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七十九章 豆萁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七十九章豆萁

    (演義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曹丕此人文學佳,又有一身武藝,可稱得上文武全才,當了多年世子,還破獲了魏諷謀反一案,也算得上是政治經驗豐富了。不過就是有一點不好,心眼小,說來這也是遺傳自老爸曹操,不過曹丕比起曹操來說又更厲害了,曹操多年打下來的江山,知道過程的不易,能忍就忍,曹丕就不同了,或許也是沒繼位之前太忍的關係,上台之後對於當年沒給他好眼色看的一群人都來了一個打擊報復,就連叔父曹洪也沒逃過,(說起來曹洪也是過於吝嗇了,身為侄子還是世子身份的曹丕向他借點錢也不肯,只是就為了這些小事曹丕就一直懷恨甚至到要殺曹洪的地步也太過頭了。)險些被殺,最後在太后的介入之下,改判為罷官,日後曹丕兒子魏明帝上台才重新可以起用。

    對付功勳卓著的叔父如此,對於親兄弟自然也不會放過,本回演義中曹植賦詩一事便是出自《世說新語》中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流傳的版本不同,也有傳說並非曹植所作,但是其中的比喻確實將當時曹丕對兄弟的威逼表現出來了。

    曹植是當年與曹丕爭奪繼承權的主要對手,曹丕對之忌憚三分,雖然沒有殺他,但是仍將其遣之封國,派遣監國使者監視,並屢次找借口遷削改封,這一政策直到魏明帝即位也沒有改變,曹植屢次上書求用都不成功,最後鬱鬱而終。

    不過相對曹植來說,其實曹丕更多擔心的是曹彰,曹植能力上佳,但是畢竟不掌兵權,他的權力來源於曹操的寵信,曹操死後,他的權力基礎消失,而一些黨羽都被剷除,他的封國又被嚴密控制,所領兵不過幾百老弱,只要不給其機會,曹植就翻不起浪。但是曹彰不同,他本是大將之才,上陣多有勝績,領有大軍,且有異志,《魏略》中便記載他對曹植說:「先王召我者,yu立汝也」,《魏氏春秋》記載曹彰問先王璽綬一事,此事在賈逵傳中也有記載,便是本章開頭的一段,曹彰比起曹植來更有奪位的實力,所以曹丕對其最不放心,黃初四年,曹彰暴死。對於其死,三國誌注中談到曹彰問璽綬一事,稱「故來朝不即得見,彰忿怒暴薨」。

    說到這裡,我們先把曹魏兄弟的恩怨放在一邊,先說說這個皇族宗室如何處置的問題。在周朝時期,皇族是分封到各地,作為朝廷羽翼的,但是明顯效果不好,秦朝建立後,郡縣制就取代了分封制,那是否以後分封制就不存在了呢?那自然不是,漢朝依舊存在分封制,不過劉邦死前的白馬盟誓從而將周代的分封制度做了一個極大的改變,便是異姓不得封王,也就是說周代時期那些異姓大諸侯是不可能出現了。(雖然異姓可以封侯,但是待遇與王有這天壤之別。)雖然之後還有多種變革,至此,皇族處置的大方向基本定位了,便是分封到各地去和在中樞輔政,前者都漢晉明,後者如李唐,總體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便是維護皇族利益。

    現在我們談到分封制總說他們的不好,維護一家一姓的利益有什麼對的,歷代非皇族之人自然也不喜歡皇族佔據重要位置,這樣自己便沒了機會。然而若站在皇家的角度之上,以分封制度與皇族捍衛自己的利益到是也不能說他們的考慮錯了。而且分封制度也並非一無是處,各路諸侯王雖然有兵權,但是糾集在一起的力量總敵不過中央朝廷,若想作亂馬上便是覆滅的命運。而若是中央朝廷被權臣奪權,中央肯定會一度混亂,則諸侯王便可高舉大義之名進軍中央,以保皇姓,這樣一來等於兩者在朝野形成了雙保險,皇位就算變換也就是在自家一姓之中。以宗親子孫在中樞輔政也是一樣的道理,上陣不離父子兵,以宗親輔政總是比外姓姓得過。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都是難得的名帝,卻不約而同的採取了諸子分封制度,並不是他們昏庸,而是為了他們皇族的利益,這是必要的措施。

    應該說,這種措施在皇朝初期是很有效的,西漢初年劉姓能在呂後死後奪回政權,在外的諸侯王出力不少,李唐開國到安史之亂的這段時期,能在多次變亂中屢屢奪回政權,李唐宗室在內外的力量極其重要。

    在這樣的一個措施中,中央朝廷佔據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地方諸侯王實力再強,合力也不是中央朝廷的對手,只有當中央朝廷至少有一部分力量站在皇族一邊的時候,地方諸侯王才有成事的機會,如呂後死後,如不是周勃等人乘虛奪得了兵權,單單依靠劉姓諸侯王的那些兵力是根本不足以與中央朝廷對抗的。也只有當中央朝廷混亂不堪,屢屢走錯棋的時候,才會發生外地藩王入京的事,比如那著名的八王之亂被當作分封制不妥的例子,但是要不是晉惠帝太過白癡,控制不住下面的明爭暗鬥,賈後引狼入室,就憑那幾王的聲望兵力,(所謂的八王之亂,亂子是夠大的,但是八王的實力遠比不上西漢七國之亂時的吳王等人的實力)根本不夠對抗中央的力量,八王之亂的根源還是在於選了一個白癡做皇帝。至於靖難要不是建文帝屢屢走錯棋,就以朱棣的實力,根本翻不了船。(建文輸的真叫冤枉,要不是他總是下莫名其妙的詔書,和運氣實在太糟糕,朱棣連一年都挺不過去。在總結靖難時總說朱元璋殺了那些名將是建文失敗的因素,其實在我看來,根本一點關係也沒,靖難之役雙方都湧現出了大批傑出的將領,換那些老將來了也未必討的了好,何況就建文這搞法和運氣,徐達再多活幾十年也不行。不過最後政權倒也算是落在一家人手裡吧。)

    不過無論是分封制度還是宗親在中樞的地位都只是在初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皇朝的地位漸漸穩固,不再需要分封制度為之保駕護航,反而因為內外皇族對皇位的窺視,後幾代皇帝們開始漸漸採取了排擠皇族的作法。這也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後幾任皇帝再也不能有如前代皇帝一般對著皇族中那些甚至是自己長輩的同姓有著足夠的控制力。(資歷在時代中還是很有用的,若說第一代皇帝對於那些皇族不是弟弟就是兒子侄子有著絕對的威望,第二代皇帝有著長子還能控制著絕大多數人的話,從第三代皇帝開始,祖父父親為之帶來的威望就幾乎消失為無了。建文帝的一大弱點便是他的輩分比許多藩王起來太低,外地藩王不服,建文自己也感覺到壓力,若是他父親朱標在世,便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了。)而隨著絕大多數的異姓臣子的支持,諸如削藩的辦法便接連到來了。

    這在各代往往有標誌性的轉折點,如西漢之七國之亂,(從此開始漢代諸侯王勢力越來越弱,到了武帝推行推恩令更是無力繼續。)唐朝肅代兩宗,(肅宗為控制大權,一方面收回李唐諸王的權力,一方面又寵信宦官,不料從此之後權力便收不回來了。)明朝之靖難,(外姓藩王上台的成祖上台後自然對外姓藩王不放心,之後明代諸王基本上是空架子了,沒有什麼兵權。)

    在這之後,權力便集中到中央朝廷手中,但是這往往引起的又是中央權力過大,皇帝又不能信賴那些皇族宗親,權力就向著外戚宦官權臣中一點點倒去,這對於天下未必是壞事,但是對於一姓之皇朝肯定是壞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