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嫡女重生之一世榮華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林聞 文 / 沐榕雪瀟

    沈榮華所說的林閣老就是林聞,比沈遜晚兩屆的狀元郎,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盛月皇朝,林聞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揚名朝野,除了博學多才,還有就是他特殊的出身以及身份帶來的殊榮與麻煩,致使人們對他褒貶不一。

    林聞是中南林家的血脈。

    林氏一族祖上曾是前朝的開國功臣,被賜封為一等國公。幾經沉浮,林氏一族綿延數百年,一脈書香傳承至今,在本朝,林家仍是數一數二的大族。

    小時候,林聞並不被家族承認,因為他是林家現任家主的嫡次子林融的外室所出。他的母親出身青樓,後來被林融贖身,因身份低賤,一直養在外面。

    林聞自幼就知道自己受生母身份的影響而被人輕視,養成了好學上進的個性。他九歲中童生,十歲中秀才,十二歲中舉人。因年少聰明、有膽有識,敢於剖陳利弊、推陳出新,被當朝首屈一指的鴻學大儒收為關門弟子,從此揚名。

    中舉之後,林聞並沒參加第二年的春闈,而是跟隨師傅遊歷天下,增長見聞。

    這時候,林家向他拋出了「紅繡球」,允許他認祖歸宗。能被林家承認令林聞欣喜不盡,但林家隨後提出的條件卻讓他踟躕不已。林家只允許他回歸家族,卻不接納他的生母,把他記到嫡母衛氏名下,並讓他與生母從此永不相見。

    禮法規矩嚴苛的大家士族最重嫡庶尊卑,能記到嫡母名下是家族對庶出子女最大的榮寵,何況林聞還是青樓女子所出的外室庶子,論身份更加卑賤。

    那一年,林聞只有十四歲。

    他幾經猶豫,拒絕了林家的召喚,仍做他的外室庶子。此舉令他的師傅極為不解,他有機會回歸林家,還是他的師傅為他出面周旋的結果。為此,師徒二人起了衝突,他一怒之下割發棄師,從此決絕師門。

    學成武藝,貨與帝王家。

    他師傅的想法很現實,林聞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尤其在仕途拚殺,必須有一個體面的身份。林家是書香傳家幾百年的大族,能成林聞的階梯和後盾。

    付出一腔心血,得到一盆狗血。最終,鴻學大儒不得不以一句「此子桀驁難馴」結束師徒之義。林家又放棄了林聞,這次連他的父親林融都怒了,揚言與他斷絕父子之情。林聞再一次揚名天下,可這次,人們對他的評價褒少貶多。

    棄祖絕師事件剛過去了一個月,林聞的生母,那個出身青樓的美艷女子蘭娘鋃鐺入獄,罪名是謀反。原來,蘭娘是前朝皇族後裔,身份是南日皇朝末代皇帝的嫡親孫女,太子正妃所出的嫡女,身份非一般的尊貴。只是南日皇朝滅亡,落佩的鳳凰不如雞,金枝玉葉為求生流落青樓,最後不得不與人為外室賤妾。

    彼時,盛月皇朝剛建立三十多年,又經歷過兩次叛亂,對謀反極為敏感。蘭娘入獄一個月,不堪嚴刑逼供,慘死獄中。隨後,負責緝拿叛亂的中南大營指揮使衛勝接手此案,定蘭娘反叛之罪,並請朝廷下旨剷除參與造反的前朝餘孽。

    隨後,與蘭娘接觸過的親朋鄰居有數百人被治罪,砍頭、流放、收監,一時間,中南省風聲鶴唳。林融顧及父子之情,多方運作,破財免災,才避免這場劫難殃及林聞。經歷了這場禍事,又與生母死別,林聞好像一朝之間長大了。他放下了倨傲,似乎變得懂事了,也沉默了,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踏實讀書。

    兩年後,林聞高中狀元,才十六歲,自前朝起,他是最年輕的狀元郎。沉寂了兩年,林聞又一次名揚天下,連與他斷義的師傅都為他撫掌喝彩。

    沒有知會他,也不管他同意與否,就由林融和林家家主做主,將林聞的大名寫入族譜,以實際行動讓他認祖歸宗,仍記在嫡母衛氏名下。年輕博學的狀元郎又為林家的書香門第重描了一筆,林氏一族自然與有榮焉。

    新科狀元回鄉祭祖,林家不惜重金,為林聞擺足威儀。臨行前,林聞分別給聖賢皇太后洛滄月、聖勇長公主和當今皇上各上奏折一封。他引古為據、針砭時弊,為治國安邦、清平四海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令當權者擊掌讚歎。

    聖賢皇太后笑言:此子乃治世良臣、國家棟樑,前途無限哪!

    可是,這前途無限的翩翩狀元郎在祭祖之後又做了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

    他祭拜列祖列宗之後,就在祠堂裡,他手刃了他的嫡母衛氏。

    「這是衛氏的罪狀,有證有據。」林聞把厚厚的一本證據交給林家家主,又對他的父親林融三叩九拜,之後,他從容坦然走出祠堂,投案自首。

    他承認殺人,卻強調殺人的因由,羅列衛氏該死的證據,並上書朝廷,狀告中南大營指揮使衛勝和衛國公府偽造謀反罪證、濫殺無辜百姓。

    原來,衛氏年近四旬而無子,見林聞少年多才,就想將其記在名下,嫌蘭娘擋路,又嫉妒蘭娘得林融寵愛,就起了殺心。偶然的機會,衛氏得知蘭娘的真正身份,正巧她弟弟衛勝剛升任中南大營指揮使,立功心切。於是,他們姐弟合謀,各取其利,又有衛國公出謀劃策,才製造了那場鎮壓前朝皇族後裔謀反的屠殺。

    濫殺者獲罪,無辜者平反,但屠殺留下的血腥和陰影永遠無法徹底消除。林聞再次名揚天下,人們對他除了惋惜感歎,還隱隱有些敬意。

    林聞身上流淌著士族林家與前朝皇族的血,自然與眾不同。

    「為什麼?」聖賢皇太后滿臉痛惜,注視著跪在她腳下的少年。

    「想做而已。」林聞從容淡定,甩了甩套在手腳上的鐵鏈,又說:「你一定會問我為什麼不把衛家的罪證呈交朝

    廷查辦,我的回答是『我不想那麼做』。」

    「你……」聖賢皇太后長歎一聲,問:「你還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林聞笑了笑,說:「我很早就想對你說四個字:牝雞司晨。」

    「大膽——」聖賢皇太后拍案而起,怒視林聞,冷靜了一會兒,又衝他揮了揮手,「把他帶下去收監,此事交皇上和內閣酌情處理。」

    反對聖賢皇太后干涉朝政的人不少,但當面辱罵她的人,除了林聞,絕無僅有。人們都以為林聞此次定會沒命,可聖賢皇太后卻做了出乎常人意料的決定。

    「衛氏罪有應得,死不足惜。留著林聞的命,以後會有用,多關他幾年,殺殺他的傲氣,也讓他冷靜反省,削去他的狀元功名,有本事他再考就是。」

    林聞的命保住了,但他被林氏族譜除名,只是,他的名聲更響亮了。

    衛國公府本是開國六公之一,只是,從此這個封號在盛月皇朝消失了。

    ------題外話------

    這一章和《舊事》第二章情節相連,中間插了兩章《亮劍》,這是穿插的寫法,有過去,也有現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