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之征服者

正文 第106章 王霸之氣 文 / 冷月寒殺

    很快魏廣微就坐上車來,李三才發現魏廣微的臉色也是非常憔悴。=

    這不由讓他暗暗一笑,看來魏廣微的日子也是不好過啊。

    自從呂巖勤王以來,那些閹黨幾乎都是夾著尾巴在做人,想必他也不會例外吧。

    「馬上就要到杭州城了,不知道呂巖會不會馬上見我們。」

    魏廣微主動打開了話匣子說道。

    「這個很難說啊。」

    李三才漫不經心地說道。

    「不知道李大人對招撫有多大把握?」

    魏廣微目中眼光閃爍。

    「這個誰能知道呢?」

    李三才雙眼微瞌,幾乎是用一種敷衍著的口氣說道。

    這不由讓魏廣微差點破口大罵起來,真是個老狐狸,想要套他的話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看來只能開門見山了。

    「魏公公托我給李大人帶一句話。」

    魏廣微輕輕說道。

    說到這裡,他還挑開了窗簾看看,以確保沒有人在偷聽。

    李三才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微笑,然後說道:「賢侄請講。」

    「魏公公說,只要李大人你在招撫過程中不要出賣魏公公,魏公公一定會保舉你為戶部尚書。」

    魏廣微說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的瞳孔忍不住一縮。

    雖然都是戶部尚書,但是北京的戶部尚書和南京的戶部尚書完全是兩個概念。

    一個掌管天下國庫,是實打實的位高權重。

    一個只是並沒有多少實權的虛銜,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魏廣微的臉上微微一笑,果然他還是動心了。

    要說這位雖然也是東林黨的一員大將,卻並不是個清官,求名逐利之心絲毫不比平常官員少,花起錢來大手大腳。

    不然的話也不會被人抓住痛腳而遲遲不能重返朝堂。

    雖然他現在成了南京戶部尚書,但是想要再進一步還是非常困難。

    因為反對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如果有魏忠賢和東林黨的支持,那麼他成功上位的可能性要大上很多。

    「我聽說你們閹黨最近自身難保了,如何能保證幫我辦到這一點。」

    李三才淡淡地說道。

    「李大人此話謬矣,當今聖上對奉聖夫人的寵信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魏公公讓奉聖夫人在聖上面前為你美言幾句,再加上你們東林黨和魏公公的作保,此事十有**能成。」

    魏廣微說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口氣。

    魏忠賢的目的路人皆知,他就是怕自己在招撫過程中私下裡和呂巖接觸,然後將魏忠賢給賣了。

    只要他能說動呂巖退兵,那麼很多條件天啟帝都可能會答應。

    這其中很可能包括魏忠賢的人頭,恐怕魏忠賢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天家終究是無情的,即使他是天啟帝的親信,但是在江山社稷面前,他一個區區的魏公公又算得了什麼。

    李三才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閉目沉思起來。

    魏廣微剛開始並不著急,但是將近一柱香之後,發現李三才仍然沒有任何動靜,他才開始著急了。

    「難道李大人對這個條件還不滿意嗎?」

    李三既不搖頭,也不點頭。

    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繼續像是入定的禪師一樣閉目不語。

    看到這裡,魏廣微不由氣咬牙切齒,真是個貪心的傢伙。

    他猶豫了一陣,終於說道:「那麼……入閣如何,只要你能夠答應這件事,魏公公答應全力助你入閣。」

    這麼好的條件,就連魏忠賢都沒有許諾給他,沒想到竟然許諾給了眼前的這個東林黨人。

    這讓魏廣微感到極為嫉妒。

    果然,這才是魏忠賢的底線吧。

    李三才睜開了眼睛。

    他想了想,然後說道:「那麼好吧,我就答應這件事了,只是請魏公公將來不要食言。不然的話,我李三才和他不死不休。」

    「那是當然,即然李大人答應了這件事,還請入城之後,如果李大人要見呂巖,還請不要拋下我和呂巖單獨會面。」

    魏廣微笑道。

    李三才冷哼一聲,然後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他感覺這件招撫十有**會失敗,既然如此,順便為自己撈點好處那也不錯。

    就在這個時候,大隊的士兵忽然從前邊走了過來。

    這些士兵看起來殺氣沖天,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精銳。

    他們手裡拿著各種武器,身上的盔甲充滿了污漬,但是大體上防護良好。

    隊伍中間則是一輛輛的車載將軍炮和佛郎機炮。

    &nbsp

    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一怔,難道他們這是要去打仗。

    「你們這是要去幹什麼?」

    李三才問那些士兵道。

    有個士兵看了一眼那些黑甲騎兵,以為他們是玄甲精騎的人,於是就說道:「我們這是要去攻打鎮江府。」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大驚。

    怎麼這麼快就又要開戰了。

    「快,加快速度,我們要去見呂巖。」

    李三才連忙對那些黑甲騎兵大聲說道。

    進入杭州府後,他們就立刻要求去見呂巖。

    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沒有等來呂巖的接見,而是只有一名呂巖的親兵。

    「我家王爺讓我來問朝廷一句話,朝廷為何要派東江鎮的兵馬和我家王爺兵戎相見。對於這點,我家王爺感到非常不滿。如果朝廷不能給一個滿意的答覆,我家王爺必定會率領大軍踏平南京城,橫掃南直隸。」

    聽到這裡,李三才和魏廣微都是面面相覷。

    呂巖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難道是朝廷中有人告密?

    「毛總兵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是他的本分。你家王爺興兵造反,難道我們派毛總兵前來剿匪有什麼錯嗎?」

    魏廣微這個時候一臉傲慢地說道。

    聽到這裡,李三才不由勃然大怒。

    「你……」

    李三才一臉憤怒地指著魏廣微,看來他分想明想攪黃了招撫啊。

    魏廣微給打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忘記和自己的約定。

    這讓李三才感到無比的惱怒,他的臉上神色變幻不定,但是最後還是忍了下來。

    「這就是你們想說的話嗎?我會帶給我家王爺的,我家王爺還有一句話讓你們帶給朝廷,既然朝廷行此卑劣之事,就不要怪他率兵踏平整個南直隸了。現在你們可以走了,我們會派兵送你們離開。」

    那名親兵一臉傲然地說道。

    「等等,你家王爺在哪裡,我乃是朝廷招撫的使者,無論如何我都要見你們王爺一面。」

    李三才心思電轉,這次招撫不僅是自己入朝來的第一個差使,而且是最近朝廷的頭等大事。

    上至天子,下至滿朝武都是對此非常重視。

    如果連呂巖的面都沒有見上一面就灰溜溜地回去,恐怕會惹得聖上和滿朝武非常不滿。

    會認為他辦事不力,就算是有閹黨和東林黨聯手做保,他想要更進一步恐怕也是非常困難。

    「我家王爺已經親自北上,率兵伐明,你就是想見我們家王爺恐怕也見不到了。」

    這名親兵說道。

    「李大人,我們還是回去將這句話帶給朝廷吧。」

    魏廣微說道。

    李三才眼中目光閃爍,然後搖了搖頭。

    「不!無論如何都要見上呂巖一面才行!你想回的話你先回去,我先在這裡想想辦法。」

    「你……」

    聽到這裡,魏廣微不由氣急。

    「李大人你不要忘記我們的約定?」

    「什麼時候的約定?可有書憑證?我怎麼不知道?」

    李三才佯裝驚訝道。

    「你……」

    魏廣微差點都被氣得臉都綠了。

    這個李三才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半個時辰前的話,竟然轉臉就忘,他魏廣微和他比到底還是差了點。

    他想了想,既然李三才不走,那麼他也不能走,不然的話魏公公不會放過他。

    於是他們安排幾名隨從將這個消息帶回去,然後他們找個地方住了下來。

    看到這些朝廷官員並不願走,那些士兵沒有驅趕。

    只好讓他們自己找了個地方住了下來。

    ***

    ***

    天啟二年十月五日,呂巖再次伐明。

    一路在長江南岸攻城掠地,進攻鎮江等地,防備明軍反撲。

    一路則在北岸登陸,然後在呂巖的親自指揮下進攻淮安府,在紅夷大炮的猛烈轟擊下,一路攻城拔寨,戰無不勝。

    其聲勢浩大,驚動四方。

    當地貧民群起響應,紛紛高喊秦王來了分田地,熱烈歡迎呂巖的到來。

    那些士紳則震恐不已,由於擔心抵擋勤王大軍家產被抄沒,然後分給那些平民,因此只敢做壁上觀。

    各地州府得不到士紳的助餉,再加上缺少官兵的協防,最後紛紛失守。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幾名縣令發現無法抵擋呂巖的大軍後,竟然主動獻城投降。

    這簡直讓呂巖大喜過望。

    在連戰連勝之後,呂巖的王霸之氣終於得到了部分官員的認可,他們認為呂巖是有可能

    能一統天下的。

    在丟城失地被罷官和投機之間,最後他們選擇了投機。

    不過想想也是,就連**哈赤那種漢人眼中的蠻夷都有人願意投靠,更何況是呂巖這個正統的漢人呢。

    而且現在呂巖雄據兩省之地,說起富庶**哈赤那是拍馬難及。

    大喜之下,呂巖將他們官升一級到三級,並且詔告四方。

    結果這樣一來,就像是滾雪球一樣,有人啟了個開頭,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隨。

    呂巖發現他進軍的阻力減弱了很多,甚至比攻打浙江時更加容易。

    得知這些消息後,天下無不震驚,很多都懷疑這天是不是要變了。

    如今北有女真,南有呂巖,難道這天下真的要換主人了?

    南京城,熊廷弼站在一個水池前,將那些魚糧撒到水中,引得池中的魚兒爭相搶食。

    本來他以為入獄之後自己必死無疑,畢竟十幾萬大軍的敗亡,再加上整個關外土地的丟失,這種罪責實在是太大了。

    沒想到的是,最後竟然峰迴路轉。

    由於呂巖的造反,魏忠賢和客氏力保他出獄領兵。

    那些朝臣們雖然感到非常不滿,但是也找不出什麼適合的領兵人選。

    畢竟丟失南京和鳳陽的責任實在是太大,無人膽敢承擔此責。

    於是最後在無人競爭的情況下,他熊廷弼就再度出山。

    一想到這裡,熊廷弼就是一陣感歎,這真是世事無常啊。

    來到南京後,熊廷弼立刻整飭軍紀。

    將兩個畏敵如虎的參將給撤了職,然後砍了幾十個搶劫百姓的士兵的腦袋。

    並且給那些仍然在路上的援兵限定時間,命令他們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到達需要協防的城池。

    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總算是給了人心惶惶的官員一些信心。

    熊蠻子果然不愧是熊蠻子,到底還是有一套的。

    不過當前線各地失守的消息傳來後,他們再次擔心起來,熊蠻子能抵住呂巖的大軍嗎?

    當他將手中的魚糧全扔完的時候,一個親兵拿著一些書走了過來。

    「大人,這是前線送來的戰報。」

    熊廷弼接過後就看了起來。

    「丹陽被攻破,丹徒被攻破,句容被攻破,這可真是沒有一個好消息。」

    熊廷弼皺著眉說道。

    「聽說敵人的火炮太過犀利,那些縣城的城牆根本就擋不住,一轟就塌。」

    那名親兵說道。

    熊廷弼點了點頭,對此他也是有所耳聞。

    聽說是紅夷的火炮,現在朝廷已經派人去向澳門的葡萄牙人求購了。

    只是路途遙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買到。

    而且再加上很多官員倒戈的消息傳來,簡直到處都是人心惶惶啊。

    「大人,目前敵人兵分兩路,正是我們各個擊破的大好時機啊。」

    那個親兵笑道。

    熊廷弼卻搖了搖頭。

    「湖廣和江西承平已久,沒有經歷過多少戰事。而且地方吃空餉嚴重。本來朝廷打算從江西和湖廣調遣八萬人馬,但是現在到的連三萬都沒有,其中一些根本就是剛剛抓的平民,真的上了戰場這些人有什麼用處。」

    說到這裡,熊廷弼就是非常不滿。

    吃空餉早已是大明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大明的官員心裡都非常清楚。

    只是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嚴重。

    「要讓這些人據城而守還行,讓他們出戰。一旦敵人騎兵衝陣,這些人說不定就會一轟而散。」

    熊廷弼說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

    這名士兵說道。

    「守堅城,沿著長江有很多堅城。比如南京,比如揚州。只要守好這些堅城,敵人就拿我們沒有辦法。」

    熊廷弼終於還是使用了自己最拿手的辦法,那就是防守。

    「但是敵人的火炮非常厲害。」

    這名親兵說道。

    「盡人事,聽天命吧。只要守好這些堅城就是一大功勞。」

    熊廷弼無奈地說道。

    防守那些縣城根本就不可能,敵人的火炮實在是太厲害了。

    也只有這些堅城能夠給敵人帶來一些麻煩。

    他已經將大量的士兵調入了那些堅城,只要敵人膽敢進攻這些城池,相信一定會讓敵人損失慘重的。

    而這大概是他唯一能夠做的。

    一想到這裡,他就歎了口氣。

    ****

    非常感謝accelerator1和書友141110122723135的打賞,上一章寫錯了,結果後邊非常難寫。

    搞得我很被動,真的好鬱悶。

    &nb

    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