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十四章 徐州之失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十四章徐州之失

    (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即便在極近的時間段也可能發生相同的兩件事,甚至兇手是同一人,此章說的呂布夜襲徐州就是如此。

    在演義中,對此事描寫的是非常的偶然,好像就是因為張飛醉酒打曹豹,引發曹豹報復,導致呂布進犯。而真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

    在三國誌註解中引英雄記的說法:「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里。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益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益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內,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布遂夜進,晨到城下。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佈兵。佈於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

    在三國誌先主傳中就談的比較簡單「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

    其共同點是呂布主動攻打劉備的下邳,原本是徐州一員的曹豹勢力是站在劉備對立面而支持呂布。其不同點是英雄記稱在呂布進軍期間發生了張飛與曹豹的爭鬥,並且張飛殺了曹豹。而演義將英雄記做了改動,加入了曹豹是因為張飛強行灌酒行兇而發怒,並暗通女婿呂布的事件,其很大程度是為了突顯張飛的莽撞。但曹豹投向呂布自然並非演義說的那般簡單。

    前文曾經說過,劉備能統領徐州是各方勢力平衡下的產物,徐州本土勢力無法選擇出一個迎合各方代表的人物,而且他們或許也不願意主動在亂世出頭統領危機中的徐州,而不得不如當初兗州一般選擇第三方的軍事勢力,也就是劉備接管徐州。

    但是,徐州是個燙手山芋,經過曹操的大屠殺,原本富裕的徐州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儘管陳登稱徐州戶口百萬,但是在遭到曹操兩次攻伐並大加搶掠殺戮後,東海等郡破敗不堪,幾萬人口被殺。已經遠非當初的徐州可比了。內部勢力分歧,且不說掌有原來軍隊實權的丹揚勢力,就是將劉備扶植上徐州寶座的以陳登,糜竺為代表的本土勢力也並非好相與的,一旦劉備有所處置不當,就可能鬧出危機。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徐州危機四伏,北方袁紹和陶謙處於敵對狀態,一度派兵增援曹操對徐州的攻伐,而公孫瓚已經處於袁紹下風,已無力支援徐州,曹操自不便說,乃是徐州大敵,只是陷於苦戰和迎帝之中,無法抽身,但是一旦緩過氣來,便可能再度伐徐州。而更糟糕的原本是盟友的袁術因為不忿徐州被劉備得到,而和徐州成為敵對狀態,如此一來,徐州便是四面受敵。

    面對這樣的困境,劉備也顯出相當的政治才能,雖然在此時史載不多,但是從後來的歷史看,他處理的頗為得當,對於外部勢力,他向曾經與之交戰的袁紹表現出和談的意願,從日後的情況看,袁紹對於劉備伸出的橄欖枝應該是接納了,三國誌注引中稱「陳登等遣使詣袁紹曰:「天降災,禍臻鄙州,州將殂殞,生民無主,恐懼奸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ri昃之憂,輒共奉故平原相劉備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於執事。」紹答曰:「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儘管說此是否真實待查,不過從袁紹日後對劉備的態度看,袁紹對劉備能投向自己這邊是很歡迎的,而且劉備也加深了其關係,袁紹之子袁譚就曾經被劉備舉為茂才;而對於不久前的大敵曹操,劉備一方面利用各種方法示好,另一方面也在時刻防備,比如收留呂布,雖說此事日後看是個失策,但是面對軍力強橫的曹操,呂布的存在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而對於袁術方面,只怕敵對是唯一的選擇,從徐州本土勢力選擇劉備開始就如此了,而選擇和袁紹交好與袁術敵對,從當時的勢力對比看,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劉備的對外政策,顯然得到了徐州本土勢力的認可,而劉備的對內政策,也得到了徐州本土勢力的歡迎。

    劉備日後在談論時說到,他所用的方式和曹操往往相反,正所謂:「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cāo以急,吾以寬。cāo以暴,吾以仁。cāo以譎,吾以忠。」其確實如此,曹操在兗州,對外攻伐掠地,對內鎮壓削弱本土勢力,劉備在徐州,對外以外交和好為主,對內則以安撫拉攏本土勢力為主。

    正是在徐州的所為,劉備日後才得到了眾多人的賞識器重,曹操袁紹都待之厚遇,而徐州的本土勢力中陳登稱之為王霸之才,而糜竺在劉備被呂布擊敗後仍將妹妹許配並資助,日後一直與劉備奔走各地,要不是劉備在徐州的表現,決不可能出現這樣情況。

    但是就如同曹操的霸避免不了被人偷襲,劉備的仁也不能導致偷襲者的出現,偷襲者是同一人,而其協助者也有相似之處。曹操被張邈背叛,而劉備被曹豹背叛。儘管張邈和曹操的交情遠非曹豹與劉備可比,但是有幾點是相同的:

    一是張邈和曹豹在兗州和徐州都掌握著一支武裝,張邈原本就是陳留太守,為一鎮諸侯人物,在曹操入主兗州後也保持著一定的dulixing,而曹豹是陶謙在世時依仗的丹揚軍的領袖代表,劉備入主後雖然有所削弱但是也保持著自己對部分丹揚軍的控制,而兩人能作為內應便是依靠著自己的duli武裝。

    二是張邈曹豹原有的地位和曹操劉備相差無幾,甚至高出,張邈在討伐董卓時地位就已經是陳留太守,一鎮諸侯,而曹操當時實力還並不雄厚,還需要張邈的增兵協助,但是日後便成為兗州之主,位在張邈之上。劉備身為平原相時增援徐州,那時曹豹是陶謙的親信大將,和劉備共同防禦曹操,但是在陶謙死後,作為外人的劉備統領徐州,自己卻得不到各方支持只能做其下屬,甚至還不如劉備的親信如關張等人。兩人心中的忿忿不平可想而知,這也是他們在受到外力引誘下背叛的原因之一。

    三是他們都是在州中主力空虛,又有外在勢力支持的情況下才背叛曹操和劉備,假若不是曹操出征徐州,劉備和袁術對峙,或者沒有呂布這一外在勢力,他們只怕即便再有不滿也只會是維持原狀而已。

    但是,也有幾點是不同的:

    1.張邈對曹操的背叛很大程度是因為對袁紹的擔憂,因為袁紹曾令曹操殺張邈,而曹操在兗州徐州的所作所為使他擔心曹操會為了得到袁紹支持而殺了自己。而曹豹則擔憂的是劉備或者說劉備親信對自己的威脅,三國誌注引英雄記中稱張飛和曹豹火並,演義中推導出曹豹和張飛的衝突,可見劉備雖然對徐州內部採取保持原狀的做法,但是曹豹還是擔憂劉備會削減其權力。

    2.從目前的史料看,張邈背叛曹操除了呂布和兗州本土勢力沒有其他勢力的引誘,倒是受到了袁紹的壓力,而曹豹沒有得到徐州本土勢力的支持,但是很可能得到了袁術的支持。當時劉備與袁術對峙,而呂布在得到徐州後袁術遣使意圖與呂布結盟,而曹豹也很有可能得到了袁術與呂布的支持才舉兵反叛。

    或許說他們最大的不同是兗州被曹操成功的保住,而徐州從劉備手中失去了吧,之前我們談過曹操在兗州的成功,現在說說劉備在兗州的失敗原因。

    1.徐州和兗州本身的情況不同,徐州人口郡縣在遭到曹操打擊後已經衰落許多,而且主要物質都集中下邳等地,而這些地區在呂布偷襲成功後已經歸呂布所有,而劉備的軍隊雖然去海西廣陵,但是那裡的物質不足以支撐軍隊,不久就淪落到要「自相啖食」(英雄記中所述)的地步了,但是呂布在得到東郡濮陽後,曹操依然可以借助鄄城等地繼續與呂布周旋。

    2.呂布軍的實力不同,呂布在到達兗州時,從袁紹處出奔,實力不強,連立足之地也無,全賴兗州本土勢力張邈等人的支撐才有其強力,而在徐州,他雖然兵敗,但得到劉備允許佔據小沛一地可以維持軍隊,再休養生息一段,其實力和在兗州時不可同日而語。

    3.劉備沒有荀、程昱這般能獨當一面的謀士,我們在談論三國時總說劉備在遇到諸葛亮前缺少謀士軍師,而謀士軍師就體現在這裡,曹操留下夏侯,劉備留下張飛,夏侯當時也被呂布偷襲濮陽,還一度被人所擒,但是曹操還有荀這樣為一州之鎮,能片言退幾萬大軍的軍師,還有程昱這樣威望極高能安定四方的能臣,劉備卻沒有這樣的人才。

    4.曹操軍力要強於劉備,曹操征伐陶謙率部極多,回到兗州又有根據地作為支持,而且徐州兵敗,無力無心追襲,劉備本和袁術對峙中,得知消息後退兵,已無可退之地,也無糧草供給,前方有呂布,後方有袁術,幾路交戰,軍隊幾近潰散。

    5.曹操在對呂布對峙中得到了袁紹的支援,而劉備無人支援反而有袁術這個敵人追擊。

    雖然曹操在兗州遭到本土勢力的反對,而劉備卻得到徐州本土勢力的支持,但是事情的結局卻是相反,可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義等等在實力現實之前都要讓步。正如兗州兵亂時,濮陽大族田家先是協助呂布,呂布失勢又投向曹操一方,這些本土勢力在軍力之前還是只能低頭。不過,當政局需要穩定時,還是要這些本土勢力的出面。

    劉備兵敗後向呂布求和,很可能便是陳登等人的出面調停,而呂布答應收留劉備也是因為劉備能得到本土勢力的支持,而徐州當時仍是面臨曹操袁術的壓力,收留甚得人心的劉備能得到徐州本土勢力的支持,如糜竺在劉備兵敗後仍資助之,再如劉備在徐州反對曹操時各郡縣響應可知劉備得到徐州的人心,假如兩虎繼續搏殺,只怕一死一傷,而留下劉備對其在徐州的統治有利,這完全是出於政治的考慮。

    徐州的政局動盪後初步穩定下來,儘管其下有太大的暗潮,而南方的江東也出現了一個新格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