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扯幾句——從《太平記》到《幕府風雲》
本書名字的由來,不少讀者看了本書的簡介之後,大呼上當要求改書名,一看還以為這是講日本戰國時候的,卻不想是本北宋末年的爭霸故事。韋伯卻和過去一樣,保持著接受批評,堅決不改的態度。但是畢竟讀者才是衣食父母,才是真正大爺,這不能全然不理,韋伯就閒扯幾句,將本書的來由說個明白。
其實讀者大爺們也沒有完全猜錯,本書雖然講的並非日本戰國故事,但是引頭卻是一本日本大河劇——1991的《太平記》,本來書名也打算使用這個名字,只不過已經有了孔璋的珠玉在前,韋伯也就不好獻醜了,於是才用了《幕府風雲》這個名字。提到這部《太平記》,韋伯要非常正式的向大家推薦一下,這部《太平記》拍攝於1991年,改編自日本著名歷史作家吉川英治的《私本太平記》,以室町幕府的創立者足利尊氏為主人公,以日本南北朝時代為舞台,描繪了從後醍醐天皇即位、鐮倉幕府滅亡、建武新政和崩壞後的南北朝分裂、觀應之亂這一段漫長的歷史,其間英雄迭起,世事變遷。裡面的演員也是明星彙集,實力派頗多,屢有出彩的地方,真田廣之、緒形拳、陣內孝則、武田鐵矢都是日本著名的演員。實在是一時之選,韋伯覺得可以說是日本的《三國演義》,喜歡歷史劇的書友們可以去百度一下看看。
話有點扯遠了,想必有些讀者會問,日本是日本,中國是中國,有什麼好比的。韋伯卻覺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太平記》描寫的是一個舊的秩序毀滅和新的秩序重生的過程,而《幕府風雲》所描繪的十二世紀初年的東亞大地也是舊的秩序毀滅,新的秩序艱難重建的過程,其間頗有相通之處。作為一個歷史寫手,自然看了之後就心有靈犀。
前幾天在上傳的時候,偶爾看到起點有一本新書,名字叫《南宋缺個聖人》,我卻與這位同行見解相反,當時的中國需要的不是聖人,而是梟雄,一個有能力取而代之的梟雄。正如耶穌說的,「不是讓世間太平,而是讓世間起刀兵」,當時宋朝的問題已經積重難返,不將舊有的利益格局打破,如何重新開始?既得利益集團是最難搞的,指望在體制內考政治鬥爭和利益交換搞至上而下,成功的有幾個?也許一個都沒有,因為這個體制從建立一開始就是為了不讓某一個強者做出改變,將權力分解開來,相互制衡,如果你能夠生存下來,往往這意味著你已經被這個制度同化了,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很多讀者捨不得高度繁華的北宋文明,捨不得汴京的風華絕代,卻沒有幾個人想想,這些文明、這些雍容華貴都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東京城裡的繁華和江南的方臘、山東的宋江本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同一個物件罷了,只要一面而不要另外一面和只吃飯不拉屎又有什麼區別呢?這種高度的文明就和《太平記》裡的後醍醐天皇和他的那些公卿一樣,雖然有著高度的文化修養,但是面對著粗野但生機勃勃的武士們,只有節節敗退的份。要改變這一切,只有徹底的改變利益的格局,建立一個更加公平、能夠從底層汲取更多人才的體制。當然,這個新的體制也會腐朽、在將來的一天也會滅亡,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任務,不可能由一個穿越者把所有的事情都幹完的。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