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謎

正文 第0543章 蘇軾何許人 文 / 小豬的眼睛

    現在,寶慈宮裡的各位,各在打各的算盤。

    主席位的高太皇太后,看著死強著不低頭而又無話可辯的司馬光,心想,你近來夠猖狂的,連我的臉都不給。范純仁找我說話,你都要管教,都快忘了誰是主子了,哼!牛啊?你伶牙利嘴,可那口舌之爭,你能玩得過我家木匠女婿嗎?

    再看看那有點幸災樂禍、曾與司馬光同為舊黨標桿人物的蘇軾,心想,這個蘇大鬍子,也曾呼風喚雨,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好不自在!這大鬍子的詩詞書畫,也無一不佳,才真是沒的說了,但他若被重用,一旦身居高位,會不會跟這司馬牛一個調吶?暫且擱下兩王,我得設法讓這無所不能的小木匠幫我把這蘇大鬍子鑒定一下,能否大用?想著,想著,覺得自己應該先自行運作一下這個蘇大鬍子,於是,這高太皇太后就朝蘇軾點了點頭,問蘇軾:「卿前年為何官」?

    蘇軾想,你不是不要我們暴露身份嗎?我這一說,不就原形畢露了嗎?要不,我就這樣回復吧:「臣為某州團練副使」。

    高太皇太后又問:「今為何官?」

    蘇軾如實回答:「臣今待罪翰林學士」。

    高太皇太后故意問:「知道你為什麼爬的這麼快嗎?」

    蘇軾倒是挺實在的,說:「這都多虧了太皇太后提拔。」

    高太皇太后連忙賣關子說:「非也。」

    蘇軾不解,則問:「難道是得到了朝廷重臣推薦?」

    高太皇太后繼續賣關子:「亦非也。」

    蘇軾不知道這個老女人褲兜裡裝的是什麼藥,心裡有點害怕了,驚道:「我雖然沒有什麼鳥本事,但也不敢亂走後門。」

    高太皇太后笑道:「唉,卿愚昧了,此本神宗皇帝的意思,『先帝每誦卿章,必歎曰:奇才,奇才』。他其實是很喜歡你的,只是還沒來得及提拔你而已。」

    蘇軾聽罷,順竿兒爬,逢場作戲,萬分感動狀:「不覺哭失聲。」

    哎唷,你都哭了,高太皇太后就一起應景地陪著蘇軾淌眼淚,另六「太」字輩的原神宗妃嬪不好意思不哭,也只好跟著淌眼淚,於是,「左右皆感涕」。

    接著,高太皇太后指了指桌上的杯具,讓蘇軾喝茶了。

    其實,蘇軾心裡都清楚,這是高太皇太后在騙自己不要記恨皇室,要好好替哲宗服務而玩的一個小把戲而已。

    對此,蘇軾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表面上是「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日後,則在公眾場合一再炒作這個段子,稱高太皇太后有「王母之仁」,表揚這個老女人「知人堯哲,遍物舜仁」。然後表態說要對高太皇太后「恩勤莫報,生死難忘」。蘇軾知道,會打小報告的人遍地皆是,我說這老女人好,會有好報的。

    蘇軾很聰明,好有好報,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官升的太快了,名氣也越來越大,蘇軾心裡很爽,所以采也就到處亂淌一氣,沒什麼事能難倒他蘇軾的。

    蘇軾自己知道,返京不足十天,蘇軾就被提為起居舍人,可以經常陪在皇帝左右,算是皇帝的身邊的記錄員,地位相當不錯。蘇軾的工作不錯,章也好,高太皇太后很滿意,於是,只過三個月,蘇軾再遷為中書舍人,這是一個**務院秘書之類的職位。他深知這是「伏遇太皇太后陛下」而得來的好處,所以他一直很拍高太皇太后的馬屁,誇這個老女人「憂國忘家,愛民如子」。卻不提小皇帝哲宗一個字。

    了不得的是,又過了幾個月,蘇軾再被提拔,這次終於做上了翰林學士了,所謂蘇學士,此時才名正言順。這還沒完,又過了一段時間,蘇軾當上皇帝的侍讀了,算是皇帝的老師,地位越來越高。

    這一連串的任命,真讓蘇軾感覺有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味道,他有點受不了了。於是再拍高太皇太后馬屁,「德協天人,心存社稷。受聖子之托天下,抱神孫而朝諸侯。巍巍其有成功,不見治跡」。說高太皇太后不知不覺的就把天下給治理好了。

    大概也是覺得前前後後的總拍高太皇太后的馬屁有點不大正確,於是蘇軾改換手法,順帶提了一下小皇帝,「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武生知,聰明天縱。法乾坤之廣運,體日月之照微」。總之,偉大光榮而正確。

    蘇軾對高太皇太后是感恩不盡的。他對這個太皇太后陛下「總覽政綱,灼知治體」的能力非常佩服。對於她「恢復祖宗之舊,兼收武之資」也非常感激。所以,蘇軾在京期間,一直是追隨搞太后的腳步奮勇向前的。還上表拍高太皇太后這個老婦女的馬屁,說什麼「聖母至明而慈」,「伏惟太皇太后陛下,以任姒之位,行堯舜之仁。勤邦儉家,永為百王之令典;時使薄斂,故得萬國之歡心。豈煩爝火之微,更助日月之照」。然後才拍到哲宗的馬屁,一句「嗣皇至仁而孝」草草帶過。蘇軾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忘記了年齡了。結果後來高太皇太后一死,蘇軾自己都知道自己完蛋了。

    當然,高太皇太后也非常欣賞蘇軾,她深居後宮,根本不知外面發生過什麼屁事,那時也沒有什麼垃圾劇看,所以無聊的時候,只好讀讀蘇軾的那些情深意長的好詩好詞,老婦人常常被感動的眼淚亂淌,卻又無人傾訴。現在蘇軾來了,她可得要好好寵著這個大豪。所以又是送衣服又是送腰帶的,把蘇軾哄的團團轉,轉不過身來。

    今天,高太皇太后終於利用時機,當面的哄了蘇軾幾句,好讓蘇軾認真為國為己做事情。

    現在,王木木的腦袋也在飛轉,他因為知道歷史,穿越來後又近距離的知道了朝中的點點滴滴,所以,對於司馬光,一點不留口德,從某種程度言,宋之亡,漢之殤,新法被蕩,舊黨張揚,

    挑起黨爭,削弱國力,金蒙南下之得逞,華夏明之斷層,司馬光罪不可恕。他有犯罪故意,惡更甚於徐禧。

    這時,一旁一直不明真相,無從出手的向太后終於有點開竅了,在高太皇太后的暗示下,發言了:「各位,近聞本朝詩詞大家蘇軾蘇東坡返京後,佳作不斷,佳話連篇。蘇為大才,有目其睹,但也有人說其在政治上稚嫩,所以,朝廷對其的使用,在可用可不用,在可用不可大用,在用不涉政的幾可之間搖擺,你這海商,見多識廣,能否述說一二?」

    由於高太皇太后的一開場的定位,所以,儘管在場的三王三小一蘇一司馬都知道對方就是誰誰誰,可這裡的最高行政長官已經明確了遊戲規則:這裡的現場誰都應該裝作誰也不知道誰是誰誰誰,而大家語及的三王一蘇一司馬,應該都不在當場。

    所以,暢所欲言,說吧,儘管指著和尚罵賊禿好了。

    高太皇太后心中在讚賞向皇后:向兒有進步了,去了趟呂宋,沾了點仙氣了。知道最近這司馬光與蘇軾鬧矛盾,她這對蘇軾的重用的可否的猶豫的明示,分明是告訴蘇軾,不重用你是因為司馬光;也是告訴了司馬光,我們挺把你當回事的。

    座中的王木木看著對面的蘇軾,雖說自己穿越到大宋己六年了,在穿越來的第一天就聽到了烏台詩案,聽到了蘇軾,可是,蘇軾的真身,直到今天才有幸直面。

    王木木打量著對面的蘇軾,49歲的人了。看其面目,在前世不少書中,都有稱蘇軾為蘇大鬍子的。《核舟記》稱其為「多髯者」,現在一看,這鬍子,真夠多,一大堆,還真梳不順、理還亂吶。王木木覺得,這蘇大鬍子的鬍子很有點異國風情,像恩格思。

    再看蘇軾的頭髮,不是常見的中國人的黑髮,顏色灰白,這,大概就是他自己在《赤壁懷古》中自稱的「早生華發」了。這個「早生華發」,原來並非是指他少年老成而白髮增多;恐怕是因為遺傳的原因,類似混血兒的頭髮,他的頭髮灰白了。

    王木木再看蘇軾的五官,蘇小妹曾戲笑蘇東坡的長下頦,說他「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蘇軾不但臉長,其它五官也長得有個性,很立體,不同於宋人,他在《傳神記》中說:「傳神之難在目。顧虎頭云:傳形寫影,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顴頰。吾嘗於燈下顧自見頰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吾也。」從蘇軾這一顧影自憐或者自我欣賞的舉動中可以看出,蘇軾的面部輪廓清晰、有立體感,很凹凸,又與眾不同。

    王木木再看蘇軾的體型,他很壯。前世的獻中多有提到蘇軾是胖子事。但,現在看來,這蘇軾的「胖」還真不能簡單地用一「胖」字蔽之。中國人傳統的健碩人士是「膀粗腰圓」,這在《繡像三國演義》和《繡像水滸傳》的插圖上能明見,美女肩,水牛肚。這種標準跟西方人的魁梧、健壯、三角身材、肌肉男的標準是大不一樣的。王木木現在看到的體型偏向於後者。史載,蘇軾身長八尺三寸有餘,且寬大如海,是個超級美男子。宋時有許多倭國女性西渡中土來華渡種,目標就是蘇軾。在日本供奉的一蘇軾像就是這樣:蘇軾雙目圓睜,髭鬚如芒,魁梧健壯,活脫脫一個奧林匹克運動健將肌肉男。

    王木木看著眼前的蘇軾很無語,都說唐代的大豪李白是色目人;看來,宋代的大豪蘇軾也是個混血兒了。王木木的cpu八核齊轉,記得前世有人撰說蘇軾不僅是詩人,而且還是密碼大師,他的身世和作品幾乎處處有謎,堪稱蘇東坡密碼,他身上的許多「巧合」與「神奇」,大多與基**督教、猶太人、耶穌神秘血緣有著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聯繫。

    有說蘇有七黑痣,狀若北斗;有說蘇7歲時,見過異人;有說蘇老泉27歲始發憤是因與乳臭未乾的小蘇軾同訪了一個耄耋老尼,聽了一段家族秘密後:「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有說蘇軾17歲時藏匿山林時是公元1054年,一顆超新星爆發,它的殘跡就是後來的蟹狀星雲,它的出現對地球人也產生了不少重大影響;有說蘇與在汴京定居和繁衍的中國猶太人有著「親密接觸」;有說老蘇希望小蘇們能遠行,故起名為「軾」、「轍」,字中又有「瞻」、「由」;有說三蘇的夫人之姓是「程(成)王史」;有說蘇偏愛具有異國情調的侍女、歌女、舞女、妓**女;有說蘇……

    看著眼前的蘇軾,王木木一時無語。記得在21世紀,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最偉大的詩人,戰國的屈原,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軾。其中,屈原是土生土長的土家人,李白生在中亞,而蘇東坡則有一部分歐洲人的血統。眼前的蘇軾,「早生華發」,顯然,此「華發」與年齡無關,與基因有緣。

    蘇軾一生,詩雖富,但幾乎不見用「青絲」、「黑眸」來描繪人,即使是形容朝雲,也如此,這大概與他自己非是黃皮膚黑頭髮而引起的審美傾向有關。

    蘇軾五十歲多時,曾寫詩《次韻王晉卿上元侍宴端門》:「月上九門開,星河繞露台,君方枕中夢,我亦化人來」。

    蘇把自己比作「化人」,而「化人」即歐洲人種。《列子凡此種種,蘇軾流著異族血液,有異國情調,當非無中生有之事。王木木對著如此顛覆自己現存的記憶中一個現實,真是得三思而行了。

    王木木看了看向太后,她是咱呂宋的何仙姑,雖然她沒能系統的掌握莫爾斯,但在呂宋相處時,建立了一些約定,現在正在暗示王木木。

    現在的向太后作了幾個手勢,告訴王木木,你要我核查的事情,基本屬實。

    那,王木木要向太后核查什麼吶?

    事情是這樣的,王木木知道,難得有幸穿來大宋,在這個年代,與蘇軾的面對面是早晚的,所以,搜索枯腸,看看前世有什麼帖子能有助於這個機遇。想

    啊想,突然想起,記得有人考證,北宋末年「六賊」之一的太監梁師成系蘇軾私生子。王木木知道,自己這種假設,在前世,一定會被蘇粉們罵得狗血噴頭。其實,這很冤枉。因為在這個年代,私生子多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光彩,相反,這是能力巨的一種展現,是魅力強的一種表現,是魄力大的一種體現,民間傳說,還有許多日本妹妹專程跨海來渡蘇軾的種,那些種子開花結果了,不就都是私生子嗎?只是,自己的兒子去做太監了,這倒真是很上不了檯面的。

    一般來講,「太監」都是出身低賤貧寒,為生計所迫,不得已才去做為人不齒的「奴才」。按說,「豪」和「太監」之間不會發生多大的血緣聯繫,不會「沾親帶故」。然而,歷史有時就很不「邏輯」。

    梁師成將是將來的宋徽宗身邊的一名太監,不但深諳「奴才之道」,而且「慧黠習法,稍知書」,因而深得寵幸。後因賣官、貪污受賄、假傳聖旨等惡行而被列為「六賊」之一。關於他的身世,他本人一直「自言蘇軾出子」,即堅稱自己為蘇軾「私生子」。對此,後來所有的史均語焉不詳,這很正常,這又不是很光彩的事,哪個人會多事,給泰山北斗去抹黑呀。

    但是,後世人,從年齡上分析,梁師成應是蘇軾中年時代的作品,蘇軾比他要長20歲以上,因此年齡上存在可能。特別是從行為上看,貪污成性又極小氣的梁師成對蘇家卻是反常地極其的大方。他給了蘇家很大的恩惠,他冒著殺頭危險竭力保護蘇軾的作品。而且「待叔黨如親兄弟,諭宅庫云:『蘇學士(指蘇過)使一萬貫以下,不須覆』。」即蘇過在府庫中取錢時,一萬貫以下的不必上報,厲害不,一萬貫啊。真可謂「情至義盡」。

    在宋一代,仕大夫人的地位十分尊貴,尊崇人是當時的一種社會風尚,如梁師成無緣無故宣稱自己是蘇軾的「私生子」,那麼這種「潑污」的言行勢必遭到世人,尤其是士子們的聲討,皇帝也不可能坐視不管,蘇家更不可能視若無睹,然而,史書上卻無類似反對的聲音出現。且,據朱熹《朱子語類》記載,「蘇東坡子過,范淳夫子溫,皆出入梁師成之門,以父事之」。由此看來蘇家和梁師成不但沒有「紅臉」,相反還來往甚篤。所以,後人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私生子」一說應該成立。向皇后剛才是在告訴王木木,後宮中確有梁師成此人,且真是一個喜歡舞弄墨的一個太監。

    王木木知道,蘇軾這個人,有時心管不住嘴,酒水糊塗,即興吟頌,美佳句一出,女人醉倒了,有獻心的,有獻身的,後果就另說了。比如,在蘇軾少年在家讀書那會,蘇家有一有錢鄰居,有一女,聽到蘇軾的讀書聲,春心哄動,「一夕來奔」,欲親熱,但「蘇公不納」,不過那有錢人家的小姑娘長得也挺可愛的,所以,蘇軾「約以登第後聘以為室」。

    可是呢,等到蘇軾考上進士以後,則「別娶仕宦」了,過了很久以後,有一天蘇軾突然想起了這個小姑娘,就「訪問其所適何人」,這才知道小姑娘已經「守前言不嫁而死」。

    蘇軾覺得慚愧了,後來在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而被貶黃州,日子過得孤獨寂寞,想起往事,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詞裡所寫的「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就是指當年的那個鄰家女孩。蘇軾因為自己負心,現在想來,只覺「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而且,對那個女孩「揀盡寒枝不肯棲」表示無盡的愧意,現在自己只覺得「寂寞沙洲冷」,思人睹物,心底是相當的冷。

    王木木在打量眼前的蘇軾,這位,在學書畫上,登峰造極了。如來我哈佛當一藝類教授,我也會歡迎。但是,在眼下這年代,才好了就去考狀元,有了功名就能當官。殊不知一個政府官員,需德才兼備,且不論才有百家,只是那德,科考中就無法測量。這位蘇軾,其負面新聞不少,王木木對他的影響不好。覺得此人不厚道。

    蘇軾慣會匠心獨運地托關係走後門,在考試時還會作弊。

    蘇軾在科考初試時,蘇軾有個題目搞不明白,就「對案長歎」,且用眼偷看弟弟蘇轍,蘇轍就對著哥哥「把筆管一卓而以口吹之」,蘇軾立馬明白了,「蓋《管子》注也」。

    蘇軾在作中還會弄虛作假,蘇軾的科考在禮部考試初試中,命題為《刑賞忠厚之至論》,此後被收入《古觀止》,例來是篇人們津津樂道范,也是蘇軾政論性章的代表。但該在圍繞論點展開地毯式論證時,生造史實。

    中有一皋陶殺人的典故。主考官梅堯臣和歐陽修不知,問蘇軾此事何典。蘇騙歐說:此典出於《三國誌孔融傳》的註釋。

    歐陽修回家翻書,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於是「他日再問坡」,這次蘇軾知道瞞不住了,就忽悠著說:當年曹操搶了袁熙的老婆賜給兒子曹丕,孔融想勸曹操不要這麼胡搞,就說了一句話,「昔武王以妲己賜周公」,曹操沒聽過這事,問孔融典出何處,孔融回,「以今日之事觀之,意其如此」。

    然後蘇軾招供道:我章裡那個皋陶殺人的典故,「某亦意其如此」,只是想當然耳,「何須出處」?

    歐陽修和梅堯臣兩人聽罷,都大為驚駭,這種信口胡扯的事情也敢拿出來作為論據,真是服了蘇軾了。

    雖然當時糊弄了過去,但其他考生知道後,心中大為不服,應試章哪能造假,於是「時士以剽裂為,訕公者成市」,聚眾大罵蘇軾,「群嘲聚罵者動滿千百」,並指責歐陽修沒有原則,直至鬧到仁宗皇帝那裡。不過還好,歐陽修早在仁宗那裡打過招呼,說

    要搞風改革,可能會出點事情,仁宗也不懂學,就沒有加以追究。

    所以,梁啟超在《王荊公》一中,對蘇軾的政論性章有一個評價:「東坡之美矣」,但是內容不純正,基本是「縱橫家之言也,詞往往勝於理,其說理雖透達,然每乞靈於比喻,已足征其筆力之不足。其氣雖盛,然一洩而無餘,少含蓄紆鬱之態」。「東坡學莊列,而無一能似莊列」。

    所以,梁啟超認為,「以東坡比荊公,則猶野狐禪之與正法也」。如果拿「荊公上仁宗書與東坡上神宗書合讀之,其品格立判矣」。

    梁啟超此言非虛,歐陽修曾評荊公章說:「王介甫之,更令開闊,勿造語」。並有一詩贈荊公: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再看歐陽修對蘇軾章的評論:「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

    僅依歐陽修的個人看法,即可知蘇軾行的輕狂外露浮華冗雜與荊公之深刻簡潔冷峻內斂,兩種風格高低立明,不可同日而語。

    蘇軾的策論章,行雲流水,滔滔不絕,但看多了會頭疼,美立馬會變成《大話西遊》裡的唐僧,囉嗦寡淡牽強附會,真能讓人想起蚊蠅萬千愁煙萬里,那不是一般的煩心,是非常的煩心。

    王木木覺得,蘇軾此人有才,但不忠厚,法制觀念也淡薄。比如,在蘇軾在運送老爸蘇洵的棺木回家治喪途中,借英宗特批的官船「販鹽及蘇木、磁器」,還借用進京迎接知眉州新任長官的兵夫,神宗聽了很生氣,親自派人調查。

    宋時鹽法嚴厲,不許私人販賣,**祖時一度曾規定,「入禁地貿易至十斤」者,「乃坐死」,是要砍腦袋的。但因為販鹽利潤大,所以犯法之人很多,頭砍不過來了,只好放寬鹽法,但處理仍然是很嚴重的,特別是對公務員來說,更要面臨撤職的危險,不是好玩的事情。

    而蘇軾被舉報的,是用官船販私鹽,這個罪行更重,如果屬實,可能會先把屁股打開花,然後一腳踢到偏遠之地永不錄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