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水漫泗州城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潤州鏖兵(十) 文 / 龔理成

    「謝皇上!」張國紀、楊東旭磕了頭,方才站起身。

    這時,侍衛已搬過兩張椅子,放在文書案一側。笑微微道:「張太師、楊先鋒,您請坐。」

    「謝謝!」張國紀、楊東旭道一聲謝,坐在文書案旁的椅子上。

    隨即,另一名侍衛提過茶壺,倒兩杯茶端過來,放在他倆面前的桌面上。

    朱由檢瞅著他倆如此打扮,端起杯:「兩位愛卿,喝杯茶潤潤嗓子,向朕說說所打探到的情況。」

    兩人經此半天闖蕩,確實口乾舌燥,兩人同時端起杯,「咕嚕、咕嚕」一陣,便將杯子裡的茶喝得底朝天。

    「所謂人不渴、水難喝。看兩位愛卿此舉,真是飢渴難耐哦。」朱由檢向提茶壺的侍衛揮一下手,「壺不要放下,繼續給兩位愛卿上茶。」

    「是!」侍衛剛要將茶壺放在茶几上,聽到朱由檢吩咐,又轉身來到近前上茶。

    待侍衛倒滿茶離開時,朱由檢打量張國紀、楊東旭一會,問:「太師、楊愛卿,看你們如此打扮,連朕都認不出你們。看來,你們潤州之行是順利的。不知打聽到劉知府、吳同、阿香消息沒有?」

    「回皇上話,一切比較順利。」張國紀將過渡船上岸受檢,及到潤州衛所前所見所聞,和跟蹤到知府衙門附近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

    朱由檢聽到劉鋒被殺,吳同、陳玉香被擒,心裡痛苦不堪,鼻子酸溜溜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過了半晌,咬牙切齒道:「閹黨欺人太甚,朕要踏平潤州,將一班閹黨爪牙消滅乾淨,為劉知府報仇雪恨。」

    「皇上,就是潤州一班亂臣賊子不對劉知府下毒手,不擒拿吳同、陳玉香關押大牢,我們也要主動進攻潤州。」張國紀再次端起茶杯喝兩口茶,說,「在攻打鷹遊山前,我們曾經商討過擴充勢力範圍的計劃。以揚州為我軍大本營,向南首先是攻下潤州,控制長江防線。向東南攻克蘇杭二州,確保江南糧道為我所控。然後,大軍直搗金陵。如能佔領金陵,則意味著控制江南半壁江山。那時候,一邊詔告天下、一邊北伐,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啊!」

    「嗯,太師之言,正合朕的心意。」朱由檢一臉期待之色,「揚州只是朕暫時落腳之處,真正使朕頒布詔令、批閱奏折的地方,乃是紫禁城的奉天殿和謹身殿。」

    楊東旭附和道:「其實,我們都想有這一天,在誅滅閹黨之後,文武大臣們能天天上朝,在金鑾殿上山呼萬歲。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朱由檢思忖一會,問張國紀:「太師,您在操練水軍時,是否發現潤州衛所有水軍呢?」

    「水軍倒是不多,大小船隻不到一百五十隻,與我軍六七百隻船隊相比,那懸殊是可想而知的。」張國紀建議道,「要想攻打潤州城,守先要攻克對方的水軍,奪取戰船,方能控制長江水域,對我軍運送兵力,減少阻力。」

    「嗯,奪取敵人戰船,那是第一步計劃。」朱由檢接過話茬,「第二步計劃,以一萬至一萬五千名兵力攻城,爭取以最小的代價,盡快攻下城池。這樣,敵人援兵趕到時,一切已定局,木已成舟。」

    「嗯,臣會好好把握機會的。」張國紀表示,繼而又問,「對了——皇上,您準備何時下詔攻打敵人水軍?」

    「宜早不宜遲,明天早飯後,便對敵人水軍發起攻擊,一鼓作氣,以最快速度奪取戰船。再迅速上岸,直撲潤州北門。」朱由檢交代道,「太師,下午你與楊先鋒回軍營,調兵遣將,做好出征前的準備工作。」

    「臣遵旨!」張國紀、楊東旭異口同聲回答。

    話分兩頭,再說潤州知府田chun秀,陪指揮使宋安、大刀李廣勝、雙鞭王勇輝、鐵錘曹三通,以及汪師爺和幾名侍從,進入知府大堂內,分賓主入了坐,侍從倒上茶水,幾人邊喝茶、邊研究對策。

    汪師爺瞅著宋安和幾名將領,奉承道:「潤州有指揮使和眾將領守衛,揚州城小皇帝就是傾所有兵力,來犯潤州,也能將他們打得大敗輸虧,落荒而逃。」

    指揮使宋安搖了搖頭:「汪師爺也不必說奉承話,其實,我們對付兩名年輕人都應接不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兩名年輕人捉住。而張太師麾下戰將如雲,兵力幾萬,小小潤州乃彈丸之地,怎能經得住他們攻擊?」

    汪師爺不以為然:「張太師現有兵力雖然有兩三萬人馬,看起來聲勢浩大,不可阻擋。可是,他與九千歲所統領的百萬大軍相比,那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我們潤州雖為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潤州有事,九千歲能坐視不救嗎?首先,他會調動金陵兵力水陸並進,前來援助我們。其次,也會調動周邊州縣的衛所兵力,協同作戰。如此一來,張太師人馬四面楚歌,八面受敵,焉有不敗之理?」

    「你說得雖然合情合理,但本府仍然憂心忡忡,覺得災難的陰影就在眼前,揮之不去。」知府田chun秀顯得無精打采,萎靡不振。

    「知府大人,您為什麼不能揮去陰影?振作起來,心情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汪師爺追問,「不知您對潤州目前的形勢作何估計?」

    田chun秀沒有立即回答,端起杯子送到嘴邊喝兩口茶,隨即將杯子放下,漫不經心道:「本府覺得金陵雖有重兵守衛,而且是省府的精銳;但如果潤州遭受圍攻,金陵方面未必能出手相救?」

    「為什麼?難道他們見死不救?」雙鞭王勇輝質疑問。

    「這就是本府所擔心的。」知府田chun秀向眾人解釋,「本府早就說過,巡撫袁可立不是九千歲一條道上的人,遇事他會權衡利弊,得失成敗下決定。要是對自己不利、或者損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不會輕而易舉出兵的。或者找個借口,一推了之。而遠在紫禁城的九千歲,鞭長莫及,即使對兵部下了懿旨,調兵支援,待他們大軍到時,說不定潤州城早就易了主。」

    「知府大人深思熟慮,為潤州安危作想,令本指揮使汗顏。」指揮使宋安道,「這件事,宋某也作過考慮。我們盡快給九千歲上奏折,先說明斬首劉鋒、擒拿朱由檢身邊心腹的經過,以及潤州事在危急,務須速派援兵。與此同時,雙管齊下,順便彈劾袁可立辦事拖拉,貽誤軍機,速撤調人員,讓能者走馬上任。如此,潤州方可保證萬無一失,避免一場空前的兵災。」

    「嗯,指揮使高瞻遠矚,田某敬佩不已。」田chun秀對宋安的戰略遠見,讚不絕口,吩咐汪師爺,「師爺,你辛苦一會,替本府代寫奏折,按指揮使的意思寫。語言要求鏗然有聲,句句抓住要害,方能打動九千歲的心,加快運籌方案。」

    「下官遵令!」汪師爺應了一聲,立即取過文房四寶,做好準備後,便著手寫奏折。

    田chun秀、宋安和三名將領的目光,不約而同移到汪師爺的握筆的手上和鋪在桌面上的紙上。只見他握筆的手,不停的轉動手腕,筆尖在紙上游移,如飛龍走鳳,揮灑自如。不到一炷香時間,一篇奏章已撰寫完稿。

    汪師爺放下毛筆後,掏出手帕擦拭一下腦門上沁出的汗水。然後,拿起奏折從頭至尾細看一遍,覺得無誤,方才笑容滿面,對眾人道:「田大人、指揮使,是否要聽一下汪某的拙筆?」

    「當然要聽一下全篇內容了,這樣我們心裡也有個底碼。」指揮使宋安道。

    「快讀一下內容,不要磨磨蹭蹭。」田chun秀催促道。

    「嗯!」汪師爺應了一聲,從頭至尾將奏折的內容讀了一遍。笑微微道,「二位大人看內容寫得如何?有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

    「妙!真是妙筆生花啊!通篇內容,承上啟下,環環相扣,沁人肺腑,耐人尋味。乃是一篇上好的傑作,有錦繡文章欺李杜的風格。讓人觀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的感覺。」指揮使宋安半真半假的吹噓著、抬舉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