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魚躍農門

正文 第一桶金 文 / 一樹櫻桃

    第11章第一桶金

    雞打頭鳴的時候,唐小魚就起來了。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燈油太貴,大家都是能省則省。

    她早上起來洗漱完畢之後,大雜院子裡頭大多數人家都起身了。

    天還沒亮透,四周都是灰撲撲的,推開房門便有刺骨的寒風像刀子似地刮過來。

    小魚再次清點了一下攤子要的材料,面是頭天晚上揉得醒好的,有了昨兒的經驗,小魚做了充分的準備,這回出餅可以更快更好。

    天濛濛亮的時候,小魚敲開了鄰居的家。

    「洪大叔早啊。」

    洪大叔是這院子裡大家默認的頭兒,平常鄰里有什麼紛爭大家都來找他評判。小魚一早便打聽清楚的,所以挎了半籃子雞蛋,特地來洪家拜見。

    「唐丫頭今兒不出攤?」洪大叔四十開外的年紀,手腳粗大,長得有點凶,一般小孩子跟不太敢跟他親近。

    唐家母女昨兒去擺攤子賣那個香噴噴的脆餅子,這滿院子的人都知道,看著她們昨天未過午就一臉喜氣地回來便知道生意不差。

    「我們初來乍到的,很多地方不懂,還要靠大家提點幫忙。」小魚笑瞇瞇地將籃子裡的雞蛋一個個擺到洪家的桌子上,「我們從山村裡出來,也沒什麼好孝敬的,手裡有幾個雞子兒,讓嬸子給栓子哥和虎子弟弟攤雞蛋餅吃。」

    「這哪能收。」洪大叔嘴上說不要,但也並沒擺出要推辭的架式來。

    小魚心頭微鬆,知道這是不見外了。

    「大叔啊,您也知道,我跟我娘做個小本買賣,便指著這個餬口。」小魚捏著衣帶,看了眼洪大叔的臉色,接著說,「女人家拋頭露面地也不容易,咱們頭回做買賣,不慣規矩,能不能請大叔指點指點?」

    洪大叔心裡暗暗點頭,原本他也想提點唐家母女兩句的,但人家是剛來的,面也沒打見過,自己這樣去說,一來人家不一定信,二來非但領不了情說不定還會被誤會是訛欺婦人。

    不管在哪裡發財都要答兌地頭蛇。有那幫閒地痞的,欺行霸市的,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有生根發芽的土壤。小魚也沒想過自己能避過去。

    她們孤兒寡婦的沒個依仗,在別人眼中就是塊肉,別管是肥是瘦,是蒼蠅就得來叮一口。這時候弄清楚市道行情,傍對了胳膊,才不會被人咬得出血掉肉。小魚是想好了,花錢買個安心。但凡有規矩的,那些閒散痞子便傷不了她們根本。這當然就要人去引路,洪大叔無疑是最合適的。

    洪大叔的大兒子在縣衙主簿家裡當差,他們老兩口帶著兩個小點的兒子在縣裡討生活,瞧著主簿的面子,黑裡白裡都要賣他兩分薄面。雖然他們手頭沒多少錢,但在縣裡頭的人脈還是廣的,知道哪幫哪派可倚得,知道哪個地頭要向哪拜著。

    洪大叔既收了小魚的禮,自然細細分分地將這街頭的派系一一說與她聽。昨日她擺攤的地方是正大街,那片的確有人罩著,領頭的人外號麻剛,家裡哥哥是縣衙的班頭,收的錢雖然略多些,但拿錢辦事,為人也算仗義,但凡他地頭上交過份子銀的,外人便欺負不到他們頭上。昨兒個唐家母女頭回擺攤子,麻剛手底下人沒去收錢,大約也是見她們是全生面孔,先放一天。今天應該就要來上門收錢了。

    小魚聽了連連點頭。

    她不怕保護費交的多,就怕不知道要交給誰,交多少。像這樣一條街有固定收費的才令人安心,凡事講個規矩方圓,只要有規矩,一切都好辦。

    小魚再三謝了洪大叔,這才請了唐娘子,母女二人推著小車又去了昨天擺攤的正大街旁的小巷子口。

    天色已經明亮,街上行人也不見有多少,不過臨街的店舖已經在卸鋪板準備開張了。

    唐娘子忙著生火,小魚調好胡辣湯的配料,便去擺放從別家暫借來的兩張簡陋小竹桌和四隻長條凳。

    晨風將她插在攤頭的旗子吹得呼啦啦直響,朔風呼呼地吹,直打人衣裳領子袖口處往裡頭鑽,小魚打了個寒戰,搓著手原地跳著,活動快僵掉的手腳。

    「娘啊,等以後咱有了錢,我就去盤個像樣的鋪面,以後咱就在鋪面裡頭,風吹不著,雨淋不到,再雇幾個人打雜燒火,咱就去當老闆娘和小姐,窩在後頭享福。」小魚眼饞地看著對面街上開張的鋪子。

    不用多大,像那個賣糕餅饅首的鋪子就剛好,揭開蒸屜,那白騰騰的熱氣將人都包裹起來,好暖和的感覺。

    唐娘子盛了一碗熱湯遞給小魚:「喝些湯暖暖身子,你再苦兩天,等娘把你這手藝都學熟了,你就在家睡著,娘一個人看著鋪子就行。」

    「那怎麼成?我最愛聽銅板響了,您要不讓我收錢聽響兒,我可跟您沒完!」小魚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著湯,從裡到外都暖了起來,「幹活幹活!再過一會兒,街坊們就要出來吃早飯了!」

    過不多時,香噴噴的蔥油胡麻味兒就從小巷子裡飄了出來,像把小勾子,將行人的腳步一點點勾到那裡去。

    「又酥又香的唐家酥餅咧!買四送一嘍!」伴隨著四溢的香氣,清凌凌的女童聲音吆喝起來,又精神又敞亮,聽得行人心中便是一振。

    昨兒嘗過味道的,便有家人端著盆過來,買上四五塊酥餅再加上一鍋胡辣湯,捎回去帶給全家人當早餐。沒嘗過味兒的,也聚攏過來,有錢的買上兩張餅就湯,沒錢的也瞧一眼聞聞味兒。

    雖然小魚做了充足的準備,第二天排隊的人比頭天排的人更多

    ,隊伍也更長了。

    一口平鍋,實在沒辦法做得太快,加上不少人一買好幾張,排在後頭的人便有些心焦氣躁起來。

    小魚個兒小,攤煎餅攤久了胳膊發酸,唐娘子便接了她的活兒。她人長得美,手指白皙纖長,木鏟給餅子翻個時姿勢優美利落,有那輕狂的男人嘴裡便不太能管得住了。

    唐娘子面皮薄,聽得幾句早紅透了耳根,緊抿著唇眼淚都快掉下來。

    小魚人往攤子前一站,一手接銅板,一手拿竹夾子夾餅,生生又讓排隊的隊伍往後退了一步。

    「各位街坊,大叔大嬸,哥哥姐姐,我們母女靠手藝餬口,本小利薄,蒙大家看得起來撐著生意,小女子這裡謝謝大家。不過我們是手藝人,靠得是手不是臉,女人家過活本就艱難,若不是迫不得已,誰想拋頭露面?還請大家給給臉面,有那嘴裡不乾不淨胡說八道的,我們拼著不賺您的錢,也不能再賣餅子由人侮辱。就說您呢,這位大哥。對不住,您回家把嘴洗洗再來,這餅子不賣您,下一位請。」

    小魚嘴巴甜,說話利落又戳人心。本來看她們身形瘦弱的一對母女,在這大冬天來出攤就覺得可憐,難得的是湯餅又這麼好吃,人也有骨氣,自然是得人心的。

    那剛剛嘴裡胡唚的青年還想鬧一鬧,早被後頭的大叔大嬸戳著脊骨罵了個跟頭,可又不甘心排了半個時辰隊什麼也買不著。只得又是作揖又是告罪,賭咒發誓再不調戲大娘子,只求能買兩塊餅回去不至於白瞎了時辰。

    小魚也知道見好就收,做生意的和氣為上,轉怒為喜,還是做了生意。

    這麼一鬧騰,嘴裡渾話的也差不多沒了,唐娘子便取了塊麻布把口鼻蒙上,只管在後頭專心烙餅,小魚負責收錢賣餅加煮胡辣湯。忙到晌午後,帶來的材料竟然賣了大半,一個笸籮都裝滿了。小魚將笸籮裡的銅錢倒到木頭匣子裡收好,又將空笸籮放上,等著下一撥生意。

    正此時,見著街頭來了三個大漢。大冬天也不怕冷,敞著懷,露出刺著虎蟲的胳膊,乍著肩膀,一搖三晃地到了攤頭前。

    小魚眼尖,瞧見這三人腰上都繫著一條青布腰帶,腰帶上黑線繡著一隻狼頭,心道:終於來了。

    這三人轉眼來到近前,正要發威呢,就見一個身材嬌小,眉清目秀的小丫頭笑嘻嘻地迎上來,對他們招手道:「三位大哥,快來我們攤子上坐坐,喝口熱湯暖身子!」

    三人對視一眼,果然就挑了板凳坐下。

    這一般來說,收保護費的人到了新客這兒,都要先來個下馬威,好叫人知曉他們的厲害,明白他們的手段,這樣才能讓人乖乖掏了錢出來,省去口角麻煩。但凡有客商,見著他們這樣橫七蠻八的樣子,能躲都躲了,哪還有笑著迎上來,往自家拉人的?

    這小丫頭笑得甜,聲音清脆,倒是令人可喜。

    小魚麻利地盛了三碗胡辣湯,又拈了三張餅放在三人面前。唐娘子看著這三人膽戰心驚地,悄悄兒拉了女兒的袖子低聲道:「小魚,你去看著鍋,還是我來。」

    小魚哪肯讓漂亮的唐娘子去應對三個混混,一把將她推到鍋前:「娘您趁空多烙些餅,您瞧有客人來了呢。」

    然後轉聲跑到那三人面前:「三位大哥嘗嘗這餅子這湯,不收錢的。」

    倒有些眼色,不過給點不要錢的餅子和湯就想躲了賬了?

    三人對視一眼,眉峰一揚,便要發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