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107章 白袍軍 文 / 冷月寒殺

    南直隸的戰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雖然廣東的戰事雖然也很激烈,但是畢竟不如南直隸這種完全是在大明的腹心之地的戰事引人注意。

    看到南直隸不停地丟城失地,熊廷弼卻將大量的兵馬龜縮到一些大城之中,這讓很多官員都感到非常不滿。

    如果他在遼東這樣做,很少人會責怪他。

    畢竟遼東乃是苦寒之地,遼東在朝中為官者非常少,而且多是武將,沒有多少發言權。

    但是南直隸就不一樣了,這裡風鼎盛,勳貴眾多。

    也許一個州府就會有大量的官員在朝中為官,最典型的就是無錫的東林黨了。

    看到南直隸節節戰敗,熊廷弼卻無所作為,很多官員、勳貴都是怒火沖天。

    他們的家鄉被呂巖佔領,田產被抄沒,店舖被收繳。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他們一方面仇視呂巖的這種行為,另一方面對於熊廷弼的不作為他們痛恨到了極點。

    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煽動,朝中的很多大臣們對熊廷弼進行了猛烈的炮轟。

    紛紛上疏彈劾他懦弱無能,畏戰不前,只知道在龜縮在堅城裡當縮頭烏龜。

    潮水般的奏章幾乎將天啟帝淹沒。

    對於熊廷弼的不作為天啟帝也是非常不滿,調給了他三省的兵馬,竟然如此無能,不說收復失地,竟然連擋住敵人的進攻都做不到,這要他有什麼用。

    於是他對熊廷弼下旨斥責,要求他做出一些成績來。

    對於朝中發生的事情,熊廷弼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手中的士兵戰鬥力太弱,他有什麼辦法。

    於是他向朝廷上疏,如果想要擊敗呂巖,收復失地,至少得給他調來五萬邊軍。

    呂巖的軍隊騎兵眾多,士兵勇悍,火炮犀利。

    想要平定這種叛軍,非邊軍不可。

    如果依靠內地的兵馬,能夠守住少有的幾個堅城不失就算不錯。

    不然的話,就請朝廷再派一名督師過來,他熊廷弼甘為一名小兵。

    對於熊廷弼的無賴,很多人都是破口大罵。

    讓他出獄戴罪立功,不但沒有立下功勞,而且還丟城失地,竟然敢和朝廷提這種條件。

    不過對於調遣邊軍入關,那些朝臣們激烈地討論起來事情的可行性。

    這次就連東林黨也不再堅持了,現在呂巖已經打到了南直隸北部,再向北就是山東了,似乎調遣邊軍南下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由於呂巖攻佔了清江浦,整個大運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南方的糧食根本無法北運,因此京城的糧價直線暴漲。

    不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是叫苦連天。

    每個人都知道,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今年都別想過一個好年了。

    而這個時候,呂巖已經基本上佔領了後世的蘇北地區。

    明朝的虛弱讓他感到驚訝,當他得知熊廷弼將大部分兵力調入堅城後,他和賈詡商議了一下。

    決定更改作戰計劃,以佔地盤為止。

    既然很多地盤你都打算放棄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佔領淮安府後,他繼續向西,一路攻城拔寨,兵鋒直指鳳陽府。

    得知呂巖打算進攻鳳陽後,朝廷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仍然震驚萬分。

    這可是鳳陽,大明的龍脈所在地。

    特別是天啟帝,急得幾天都吃不下飯。

    於是連連向熊廷弼下詔,要求務必保持鳳陽不失。

    熊廷弼再三向皇帝保證,他已經從河南的援軍中抽掉了兩萬人馬增援鳳陽,再加上原來的部隊,保證鳳陽不會失守。

    同時,他再次表示,欲平定呂巖之亂,唯有調邊軍南下一途。

    看到這個奏章後,天啟帝終於下定了決心。

    如果他沒有力量保衛鳳陽,那也就算了。

    但是現在他手中明明有著大量的邊軍,如果這樣還不派軍南下,那他將來還有什麼資格去見他的列祖列宗。

    他和朝臣們商議了一下,終於決定調遣五萬邊軍南下。

    「哈哈哈!」

    知道這個消息後,熊廷弼得意得仰天大笑。

    看得他的親兵疑惑不已,不知道自家大人為何如此興奮。

    事實上熊廷弼這些天一直承受著無比巨大的壓力,朝中那麼多大臣對他的攻訐他又豈能不知。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此戰失敗,絕對沒有人會來救他,也沒有人能救他。

    上至皇帝,下至朝臣,他們的怒火絕對會將他撕得粉碎。

    但是現在,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傳我命令,我要前往鳳陽。」

    熊廷弼說道。

    「大人你這是要幹什麼?現在外邊可是兵荒馬亂的

    ,到處都是賊軍,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的。」

    這時候一個親兵一臉震驚地說道。

    熊廷弼擺了擺手,然後笑著說道:「我聽說那個呂巖現在在淮安府,如果我所料不錯,他一定會親自率兵進攻鳳陽。我打算在那裡設個局,然後將他一舉生擒。」

    「這樣做是不是太危險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交給其他人做我不放心,只有我親自盯著才行。」

    熊廷弼哈哈大笑道。

    如果此事能成,這絕對是個破天大功。

    不僅能夠洗涮以前的恥辱,而且能夠讓所有的朝臣對他刮目相看。

    ****

    ****

    天啟二年十一月五日,雖然天已至冬季,但是鳳陽一帶卻並沒有顯得過於寒冷。

    冬日的暖陽照在大地上,一支蜿蜒數里長的騎兵隊伍出現在地平線上。

    他們個個身披白袍,手持騎槍,面帶肅殺之氣。

    緊跟在他們後邊是一支步騎混合隊伍,其中還夾雜著大量的車兵,車上裝載著一門門火炮。

    幾個明軍的夜不收看不到這裡,慌忙回城報信去。

    叛軍終於來進攻鳳陽了。

    佔領整個淮安後,呂巖帶領一萬四千名大軍一路向西,沿途攻城拔寨,在佔領了鳳陽府的大片地區後,終於來到了鳳陽城前。

    看著遠處的鳳陽城牆,呂巖是神采飛揚。

    這裡是中都,不僅埋著朱元璋的父親,而且是大明的龍脈所在地。

    為了守衛鳳陽,朱元璋特意命令在這裡建立了三道城牆,僅僅是最外圍的城牆就長達30公里,城內還有內城和皇宮。

    並且長期在這裡屯駐重兵,即使南下支援浙江的時候,這裡的兵也沒有怎麼被抽調。

    當然,要說某個地方出了個皇帝,那是好事。

    可是大明在鳳陽駐紮了大量的部隊,給這裡的百姓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而且為了保衛這裡的龍脈,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做的,因此鳳陽自大明立朝以來一直是非常貧困。

    「大人,我們該找個地方紮營了。」

    一個騎在白馬上,儒俊秀的年青人說道。

    「好的,傳令下去,找個地方安營紮寨。」

    呂巖說道。

    這個年青人點點頭,就帶著一些白袍騎兵命令士兵們安營紮寨。

    「陳將軍的白袍軍果然名不虛傳,軍紀嚴明,打起仗來也是攻無不克。」

    賈詡讚道。

    「那是當然。」

    呂巖笑著說道。

    這個儒的青年就是歷史上南北朝時期非常有名的白袍將軍陳慶之。

    陳慶之身體弱,難開普通弓弩,不善於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是一名真正的儒將。

    他和他的手下皆身穿白袍,曾經率領7000白袍軍從至縣到洛陽,做戰47次,克城32座。

    當時曾有童謠言:「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呂巖發現自己的占功足夠後,就將白袍軍全部召了出來。

    而且是長江北岸做戰的主力,後來發現他們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這次攻打鳳陽呂巖一共帶來了七千名白袍騎兵,2000名火銃騎兵,4000名戚家軍和1000名魏武卒。

    對於攻打鳳陽,呂巖還是有些猶豫的。

    因為熊廷弼的計劃是將絕大多數兵力調入堅城,鳳陽當然也包括在其中,而且肯定是重點中的重點。

    就算是想圍點打援,恐怕也不太可能,因為根本就沒有多少援兵。

    反而他還要面對一個城牆高大,兵力眾多,但是打下來又沒有多大用處的鳳陽。

    因為鳳陽很窮,打下來沒有多少油水。

    而且他來自後世,當然不會相信龍脈一說。

    就算他不打鳳陽,二十幾年後,大明也會被滿清滅亡。

    對於他來說,鳳陽就像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就在呂巖打量鳳陽的時候,遠處的城牆上也有幾個人在打量著遠處的大軍。

    「他終於親自來了嗎?」

    熊廷弼一臉微笑地說道。

    「沒錯,剛才我們的夜不收的確看到了他的旗號。一個叛賊竟然敢封自己的為秦王,真是罪該萬死。」

    鳳陽巡撫兼漕運總督呂兆熊一臉惱火地說道。

    「不過他能夠鬧到這種地步也算是了不得了,只要我們邊軍一到,消滅他們也只是在反掌之間。」

    鳳陽鎮守太監劉鎮扯著他尖細的嗓子說道。

    他們身邊則有兩個人沉默不語,神色複雜。

    如果呂巖在這裡的話,一定會大吃一驚。

    因為他們正

    是東江鎮總兵官毛龍以及他的救命恩人曹詔。

    「詔,這次就拜託你們了,一定要想辦法拖住他,不能讓他離開鳳陽。你要記住,雖然你和他的交情很好,但是大是大非問題一定要緊記心裡。他是反賊,你是朝廷的武官,自古官賊不兩立。不要因為你和他的一點私誼而誤了朝廷的大事。」

    熊廷弼輕輕地拍了曹詔的肩膀說道。

    曹詔曾是他的親兵,因此他和曹詔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

    雖然曹詔因為呂巖的拖累而飽受攻訐,但是他卻是一如既往地對曹詔非常好。

    「請大人放心,末將保證不會誤了朝廷的大事。」

    曹詔連忙說道。

    「毛總兵,你提拔呂巖給朝廷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現在朝廷不記前嫌,希望你能夠戴罪立功,將功補過,你可明白?」

    對於毛龍熊廷弼就沒有這麼客氣了,聲色俱厲地說道。

    「卑職明白。」

    毛龍苦笑著說道。

    說實話,他可是被呂巖給害慘了。

    因為呂巖的造反,他們東江鎮簡直就成了朝廷提防的對象。

    不僅長時間扣發他們的餉銀補給,而且朝中的大臣們都對他們破口大罵,認為都是他放出了呂巖這個殺星。

    彈劾他的奏章從來沒有停止過。

    現在東江鎮的狀況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別說牽制後金了,能吃飽肚子就算不錯了。

    也這讓毛龍暗怪呂巖,你沒事造什麼反啊,哪怕去當海賊也要比造反強啊。

    「那就好,你們這就去吧。」

    熊廷弼說道。

    曹詔和毛龍辭別了熊廷弼,然後和幾個錦衣衛一起被吊下了城牆。

    看到他們離去後,熊廷弼歎了口氣。

    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做法是讓呂巖主動進攻鳳陽城,等他碰得頭破血流後,再和邊軍兩邊夾擊大破賊軍。

    只是一方面他沒有把握呂巖會不會因為受挫而退兵,另一方面他也不敢確認呂巖到底能否攻破鳳陽。

    因為呂巖火炮的威力實在是太過巨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城池能夠抵擋得住他的火炮。

    但是其他人對這個冒險的計劃全力反對,這裡是大明龍脈所在地,是皇陵所在,再怎麼小心也是不為過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等邊軍來了一齊動手,因此眾人商議之後,才有了這個計劃。

    ***

    非常感謝遺卍的廢墟的打賞和東際銀的評價票。

    今天是元宵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