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75章 程昱矯詔使玄德,徐庶設謀征淮南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75章程昱矯詔使玄德,徐庶設謀征淮南

    卻說袁術不自量力,竟依托玉璽,自稱天子。

    天下諸侯無不聲言討伐。就連他的親哥哥,袁閥的大公子,統御幽州、冀州和并州的大將軍袁紹亦是發佈檄通告天下,與他斷絕兄弟關係。

    荊州劉表派人寫書信前往壽春,痛斥其目無尊親,罔顧袁門四世三公之厚望!

    袁術如此作為,卻是給有心人有機可乘。

    曹操得知這個消息,立刻召集武在相府商議。

    「袁公路不諳臣事,竟起忤逆之心!汝等有何建議?」曹操問道。

    程昱出列,進言道:「主公何不趁此機會削弱劉備?」

    「仲德之意是……」曹操心中明白程昱的意思,只是不想明說,似有顧慮的看了看一旁楊彪等人。

    程昱知曹操的意思,遂言道:「袁術叛逆,主公可入宮請聖旨,使劉玄德盡起青徐之兵討伐。劉玄德兵馬一動,北地袁本初定然會興兵攻打青州。」

    「好計策!」曹操點點頭,遂問向楊彪:「太尉大人以為何?」

    曹操為何要問楊彪呢?

    原來,楊彪是袁術的舅舅。這外甥被人算計,當舅舅的還在一旁聽著呢!!人家豈會不懷疑?

    楊彪趕緊說道:「丞相所言極是!丞相所言極是!」

    「既然如此,汝便入宮為某求那聖旨如何?」曹操問道。

    「好!好!」楊彪被曹操的氣勢所迫,顫顫兢兢的答應道。

    「公明,汝陪同太尉大人前去面見天子求取聖旨,使劉玄德盡出所屬兵馬,一月內攻下淮南!」曹操可不放心楊彪一個人去,派了悍將徐晃陪同。

    徐晃遂攜同楊彪離去。

    毛階進言道:「主公,何不趁此機會出除去楊彪等人?」

    「求請聖旨之事還是需要他們這樣的人去的!」曹操一笑,又問郭嘉、荀彧:「奉孝、若,此戰哪家贏家?」

    「尚不可知?劉備善於用人,麾下又有陳宮、徐庶之流!此番計策是否奏效尚不得知!」荀彧搖搖頭,不置可否。

    郭嘉逕自直言:「非吾漲他人威風,滅吾等銳氣。劉備用人之術比之主公,而徐庶、陳宮之流亦不遜於吾等。仲德此番借刀殺人之計,恐怕不能奏效也!不過,兵馬一動,糧草必損。不管勝負如何,劉玄德若想再擴土封疆,恐怕要等上一兩年了!」

    「一兩年,吾已盡平關中矣!」曹操大笑。只要劉備有些損失,他心足矣。

    不多時,楊彪、徐晃捧了聖旨歸來。

    曹操接過聖旨,觀看數遍,遂哈哈大笑:「劉玄德,我看看你如何應對天子聖旨?」言畢,遂使楊彪親往徐州傳旨。

    徐州城,左將軍府。

    劉備正在廳房中大發雷霆之怒:「天子尚在,袁公路竟敢攜璽稱帝!吾不盡發兵馬,何以明吾心?」

    陳宮、徐庶、陳彌、陳規等一眾謀士苦苦相勸。

    恰有關羽在側,也好生勸慰:「兄長報國之心,某等皆知。然,區區淮南之地,何須哥哥盡起精兵三十萬?!我軍中勇士人人堪為精銳,以一當十,亦不為過!而淮南之地兵馬不過十數萬,戰將不過十數員,兄長只需發兵數萬,遣戰將數員足矣!」

    徐庶在一旁十分冷靜的勸說道:「主公,我軍南北東西受敵,切不可鬆懈防守!」

    陳宮、陳珪、陳彌、樂隱等人亦是勸說紛紜。

    良久,劉備才穩定下情緒,言說道:「諸位所言甚是。方才吾太過激動,還請諸位見諒。」

    忽然,外面有人來報:「啟稟主公,朝廷派人求見。」

    「速速傳來。」

    不多時,太尉楊彪從外面進來。

    劉備趕緊帶眾人迎接。

    站在廊亭上,楊彪看到劉備眾人出來,高聲喊道:「左將軍劉玄德接旨!」

    一看有聖旨,劉備急忙使人擺設香案,又去沐浴更衣。

    一番停當之後,他帶著眾武前來接旨。

    楊彪高聲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淮南前將軍袁術不思國恩,挾持傳國玉璽,擁兵自立,行叛逆之事。朕特召左將軍劉備,即日盡起麾下兵馬,征討之!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高呼萬歲。

    跪拜之後,劉備起身,從楊彪手中接過聖旨,擺在香案之上。

    安頓楊彪休息,劉備再次聚眾武商議。

    徐庶進言說道:「主公,此乃曹操借刀殺人之計也!吾軍盡出,袁本初便是與袁公路劃清界線又如何?放著毫無防備的青州會不進兵?依其強佔冀州之事,主公自會想到結果。而曹賊一定會兵發九里山,前來爭奪徐州!」

    「元直所講甚是!」劉備自然不會忘記這兩位的光榮戰績,思索片刻,遂言道,「既然如此,雲長,汝速回青州

    州駐守,以防袁本初犯境;翼德,汝與元直軍師駐守徐州,防範兗州曹操。吾與公台前往淮南征討袁公路。」

    「諾!」眾人答應一聲。

    陳宮又向劉備獻計:「聽聞信報來報,荊州劉景升遣使以書信大罵袁公路。主公何不派人說服劉景升,使其出兵相助。兩向裡夾擊,袁公路首尾難顧,吾軍壓力倍減!」

    下邳相孫乾與劉表相熟,遂言道:「主公,吾與劉景升有舊,願往荊州一趟!」

    劉備甚喜,遂寫書信一封,交給孫乾。

    次日,劉備在徐州誓師,使陳宮為隨軍軍師,以黃忠、高順、趙雲、陳到、曹性、魏延、孫吉、公孫范、關靖、鄒丹為將,引兵五萬征討淮南。

    他又使下蔡守軍戰將門牙將軍華雄為先鋒,引本部兵馬先行。

    華雄部下戰將,正是剛剛從袁術麾下投靠過來的梁茂向華雄請戰:「將軍,某初來乍到,尚無寸功。今有戰事,請將軍許某精兵三千,某願為將軍頭前開路,遇水搭橋!」

    華雄看了看閻象,見閻象點頭,遂言道:「梁茂,汝初來乍到,某不知汝武功如何,能為哪樣!?是故不敢輕易許汝!某使麾下司馬一人與汝比試一番,也好令某安心!」

    「但憑將軍安排!」梁茂答應道。

    華雄便從軍中挑出一名軍司馬,使之與梁茂比試一番。

    梁茂本是武生,因看不慣張勳、紀靈之流,遂跟著閻象做了官。

    這一上比武場,華雄心中暗道:人不可貌相呀!這梁茂果然有些能耐!

    待二人戰至三十餘合,梁茂漸漸佔了上風。

    華雄趁機叫停,對梁茂說道:「汝武功不錯,足以勝任。某便提升汝為別部司馬,與汝精兵三千,行先鋒將令!」

    「多謝將軍!」梁茂領了將令,點起三千精兵,直奔渡口。

    渡口守將是裴安裴元紹,得到士兵稟報,來見梁茂。

    「汝可有將令?」裴元紹問道。

    梁茂將將令交給裴元紹,說道:「華將軍將令在此!」

    看了將令,裴元紹說道:「汝麾下三千精兵,需要戰船五艘!跟某登船!」言畢,引他們上了渡口,登上戰船。

    穎水不是很寬的河流,江水不過十數丈,水深丈許。

    河對面,只有下游三里處有一個渡口。那裡的守軍只有三百餘人,歸穎上所轄。再往下才是一個大渡口——三國演義中赫赫有名的安風津。

    穎上的守將是兄弟三人,長兄喚作孟康,次兄喚作孟宗,老ど喚作孟廣,受袁術派遣在此守衛穎水。

    因為渡口百姓往來都有紅錢可收,這老ど孟廣天天窩在渡口,從過渡的老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飽私囊。

    忽然,河對岸開過五艘大船。

    那嘍囉跑來稟報:「將軍,將……將軍,對岸開過五艘大……大……大船!」

    「五艘大船?」孟廣正在太師椅上靠著,優哉游哉的喝著茶水,吃著點心,猛然聽到這個反常的消息,「嗖」的一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一次。上次因為收老百姓的過渡錢收多了,惹怒了河對岸的那個瘟神,竟然開過兩艘大船,與自己打了一仗。

    可是最近沒有太過分的收錢呀?

    「你速速趕往城中稟報兩位將軍,我去看看!」孟廣吩咐那嘍囉送信,然後穿戴上盔甲,提著兵器,從涼亭中出來。

    帶著嘍囉士兵,他直奔渡口。

    卻見那五艘大船已經靠岸,一位大漢從頭船上下來,身後陸續下來數百名士兵。只見這大漢身材中等模樣,八尺左右的身高,算不上很魁梧,亦算不上彪悍,然而行走之間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梁茂。

    「呀呔!爾等何人,竟敢私闖渡口?」孟廣大聲喝道。

    梁茂面色陰沉的怒喝道:「呱噪!汝主叛亂,某為先鋒官,前來收復此渡口!」言畢,一揮手,使身後數百士兵湧了上來。

    沒想到他們一上便開打,孟廣瘁不及防,被一名軍司馬斬傷左臂。

    梁茂跨上一步揮槍便刺。

    孟廣側身躲開,卻被另一名軍司馬從後面一qiangci死。

    三千士兵很快就將孟廣所部三百餘人斬殺遺盡,佔領了這個渡口。

    梁茂使人將戰船駛回,接著使士兵們在渡口設下營寨,以防敵軍襲擊。

    孟廣派出的嘍囉慌慌張張的衝入穎上城中,看到孟康、孟宗二人,喘著粗氣向二人稟報:「二……二位將軍,大大大……事不不……不好了!敵敵……敵襲了!渡渡……渡口……」

    孟康大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