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三章 :羅德島—西線扭曲的起點(二) 文 / 紅綠配

    英國人顯然並不知道,雖然德**隊希望能夠從愛琴海上全面撤退。但是第三帝國的元—希特勒卻反對否決了這些建議,儘管戰後很多人將這個獨裁者描繪成了一個不知進退之道的戰爭狂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希特勒每次拒絕下令撤退都有他的政治考量。希特勒很清楚東南歐的「盟國」和土耳其對德國的外交態度完全取決於德國人的實力,一旦放棄這些島嶼將會在巴爾幹產生可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因此克里特島和多德卡尼斯群島的駐軍非但不能削弱,相反應該得到增強。但是德國人很清楚這些群島之上佔據主導地位的意大利軍隊並不可靠。而德國此刻在愛琴海上既無海上優勢,更沒有足夠的戰略預備隊可供使用。唯一可行的方案只能是放棄一些次要目標,集中兵力固守要點。

    德國陸軍在愛琴海方向的兵力主要集中於克里特島,1941年5月德軍佔領克里特島之後短暫駐紮該島的第5山地師於1942年秋被調往東線,防區由從希臘調來的第第三帝國在動員能力上其實並不弱於蘇聯,戰前納粹黨人所指定徵兵制度加上普魯士王國「後備軍」的老傳統使得德國人擁有2o歲到22歲的現役士兵,及23歲到45歲的後備軍人。理論上只要這些年齡層的人口沒有枯竭,德**隊都會有源源不絕的補充兵力。

    但是從凡爾賽公約所限制的1o萬現役軍人到戰爭爆時的帶甲百萬計。德國人先後進行了1o個批次的動員。而為了在1941年執行對蘇作戰,德**隊又進行了第第14批次的動員。由於短時間裡過度擴編,加上東線開戰之後兵員損耗的空前增加,德國開始出現裝備及兵力不足的問題。以至於在第第713步兵師這樣7oo字頭步兵師,只有兩個步兵團以及一些輔助部隊,只能承擔一些佔領區的駐防任務,相對於日本陸軍的「治安師團」。

    但是戰線的無限制延伸,使得即便是第713步兵師這樣的部隊也被作為重要的戰力資源。第第1克里特要塞旅,然後該旅部分兵力又被再次被抽出編為第2克里特要塞旅。但是第713師的兩個主力部隊團和部分炮兵被改編為第164非洲輕裝師並派遣到北非,該師隨即解散。此時克里特島的守備部隊僅有不足一個團的兵力。

    此後由於德軍對克里特島的居民壓搾過於殘暴,激起游擊隊的反抗。第7黨衛軍「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兵師的部分兵力曾前來鎮壓,第第51「席納」步兵師也上島參加清剿作戰。但是到這一年的5月份,3支增援部隊中只有部分意大利人留在島上,其餘的均撤回了游擊隊活動更為頻繁的巴爾幹半島。

    不過此時軸心國在北非敗局已定,面對盟軍可能在愛琴海方向動的反攻,德國總參謀部將第22機降步兵師和一些輔助部隊調往克里特島加強防禦。這一點後來被英國人視為他們在愛琴海奪島作戰失利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因為第22機降步兵師名義上是陸軍部隊,但事實上卻是當年德國人閃擊西歐時威名赫赫的庫特.施圖登特所一手創建的「綠色惡魔」德國空降兵中的一員。

    但事實上此時的第22機降步兵師早已不是當年空降荷蘭的那支精銳之師了。雖然在克里特島的災難之後,德國傘兵還在許多戰役之中以精銳步兵的身份大放異彩,除了東線之外和北非之外,德國傘兵在意大利戰場上力挫英國同行、迅控制羅馬,嚇阻美國第82空降師都堪稱神來之筆。但是這一切都與第22機降傘兵師關係不大。

    事實上早在德**隊閃擊荷蘭的過程中,第22機降步兵師便在海牙那場不為人所知的慘敗中損失慘重。在幾乎為全世界所遺忘的荷蘭軍隊奮勇的抵抗之下。第22機降步兵師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軍官和四分之一的士兵。因此在1941年第22機降傘兵師真正缺席的原因很可能並不是駐防在羅馬尼亞境內關鍵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向希臘開進的道路不佳,而且所有巴爾幹的德軍部隊都在反方向行軍向蘇德邊境集結。而是因為這支部隊尚未恢復元氣。

    而在隨後的2年多時間裡,德國人將傘兵們以團,甚至營、連的規模,分散在整個東線作為精銳步兵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第22機降步兵師顯然也不可能得到太多實際的補充和加強。不知道在經歷了戰場上的斗轉星移之後,重返當年被稱為德國傘兵墳墓的克里特島,出任克里特要塞司令的第22機降步兵師師長弗裡德裡希.威廉.繆勒中將此刻是怎麼樣的心情,或許永遠也沒有人可以猜想得到。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隨著第22機降步兵師從希臘南部沿海進入克里特島這個愛琴海上的要塞,德國人已經打消放棄這片海域的念頭。

    儘管由於東線這個無底洞的存在,曾經數以百萬計的德**隊此刻兵力上也已經是捉襟見肘。但是少量而精銳的德偶這些國傘兵還是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快反應部隊保衛帝國空虛的腹部—地中海戰線。第22機降步兵師或許實力不足—抵達克里特島之時這個師只有2個機降步兵團的編制,如果要分散守備愛琴海上的所有島嶼,顯然力有不逮。但是德國人還不至於如此愚蠢的分散自己手頭本來就不多的兵力,因此除了從克里特要塞旅中抽調一個團擴編為羅德突擊師,擔任羅德島的重點防禦之外,其他島嶼德國人全部留給了意大利人去防守。

    1943年9月9日,丘吉爾給威爾遜正式下達命令,要求英軍立即佔領多德卡尼斯群島,這位向來自信滿滿的相吹噓說「大顯身手的時刻到了,應當隨機應變和大膽果決。」與他的樂觀正相反,威爾遜此時卻一籌莫展,他的確渴望行動,但是手頭上卻沒有過硬的部隊,雖然從第8印度步兵師已為這次行動進行了訓練和演習了。但是和其他來自印度的作戰單位一樣,由傲慢的英**官所統帥的散漫的印度士兵組成的軍隊注定與低效和無能聯繫在一起。因此即便經過近一個多月的強化訓練,這支部隊依舊被認為不適宜參加複雜的兩棲登陸作戰。

    之所以選擇第8印度步兵師來承擔這樣的任務,是因為大英帝國在中東的各大戰略要點本身便是由這些皮膚黝黑的印度人在支撐著。而即便是這樣的部隊也可以說是目前中東戰區唯一的機動兵力了。194o年第4印度步兵師前往埃及的基礎上表示至多還能向宗主國提供4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的兵力參與海外作戰,但前提是大英帝國必須提供武裝這些部隊的裝備,結果英國人缺乏足夠的坦克,裝甲師只能縮編為旅。

    目前第第1第第6印度步兵師則分別駐守塞浦路斯和伊朗。而剛剛在伊拉克東北部地區的基爾庫克彈壓了阿拉伯人反殖**動的第8印度步兵師也最近才被抽調到近東地區的。雖然印度炮灰不值錢,但是梅特蘭.威爾遜並不想讓這些三流部隊浪費丘吉爾好不容易拼湊起來的運輸艦隊。因此他打算更想辦法。

    作為一個大戰區的指揮官,梅特蘭.威爾遜手裡還有為數不少的直屬部隊。這些雞零狗碎拼在一起不可能連一個整師都湊不起來。更何況英國人的海外殖民史已經延續了數百年,最擅長利用當地民族之間的恩怨「以夷制夷」。除了以曾經保衛過馬耳他的第234步兵旅為主拼湊起來的正牌英**隊之外,梅特蘭.威爾遜還打算動用一個馬耳他步兵營以及剛剛在埃及組建的猶太步兵旅作為第二梯隊投入奪島作戰。

    按照原方案,多德卡尼斯群島作戰的關鍵是羅德島,如果該島被攻佔,島上的機場將有力的支援攻擊部隊奪取其它島嶼。為此9月9日當晚一戰時期著名的「日德蘭海戰英雄」—海軍上將約翰.傑利科之子—麥克.傑利科少校便率先奉命出擊,他隨統率的分遣隊據說都是百戰精英,分別來自沙漠長程突擊隊(1rdg)和特別舟艇部隊(sbs)。但是兵力卻只有兩個排,之所以敢於派這麼點人便想強佔一個重要島嶼,是因為英國人預料,突然出現的傘兵可能會激勵意大利守軍反抗人數比他們少很多的德軍。

    但是意大利人再廢柴,35ooo人之中也總有人可以明確的看出百餘名英國傘兵和德國人羅德突擊師之間的強弱之分。於是儘管英國人事後鼓吹說盟軍小分隊的出現徹底威懾住了德國人,對手「最初的反應簡直可以用驚慌失措來形容。」但是卻最終無法改變麥克.傑利科少校被趕下海的結局,當然在英國人的描述中原因是由於德國第1o航空軍的戰鬥機從希臘的基地起飛,不停地襲擾小分隊所建立的橋頭堡陣地。

    英國人不得不承認企圖乘亂奪取羅德島的計劃已經失敗了,而如果要強攻奪取,英國人又拿不出足夠的進攻力量,盟軍中東司令部不得不修改了原方案,把目光轉向其它幾個島嶼。勒羅斯島地勢崎嶇,島上沒有機場。而在其附近的科斯島擁有兩個野戰機場,可作為皇家空軍的前進基地使用,為其它島嶼提供空中支援。隨後英國人繼續採用小分隊掃清外圍、中心開花的方式,迅佔領了卡斯特洛裡佐島。9月底,海、空兩路同時入手,運送3個營的部隊分別佔領了科斯島、萊羅斯島和薩摩斯島。

    總的來說,無論墨索里尼是否當政,意大利軍隊的態度始終非常順從。在第11傘兵營奪取科斯島的行動中。5ooo名意大利守軍幾乎沒有進行像樣的抵抗,而他們的理由則是自己的部隊之中大部分人都是海岸炮兵,高射炮兵,修築工人等後勤人員,真正的步兵不多。所以才不得不向英國人投降。但是這些守軍所誇耀的海岸和防空設施其實都很簡陋,而英國人手中的運輸力量又有限,重武器和車輛無法運到島上。這看似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卻潛伏下了可怕的隱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