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嫡女重生之一世榮華

正文 第五十六章 隱情 文 / 沐榕雪瀟

    沒有遭遇巨變之前,沈榮華也嗔怪林氏對她淡漠疏離,但並不太在意。有沈閣老愛護她,她身邊並不缺笑臉相待的人,況且她這幾年在林氏身邊的日子並不多。但林氏畢竟是她的生母,與生母有隔閡,總歸是人生的遺憾。

    重生之後,回想前世今生的悲慘境遇,每每想起林氏,沈榮華的心都會隱隱作痛。本是親生母女,血脈相連,可她卻是林氏心中的一個結、一種痛。

    林氏的生母萬雪瑩與沈遜及沈老太太本來就有極深的恩怨糾結,一場天塌地陷的變故,尊貴的名門淑媛成了毫無倚仗的孤女。即使沈愷肯娶她為妻、即使有沈閣老庇護,她仍需要一個兒子,那才是她在沈家的立足之本。

    還沒有從生下龍鳳胎的欣喜中平靜下來,兒子就夭折了。林氏沉浸在怨恨、痛惜和悲情之中,久久不能自撥,對她這個傳言中剋死兒子的親生女兒能毫無芥蒂地親近嗎?或許她連見都不想見,一旦想起就有太多的傷痛和恨怨。

    有那樣一個悲慘的前生,沈榮華能理解林氏,儘管她心裡存有不平和埋怨。

    「我想知道母親的事有什麼不對嗎?我不該知道嗎?」沈榮華強忍淚水,以倔強示人,她雙手扯緊夾棉披風的衣襟,害怕這早春的夜風涼透她滿腹的哀怨。

    「姑娘牽掛太太是一片孝心,也該知道太太的事,可是……」

    「可是什麼?母親和晨兒明明沒死,為什麼要瞞著我?連前……」沈榮華前生就一直被蒙在鼓裡,若不是今生她放下了驕傲和不平,想爭取沈愷這個親生父親,她還一無所知,她抽泣幾聲,又說:「先前,我連母親和晨兒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是想著為他們報仇討公道,嬤嬤不覺得我可憐我?不覺得你們殘忍嗎?」

    「不是老奴要瞞姑娘,有些事好說不好聽,不經二老爺同意,老奴……」周嬤嬤認為沈榮華還小,把一些齷齪之事告訴她,只會令她尷尬和傷悲。

    「為什麼要經我父親同意?難道我母親真做下了不恥之事?」時而明亮、時而昏黃的燭光映照在沈榮華明麗的臉龐,看起來有幾分恍然迷離,但難掩她冷漠的堅持,「不管母親做了什麼,她永遠是我母親,血脈親情不可分割。」

    周嬤嬤坐到軟榻上,抹著眼淚抽泣,滿心怨恨悲傷。沈榮華是她一手帶大的孩子,想起這些年兩人情似祖孫的感情,尤其是沈閣老死後,沈榮華所受的委屈和遭受的不公,她心如刀割。她和沈愷約定不把林氏的事告訴沈榮華,是怕沈榮華因被林氏的遭遇而受打擊,心裡留下陰影,確實是為沈榮華著想。

    沈愷是一個藏不住話的人,沈榮華肯親近他,他定會欣喜感動,也必會不忍沈榮華因喪母而傷心,把林氏未死的事告訴了她。沈榮華很關心林氏的生死命運,肯定會查問此事,沈愷不想多說,就一推三六五,閉嘴不再提此事。

    沈榮華要想知道林氏的事,不可能再去問沈愷,能問的人只有周嬤嬤了。

    「眼看皇上就要給外祖父正名了,我不知道母親的事,就無法評說,被人詬病也不能反擊。在沈家,我對嬤嬤比跟父親還親近幾分,嬤嬤對母親的忠心、對父親的承諾若有礙於我,嬤嬤如何選擇?事到如今,我只想請嬤嬤好好想想。」

    周嬤嬤抹去臉上的眼淚,長歎一聲,問:「姑娘真相信江陽縣主傳來的消息?」

    「相信。」沈榮華肯定點頭,又說:「江陽縣主是聰明人,不會跟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浪費心計,而我的價值就是林閣老的外孫女這個身份。」

    「姑娘可知道老爺的身份?」周嬤嬤所說的老爺就是林聞。

    「外祖父雖說出身林氏家族,卻是外室所出的庶子。」沈榮華搖頭冷笑,她的外祖父是外室庶子,她現在的身份是外室庶女,這算衣缽傳承嗎?

    周嬤嬤搖了搖頭,說:「老爺雖是外室庶子,也是林家血脈,若不是嫡母作梗,早就認祖歸宗。老爺還有一重身份,姑娘大概不知道吧?老爺還是南日皇朝末世太子的嫡親外孫,當年,就是有人拿老爺這個身份說事,先皇才猜忌老爺的。」

    「我知道,聽祖父說起過。」

    林聞是前朝末代太子的嫡親外孫,在林聞名震天下時就公開於朝野了。他被先皇猜忌,隨後被貶謫,顧忌這重身份只是借口,真正的因由是他清名勝主。說白了就是他太能幹,賢名太盛了,不把他扳倒,百姓只看到他,就看不到皇上了。

    「姑娘知道就好,老爺官做得最大的時候,就有人說他是前朝餘孽。如廁皇上要給老爺正名會不會只是隨口說說?或者是有別的目的呢?」周嬤嬤被十幾年前林家突遭變故的情景嚇壞了,考慮這一類問題會更複雜。

    沈榮華眉頭微微一皺,心思千回百轉。周嬤嬤所慮的問題她亦有同感,皇上要給林聞正名的消息確實傳來得有些突然。前世,她陪嫁到杜家,即使在三皇子府那等風月之地,也很少聽人提起林聞,朝廷更沒有對林聞隻字半語的評說。她重生之後,人生軌跡開始改變,難道林聞的身後際遇也隨之而改變了嗎?

    江陽縣主傳來的消息,她即使相信,也要再詳細瞭解一番,斟酌之後再做打算。沈榮華自然而然想到了那人,可隨後又輕輕搖頭,為確定一個消息去碰冰山不是沒事找事嗎?可第一時間能想到他,只能說明他比江陽縣主更讓她信任。

    「這事容我再想想,再找人仔細打聽打聽。」沈榮華緊挨著周嬤嬤坐下,頭靠在周嬤嬤肩上,嬌嗔道:「嬤嬤,你是故意岔開話題的吧?我可不依。」

    「我的姑娘呀!你……唉!」

    沈榮華站起來,拉著周嬤嬤的手,說:「嬤嬤先陪我去吃飯吧!吃完再說。」

    &nbs

    p;能陪主子一起用飯是主子對奴才最大的恩寵,這就是規矩。即使是從小帶大的孩子,也有主僕尊卑之別,周嬤嬤自然以此為容,推辭客氣一番,就答應了。

    雁鳴站立在一旁伺候,兩人對面而坐,各懷心事,又各有心思,一頓飯吃得很安靜。吃完飯,周嬤嬤和沈榮華到花廳喝茶,一杯茶還未完,沈榮華就又開始追問了。周嬤嬤拗不過沈榮華,又憐惜她的不幸不易,就打開了話匣子。

    「太太懷著姑娘和哥兒時就常被老太太刁難,又受萬姨娘水姨娘那群狐狸精的氣,生產時傷了身子,又因哥兒夭折日夜傷痛,大病了一場。養了一年多,病才好起來,只是月事紊亂了,大夫就斷言太太很難再有孩子。萬姨娘接連生下了四姑娘和四少爺,在府裡很得臉兒,有老太太撐腰,又拴住了二老爺的心,處處擠兌太太。太太又氣又急,日思夜想,就是想生下嫡子。」

    周嬤嬤停頓片刻,又說:「後來,太太不知從哪兒聽說了一個偏方,只需吃三副藥就能調養好女人的身體,還保準能生兒子,太太動心了,費了好大勁兒才找到那個大夫。這方子的藥不難配,難就難在藥引子上,那藥引子太霸道、太……」

    「太骯髒。」沈榮華咬牙打斷周嬤嬤的話,陰冷的神情令周嬤嬤渾身一顫。

    「姑娘知道那藥引子是什麼?」

    「知道,是新生嬰兒的胎盤。」

    「姑娘怎麼知道的?這種事……」周嬤嬤怔怔盯著沈榮華,滿臉不可置信。

    前世,沈臻靜嫁到杜家一直未孕,就有人給了她這個偏方。偏方的藥引子就是新生嬰兒的胎盤,還必須要連接新生嬰兒的那一部分。另外,取胎盤還有特別要求,就是胎盤在離開母體半個時辰之內必須入鍋,與藥同煎,否則就無效了。

    沈臻靜怕在別處取胎盤不能及時入藥,就想讓杜昶的妾室懷孕生育,生下孩子就把胎盤弄來做藥引,根本不顧忌新生嬰兒和產婦的安危。沈榮華首當其衝成了生育的工具,沈臻靜由防著她接近杜昶到逼著她去伺候杜昶。後來怎麼樣,沈榮華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孩子還沒懷上,那一世的她就做花肥了。

    「我、我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沈榮華怕周嬤嬤生戒心,趕緊擠出幾絲笑容,又說:「後來我去問祖父,還被祖父訓斥了一頓,委屈得我三夜沒睡好。」

    周嬤嬤雙手拍著腿歎氣,「姑娘真不該去問老太爺,這種事女孩家哪能問?」

    「怎麼說?」沈榮華意識到周嬤嬤話裡有話,趕緊追問。

    「這事還要從頭說起。」周嬤嬤喝了口茶,沉思了一會兒,說:「太太連吃了三副藥,身體就好了許多,月事也正常了。她很高興,親自給送她偏方的人送去了一百兩銀子,還讓那人給她推算出受孕最好的日子。那人給太太推算的好日子是下次月事初來那天算起了第七天夜裡,太太做好一切準備,盼著那一天早點到來。可到了那一天的前一日,老太太就知會四位太太第二天陪她到望梅庵上香。」

    「後來呢?」沈榮華已大概猜到了後來的事,但她還想聽周嬤嬤細說。

    「上香回來的路上,太太的馬車出了問題,被老太太和三位太太落下了。車伕擺弄到天黑,太太的馬車也沒修好,只好借宿在路邊的小客棧裡。直到第二天傍晚,太太才被順天府尹的夫人送回府。回府當晚,太太就病了,養了六七天,身體剛好一些,就把那日伺候她的下人陸陸續續全都遠遠打發了。」

    周嬤嬤掐著眉頭歎了幾口氣,又說:「那時候我在姑娘身邊伺候,沒陪太太去上香,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半個月後,才聽說那晚小客棧裡遭了強盜,還死了人。因為這事關係到內閣大學士府的女眷,就被順天府府尹壓下了。過了一個多月,太太懷孕了,她很害怕,不想要這孩子,就來找我,說了那晚的事,求我想辦法。我怕那節骨眼兒上滑胎惹來是非,就勸她安撫好二老爺,這事等等再說。」

    林氏是受害者,周嬤嬤的做法也沒錯,沈榮華都不知該如何評說此事了。即使現在和沈愷關係軟化,她也認為沈愷左一初、右一場,很不著調,可她很同情沈愷。明知自己曾綠雲罩頂,還坦然自若,不是心胸寬廣,就是半瘋心大。

    「那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娘是怎麼說的?」沈榮華很認真地問。

    「你一個姑娘家,問那些事做什麼?」周嬤嬤怕沈榮華不問清不罷休,愣了片刻才說:「強盜一來,太太就被嚇昏了,也沒說清什麼事,反正她被……」

    沈榮華心裡就像堵了一塊巨石,她微微搖了搖頭,問:「後來怎麼樣?」

    舊事重提,周嬤嬤很難受,她喝下一杯溫茶,歎氣說:「太太吃不下、睡不好,整天懸著心,又懷著孕,身體越來越差。老奴怕太太有閃失,索性橫下心把太太懷孕的事告訴了二老爺。反正有老太爺在,就算事情鬧開,他們也不敢要了太太的命,總比讓太太受盡折磨好。二老爺聽說太太有孕,很高興,那段日子天天陪著太太,老奴也勸太太寬心。直到晨哥兒出生,也沒人再提起那件事,老奴和太太都鬆了心。沒想到過了*年,又有人提起這件事,差點要了太太的命。」

    沈榮華冷笑幾聲,問:「嬤嬤,你有沒有想過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個圈套?」

    「想過,我和太太都想過,應對的辦法都想了有一籮筐。」周嬤嬤愣了一會兒,自語自問道:「那設圈套的人既然那麼心狠手毒,為什麼當時不趁熱打鐵除掉太太呢?等了*年才把這件事搬出來,這人心有多深、忍性有多大呀!」

    沈榮華冷哼說:「據我所想,這只能說明一件事。」

    「什麼事?」

    「設圈套害我娘的人不是老太太,她充其量是

    那人手裡的一張牌。」

    周嬤嬤會意點頭,沈老太太的脾氣性情她們都很瞭解,「老奴和太太也知道不是老太太所為,老太太那點能耐都長在表面上了,哪能藏那麼深?」

    「嬤嬤眼明心亮,能看透老太太,想必也猜到設計圈套的人是誰了。」沈榮華心沉似海,兩世的仇恨和痛苦都被包裹其中,說話的語氣也淡到了極點。

    「除了萬姨娘和水姨娘這兩個狐狸精,還能有誰?」周嬤嬤恨恨咬牙。

    「不是水姨娘。」沈榮華仍語氣淡淡,但那種堅持的信任不容任何人置疑。

    常聽人說這麼一句話:誰是陰謀的受益者,誰就是陰謀的製造者。

    剖析一件懸案、一場陰謀,首先看誰得到的好處多,誰得利最多,誰就最有可能是真兇。當然,這也不能排除借刀殺人和替人做嫁衣的可能。

    害了林氏,水姨娘能得到什麼好處?再說,那些東西水姨娘也不屑爭奪。

    能把林氏的把柄緊緊握在手中,又知道晨哥兒不是沈家血脈,還能隱忍*年之久。沈閣老辭世,林氏失去唯一的倚仗,選擇這時候把這件事揭了出來,效果自然最佳。利用沈老太太出招,狠狠一擊,打得林氏再無還手的餘地。

    細觀沈家眾人,除了大太太杜氏,誰還能有如此的心機和手段?若真把杜氏排除在外,最有嫌疑的人就是萬姨娘了。在這場陰謀之中,萬姨娘得到的好處遠比杜氏要多,可萬姨娘的心計沒那麼深,除非這裡面還有不為人知的隱情。

    周嬤嬤不滿沈榮華維護水姨娘,沉默了一會兒,又說:「老太爺病逝後,老奴就陪姑娘來籬園思過了,姑娘又病著,老奴日夜伺候,不敢分心,哪還顧得上府裡的事?要是老奴在府裡,察覺到風吹草動,也能幫太太一把,唉!」

    時隔*年,那件事為什麼又被提起?沈榮華和周嬤嬤都不知道。沈愷或許清楚,但這是他心中最不想讓人提起的隱痛,沈榮華也不願意去問他。

    「後來呢?」作為提問者,沈榮華最關心的是一環扣一環的答案。

    「那晚,二老爺派寶書來接老奴,說太太出事了。老奴都沒顧上告訴姑娘一聲,就連夜趕回府裡。路上,寶書跟老奴說了大概情況,老奴就知道太太大禍臨頭了。回到府裡,我才知道太太已寫下了認罪書,和晨哥兒一起被關押在祠堂裡等待處決,連族老們都驚動了。我想求二老爺想辦法救救太太,可一直沒見到人。」

    周嬤嬤唏噓哽咽,沉默了一會兒,又說:「我到祠堂去看太太,門沒都進去,就被守門的婆子趕了回來。我去求老太太,頭都磕破了,老太太和大老爺都不讓我見太太最後一面。聽說處決太太的時辰到了,我一著急,就昏過去了,醒來……」

    「當時的情景嬤嬤也不知道,是我父親跟嬤嬤說我娘沒死嗎?」沈榮華滿心疑問,連族老們都驚動了,可見事情鬧得很大,林氏怎麼逃過這一劫的呢?「」是二老爺說的,二老爺還囑咐老奴在姑娘十五歲之前別跟姑娘說這件事。「」嬤嬤今晚都跟我說了,若父親問起,嬤嬤怎麼答覆?「」老奴會跟二老爺說姑娘長大了,懂事了,要是太太知道,肯定會高興的。「

    沈榮華搖頭一歎,問:」我娘和晨哥兒怎麼逃出去的?「

    周嬤嬤長舒一口氣,說:」聽二老爺說,有人給他出了主意,讓他找老太太攤牌。如果老太太能放過太太,無論什麼條件,二老爺都答應。老太太答應了二老爺的請求,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條是要太太的私產,不管是她的嫁妝還是在沈家積攢的家財,都歸到老太太私庫,連一根筷子都不能帶走,也不能留給姑娘。「」哼哼!這條件肯定是萬姨娘提出來的。「沈榮華撇嘴冷笑,這麼小家子氣、上不得高檯面,又能發筆大財的條件定是萬姨娘想出來、鼓動沈老太太提的。

    當年,林聞身居高位十幾年,他的奉銀、林氏一族分給他的私產及朝廷的賞賜都不少,林家頗有家資。林聞被貶,朝廷並沒有抄沒家財,反而在他們夫婦辭世之後,賞賜了大筆錢財撫恤。林聞夫婦就林氏一個女兒,這大筆的錢財自然都歸了她。她嫁到沈家,就把這大筆的財產當成嫁妝帶到了沈家。

    這麼一大筆錢財,沈老太太等人哪個不眼紅?哪個不想據為己有?錢財本是身外之物,用這筆錢財換林氏和晨哥兒的命,除了沈榮華,似乎誰也不虧。

    前世,或許也有這樣的交易,林氏和晨哥兒安居某地,在沈榮華的生活裡,他們死了。而她留在府裡,成了沈老太太等人折磨踐踏的目標。她是林聞的外孫女,林家數萬家財與她無半點緣分,若不是水姨娘救濟,她早貧困潦倒不堪了。」第二個條件呢?「

    周嬤嬤咬牙冷哼一聲,說:」等二老爺守過三年孝期就把萬姨娘扶正。「」呵呵,這第二個條件真有價值,萬姨娘終於能達成心願了。「沈榮華搖頭苦笑,感歎林氏的悲哀,又在心裡跟自己曾經的悲慘經歷永訣。

    盛月皇朝開國不足百年,禮法、規矩以及典制基本沿襲了前朝,民俗更是不可間斷的傳承。南日皇朝民風較為開放,明君在位時政治也較為開明,但卻極注重嫡庶尊卑、長幼有序的規矩,尤其是數百年經營的士族大家、書香門第。

    妾室扶正在前朝也並非無例可尋,主要看妾室自身的修養品格以及對家國突出的貢獻。即使有先例,一些大家族,尤其書香世家對此卻極為排斥。儘管妾室也分三六九等,庶出子女也能為家族揚名立功,在他們看來都是禍家的根源。

    &n

    bsp;沈家也是大家族,妾室扶正不只本家說了算,還要向朝廷上表。不知是萬姨娘的自身修養還是對家國的貢獻符合扶正的條件,反正沈老太太不管這一套。只要她高興,她就敢於挑釁一切規矩,反正她造下爛攤子自有人收拾。」要說我父親以此作為跟老太太的交換條件,被逼無奈,不得不答應,那麼大老爺呢?他不是最重規矩?這麼有違規矩的事也能過了他那關?「沈榮華知道沈慷只是把規矩掛在嘴邊,骨子卻是見利就圖的人,但她還是想多問這句。」呃,上邊怎麼決定的,老奴就不知道了。「周嬤嬤嘴上說不知道,其實心裡如明鏡一般,沈老太太貪了林氏大筆錢財,打動沈慷易如反掌。

    前世,萬姨娘也被扶正了,野雞一朝變鳳凰,自會把小人得到的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沈榮華成了庶女,而萬姨娘成了她的嫡母,自然會極盡能事地欺負她。

    沈榮華陪嫁到杜家的第二年,沈榮瑤(萬姨娘扶了正,她成了嫡女,改名為沈臻瑤)就被指婚給五皇子為側妃。萬姨娘成了側妃的嫡母,每次去京城都會變著法地折磨沈榮華。那段日子,若是把沈榮華丟進苦海,她會覺得如浴甘霖。

    現在,沈榮華能肯定設計陷害林氏的人就是萬姨娘了。沈老太太只是萬姨娘手裡的一把鈍刀,而杜氏就是沒參與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萬姨娘是庶房庶女出身,待人行事寒酸淺薄,她能以這麼高深的計謀設計林氏,肯定有人相助。她之所以能隱忍*年才揭開隱秘,大概是有不敢把那件事公佈於眾的苦衷。沈閣老病逝,她才出手謀害林氏,也肯定是有了更大的籌碼。」賤人,她不得好死。「周嬤嬤想起萬姨娘的作派,氣得破口大罵。

    沈榮華微微搖頭,罵人有什麼用?世間有幾個惡人是被罵死的?罵干了舌、磨破了嘴,把自己氣個半死,被罵者仍不痛不癢,活得逍遙自在。

    重生歸來,她就想報復沈臻靜及沈老太太等人,可一直沒找到強有力的突破口。今夜和周嬤嬤一番長談,她弄清了困擾她兩世的隱情,也抓到制服沈老太太等人最強悍的把柄。不出手便罷,一出手就要折一發而毀全身,打得那些人再無還手之力。她已成竹在胸,還需慢慢算計、細細謀劃,生命很長,她等得起。」

    ------題外話------

    等過了元旦假期,更新字數再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