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爭史上的神話演義:小米加步槍

《》正文 004 這張靈甫可不一般 文 / 亦客

    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陳毅道:「先說74師。74師由74軍整編而成。這是蔣介石學習美國的經驗,將軍整變成師,便於機動作戰。74軍全面抗戰爆發時組建,轄3個師。第一任軍長為俞濟時,後繼者有王躍武、施忠誠,現在是張靈甫。從抗日衛國角度講,該軍是一支抗日英雄部隊,幾乎參加了抗戰8年所有國民革命軍針對日寇的重大戰役,屢挫日軍精銳。1938年7月的江西德安萬家嶺大戰,其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全殲日寇106師團17000多人,其58師8000人僅剩500。1941年5月的江西上高會戰,該軍擊斃34師團巖永少將指揮官,重創日寇33、34師團,斃敵15000多人,取得抗戰以來空前大捷,被蔣介石譽為『開戰以來最精彩之戰』,蔣並授予其軍中最高獎賞--飛虎旗一面,並讚譽74軍為『抗日鐵軍』。1943年11月的湖南常德戰役,該軍又與日寇南京大屠殺元兇3個主力師團20000多人血戰16個晝夜,共斃敵10000多人。其57師傷亡殆盡,全師8000將士,最後只剩180人。」

    突然附近有腳步響動,粟裕打住話茬,警覺地看看四周,然後對陳毅道:「隔牆有耳,我們回營房慢慢談。」

    回到營房,粟裕泡上一壺熱茶,兩人邊喝邊聊。陳毅說:「日寇投降後,74軍到南京受降,並擔任南京守備,成為『御林軍』。現在蔣介石將其改編為74師,全副美式裝備,投入內戰戰場。」粟裕歎道:「這74師果然不凡,抗日英勇,禦侮愛國,只可惜今日將槍口對準了人民,這張靈甫也成了他的得力干將。」

    陳毅道:「這張靈甫可不一般。他是陝西長安縣人,父母是農民,但遺憾他卻不以救農民於水深火熱為己任。他曾在胡宗南部任團長,追隨胡宗南圍剿紅四方面軍,*十分堅決。當年他率部進攻紅四方面軍,至川陝邊境人跡罕至的高山峽谷,爬山無路,過河無橋,又補給困難,斷糧缺水,官兵凍死餓死許多,他自己亦手腳凍傷,仍對紅軍窮追不捨。不過,抗日還是功不可滅。整個抗戰期間,他在74軍軍長王躍武的麾下多次與日寇血戰。1937年的淞滬保衛戰,他時任團長,面對日寇的衝鋒,他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率領一百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連續打退日寇七次衝鋒,斃敵800多人。同年12月的南京保衛戰,他奉命擔任阻擊任務,左臂中彈傷勢嚴重,仍裹傷鏖戰。數天後體力不支,仍堅守陣地,王躍武聞後命人把他抬下戰場,送進戰地醫院。1938年的江西德安萬家嶺大戰,他時任旅長,親率一支突擊隊,偷襲敵駐守的地勢險要的張古山。出敵不意,從山背面,攀木掛樹,爬上懸崖峭壁的頂峰。在正面部隊的配合下,與敵鏖戰五個晝夜,他親臨前線指揮,身中七彈不下火線。最終日寇一個師團全軍覆沒。蔣介石因此授他雲麾勳章、寶鼎勳章。時任國民黨軍委會政治部三廳廳長的郭沫若特採訪了張靈甫等人,刊登《中央日報》,並編寫話劇《德安大捷》,張靈甫以真實姓名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