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瓊尼在一開始的戰略指導思想上,就被在克里姆林宮的那些政治局委員們誤導了。阿甘他們向他提的要求就是防守,把戰鬥拖到冬季來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實現暫時的停火。為後方的兵工廠爭取時間,製造防空武器,抵禦復**的空中優勢,使戰場上的力量對比得到平衡。所以,他潛意識裡,就是怎樣拖延,把戰鬥拖到入冬。根本沒想他和復**的力量對比上,是他佔據著優勢。
之後又在戰術選擇上,被基洛夫所誤導。當然,這個誤導的前提也是因為防守拖延的戰略錯誤。把四十萬大軍撒在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想而知,面對十幾萬西集團軍大軍的時候,這點力量能起什麼作用。再加上輕視了北線的防禦。現在,復**西集團軍和北集團軍遙相呼應,二十多萬大軍即將兵臨城下。現實的戰場態勢早已強弱逆轉了。
不過,還是有一點讓布瓊尼有點欣慰。復**並沒有用那種傳說中直接炸得赤塔守軍投降的那種新式炸彈。對這種傳聞中的新式炸彈,他是心懷畏懼的,以致平時都不敢總呆在司令部裡,就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天而降的炸彈把他連司令部一起變成焦炭。
他不知道他的擔心實際上有點多餘,華夏國防軍並沒向俄羅斯復**提供這種炸彈。而且,華夏國防軍自己庫存也不多。再者,考慮到伊爾庫茨克的絕大部分地區都被針葉林和落葉松形成的連綿森林所覆蓋,一旦投下這種炸彈,引發的森林大火同樣會給復**帶來巨大的損失。
北線的復**第五軍並沒有即刻向烏斯季奧爾登發起進攻,雖然雙方兵力相當,都是一個軍。第五軍是騎兵軍,他們在開闊地帶作戰或者是野外打陣地進攻的話,確實很犀利。但打城市巷戰就是他們的短板,所以,第五軍也暫時由進攻轉成了防禦,等待落後的第四軍的到來。倒是馮.博克的德國志願軍在擊潰了防守伊爾庫茨克側翼河防的兩個蘇俄紅軍師後,在向烏斯季奧爾登逐步進*。
西線的復**第九軍在成功進軍到謝列霍夫後,被擔當預備隊的第三軍換下休整。可是接防的第三軍也沒有發起進攻,被蘇俄紅軍破壞的鐵路和公路終於發揮了作用,復**的後勤補給出現了問題,想要發起進攻卻有心無力。圍繞著伊爾庫茨克城的各條戰線竟然詭異的平靜了下來。接到報告的布瓊尼第一反應就是復**有陰謀。
有陰謀嗎?那是一定的!已經攻佔阿爾尚的復**第二軍,正在披星戴月的行軍,他們的目標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上,安加拉斯克西面的庫圖利克,只要攻佔那裡,伊爾庫茨克的西大門就被關上了。
年輕的圖哈切夫斯基終究還是經驗不足,缺少大規模戰役的指揮經驗。北線騎兵和步兵的步調不一致和西線後勤供應的脫節,讓本來順暢的戰役節奏突然間發生了停擺。()這讓布瓊尼終於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趁著前線短暫的平靜,布瓊尼急忙趁機調整兵力的配備。
伊爾庫茨克會戰所有的情報都在第一時間送到了楊寰宇的案頭。楊寰宇對整個作戰方案沒有過多的評價,只是讓楊愛源召集國防軍師以上的軍事主官開推演會。因為從實戰的角度來說,伊爾庫茨克會戰復**的作戰計劃儘管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楊寰宇相信,換上國防軍的將領們去指揮這場會戰,並不會比圖哈切夫斯基做的更好,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儘管前世的自己讀過高級指揮系的戰役學課程,可那畢竟是書本上的戰役分析,而不是實戰。
至於國防軍現役的高級將領們就更不要說了,這樣規模的大兵團雙線作戰,更是缺少經驗。楊愛源組織的推演會則更是絕,他把會戰開始之前,雙方的兵力以及蘇俄紅軍的情報單獨整理了出來,給了參會的將領三天的時間,讓他們各自先去獨立制定作戰計劃。然後再來和圖哈切夫斯基的作戰計劃做對比,以及公佈會戰的實際戰況。
正如楊寰宇預計的那樣,所有將領的作戰計劃確實都不如圖哈切夫斯基的計劃,對會戰的進佔缺乏預判。這倒不是說華夏的將領們能力不如圖哈切夫斯基強,而是華夏在過去軍閥混戰時期,多數戰爭的勝負的決定因素都不是比誰的作戰指揮能力,而是比誰更會玩各種盤外招,比如策反、收買、刺殺之類。至於保定軍校出來的那些嫡系,則是實在缺少實戰的鍛煉,比如他的國防軍第五師,長期駐守蒙古,先是在蒙古腹地烏里雅蘇臺,後來移防賽音山達成為蒙古駐軍的總預備隊。成軍以來,竟然沒有經歷過一次實戰,這種情況下,實戰經驗的缺乏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伊爾庫茨克會戰的實戰推演,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楊寰宇培養手下將領最好的教材。就在國防軍將領們對會戰的後續進展做各種分析的時候,停擺了的會戰,終於烽火重燃。
會戰再次打響,首先就是復**第二軍在經過幾天的行軍之後,終於抵達庫圖利克。一場不算太激烈的戰鬥之後,佔據了庫圖利克掐斷了伊爾庫茨克守軍的退路和補給線。
一直懷疑復**的停火有陰謀的布瓊尼這次終於是真急了。好不容易利用停火的間隙,把部隊主力調到了伊爾庫茨克城裡準備堅守,這下又得改變。庫圖利克的失守,意味他和他的軍隊被困在了一塊長六十公路,寬二十公里的狹窄區域裡,稍有不慎,等待他的就是全軍覆沒。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無法再去關心伊爾庫茨克是否能守住了,除了嚴令謝列霍夫和烏斯季奧爾登的守軍頂住復**的進攻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向西,試圖打通西撤的通道。整個會戰最慘烈的一場攻防戰就這樣打響了。
庫圖利克只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一座人口只有二千餘人的小城鎮。但是這裡卻是地形險要。這裡是一座長十公里的倒喇叭形狀的峽谷,西面寬,東面窄。峽谷最東面是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山,使東面形成了兩個寬度僅僅只有三百米峽谷入口,絕對的易守難攻。第二軍在這裡的防線因為地勢的關係,能夠展開的兵力不足一個團,只在三座山上分別各安排了一個營,兩面峽谷只能各安排一個連。實際的三百米正面上,能夠展開的只有一個排。就是這樣一個防線,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卻是面臨著十數萬大軍的瘋狂進攻。
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白熱化。蘇俄紅軍瘋狂的炮擊使守軍在戰鬥一開始就傷亡慘重。給守軍帶來嚴重傷亡的並不是炮彈的彈片,而是打在山上,被砸下來的橫飛的亂石。
但是第二軍也沒有什麼避免傷亡的辦法,只能在每次炮擊之後,一個個連的往上填,僅僅半天時間,就消耗掉了兩個整建制的團。好在炮轟到後來,大塊的石頭越來越少,炮擊的傷亡才逐步減少。
在火炮上,第二軍吃了大虧。因為是長距離機動,他們並沒有攜帶〔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共2頁當前是第1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