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荊州我做主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襲下邳 文 / 漢胄

    其實向曹操報告的那名軍士說的沒錯,劉琦卻是可以算是飛過廣陵的。

    由於最近兩三年來劉琦一直行事很低調,即便是在官渡之戰時也都表現得與曹操很默契,雖然洗劫了許昌的物資,算是佔了不小的便宜,但不管如何還是把許昌還給了曹操,所以這讓曹操認為劉琦其實一直主要關注南方的利益。

    而與此同時,為了防備劉琦的力量,曹操甚至加強了在許昌、成德的力量,甚至還特別加強了廣陵陳登的防禦,增派了大量的物資,並允許他擴充軍隊。

    正因為如此,曹操才對南方的劉琦沒有太過擔心,從而放心的與袁紹進行對戰。

    但是他卻根本沒有想到,這一次劉琦竟然超出了他的意料,直接出兵佔領了徐州。

    曹操當然想不到,早在當年從廣陵借道的時候,劉琦就有了佔領徐州的想法。正因為如此,他才刻意在官渡之戰中保持低調,將佔領了的許昌又交還給曹操,最終使得曹操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從而順利襲取了徐州。

    其實按照劉琦和賈詡、周瑜等人的想法,歸還許昌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由於官渡之戰時袁紹實力強橫,更加上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如若幫他打敗了曹操,佔據了許昌,恐怕袁紹再外強中乾,也絕對會以絕對的實力統一北方的,到時候自己可很難有機會染指中原了,所以,他要借曹操之力打敗袁紹,因為這樣一來,他還有機會圖謀中原。

    也正是當時劉琦、賈詡和周瑜幾人力排眾議,將許昌歸還給曹操,這才讓曹操安心與袁紹作戰,並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恰好就在濁鹿城之戰爆發前,袁紹又派逢紀來聯絡自己,請求自己出兵徐州,以牽制青州的臧霸,再加上之前和陳登的賭約將到期限,劉琦和賈詡、周瑜等人便感覺攻取徐州的條件成熟了。

    所以劉琦非常痛快的答應了逢紀的請求,並且保證會在一個月內出兵徐州。

    逢紀雖然非常滿意地離開了襄陽,卻並不相信劉琦的所謂保證,因為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此人就沒有信守承諾,及時幫助己方取許昌,反而把許昌歸還給曹操,結果惹得主公袁紹大怒,自己差一點人頭不保,幸虧自己機智,為此人編了個理由,這才搪塞過去。

    所以這一次再向袁紹匯報的時候,逢紀決定絕對不能像上次那般把話說得太滿了,而是說劉琦表示一定會盡力協助己方。

    看著一臉疑慮的逢紀離開襄陽,劉琦和賈詡等人不由得相視而笑,因為這才是他們要的效果,連當事人逢紀都不相信自己會出兵徐州,那袁紹和曹操的探子自然就更加不相信了,而也只有這樣,自己的偷襲才能取得效果。

    在聽聞濁鹿城之戰爆發的消息之後。劉琦立刻親率兩萬大軍,以及賈詡、魏延、黃忠、劉磐、劉式、張彤、霍峻、糜芳、蔣琬、諸葛瑾、闞澤等人從襄陽出發,率軍來到了合肥,之後為了轉移戰爭視線,便命揚州刺史徐庶,率領呂蒙、魏續、宋憲、侯成、劉曄等人起兵三萬攻打張遼所駐守的成德。

    然後劉琦便乘著徐庶與張遼在成德城下大戰的時候,乘夜悄悄離開戰場,通過全椒進入廣陵的堂邑。

    由於之前與劉琦之間的秘密條款,廣陵太守陳登在堂邑的駐守部隊乃是廣陵太守陳登的親信護軍陳浩,此人早已知曉陳登和劉琦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劉琦大軍趕到之時,根本沒有做任何抵抗就宣佈「投降」。

    劉琦令陳浩繼續駐守堂邑,自己卻統率大軍,取道廣陵郡的東陽、淩縣等地,又通過淩縣進入了下邳國境內,大軍一路疾行,從淩縣到下邳一百餘里的距離,魏延統率的一萬輕騎部隊只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趕到了。

    由於這幾年劉琦源源不斷的從遼東公孫度處換取了大量的馬匹,又建造了數處馬場,軍中已經有兩三萬匹成年戰馬,劉琦便利用這些戰馬組建了一支重騎兵隊伍,一支輕騎兵隊伍,分別由張繡和魏延擔任統帥。

    這一次劉琦征伐徐州,就是由魏延的一萬輕騎兵打頭陣,靠著驚人的速度優勢來出奇制勝。

    當魏延統率的一萬騎兵來到下邳城下的時候,徐州刺史劉岱根本沒有任何戒備,待得驚聞魏延兵臨城下的時候,早已經驚得六神無主,連忙下令兵士守城。

    可是下邳城內的兵士承平五年,哪裡會想到敵軍會在一夜之間兵臨城下?在得到上峰的命令之後,有的連武器裝備都沒配齊就上了城牆。

    雖然之前曹操曾經下令劉岱好好防守下邳,可是劉岱自恃下邳有廣陵太守陳登做屏障,下邳相王忠又在東城駐有上萬大軍,更兼他聽說此次劉琦在揚州的主力分佈在合肥一帶,根本沒有餘力對付自己的下邳,所以根本沒有把曹操的命令當一回事,只是象徵性的修造了一些守城器具。

    再加上城內守兵只有三千餘,看到對方黑壓壓的騎兵隊伍,早已經沒有了戰心,只不過盞茶功夫就被攻破了城門。

    當魏延大軍進入城內之後,在徐州素來有名望的糜氏家族代表人物糜芳立刻利用自己的名望對守城將士進行勸降,那些將士們見敵軍勢大,又見到糜芳,紛紛拋下武器投降。

    徐州刺史劉岱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便欲逃走,卻被麾下將士擒住送到了魏延處。

    沒想到這個劉岱打仗不行,竟然還是一個血性男兒,竟然堅決拒絕魏延的勸降,坦然就戮,魏延敬他是一個忠臣,便命人厚葬之。

    魏延在平定了下邳之後,留下糜芳率五千騎兵鎮守下邳安撫民心,自己親率大軍征討駐守在東城的王忠,王忠見自己前方是揚州的全椒,背後是魏延的五千騎兵,料也敵不過,便率軍歸降。

    待得

    魏延統帥大軍返回下邳的時候,劉琦帶著一萬大軍已經進城,魏延連忙拜見,卻見劉琦對他好好地表揚了一番,賞賜他錢百萬,絹千匹,然後又任命糜芳為撫軍將軍,東海太守,讓他前去招降東海郡,又命魏延率軍八千前去攻打彭城,黃忠率軍八千攻打琅琊。

    事情的發展十分順利,糜芳本來就是東海大族,自然在東海有著非常高的威望,原來的東海太守見劉琦大軍數萬氣勢洶洶而來,知道事不可為,為免一郡百姓徒受戰火之苦,只好下令投降。

    而彭城和琅琊雖然都是軍事重地,可是因為大部分兵力都被徵調到青州的臧霸麾下,所以城中盡皆只有兩三千人,根本無力抵擋,彭城相張范率眾殊死抵抗,卻無奈實力對比懸殊,最後兵敗被擒,魏延敬重此人雖是人,卻為人忠義,親自解開綁縛勸降,張范歎了一口氣,乃降。

    而琅琊太守王祥卻是堅持不肯投降,黃忠率隊攻打,遭到了對方頑強的抵抗,一時之間竟不能破,就在這時,黃忠隨軍的軍師闞澤獻計,命軍士將王祥的父親請到軍中,寫信對其勸降。

    王祥為人極孝,乃是歷史上的二十四孝之一,著名的典故「臥冰求鯉」的主人公,也時候是歷史中鼎鼎大名的大族琅琊王氏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弟弟王覽乃是書聖王羲之的五世祖。此人以孝行聞名,被舉為孝廉,後來更是眾望所歸,被舉薦為琅琊太守,以自身的德行影響百姓,之後教化大行,民不相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也正是因為王祥之德,琅琊百姓拚死守城,黃忠雖有八千之眾,卻無法攻下城池。

    王祥乃是琅琊臨沂人,而琅琊太守所在地是開陽,相距五十里,本來王祥要將父親接到開陽居住,以便朝夕行孝,可是無奈其父堅決不同意,王祥甚至為此請辭太守之職,卻不被准許,這才無奈作罷。

    也正是如此,黃忠這才有了一個機會,能夠將王祥之父請了過來,黃忠到沒有為難王祥之父,而是親自出馬,客客氣氣的將其接到營中,又以良言相勸,王祥之父對此很是感動,這才頗為合作的寫下了勸降信。

    王祥在收到了父親的書信之後,毫不猶豫的開城投降。

    就這樣,劉琦幾乎是兵不血刃一般,輕取徐州,實力已經延伸到中原腹地,威脅著曹操的豫州、兗州和青州,讓曹操的中原之地再度面臨威脅。

    正在下邳城內的劉琦聽聞琅琊和彭城的消息之後,心中也是大喜,立刻讓張范和王祥依舊任原職,同時命魏延和黃忠分別在二郡與曹操的邊境之處建立防禦,防備曹操的反撲,尤其是對於琅琊的防備更為重視,因為他知道,駐守青州的臧霸一定會率兵反擊,也只有將他打敗之後才能迫使曹操坐下來與自己講和。

    就在這時,劉式忽然進來向自己通報:「廣陵太守陳大人求見。」

    「哦?請他進來。」劉琦呵呵一笑,端坐在帥位之上,淡淡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