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三章 :長空死鬥(一) 文 / 紅綠配

    「終於趕到了!」站在道路左側的已經被大口徑機槍子彈打的斑斑駁駁不堪的建築物的樓道窗戶前,沙馬諾夫中士有些得意的注視著自己前方的道路之上,被突如其來的反擊全面壓制住的中國步兵。這是最為標準的蘇聯模式的彈性防禦部署—在前沿由精銳的步兵分隊負責遲滯對方的進攻,隨後再由二線部屬的預備隊投入反衝擊。

    在朝陽路和關帝店北街的交匯處蘇聯傘兵部隊僅在臨街兩側的建築物裡部署了2個步兵班的兵力。依靠如此微薄的兵力當然不可能阻擊住對方以步兵連為單位的衝擊。因此從一開始蘇聯第第119團便將這個關鍵性路口的守備重心放在了後置部署的機動預備隊之上。

    在1輛bmd-2型傘兵戰車的掩護之下,1個排的蘇聯空降兵突然投入戰場的確打亂了偵察一連的進攻節奏。原本已經壓制了2層建築物的部隊不得不重新調整部署,全力抵擋對方的反衝擊,而這一切無疑需要時間。但是同樣訓練有素的蘇聯傘兵並不打算給對方以片刻的喘息機會。

    bmd-2型傘兵戰車所裝載的2a42型3o毫米機關炮瘋狂的掃射著停在道路中央的63式裝甲輸送車。僅由高強度裝甲鋼板焊接而成的63式裝甲輸送車車體顯然無法對抗那灼熱的穿甲燃燒彈,轉瞬之間便已經有多輛被擊中、燃燒了起來。但是英勇的中國步兵面對著撲來的鋼鐵猛獸並沒有驚慌失措,數挺安裝在63式裝甲輸送車車頂的12.7毫米的機槍集中起他們的火力密集的掃射著那隆隆推進的敵方裝甲。

    拖著曳光彈跡的子彈在落日的餘輝下將那輛bmd-2型傘兵戰車的前裝甲打的火花四濺,但是最終卻無法摧毀它。相反bmd-2型傘兵戰車的火力卻可以從容的將一個個半開放式的機槍塔連同裡面的射手一起撕成碎片。但是他們的犧牲並非全無價值,就在蘇聯空降部隊的bmd-2型傘兵戰車橫掃著面前的裝甲目標之時,已經在巷戰中擊毀了沙馬諾夫中士的同僚多個機槍火力點的中國步兵反坦克火箭筒小組,此時已經快的奔跑到了道路兩側佔據了射陣位。

    雖然眼前是一個又一個的戰友在不停的倒下,但是常年以來的嚴格訓練還是讓副射手們穩健地向射管內旋轉推彈,直到藥管後側的氣流槽頭顯示桿進入射管口前緣的槽口,以確保擊針對準擊錘。隨後拉動火箭彈前端保險帽上的帶子,將保險帽卸下。但是就在副射手輕叩主射手頭盔,通知他武器裝填完畢,可以射之時,從側邊的制高點上射來的子彈卻打穿了肩扛著69式4o毫米火箭筒的射手的鋼盔。

    顯然此時偵察一連的前導突擊集群已經陷入了對方的三面的夾擊之中,而這也就是蘇聯軍隊所一向強調的殲敵「火袋」。隨著aks-74型突擊步槍的深棕色的玻璃纖維塑料製成的槍托一次又一次撞擊著沙馬諾夫中士的肩頭,小口徑的5.45毫米子彈準確的撩倒著眼前街道之上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此刻沙馬諾夫中士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全殲這些曾幾乎把自己逼到死角的中國步兵僅僅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可就在此刻,一陣熟悉的呼嘯由遠而近的高破襲而來,作為一名老兵,沙馬諾夫中士知道那是「近戰王者」迫擊炮君臨戰場的腳步聲。在中國陸軍之中曾經長期流行著「新兵怕炮、老兵怕槍」的說法。這句口頭禪是否有其道理姑且不論,但是是這句話放在三年解放戰爭時期倒是頗有道理的。

    當時國共雙方炮火密度低,老兵可以憑經驗躲過炮火,只有新兵聽到炮響嚇得要命,所以說「新兵怕炮」。但機槍手都是瞄準後射擊的,所以在機槍射程之內冒著機槍火力衝鋒,被擊中的概率對老兵、新兵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兩者比較,所以老兵更怕機槍。但是這種情況在蘇聯軍隊之中卻未必適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蘇聯陸軍之中就留傳著這樣一句話:迫擊炮是老兵的收割者。

    不知道是否是由於迫擊炮最早是由沙俄軍隊所明的原因,蘇聯陸軍格外重視這種武器的研和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蘇聯陸軍所裝備的各型迫擊炮數量最終達到了34萬門。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陸軍強國,在其針對中國的內部備戰軍事教材之中卻格外提到了要求各級指揮官要重視中國陸軍靈活機動的迫擊炮戰術。畢竟對於一支曾經在攻堅戰和山地中只有迫擊炮可以提供火力支援的軍隊而言,中國陸軍的一次次勝利無疑是對這種武器的最好褒獎。

    就在沙馬諾夫中士本能的臥倒在地的同時,數82毫米迫擊炮的炮彈已經準確的落在了蘇聯傘兵的反衝擊隊列之中。翻起路面瀝青和碎石的炸點附近,是一具具殘缺不全的蘇聯傘兵的屍體,而被炮火炸斷了手腳的傷兵痛苦的哀號更是瞬間響徹了整條街道。

    「沙馬諾夫中士帶領你的部下撤出堡壘。向4號地區集中……」而就在沙馬諾夫中士從地上掙扎著爬起的同時,他肩頭所別著的步話機裡傳來他所在傘兵連連長的聲音。「可是我們馬上就可以全殲那些中國步兵了……。」沙馬諾夫中士多少有些不甘心的回答道。「現在不是和他們拼消耗的時候……我命令你,中士。把你的人安全的帶回到4號地區。」步話機裡連長顯然並不在乎沙馬諾夫中士的堅持。

    「是!明白……」沙馬諾夫中士一邊抖落身上的泥土,一邊喃喃的回答道。此刻在街頭的戰場之上,投入反衝擊的一個排也已經在對方的炮擊面前選擇了後撤,在那輛bmd-2型傘兵戰車的火力掩護之下,曾經氣勢如虹的蘇聯傘兵此刻正拖著受傷的戰友和戰死的同僚向西退去。

    沙馬諾夫中士不緊向著街頭那一輛輛燃燒著中國陸軍的裝甲輸送車多了幾眼,車身上噴繪著和蘇聯軍隊對方的「紅五星」標誌只是中間多了兩個漢字「八一」,雖然並不明白那兩個中國文字的真正含義,但是沙馬諾夫中士卻更願意相信那是一個可怕的魔咒。它將給予中**隊以更勝於蘇聯紅軍的勇猛和頑強。

    就在沙馬諾夫中士和他所在的傘兵班僅存的3名士兵從自己所據守的建築物裡撤出的同時,岳海波和他所率領的偵察一連後續裝甲集群抵達了戰場。在他的指揮下,偵察一連向朝陽門外大街又追擊了數百米,取得了擊毀一輛蘇制bmd-2型傘兵戰車、斃敵步兵4人的戰果。但是總體來說,在這場遭遇戰之中,處於被伏擊地位的警衛第十三團偵察一連仍是失敗者,除了損失了7輛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之外,全連更有27人犧牲、35人負傷。相當於打殘了2個步兵排,而更令全連感到悲痛的是,他們永遠失去了他們的指導員—司馬驤。

    在偵察一連之中,連長岳海波無疑是戰士們最可畏但同時也是最可敬的長,作為軍事訓練的帶頭人。在軍事課目訓練中戰士稍不留神,招來第一個嗑你的人往往就是連長岳海波:如打靶不及格、投彈滑脫、障礙通不過、越野掉隊或脫隊等等。如果各項課目表現都出色、有天賦受連長欣賞,至少看你是塊出鋼的料子,第一個表揚你的肯定也是連長岳海波。在平時間連長岳海波也和戰士打成一片,如扔石頭看誰扔得遠,放抱腰摔跤、談天說地吹牛皮。

    而指導員司馬驤則是和藹可親,不隨意批評一個兵的好好先生。在管理連隊的全盤建設中各班班長是他的得力助手。司馬驤雖然喜歡那些埋頭苦幹、忠厚老實、少說多做、政治上要求進步的兵,但是對軍事素質要求的也好不含糊。因為司馬驤始終相信思想作風取決於個人的基本品質修養和日常行為道德規範的修養,因此對於戰士們的軍事技能司馬驤往往不僅僅是要求達標就可以了。只有加強日常學習和軍事技能鍛煉的兵從會在司馬驤手裡成為連隊的新生力量—入黨積極分子。

    因為展**員也是考評指導員業績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平時間指導員司馬驤參加的班組織生活會議比連長岳海波要多,雖然指導員的大部分精力是抓連隊的思想建設工作。大多數戰士不願意在指導員面前暴露其缺點,也就很少和指導員嬉皮。但是這並不影響戰士們將他作為自己的傾述對象。

    但是此刻他卻無比安靜的躺著,躺在那冰冷的戰車載員艙內。「司馬……起來……這樣睡是要著涼的。」岳海波甩開試圖拉住他的手,一把抱住老戰友冰冷的軀體,虎目之中淚如雨下。而這樣的慘烈搏殺並不僅僅局限於在北京城區的朝陽路和關帝店北街的交匯處。更為慘烈的對抗,此刻正在北京入城的各個方向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