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阿呆尋仙記

正文 第四章 初雲五境 文 / 東周凍蟹

    阿呆自靜室中走出,呼吸著清新的晨風,舒展了一下身體,只覺骨節裡一片辟啪作響,那響動自尾椎處一路向上直至頸項,一口濁氣自肺部噴出,腳底發力,嗖的一聲居然躍上七級台階。腦海中默念《初雲決》五篇,竟然一字不漏,順著經文又一路運行一個周天,又是順暢無比。阿呆心中狂喜,不禁又運靈氣第二個周天,彷彿無法停歇,直至五周天運功完畢,方想起自己第一日竟然忘了打掃院子。

    急忙奔向門房,迎面卻見執事王真人過來,阿呆頓時紅了面皮撓著頭言道:「師父,弟子貪戀功法,錯過了晨起打掃的時間,望師父責罰。」「哦!既然如此,那早飯就莫要吃了,跟我去後山一趟」。王真人心中著惱,暗自搖頭,心說:還不是少爺心性,明明貪睡軟床,卻說什麼貪煉功法。若不是你老子捐了好大一筆銀子,我才懶得管你。阿呆作了錯事只好硬著頭皮默默跟隨,那王真人腳步輕盈出了後門,直往山上去,一路無話。王真人絲毫沒有等待之意,看似不快卻比尋常登山之人快上許多。王真人心道:小子,在家享少爺福多好,偏偏豬油蒙了心、求甚仙問甚道。你老子囑咐過了,望你盡早服軟回家。今天你早飯未進,這十里山路先累你個半死,待會一大捆柴火只叫你壓得喘不過氣。不出兩日准讓你偷偷躲起來哭爹喊娘,不出三五日還不鬧著下山去。也省了我和師兄多作這無聊戲文。

    正自打著如意算盤,卻聽背後阿呆腳步沉穩紮實,絲毫未顯散亂遲滯之象,竟隱隱趕了上來。不禁斜眼偷瞄,卻見這位爺東張西望,一副大歎山水的遊客摸樣,絲毫沒把這陡峭山路當回事。「哎——!有點意思。」王真人腳下加力,嘴上不停,問道:「森源,昨日給你的《初雲決》看到哪裡了?可有何疑難之處?」阿呆正自留戀山水,見師父問道自己新奇處,連忙答道:「那五冊心法,昨晚弟子已經全部看過一遍,熟是熟了,但疑問之處甚多,還望師長賜教。」「哦?」王真人大為驚奇,不禁顫聲道:「有何不懂,你道說來聽聽。」阿呆覺察到執事王真人情緒波動,本想將自己已經運功至各處經脈的情形說與師父知曉,此時卻猶豫起來。怯生生問道:「師父,那《初雲決》中所說,導引靈氣入體到運行督脈一周天,一般需要多久才能融會貫通?」王真人答道:「靈氣吐納匯聚形成感應,天資聰穎的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體內運行靈氣至諸元一周天,也要一年方可順暢。練功講求循序漸進,切莫急功近利。你可記住了?」阿呆心中大驚,自己的真實情形更加不敢出口,不禁又問:「那師父,五周天之境,一般人何時可成?」「年紀不大、志氣道不小。這《初雲決》五卷大成,五周天運功當可隨心所欲,天資極佳之人也要七年方可得。老夫在觀中多年,像你這般年紀也只見過一位大成者,況且這套心法貫通第四層即可入飛來閣成為內門弟子,還談什麼第五層。」阿呆本想說,那您現在是第幾層,幸好及時收口忍住。自己已經可以慢慢吐納運轉五周天的事,只好先爛在肚子裡了。

    那王真人回頭望見阿呆眉頭深鎖,還道這小子知道厲害,從此畏難,轉回頭暗自偷笑。「不過這小子體格倒是不差,記性又是極好,這修煉一門倒是極佳的人選。」轉念又想:「這也不行啊,現如今、師兄是讓我想方設法將他逐出山門。可太嚴苛了吧,弄得這位爺大病一場也不是良策,這尺度還真難把握,這可如何是好」。二人就此不發一言,一路各懷心事,十里山路卻不覺間走完了。王真人遠遠招呼道:「長青、長柏你們過來。」二道乃是兄弟二人,此時放下手中活計過來相見。「你們兄弟二人、這幾日就帶著森源在此砍柴,三日之後這活兒就交由他來辦吧。你倆另有事情交代。」長青、長柏兩兄弟心中一寒,這紫霞觀雖說不大,多少也要二十來個道人,加上每日進山許願需要供奉食宿的香客起碼也要幾十人,每日裡燒火做飯,這乾柴可不是小數目,更何況這樣一個城裡來的半大孩子。看來執事老大又要整人了。二道相視苦笑,唯唯諾諾地應了。心中對阿呆倒有幾分同情。交代完事情,那執事王真人飄然而去,臨走時還不忘略有深意的瞟了瞟兄弟二人,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這三日間,長青長柏二人自以為摸清了執事老大的心思,帶著阿呆滿後山的轉悠,活兒倒是沒讓他多幹,布鞋卻是磨穿了兩雙。阿呆倒是不以為意,一副很願意和兩位師兄相處的樣子。三日來,大致的情況也摸清了一些:原來這紫霞峰與第二峰落日峰之間有二十里山路,兩峰之間有處山坳,方圓極為廣闊,中間立有界碑,平常兩宮之人並不常走動。除非有重大的道場,方才由上而下的傳音。二道怕阿呆走失在大山之中,就嚇唬他說:至界碑始,千萬莫要再進一步,否則內門怪罪下來,連觀主也兜不住。阿呆每日連揀帶砍倒也能湊齊兩大捆乾柴,二道心中稍定。往日裡沒少受那執事約束,因此對阿呆倒是知無不言。哪裡好走、哪裡有毒蟲出沒,還真是不敢馬虎,全都詳詳細細說與阿呆知道。二人也說些門內禁忌之事與阿呆,那阿呆只是應了,也不多話,時不時放個空什麼的。

    三日期滿,二人又將阿呆帶到林中,再三叮囑一番,也自去了。臨別時長青看看這位爺怔怔的摸樣,心內暗歎:以後可有的你受的。二道這一走,阿呆便迎來獨自上山的第一天。

    見二位師兄走遠,望著手中一把鑌鐵斧,腰間一捆丈八繩,阿呆索性席地而坐,腦中卻一片清明:父親與師父們合謀,這是看準了自己吃不了這苦。可這幾日自身所聚靈氣,隨著《初雲決》的研習終於有了導引之法,正好試試這法門靈不靈。深山之中空無一人,沒有什麼比這兒再好的修煉之地了。切 !不就是砍柴麼?爺現如今力大如牛,精神百倍,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我砍、我砍、我砍砍砍……!就這樣阿呆一路哼著小曲,心中默念《初雲決》,手中鑌鐵斧上下翻飛,只不過小半個時辰,兩大捆乾柴就置於地下。除了一身透汗、還有雙手幾個血泡之外,阿呆半點倦意全無。一看天色尚早,終身一躍上了山溪畔一塊巨石,五心向天運功吐納起來。

    按那初雲決中所記,先是感應週遭靈氣是為所覺,引導靈氣成形是為己用,導引靈氣匯聚丹田是為總綱,然後隨意念注向諸元是為通靈。到之大成,呼吸間真氣即可運轉至週身五脈,並隨心所欲收發自如。所謂氣由心生之境界,是指:五卷大圓滿時,靈氣所化真氣包裹全身用以防禦,以氣化劍吞吐若實質可傷人於五十步之外。修煉進境與施法者個人資質和際遇息息相關。如那執事王真人所言,有些人窮其一生也不得入門,過不了這感應、成形這最初二關,修此功法也就只落得個清心寡慾、強身健體的結果。

    阿呆自六歲起得了邋遢道人的銅符,有了銅符直接聚攏靈氣成形,也就直接越過這最為艱難的前兩關,每日靈氣破胸而入丹田之中,又略去總綱竅位這一關,不知不覺間緩緩滋養心肺,彷彿已經修此功法八年。儘管城鎮之中靈氣濃度頗不如山野間,但正合了循序漸進的道理,也免了靈光大盛走火入魔的危難。這些對於現在懵懵懂懂的阿呆來說,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此刻的阿呆五心向天,心口銅符包裹在衣襟之下放射著璀璨星光,一股透明的氣流自八方匯聚於此,緊貼丹田的青銅符文轉化成絲絲靈氣細線,一縷縷融入他丹田之內。阿呆轉初雲決導引丹田靈氣至週身經脈,一口氣運轉五個周天。每多運轉一次就快一分,身體就越舒爽輕健一分。堪堪又一個五周天流轉完,阿呆在樹影斑駁間,已經像是剛出籠的包子,熱氣騰騰,薄皮大餡,十八條青筋外露,雙頰潮紅,汗珠似雨打芭蕉般,順著鼻窪鬢角滾滾而下。只見這位爺禁不住放聲高歌,不、好像是放聲呻吟,但聽得:喔,呦呵,喔喔、吼…呦呵…。那情形像極了泡腳之人,欲罷不能卻又痛癢難耐的猥瑣摸樣。後世著名的三個字「爽歪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