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荊州我做主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陳登服輸 文 / 漢胄

    陳登一臉苦笑的來到劉琦所在的徐州刺史府外,他的臉上表情很是精彩,除了苦笑還有一絲的敬佩。

    其實連他都想不到,從一開始商議廣陵的問題的時候,他只是驚異於劉琦這些年的變化,對於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功業倒也沒放在心上,他自覺即便是以他之能,手頭有著父親創下來的整個荊州基業,也能夠做到這一點,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可是直到今天,他才忽然驚覺,其實自己不如這個表弟遠矣。

    首先來說,他一直都心存疑惑,自己這個表弟當初在官渡之戰的時候究竟是怎麼準確無誤的判斷戰爭的形勢和把握時機的?要知道,收復南陽和進攻許昌的時機把握都既不能早,也不能晚,只要差上毫釐,都可能產生難以想像的後果。而事實偏偏是,此人既得了南陽,又掠了許昌,可是雙方的苦主卻偏偏不能對他怎麼樣。

    除此之外,那就是對於如今兵進徐州一事,雖然他一直對劉琦通過廣陵採取默許的態度,可是卻想不到此人竟然會在此時通過。

    難道他就能夠如此準確的判斷袁紹此戰必敗嗎?難道他就能夠有信心對抗曹操的反撲嗎?難道他就有信心不靠自己的幫助,在短時間內迅速佔據徐州嗎?

    可是當陳浩向他說起,劉琦軍中還有將軍糜芳的時候,陳登就已經完全相信劉琦能佔領徐州了,因為如果論在徐州的影響力的話,糜竺、糜芳兄弟甚至還能超過自己,尤其是在東海郡有著絕對的權威,只要他們東海糜氏帶頭支持劉琦,其他家族絕對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

    「難道此人在收復南陽的時候就想到了糜芳在徐州的影響力了嗎?甚至他收復南陽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糜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此人也實在太有遠見了。這樣的遠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陳登緩緩歎了口氣,暗暗苦笑著說道:「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此人的能力,連我這個對他也算是有些瞭解的表兄都會低估他的能力,更此人每每在關鍵時刻讓曹公噁心一把,而偏偏曹公又無可奈何,從此可見一斑。」

    其實這一次陳登倒是高估劉琦的智慧了,雖然劉琦根據自己的歷史知識,確實做出了許多出人意料判斷,又搬出了許多駭人聽聞的創造發明,但是對於時機的捕捉和把握,以及對於對手之後所作出反應的準確判斷,主要還是來自於這個善於把握人心的賈詡。

    不過不管如何,如今的陳登可以說是徹底服了劉琦了,絕對的心服口服,原來他最佩服劉備,現在卻覺得劉備這兩下子在對方面前連提鞋都跟不上。

    而且他也自信,憑藉著自己與劉琦的表兄弟關係,只要自己循規蹈矩,不驕狂放縱,將來對方一定不會虧待自己的。

    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他才在劉琦取得下邳之後主動從廣陵前去拜會,以示臣服之意。

    見劉琦並沒有親自迎接,而只是派一名親兵將領請自己進去,陳登沒有絲毫的不滿,他知道實在的利益比面子更重要,自己只要抱上了劉琦這條大腿,將來肯定會讓自己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雖然從此之後自己不可能再割據廣陵了,陳登也沒有什麼遺憾,因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依然在曹操帳下,對方也絕對不能容忍自己這樣做,早晚會想辦法結束自己割據一方的局面。

    所以,這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如果能夠獲得長遠利益,自然是長痛不如短痛。

    陳登再也沒有了上一次會面之時的從容和淡然,而是小心翼翼的走進府內,然後在見了劉琦之後,恭恭敬敬的拜道:「下官陳登,參見太尉大人。」

    這一次劉琦卻並沒有繼續端坐,而是站了起來,來到陳登面前,將陳登輕輕扶起,淡淡笑著說道:「表兄何必多禮?請坐下說話。」

    陳登卻不敢對劉琦如此隨意,恭敬的謝過劉琦,然後緩緩坐下說道:「下官恭喜大人成功入主徐州,今日特來交換廣陵,還請大人不棄。」

    劉琦卻是擺手說道:「表兄不必擔心,如今表兄在廣陵頗有民望,再加上廣陵臨海,擁有豐富的魚鹽之利,更是我們與遼東、三韓貿易的重要港口,非能吏不能為,本將希望表兄能夠繼續治理廣陵,為我大軍提供豐富的資財,成為我軍征伐天下的一個雄厚基地。」

    陳登聽聞劉琦的話之後,心中不由大喜,因為他本身就生長在廣陵,後來又做一任太守,自然知道這裡的魚鹽之利有多少?再加上從遼東和三韓的貿易,這裡所能造成的巨額財物恐怕絕不下於劉琦治下的另外一個富庶之地交州。

    這樣天大的好處讓自己去掌管,可見劉琦對自己的信任!

    所以陳登立刻恭敬的對劉琦表示拜謝。

    但是陳登卻隨即說道:「如今徐州已在我軍手中,廣陵乃是後方,下官日後一心理政,無暇顧及軍事,請交還軍權,還請主公切勿推辭。」

    陳登這一聲主公就已經表明了自己今後將會效忠劉琦的態度,也表示自己已經完全接受了之前與劉琦打賭時規定的條件。

    劉琦卻推脫道:「這怎麼好意思呢?本將如何能剛來就奪了表兄的軍權?這起不被人罵作忘恩負義?更何況我們還是表兄弟,說出去讓本將如何做人?」

    卻見陳登說道:「主公不必推辭,此事乃是末將甘願為之,並非受主公脅迫,只是因為時局穩定,我廣陵已不需再養閒人,以免造成財政負擔,更何況主公方纔已說了,下官與表兄乃是至親,既是至親,主公如何能拒絕下官的一片好意,徒徒惹人心寒?」

    劉琦見對方竟然如此上路,也不由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了陳登一眼,忽然說道:「本官聽聞表兄有疾,常常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今日特延請名醫華佗為兄診病,兄且勿辭。」

    之後劉琦便命人將華佗從營內請來

    ,請他為陳登診病。

    卻說華佗這兩年內在劉琦的醫科學堂教授弟子,待得這一批學生學業完畢之後,便向劉琦請辭,自己要到民間為百姓診病。劉琦不好阻攔,但是卻提出讓華佗在臨走前幫自己一個忙,那就是到徐州一趟,為陳登診病。

    華佗不好推脫,便答應了下來,然後隨著劉琦大軍來到廬江,之後又徐徐趕到下邳,在陳登來到之前一天內恰好趕到。

    華佗先是看了看陳登的氣色,又為他診脈,之後緩緩說道:「府君胃中有蟲數升,將要演變成內疽,這是吃了太多魚腥導致的。希望以後戒除魚腥。」

    之後華佗又作湯二升,令其先服一升,半個時辰後再服一升。片刻之後,便見陳登吐出三升多的絛蟲,一條條的還在亂動,陳登所吐的穢物裡面大部分都是生魚膾,而這時陳登便覺得自己的症狀忽然消失了,連忙對華佗和劉琦表示感謝。

    華佗卻淡淡說道:「府君先不必謝,此病三年後還會復發,那時候如果有良醫診治,才能徹底除根,如若沒有的話,小民恐怕府君難逃此劫。」

    「啊?這,這可如何是好?先生能否在三年後趕回?」陳登不由的面色大變,對華佗說道。

    「呵呵,小民漂泊不定,也難以預料,不過府君不必憂心,太尉大人麾下軍醫皆是我弟子,只要小民向其交代一下,保證三年後能治癒府君之病。」

    之後華佗等到劉琦把軍醫叫過來之後,便向軍醫仔細的交代了一番,這才背起藥囊,拒絕了劉琦的挽留和陳登的謝資,從容離去。

    在華佗離開之後,陳登首先對劉琦深施一禮,感激他為自己治病的恩情,因為他明確的看出來,劉琦這一次是真心為了自己的身體好,否則的話方才也不至於緊張了一頭汗。

    雖然劉琦掩飾的很深,可是他陳登是什麼人?還是看出了主公劉琦因為對自己關心而流出的那一頭汗水,雖然劉琦依舊說是因天氣炎熱所致,可是他眉宇間的憂色可瞞不住人。

    陳登雖然熱心名利,但是如果給予他名利之人再給予他真摯的感情的話,他絕對會對對方效死力的。

    所以陳登表面看起來只是施了一個禮而已,實際上卻是把自己完全的托付給了劉琦。

    劉琦只作不見,淡淡說道:「陳太守,我準備在徐州建立市舶司,令你兼任令,再輔以丞二人,令你在廣陵設置關稅,凡是出入江都、海西各港口的私人商販和外商,都可抽取相應的稅收,再撥付你五千兵馬,這五千兵丁主要是緝拿欲圖逃避稅收的商隊,同時負責保護港口。陳太守,日後守護和發展廣陵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陳登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感動不已,原來自己一直擔憂對方會對自己掌兵一事心生忌憚,為表明心跡,這才將兵權交出,雖然心中沒有怨言,但是不能不說,心中還是有一絲失落的,但是如今劉琦的大度讓他徹底放下了心結,立刻跪倒在地,鄭重說道:「請主公放心,下官定當肝腦塗地,以報主公厚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