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三十二章 袁家之亡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三十二章袁家之亡

    (演義第三十二回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因為下一章便是對三國演義第一部分的總結,所以這章不但是說第三十二回,也是說第三十三回的演義,不過這兩章其實到也說的是同一個內容,便是曹操掃平袁家勢力的過程。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說羅貫中的不公平,怎麼說袁紹也是漢末的風雲人物,數一數二的大諸侯,他與曹操的交鋒也是漢末的重頭戲。可是羅貫中對此也太過吝嗇筆墨了。赤壁之戰,單就放火那夜,就用了兩章,更別提之前的連番鋪墊了,而同樣是漢末的重大戰役,官渡之戰居然就半章解決了,便是連關羽的跑路也比他花的筆墨多多了。這還不說,曹操在官渡之戰後對袁紹勢力動兵,從建安七年chun再度北進,到建安十二年九月袁尚兄弟被殺,整整五年半的時間,就在演義筆下兩章帶過,須知曹操自初平元年起兵算起到官渡之戰的建安五年,也不過十年而已。

    更令人鬱悶的是,羅貫中在這兩章開始寫了個年份,後來就再沒提及,而故事便如流水帳一般寫下,中間沒啥停頓轉折,就好像一場戰事接著一場,也沒休息過。這和之間的詳盡敘述反差太大了。所以我小時侯看過這章,再到下一章看到劉備和劉表說自己髀裡肉生,不由一怔,心想這沒過幾天啊,才兩章時間,您劉老大這肉也長的太快了吧。後來一看歷史,才知道自建安六年劉備投奔來此(演義中劉備說此話是在勸說劉表偷襲許都之後,那是發生在建安十二年的事。)已快七年了,難怪劉備說自己日月蹉跎了,他剛來荊州時才四十出頭,此時已經快半百知天命了,眼見曹操在一統北方,自己卻在劉表這仍做這賓客,無怪乎要哀歎了。

    好了,我們既然知道這兩章是近五年的時間,我們還是就著演義說說這五年的事吧。

    第三十二回一開始,袁紹就死了,袁紹乃是漢末的重要人物,其歷史地位不亞於三國的建立者曹操劉備孫權,東漢最終成為一番諸侯割據的局面,他其中作用不小,勸何進引邊兵入京,殺宦官,聯軍與董卓對峙,引發諸侯混戰,這些都是他起的主要作用,可以這麼說,假若沒有曹操,那最終北方還是會有人出來統一。(曹操那句「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只是曹操的自誇之詞,信不得,沒他其他人照樣能出來一統。)可沒袁紹,那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諸侯混戰,之後的三國,說不定我們都看不到了。當然,就這點上來說,他沒起什麼好作用。

    袁紹所謂四世三公,靠這點在諸侯爭霸中佔了不少便宜,但是他也並非只靠家族的無能之輩,他能最終在北方雄居四州,最終成為曹操的頭號大敵,並壓得曹操一度陷入困境,便可知他的能力,我們切不可因為他的最終失敗,便認為他一無是處,尤其不能將演義中的袁紹當作真實的袁紹,因為袁紹在演義中被大大貶低,成為一個頭腦簡單,耳根子軟,行事糊塗的窩囊廢了。這也可以說是失敗者的代價之一吧。

    袁紹被羅貫中等這樣的後人醜化,很大程度上是他對於人才的態度,須知大多數的讀書人做不了皇帝君主,只能做人才,所以他們對於那些能提拔人才的如曹操劉備孫權等人都予以讚頌,而對那些不能提拔人才的便貶低之。就拿陳壽做的三國誌來說吧,他在武帝本紀中寫到曹操入鄴後在袁紹墳前哭祭時,回顧了一段往事,頗有為袁紹之敗,曹操之勝的原因做解釋的意思。

    「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後世人常以這段話來說明袁紹重視地理不如曹操重視人才,更認為曹操重視人才是勝利的關鍵。

    不過我對這點頗有不同的意見,不知這段對話是否真實,假如是真的對話的話,曹操這話頗有逃避問題,偷換概念的味道,袁紹問的是哪裡可以作為發家的地盤,或者說日後的戰略方針問題,這種問題,就好像袁紹的回答就是一個很標準的回答,「南據河,北阻燕、代」,再比如說隆中對也是之類的標準回答,佔據荊益兩州再度進取。(要是諸葛亮和劉備談大道理,說您要重視人才啊,重視人才就會發達,具體怎麼做一點不說,你看諸葛亮會得到重用嗎?)

    可曹操卻不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偷換了概念,他說「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這表面上回答的很漂亮,重視人才,以道駕御這些人才,便哪裡都行。可是仔細品來,他什麼都沒說啊,就好像以某某精神為指導,便無往不勝,道理對,但是具體怎麼做都沒,假如他說了怎麼行使措施吸引人才,那到還罷了。可現在就好像有兩個領導人在競選,一個人說的步驟很詳細,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而另一個人只喊口號,你相信誰呢?

    可偏偏就是這個喊口號的勝利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我看要麼這段話就是後人的附會,以他們兩之後的行徑加上的。要不就是曹操誆了袁紹這個冤大頭,把袁紹的話騙出來了,(袁紹問他問題,他回了一句,您說呢,先把問題踢回來先。)自己就用大道理敷衍過去。

    當然,不管是如何,這段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袁紹在對人才的使用上比曹操確實有差距,但是切不可認為袁紹不重用人才,袁紹對謀臣的話還是聽的,沮授等人還是得到袁紹的重用的。更不可認為只需要人才就可以無往不勝,須知人才這個東西比較虛,這一方面是說無法量化,像戰略方針一般都說佔據哪裡哪裡,從來不說吸引人才若干,因為人才這東西變化太大了,你根本不知道哪個是人才哪個是庸才,沒辦法象地盤這樣實打實的。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動性太強,而且都是逐強流動,你沒有立錐之地的時候,人才根本不會來理你,就拿兩個典型例子,一個曹操一個劉備,他們是三國中重視人才的典型,但是曹操要不是得了東郡作為地盤,他手下還就是自己的那干家中兄弟,得了東郡兗州,才有荀彧等人的投奔,劉備也是如此,關張固然一直在他身邊,但是卻一直流離失所,無像樣的謀士來投,但是等得到了荊州半壁,投奔的人才就絡繹不絕。為何?因為你沒有地盤,就不可能養得起人才,(是人才就要花大價錢來養,不然就被挖走了。)沒有地盤,人才也對你沒有信心(連立錐之地也沒,怎麼叫人才跟著你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真有會空手道的人才也不一定跟著你了。就拿我們現在來說,是世界五百強能招到人呢,還是註冊資金剛滿十萬在酒店辦公的小公司能招到人呢),所以說地盤實力人才什麼都不能缺。

    而談到袁紹的失敗,除了人才等因素之外,更關鍵的還是他的接班人問題,袁紹官渡雖敗,但實力尚存,曹操雖勝,也是慘勝,冀州在官渡之後雖然一度許多地方叛亂,但是在袁紹鎮壓之下,都告平定,以四州實力,若是與曹操周旋,未必不能自保,可是袁紹偏偏在此時死去,而留下一個繼承人問題。

    演義中說袁紹點頭同意袁尚接任,但是在三國誌的記載,並沒有看到這點,只說「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己害,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這樣看來袁紹沒有立遺囑甚至審配假造遺囑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究根問底,繼承人的問題還是出於袁紹身上,假若不是他喜歡袁尚又因為袁譚是長子而在繼承人問題遲疑不決,也不會導致謀臣之間分裂的局面。假如他早早立了袁譚為繼承人,那也不會有審配等人會站在袁尚這邊,假如他想立袁尚為繼承人,那雖然麻煩,但是也並無不可,將袁譚處死或者軟禁即可(雖然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度,但是非長子繼承的也屢見不鮮。)可是他偏偏長期遲疑不決,對袁譚方面:他一方面將袁譚委以重任,長期領兵,在官渡時便和袁紹一起帶兵,另一方面卻在重病時仍不將其召回,滯留外地,導致繼承權旁落。對袁尚方面,他一方面喜愛之,審配等重臣親近袁尚也不反對,另一方面卻不明確他的地位,更不削弱袁譚等人的勢力。袁紹的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遲疑不決才是他最終失敗的最大原因。

    其實假若四州共奉一主,無論是袁尚還是袁譚,借助四州實力,都有自保的力量,但是袁紹沒有解決繼承人的問題導致兩人分裂,相互攻伐,甚至引曹操為助力,這樣不覆滅才怪了。(在袁譚袁尚相互攻伐之下,曹操仍舊花了五年才將之平定,可見袁家的實力。)

    袁尚袁譚兩人,就好像袁紹袁術的翻版,袁家兩代都遭到這樣的命運,而且都被一個人曹操所佔據勝利果實,也不知是袁家的傳統呢,還是曹操命中是袁家的剋星。

    曹操這次出征,可以說策略遠過戰術,尤其是第一次暫時撤軍誘使袁尚袁譚兩人內訌,第二次不攻引發公孫康斬袁尚袁熙,兩次其實都是同一種方式,卻能連連奏效,可見內亂猶勝於外患也,我看三國誌在袁紹傳談到此時注引魏氏春秋中的劉表遺譚書遺尚書,漢晉春秋中的審配獻譚書,便不由歎息,劉表審配之書信並非沒有道理,但是這些道理在長期的利益衝突之下卻是毫無用處可言。親情在利益之下毫無價值,等到了後來,就是想停下也無濟於事,只是苦了審配這干人等和袁紹的基業了。(這自古以來,兄弟為繼承人這位置,反目成仇的例子數不勝數,演義中之後還有好幾個兄弟之爭的故事,不過總體說來,袁家兄弟之爭最為慘烈。)

    最後再說說曹操追逐袁尚到烏丸之地一事,其實所謂北伐不如南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南方的戰略迴旋餘地不如北方大的關係,北方假若中原被佔可以逃往關中河北,關中河北被佔可以逃亡草原大漠,在草原上藏匿的空間就更大了,像朱元璋的北伐乃是最成功的北伐了吧,但是元順帝逃到草原上,也拿他沒辦法。而南方就不同了,長期沒有開發,主要力量在長江流域,一旦攻破長江防線就完了,之後雖然珠江流域也得到開發,但是畢竟一來太晚,二來珠江流域被攻破再外面可就是大海了,做海盜可就沒那麼容易回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