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嫡女華第

正文 第146章 渣爹後母 文 / 彩田

    不管庾泰願意不願意聽,庾璟年還是慢慢說了起來。「兒子前陣子在司州立了一點兒小功勞,皇伯父有意封兒子為車騎大將軍,讓兒子統帥左右武衛,開府儀同三司,想來恩旨很快就能下來了。」

    庾泰似乎並不感到震驚:「皇上打小器重你,就是封你為王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你與我說這些做什麼?」

    庾璟年微微詫異,卻並沒有多想,只是道:「皇伯父封我做大將軍也好,領兩衛兵馬也好,這都沒什麼,不過皇伯父給了我開府儀同三司的權力,在我的大將軍府裡,我是有權力選任官員,組建我自己的班底的。」開府儀同三司的意思是設置的府邸和進出儀式都跟三司一樣。三司就是三公的意思,這是從一品的虛職,儘管不是具體的職務,但不僅僅是個榮譽,也是社會地位的肯定。

    要知道大皇子在外頭拚搏奮鬥了十幾年,打了多少場硬仗,也不過得了個驃騎大將軍的職務,也是統帥兩衛兵馬。庾璟年不過在當陽城打了一仗,皇上就讓他做了車騎大將軍,職務和大皇子平行,足見皇帝對他的寵愛和信任。

    這樣的大喜事,別人早就歡喜的瘋了,庾泰哼了一聲,一副十分不以為然的樣子。

    庾璟年不理會他陰陽怪氣的態度,只是道:「父王和袁王妃不是一直在操心四弟、五弟他們的差事嗎?等我開府建衙,這些問題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袁王妃這個繼母,庾璟年從小到大就沒叫過一句母妃。

    庾泰和當今皇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按說宗室之中沒有人比他和皇帝更親近的了,可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兄弟簡直就是勢如水火。皇帝不但把親弟弟拘在京城,不肯叫他去封地琅琊國開府,對庾泰的兒子們也十分冷落。若非庾泰的親娘就是太后,庾泰的兒子們都是太后的親孫子,他們恐怕連輕車都尉之類的虛銜都得不到。

    當然,庾璟年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不過皇帝對他的信任重用也招致了兄弟們的嫉恨,這也是庾璟年同兄弟們不合的原因之一。

    老大庾亮是前面的桓王妃所生,皇帝念在桓王妃是桓淑妃親妹妹這一層關係上,對他還算是有所照顧,讓他做了正五品上的羽林郎將,總算手裡有點兒實權。不過如今庾泰和現任袁王妃所生的兒子,老四庾濤老五庾袞幾個人都已經十四五歲,到了該出仕歷練的時候了,皇帝卻一直不肯鬆口,直到現在也沒給他們一官半職,這件事簡直成了庾泰和袁王妃的一塊心病了。

    不過庾璟年要開府建衙那就不一樣了。開府儀同三司,本來自己的府衙內的官吏他就有權任命,皇帝對他寵愛若斯,也決計不會因為這麼點兒小事兒駁了他的面子。到時候把庾濤和庾袞弄到車騎大將軍府上,做個司馬參軍之類的官,既有了出身,又不得罪皇帝,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所以庾璟年這麼一說,其實庾泰心裡也是十分意動的。當然他心裡是十分清楚的,庾璟年肯幫他的前提是,他要促成庾璟年的這樁婚事。

    他正在緊張思索著,庾璟年又道:「我不但可以幫您和袁王妃解決掉四弟、五弟這樁心事。我還可以幫著父王向皇伯父求情,讓皇伯父早日把王府世子之位定下來。」

    按說庾亮這個嫡長子是琅琊王府當仁不讓的第一繼承人,可是皇帝太過偏愛庾璟年,私心裡是一直想把這個王位傳給庾璟年的,若不是郗太后一直壓著不讓皇帝頒旨,這個世子之位早就落在庾璟年的頭上了。

    饒是如此,這麼多年過去,庾亮已經二十二歲了,到現在為止世子之位還是懸而未決,庾泰倒也沒有多麼偏愛長子,可是他卻無論如何不想讓庾璟年上位,所以這世子之位可以說是比老四、老五的前程更牽動他的心。

    庾泰聽到這話就有些不淡定:「你難道是想把這個王位從你大哥手裡搶過來嗎?你還講不講兄弟之情?有沒有半點孝悌之心?」

    庾璟年簡直要冷笑出聲了。他盯著庾泰的眼睛,一字一頓地道:「父王,我再向你聲明一次,琅琊王世子之位,我沒有絲毫興趣。我會說服皇伯父,將世子之位傳給大哥的。」他嘴角扯出淡淡的嘲諷弧度:「當然,如果父王另有想法,想把這世子之位傳給老四弟五弟,我也沒有意見,不過我想袁王妃一定很願意聽見這個消息。」

    這些年袁王妃和庾亮在府中的明爭暗鬥,庾璟年宛若隔岸觀火,看得十分清楚。他對兩撥人都沒有好感,自然懶得管他們去死。

    「你確定你能幫著王府辦成這幾件事?」庾璟年的這些條件,庾泰是真的動心了。他雖然不願意看著庾璟年做大,可是庾璟年自己有本事不說,又有皇帝的全力支持,他就是想打壓也得自己有那個能耐,還不如趁著他婚事的當,討要一些好處。

    庾璟年冷笑道:「父王什麼時候見我在你面前打過誑語?四弟五弟之事當沒有任何問題,世子之位的事,我雖沒有十足把握,但是也有七八分准的。」庾泰考慮了一下,能有七八成把握也算是相當不易的了。

    庾泰道:「你給我些時間,讓我考慮考慮!」

    庾璟年冷笑:「父王當知道我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我只給您一日的時間。若是一日內父王還拿不定主意,從今以後我便再不管琅琊王府的任何一件事!須知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若不是他看重和沈沅鈺的婚事,以他和琅琊王以及庾亮之間的關係,他是絕對不會插手管這些爛事兒的。

    庾泰被他眼中的傲慢和不屑徹底激怒了,拍著桌子叫道:「你這個畜生!你給我滾,立刻滾出去,本王倒要看看琅琊王府沒了你庾璟年,會不會立刻就倒了。」

    庾璟年淡淡道:「父王既然不願意看到兒子這張臉,兒子走就是了。不過剛才我說的那些條件,還請父王好好考慮考慮,不要意氣用事。」說畢帶著蕭十三不

    緊不慢地走出了庾泰的外書房。

    裡頭已經傳出了摔茶杯的聲音,顯然庾泰氣得不輕。

    蕭十三忍不住道:「將軍,咱們今天是來求人的,您何必和王爺鬧得這麼僵呢?」

    庾璟年冷笑道:「放心吧。他是什麼人我很清楚,他是斷然不會放過這次的大好機會的。」庾泰屬於那種外剛內柔的人,外表看起來強硬其實內心十分懦弱,現在他只是在庾璟年的面前放不下面子,過一兩個時辰他自然會想通這些,答應幫助庾璟年操持婚禮的。

    怎麼就讓他遇見了這樣的父親,庾璟年想想也有些鬱悶,偏偏是父母他又沒的選。

    蕭十三聽得似懂非懂,庾璟年也懶得和他解釋這麼多,道:「走吧,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咱們再去一趟榮華閣,我也有段日子沒有拜見袁王妃了。」

    榮華閣裡,袁王妃剛剛打發走了何氏,聽說庾璟年來見她,倒是有些發愣。庾璟年這幾年和琅琊王府鬧得水火不容,連庾泰他都不大理會,自然不會對她這個繼母有什麼好臉色了。

    她一直不明白庾泰是怎麼想的,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子,不好好籠絡,非要鬧成這樣。可她勸過庾泰幾次,讓他和庾璟年修好,甚至可以通過庾璟年和宮裡的皇上修復關係,庾泰總是支支吾吾的,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幾次之後,她也就懶得再勸了。反正庾璟年也不在琅琊王府生活,她也是眼不見心不煩。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老四老五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身上,只盼著他們早日長大成人,當然,能夠繼承琅琊王府的爵位那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她的主要敵人是庾亮而非庾璟年。

    袁王妃便道:「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把人給請進來。」

    袁王妃看著庾璟年龍行虎步地走進來,忍不住拿庾璟年和庾亮、庾濤、庾袞幾個人比較了一番。幾個人都是親兄弟,單純看外表其實相差沒有那麼懸殊,都是俊美無儔的少年郎,可是庾璟年年紀輕輕就已經身居高位,又經歷過戰爭的洗禮,那份雍容、那份清貴、那份自信、那份從容,幾個兄弟就是拍馬也難及。這些混雜而成的氣韻風度,讓庾璟年顯得一枝獨秀,將幾個兄弟全都比了下去。

    真是養移體,居移氣。袁王妃看得是又妒又羨,心想有朝一日,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能像庾璟年這般少年高位,手握權柄就好了。

    袁王妃是個上道的人。沒等庾璟年行禮,她便連忙道:「二郎來了,快坐吧,都是一家人,不用拘禮了。」

    庾璟年本來就不想給她見禮,便不客氣地坐了下來。庾璟年也不由暗想王妃袁氏雖然出身不高,但是這份心機手段著實不易。也難怪這麼多年在王府裡站穩了腳跟。

    這也是今天他來找袁氏的主要原因。袁氏不但把王府的裡裡外外捏在手心裡,連王爺都對她言聽計從,說白了庾泰還有些懼內,庾璟年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所以他才要把剛才在庾泰面前說的那番話,在袁王妃面前再說一遍,讓她到庾泰跟前吹吹枕頭風,這樣雙重保險,就萬無一失了。

    兩人口不對心地寒暄了幾句。袁王妃敢對沈沅鈺擺架子,可不敢對庾璟年怎樣,她看得比庾泰還清楚,老四老五的前程指望庾泰不成,就只有指望庾璟年這個哥哥了。這些年她也品透了庾璟年的性子,典型的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丁點兒的人情也不願欠別人的,滴水之恩也要湧泉相報。所以她巴不得能為庾璟年做點兒事情,賣他個人情。

    便笑著問道:「二郎這次來見我,是有什麼事嗎?」

    那可不廢話嗎!庾璟年今年和袁王妃就見過一面,還是在太后娘娘的含元殿裡。庾璟年慢說平日裡不太回琅琊王府,就是回府了,也根本就不會到袁氏這裡來請安。

    「是有件事情要麻煩王妃!」

    「哦,」袁王妃眉毛一挑,「有什麼事情你儘管說出來,都是一家人,打斷了骨頭連著筋,但凡我能做到的,絕沒有半句推脫。」

    庾璟年道:「有王妃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實不相瞞,我看中了一位姑娘,想娶她為妻,想讓父王和王妃出面為我提親操持。」

    女人本就八卦,袁王妃聽了這話,臉上立刻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來。「哦,」她上上下下打量著庾璟年,「二郎今年也有二十歲了吧,是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就是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這個福氣,能入得了二郎的法眼?」

    庾璟年道:「是蘭陵沈氏大房的嫡女,閨名叫做沅鈺的。還請王妃成全。」

    「是她?」袁王妃真的是大吃了一驚。剛剛見過沈沅鈺,剛剛下了她的面子,庾璟年轉頭就來和她說要與沈沅鈺結親,袁王妃在沈家兩房之中是堅定站在小二房一邊的,她實在不願意讓庾璟年娶了沈沅鈺,給了小大房這樣大的生力軍。

    袁王妃藉著低頭喝茶的當口,字斟句酌地說道:「二郎,本來你的事自然有聖上為你做主,也輪不到我說什麼,不過既然你問到了我這裡,我便不好不提醒你一句,你怎麼會看上這位沈小姐的。你可知道現在外頭沸沸揚揚關於她的傳言可不少!」

    庾璟年眉毛一挑,看著袁王妃目光有幾分陰冷。袁王妃竟然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庾璟年淡淡地道:「不知道王妃聽到了些什麼?」

    袁王妃心裡打了個突,說話越發小心翼翼起來:「這姑娘的名聲現在可不好。都說她八字不祥,命裡克親,還說她子嗣上頭艱難。現在建康人人對她避之唯恐不及,二郎你怎麼上趕著要把她給娶回家來呢?」

    還真想勸他打消了這個念頭。庾璟年只是心中冷笑:「都是些鄉野村夫之言,王妃怎麼也能輕信。沈

    家三小姐出身名門,聰慧大方,難得的是沒有高門嫡女的驕矜之氣,誰娶到她都是福氣,王妃怎麼能勸我將她拒之於門外呢?」

    他冷冷地道:「這件婚事我自會再去求皇伯父為我做主賜婚的,只是成婚的諸般細節還要父王王妃多為我操持。王妃助我娶得心儀的女子,我自然也會有所報答的。」

    庾璟年這話說得十分不客氣,可是袁王妃還真就沒有什麼脾氣。從前她和琅琊王曾經為庾璟年張羅過幾樁親事,不要說庾璟年不滿意,就連皇帝也是十分的不滿意,皇帝曾將她們夫婦二人叫到紫宸殿,當著庾璟年的面告訴他們,「老五的婚事不用你們操心了,朕自然會給他挑好的!」

    相當於直接剝奪了夫妻兩人對庾璟年婚事的發言權。所以庾璟年婚事的決定權實際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而以皇帝對庾璟年的偏愛,但凡他看中了哪家的姑娘,皇帝沒有個不依的,所以說來說去,庾璟年的婚事差不多是他自己看中了就能定下來的樣子。

    袁王妃自然能感受到庾璟年的不耐煩,道:「瞧二郎你說的,都是一家人,什麼報答不報答的?」

    庾璟年也懶得和她打馬虎眼,在他看來,袁王妃是聰明,但是也僅僅是小聰明,二等門戶□□出來的女子總是有些局限性,那就是處處透著一股子自私自利的小氣,和他的沅鈺縱覽大局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他就言簡意賅地把剛才和庾泰的那一番話說給了袁王妃聽。

    袁王妃聽得兩隻眼睛都亮了起來,但凡是做母親的,就沒有一個不為兒女考慮的,庾濤和庾袞的前程簡直就是袁王妃的一塊心病了。這兩個孩子如今一個十六歲一個十四歲,都快到了要說親的年齡,可是那些手握重權的門閥士族,哪一個不是眼高於頂的,莫說這兩人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親王的兒子,就算是皇子,沒有權勢,人家也未必會高看一眼。

    所以若是這兩位再沒個正經的差事,日後想說親都難。

    「二郎你說這話可當真?」親疏有別,小二房那邊畢竟比不得親兒子,袁王妃已經下定決心站在庾璟年這一邊了。

    庾璟年淡淡道:「我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數過!」

    袁王妃立即表態:「我定盡心竭力,幫你把沈家三小姐娶回王府來。」

    庾璟年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樣最好。不過,我剛才去見了父王,父王對我似乎還有些成見,還請王妃多勸勸他。」

    袁王妃自然明白庾璟年的意圖:「這個你放心,你父王那裡自然有我去勸他。」

    庾璟年想了想,拋出最後一枚炸彈:「剛才在外書房,我和父王表過態了,我眼看著也要開府建衙,琅琊王府我並不稀罕,這個王府世子的位子我也沒有興趣。若是你們幫我辦成了這樁事,我自會去求皇伯父將世子之位定下來,到時候……」他故意頓了頓,就看見袁王妃的呼吸都幾乎停頓了下來。

    庾璟年心裡暗笑,仍然不緊不慢地說道:「到時候這個世子是大哥,還是四弟五弟,對我來說,都是完全沒有差別的。」

    庾璟年的言外之意袁王妃聽懂了。若是王妃能說動庾泰廢長立幼,庾璟年也會幫著她們母子從中斡旋,讓她的兒子如願登上世子之位。

    本來庾亮和庾濤都是嫡子,庾亮是原配所生,又是長子,比起庾濤來說,出身自然高貴幾分。而庾璟年又是他的同胞弟弟,按說庾璟年應該是堅定地站在庾亮一邊的。只是,庾璟年和庾亮的關係如今也鬧得勢如水火,因為庾亮不但妒忌弟弟出色的才華和在皇帝心目中與眾不同的地位,還一直懷疑自己當不上琅琊王世子全是因為弟弟在皇帝面前進了讒言的緣故。這些年庾亮沒少給庾璟年下絆子,兄弟兩個早就反目成仇了。

    袁王妃的臉上就泛起一陣潮紅。她嫁入王府這麼多年,心心唸唸的也不過是讓自己的兒子坐上世子之位,將來繼承琅琊王的爵位,繼承琅琊王府,甚至是琅琊國封地。如今庾璟年拋出這麼大一個蛋糕出來,她要是再不接住,那她就真是一個傻子了。

    袁王妃鄭重道:「我必定將這樁婚事當成濤哥兒和袞哥的婚事來操辦!」袁王妃這是在向庾璟年表態了。

    庾璟年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如此我先謝過王妃了。」

    庾璟年帶著蕭十三出了榮華閣,今天自家將軍的所作所為他可是都看在眼裡的。將軍故意挑起王妃和庾亮之間的爭鬥,可有些不地道啊。

    他卻不知道庾璟年這麼做是有深意的。庾璟年有皇帝撐腰,自然可以不理會袁王妃和庾亮這些人,可是沈沅鈺若是嫁給了她,她就不能不應付袁王妃這個繼婆婆,和何氏這些妯娌。

    倒不是說他不信任沈沅鈺的能力。以沈沅鈺的聰慧,她自然是有辦法擺平袁氏、何氏這些人。不過庾璟年捨不得心上人受那麼多苦,所以他就來了個未雨綢繆,讓他們有求於自己,到時候何氏也好,袁王妃也好,都只能把沈沅鈺當成菩薩一樣供起來。

    這世子之位,就是他拋出來的誘餌。

    若是沈沅鈺知道自己還未過門,庾璟年就開始為她考慮這麼多東西,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送走了庾璟年,袁王妃激動地在自己的房間裡轉了一圈又一圈,好半天都沒有平復下來。謀劃多年的事情,今天終於看到了希望,她自然是激動的。這個關鍵的時刻,她是絕對不敢得罪庾璟年的。

    她心裡隱隱後悔,若是早知道庾璟年看中了沈沅鈺,今天庾之瑤帶她來的時候,自己就該對她和顏悅色的。

    她急忙叫了一個丫頭進來,道:「去打聽一下,桃月園那邊,六姑娘的酒席散了沒有?沈家三小姐還在不在了?」

    />不大一會兒,丫鬟打探回來,說是已經散了,沈家三小姐已經打道回府了。袁王妃心裡微微感到失望,若是沈沅鈺還在,她還可以去桃月園找補找補,讓小廚房加幾個菜,現在看來暫時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袁王妃就又叫人去前去請琅琊王庾泰過來。

    前頭說了,庾泰其實頗有些懼內,別看他平日裡在王府胡作非為,那也是王妃默許的,或者是背著王妃的。王妃有請,他又沒有什麼大事,自然是屁顛顛就過來了。

    等到了榮華閣的時候,發現袁王妃已經準備好了平日他最愛吃的酒菜。非但如此,王妃還處處小意溫柔,讓琅琊王受寵若驚。等酒到半酣,王妃說起庾璟年的婚事,

    庾泰冷笑一聲道:「那安縣主剛剛被退親,有什麼好名聲嗎?這孽子怎麼就瞧中了她?」

    他和皇帝有著極深的齟齬,皇帝封沈沅鈺作了安縣主,對她連連加恩,顯然是極喜歡沈沅鈺的。皇帝喜歡的,庾泰就討厭。

    袁王妃自然是知道他的脾氣,道:「這件事,我瞧著也沒什麼不好?」

    庾泰道:「那孽子本來就不把我這個父王放在心上,若叫他娶回了四大門閥嫡女為妻,日後有這樣強力的岳家為靠山,還有誰能約束得了他?」

    袁王妃道:「二郎人有本事,又得聖寵。眼看著就要做到從一品的車騎大將軍了,陞官升得這樣快法,本朝開國以來,這還是頭回聽說呢。日後他自然是前途無量,四大門閥看好他,又怎麼會不捨得將家族中的女孩嫁給他,既然免不了這樣,何不就娶了這位安縣主呢?」

    「唔……」

    「正如王爺所說,這位安縣主現在名聲不好,這樣的人進了王府的大門,才好拿捏。且,外頭傳言說她不利子嗣,若是進門無所出,便是娘家再厲害,她在咱們王府裡也挺不起腰子來。還有,這位姑娘是二郎自己提出來要娶她的,並不顧及她的名聲,可見二郎對她是頗有情意的,咱們想法子拿捏住了她,豈不是就把二郎也捏在了手心裡。二郎馬上開府建衙,有了他的助力,還怕咱們王府不能重新振興起來嗎?若是換一個女孩嫁進來,出身未必就比沈三小姐差了,卻沒有這樣好的條件任你拿捏了。」

    她這話說的在理,庾泰已經聽得心動起來,其實他早就在庾璟年說出那些條件的時候心裡就有幾分願意了。

    他並不是個很有骨氣的人。

    袁王妃卻是心裡暗暗鄙夷,庾泰簡直就是沒腦子,也不打聽打聽沈沅鈺的性子,單憑這些一面之詞,就覺得沈沅鈺已經捏在了他們的手心裡似的了。不過若非庾泰如此草包,她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把王府捏在手心裡。

    「……那依你的意思?」庾泰已經完全心動了。

    袁王妃笑吟吟地道:「自然是滿足二郎的心願,幫他把這個女孩娶回家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