,「傻孩子,那定是神仙啊!」

    「呵呵……」小魚胡亂點頭,「這東西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就是做了個夢,夢裡有人要送我東西,叫我去界碑那兒取,便取回了三個來,後來種出這麼些,這您老也都見了。」

    「可這神仙為什麼把這東西給我沒給旁人呢?」小魚皺著小臉,做出努力想的樣子,「這我一直沒想通啊!」

    「神仙賜物,自然是有神仙的道理,咱們凡人哪能知道神仙是怎麼想的!」楊三爺不以為然。

    「當然不是了!」小魚眨了眨眼睛,「我想著,大約是因為皇上勤勉治國,知府知縣大人們又愛民的緣故,老天爺覺得要勉勵一下,便隨便扯了我出來,把寶貝交待了吧。」

    楊三爺那是經年的妖精,只聽小魚這麼一說,腦子立刻清明了。

    「對對對,必是那樣,是上順天意,下得民心啊……」

    一老一少兩個狐狸對視著,嘿嘿笑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唐小魚領著楊三爺叩開了何主簿家的門。

    也不知道楊三爺和主簿大人關在門裡頭談了多久,直到晚間,唐家小攤子收了攤,洪暉急匆匆跑來了大宅院,鬼鬼祟祟地跟唐娘子支會了聲,說是主簿大人和縣老爺要見唐小魚姑娘,把唐娘子嚇得好玄沒暈過去。

    小魚平生第一次坐了轎子,一路飛奔去往何家,只覺得頭暈目眩。以前沒暈過車,現在倒暈起了轎子。

    轎子直接抬進了何府的大門,小魚幾乎是用爬的才下了轎子,人跟喝醉了酒似的一搖三晃,若不是有上來的丫鬟扶著,她就要一頭栽到地上親吻大地去了。

    知府和何主簿及左縣丞都在,一個個引頸肅目正等著小魚姑娘。

    「原來是她!」三人對望了一眼,突然心頭都湧起一股興奮之情。

    那陽明村的里長說得天花亂墜,說是村子裡一個傻丫頭得了神仙賜的寶貝之後變得聰明伶俐,他們覺得這老頭兒牛皮吹過了,藉著神仙賜寶的名頭獻東西自然好聽些,但一個村野丫頭遇仙得靈能靈成什麼樣子?

    昨天語笑嫣然的唐小魚便在此時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那個齊整乾淨,進退有度,應答有理的丫頭,從裡到外都沒有三兩土渣子。

    「她以前真的是個傻子?」

    「真的是,您派人去陽明村打聽打聽便知,她在村子裡頭做了五年的傻丫頭,不哭不笑,連聲娘都不會叫的。」楊三爺肯定地回答。

    小魚笑了笑,勉強站直了,給三個官老爺行禮:「小魚見過幾位大人,這麼巧,又見面了。」

    巧什麼啊,何主簿暗笑了一聲,他是看出來了,從頭到尾,都是這小丫頭在操持著,若這裡長所言不需,說不定,還真是遇見了神仙!

    幾人進了屋,當著小魚的面將商議的結果說了出來。

    楊三爺到底膽子小些,不敢說這土豆畝產能有二十石,略減了減,只說能產十五六石,這已經讓知縣大人差點發了瘋。不過這東西沒有種出來,沒人有膽子敢這樣報上去。若沒有那麼高產量,到時候丟人丟份落個戲弄上官之名,指不定烏紗帽都不能保。此事必要眼見為實,知縣打算派幾個妥當人去村子裡盯著,到了收成的時候親自量算產量。

    小魚插了嘴說:「這事是上天的祥瑞,落在咱們縣裡。只是成與不成現在大家都沒底,何必再派人去守著,消息傳開了總歸不好。再穩妥的人也不如只三位大人知道的穩妥。三爺爺帶了種來,不如就借主簿大人家一小塊地方試種,我每日過來照看一二,過了三個月成熟時,大人們親眼看著收穫,計量產量,不是更安心妥當?」

    黃知縣點頭,大手一揮道:「就這麼辦吧!」

    何主簿看了她一眼說:「小魚姑娘還

    要開早點鋪子,總不能讓她白白來我府上種地,正大街上,我名下正有一處閒置的鋪面,便借與你娘開店用,你便安心在我府上住下。不過話說在前頭,若這東西能成,那鋪面送與你都行。若是不能成,我可要收回來還要管你要租錢的!」

    小魚眉開眼笑,何主簿果然大方,沒見兔子都肯撒鷹,她這是要平白得間鋪子了!

    小魚立刻跳起來,給何主簿行了個禮:「小魚謝謝主簿大人的賞。」

    「可不是白賞你的!」何主簿笑著瞥了她一眼。

    「大人一定會滿意的。」唐小魚對他眨了眨眼睛。

    接下來的日子,對唐娘子而言簡直如夢裡一般。女兒去了趟主簿家裡,居然弄來了一間大鋪面。裡頭足能放下二十張桌,後頭又有大廚房,現成的三個大灶檯子。她們再也不用起早摸黑推著板車風吹日曬著賣吃食了。只是唐娘子還沒被幸福砸暈呢,又聽說女兒要去主簿家裡住三個月,她又被慌亂砸暈了。

    小魚再三跟她保證,不是主簿大人要買她當婢女,而是到他府上當三個月廚娘。唐娘子當時便說,你一個孩子家,怎麼能上人家當廚娘去?要去還是我去!

    小魚忙攔了她,好說歹說,讓她在鋪子裡當家,並保證每三天回家住一個晚上,唐娘子這才心神不寧戰戰兢兢地應了。

    何主簿既然作了人情送了鋪面,索性大方下去,著人將那鋪面好好收拾了一番,又幫著找了個賬房先生幫著收銀作賬,挑了吉日幫著唐娘子開了張。

    知縣大人雖然沒花銀子,但想著那事若成,真是天降的大好事,指不定自己可以靠著它連升三級,便大筆一揮,親自給唐家的鋪子題了匾,上首兩個大字——「唐家」,底下一行略小點的字——「江陵第一味」。

    唐家的小吃攤子進了大鋪面,又有知縣大人的親筆題詞,開張那天,幾乎是人山人海,全擠來湊熱鬧了。

    好在唐小魚那些點心粥餅的做法唐娘子都知道,而且好些還是娘兒兩個一道改進的,所以小魚就算不在,唐娘子在灶上也應付得來。不過一些關鍵的步驟和配料,唐小魚再三叮囑唐娘子不好叫人知道,便是再熟的人,再近的人也不能說出去。這可是她們安身立命賺銀子的命門。

    不過店舖大了,只做些點心粥飯到底有些不合適,唐娘子便又請了兩個掌勺的大師傅,也學那些酒樓茶肆弄些正式的飯食,只是到底不如自家做的早點來得名聲響亮。

    原來請的四個媳婦閨女肯定不夠了,唐娘子一來感恩,二來也不願費精神在外頭招不知根底的人來店裡,便在大宅院裡問了問,有空閒的媳婦婆子並十三歲以上的閨女的,願意來店裡做工的便來,一天照舊是給十五工錢,每月月底照著收益好壞再發不定的賞錢。

    大宅院子裡頭喜氣洋洋的,上哪兒找這麼好的東家去?

    只是這一方成了僱主,一方成了僱員,到底不如先前那會,見了面說話時也多有了些顧忌。

    唐娘子卻也不在意,手頭有錢了,依舊不搬出大雜院子裡,每日收了店,在店裡盤好賬,落了門鎖,便自回大雜院子裡,安安靜靜地坐在家裡做繡活。還時不時帶著點心散給院子裡的孩子們吃。

    唐小魚一直覺得她娘雖然看著弱得很,但出身一定不簡單。這年頭除了大戶人家,誰還能供家裡的女子唸書呢?你看著唐娘子遇著點響動便會害怕吧,可真到緊要關頭,她又決絕堅強得不像樣。

    就像那時被楊高成逼著時,不惜拿命出來拼。

    又像失了丈夫,帶著癡傻的女兒,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時,她也能咬著牙拖著小魚這麼大的累贅跋山涉水跑到陽明村找到安身之地。

    明明是沒做過農活粗活的小姐手,卻也磨了厚厚的繭子,邁著小腳去田里除蟲拔草,只為了母女的一□□命湯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