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十八章 攻城和伏兵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十八章攻城和伏兵

    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撥矢啖睛

    三國演義不單是本,也是一個極好的軍事戰術教材,儘管不能和真正的軍事著作相比,而且一些內容過於小說化,不能當真,但是三國演義中列舉的一些戰例也是頗有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特點,而本回中說到張繡曹操,呂布和劉備兩次戰役,其中說到曹操攻城,撤退時設伏,呂布奪小沛這幾個例子,我們本章便圍繞著這幾個例子說說古代的攻城和伏兵。

    城市是文明的象徵之一,而在軍事上,城市則代表著文明部族的防衛力量,當農耕文明達到一定程度,一個地區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定居人口和財富時,城市就出現了,隨之而來的自然是強盜,這些強盜有可能是野蠻部落,尤其是遊牧民族,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文明,無論如何,為了保護自己,城市便需要高牆來作為防禦力量的補充。當發覺磚瓦構成的城牆能極大程度的減少血肉之驅的民眾傷亡後,作為弱勢一方,選擇守城就成了必然,而戰爭也往往成了對城市的爭奪。

    在相當成的時間內,城市的建築能力遠遠超過了軍隊的攻城手段,尤其是如首都一樣的大城,在幾代人不斷的修築下,堅固無比,所以在古代兵法中說,攻城為最下策,攻城不單傷亡數量要遠遠高於野戰,而且往往徒勞無功。春秋戰國時期,便常有圍住對方都城數年卻不得攻破的結局,最著名的便是秦軍攻打邯鄲了。

    為了增強城牆的防衛力量,除了對城牆加高加寬之外,其他的附屬設施自然是必要的,增加一道內牆和護城河已經是最簡單的辦法,箭樓、閘樓、城樓、角樓、敵台、敵樓、堞牆、垛口、吊橋等城牆附屬建築使城市的防禦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難以攻下,在攻城器械缺乏尤其是火藥沒出現時,古代攻城是怎麼樣的呢?

    一般來說,選擇攻城的一方在兵力之上會處於優勢,為了減少自身傷亡,圍城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在自身糧草充足而對方糧草不足又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圍而不攻往往能得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在現實中,卻不太有這樣的機會,因為攻城的一方在人數優勢的同時也消耗了更多的糧草,儘管城市中往往會有大量的平民,但是攻城一方的糧草往往要從遠方運來,外加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很多也是糧食存儲中心,這樣一來攻城方選擇圍而不攻就不是明智的選擇,除非已方佔據了太大的優勢而對方孤立無援,時間和空間都在自己這邊。

    而當攻城成了必要時,攻城器械和辦法便是第一位了,最常用也是在小說演義中最常見的就是雲梯和攻城槌,而演義中對應的往往就是滾石檑木沸油了,雖然說演義裡說的實在太過簡單,但是也不能不承認,這些攻防辦法確實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了。假如沒有效果,那我們在之後官渡之戰中會看到投石機,地道的出現,實在不行的話,引水灌城也是一種辦法,不過那種另類的辦法並不是每種城市都適用的。

    我們還是結合戰例來說,攻城中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便是選擇其薄弱環節,在其中短時間投入大量兵力攻破之,當然為了防止守城方也在同時聚集大量兵力,則利用聲東擊西計策,誘使對方將注意力集中到另一側則是必要的。曹操在演義中可以說是做了最佳的選擇,先填掉壕溝,去掉行軍障礙,再填柴薪積草在城邊,這並不是要燒城,而是如填壕一樣的做法,減少城牆與地面的高度差,以便軍隊的進攻,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雲梯,只是絕不會放那些容易燃燒的草,而是黃土沙包等物了。(不過假若以演義這樣的描寫,這次攻打的到不是真正的大城,而倒像一般的小城甚至城寨了。)實際上把真正的兵力集中起來於夜間在另一側進攻,假如沒有被識破,這確實也是一種完美的攻城套路。

    不過真正的攻城自然不會那麼簡單,那是一套複雜的程序,本章也並沒有打算做軍事販子,詳細介紹攻城器械的用途和攻城辦法,那會在以後的一章中專門敘述。

    再說說劉備和呂布對峙一戰,那也是另一種攻城態勢,劉備在得知曹軍來援後,便分兵在城外立寨,這也是一種守城方式,儘管單純的守城能減少傷亡,但是很容易陷入被動之中,而在城外立寨,與城市相互策應,這樣攻城一方在進攻的同時就不得不預留部分兵力在防備城外城寨的攻擊,這樣對城市的壓力就減輕了,陳宮日後便在被圍時向呂布提出這一意見。而且在有援軍的情況下,也能更好的策應援軍活動,而不至於被攻城一方分離,所以古代重要的城市防禦體系都是由幾座位置可以相互策應的城池構成的,而攻城一方就要佔領各要地,一來限制守城一方的活動,二來阻礙對方的援軍。(甚至有攻城一方在敵方援軍來時自己修築城寨的,最著名的西方莫過於愷撒對高盧一戰。)

    當然,劉備和曹操一樣,效果都不是很好,小沛的失去也是失城中很常見的追擊潰兵入城,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這兩個事件在歷史上都沒有明寫,只是小說中運用了這種寫法,真實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到是曹操和張繡劉表聯軍一戰,卻是如演義中所寫這般。演義中張繡對曹軍戰中伏,而之後劉表張繡聯軍追擊又中伏,張繡聽賈詡言再度追擊大勝,這都是史書上有所記載的,而這些事例,都說明了一個例子,便是伏兵在古代戰爭中的地位。

    演義中將伏兵說的如同神話一般,三國演義中火攻和伏兵可說是以少勝多的當家寶貝,只要是大勝,不是計出伏兵就是火燒什麼來著,而且都和諸葛亮等人聯繫在一起,讓人不免覺得火攻伏兵實在是制敵之良藥,其實倒並非如此。

    伏兵確實很好用,中國史書上伏兵的例子屢見不鮮,伏兵是以少勝多的重要手段,其一大原因便是軍事陣型的限制。

    軍事陣型在古代作戰中出現的很早,西方出名的如馬其頓方陣,東方的陣型繁多,不少還帶了神話色彩,如八卦陣,但是總體構思是一樣的,便是在紀律基礎之上在戰鬥的部分地區集中優勢攻擊。而由於陣型的平面效果,使得作戰中大多數士兵只能面對一個方向,而一旦側後方受到攻擊時,則往往會動搖,所以東西方戰鬥都講究迂迴到敵人的後方或側方,在此進行打擊能得到比正面對抗好千百倍的效果,往往會使得對方潰散,而潰散的士兵人數再多,也無法與有組織的陣型軍隊對抗。所以伏兵的以少勝多很大程度是得益於此。

    而伏兵又佔了另外兩大優勢,一來是突然性,人的心理對於突然出現的事物總有恐慌xing,假如本來以為安全的地方出現了大量不知數目的軍隊,很容易軍心潰散,而另一方面,伏兵往往是先引誘敵方,敵方追擊的過程中不可能保持完美的陣型,此時的衝擊那要有效果的多。

    所以伏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中國史官過於講究計策的重要性,追求文字的戲劇性,重視戰略構想,而忽視戰術細節的描寫,導致伏兵被神話了,任何一次戰役都是由最小的細節構成的,沒有一次戰役是只靠某人的神機妙算就能成功的。

    就以伏兵來說,要對敵方埋伏這並非所有的軍隊都能做到,必須令行禁止,就以埋伏的軍隊來說,假如不聽指揮,不等時機成熟就衝出,那要不就被人識破,要不就得不到大的戰果。再以引誘的軍隊來說,要求先敗後勝,說來簡單,這先敗要敗得不讓人懷疑又談何容易,打得過了,自己逃回去的機會也沒,一觸即潰,則別人懷疑不來追擊,而且被人追擊又豈是那麼容易逃的,搞不到還沒到伏兵地點,就被滅了乾淨,而且等敵人中計後,伏兵大起,你這引誘部隊可不能還是一直逃下去,不然追兵便可乘機追圍攻擊而逃過一劫,你這誘兵還要反過來迎擊,此時敵人很可能拚死突擊,要堵住才行。

    這一切,沒有長期的訓練和嚴明的紀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不能指望連戰鬥都沒有戰鬥過的新兵甚至土匪來做伏兵這種高技術活,歷史上能使用伏兵的大都是戰鬥多年的軍隊,如曹操在攻打董卓時中伏,非他不懂兵法,而是他軍隊不能用,只是一些鄉勇而已,怎麼能和涼州正規軍對抗。等到了日後有了基業,嚴行軍法,才鍛煉出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樣才能馳騁中原。

    不但伏兵如此,對付伏兵也是一樣,比如敵人潰逃,若是令行禁止的軍隊,便可控制,不盲目追擊,反之就會盲目追擊,導致陣型混亂,被敵軍所乘,如日後在白馬斬文丑一仗。或者即便中伏,有經驗的軍隊也比一般的軍隊容易鎮定,而且由於紀律的約束,也容易在指揮下統一行動,不潰散,以減少傷亡,甚至反敗為勝。

    演義小說總說為將如何如何神機妙算,或者武藝如何高強,好像將領最重要的便是奇計和武勇,其實,真正的將領,能將下屬訓練成一支真正的軍隊,才是最重要最基礎的。沒有軍隊的戰鬥力作為基礎,一切都是空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