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遠沒有我想的那樣簡單。新野和三江口沒有戰事,不代表別的地方就相安無事了,卻說孫權繼承了孫策的位置以後,過的一直很不如意。江東的世家大族雖然表面之上一直都跟他十分的配合,但是暗地裡都不怎麼服他,因為他是接替他哥哥孫策的位置,並不是親手打下的江山,所以他急需一次勝利來證明自己。
孫權現在的領地和演義上的不一樣,多了荊南四郡,無論十人口還是資金都比演義裡的充足,荊南四郡雖然是地廣人稀,但是黃巾之亂之後,百姓大量的南移,荊南四郡的人口並沒有想像之中的少。這樣一來他孫權可以擁有的士兵也比演義裡的要多出很多。所以在我和周瑜,曹操都沒有動手的情況之下,孫權卻起了動手的念頭。他又起兵八萬,以在荊南收得的大將邢道榮為先鋒,帶著一眾將領出兵濡須塢,直奔合肥而去。當我知道孫權奔合肥去了以後,心裡感歎,看來孫權和張遼真是有解不開的緣分啊,如今雙方戰事這麼緊張,他孫權還敢兵進合肥,真是大膽啊。
此時的周瑜也接到了孫權進兵的消息,驚得他是膽顫心驚,一身的冷汗。孫權是個什麼材料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孫權要是讓他防守一方,他還可以做的有聲有色,因為孫權自身帶著一股特殊的魅力,他彷彿天生就會平衡自己的手下,就像這次他接替了他哥哥的位置以後,馬上就派兵攻打江夏,攻打劉表,這樣一來他就把他和治下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暫時的轉移到了劉表的身上,使得江東的世家大族不能過分的為難於他,然後他就有時間拉攏那些世家大族,首先就是原來的吳郡太守許貢,這個本來在演義裡被孫策殺死,間接的導致了孫策死亡的人。許貢作為吳郡的世家大族的首領,被孫權收復以後,孫權就有了一部分支持他的人,有了自己的班底,然後又分化別的地方的世家,現在他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朱家武力第一的戰將,朱桓,現在就是他孫權的心腹之人。孫權有了自己的班底,野心也大了起來。但是他沒有上過戰場,沒有過統兵打仗的經驗,所以周瑜才會害怕,害怕他要是再出什麼事情的話,孫家就真的要陷入絕境了。
於是周瑜馬上派人給孫權帶去他的親筆信件,信上言辭懇切的表明了他的心意,以及對戰爭的分析,認為孫權在這個時候出兵是十分失誤的事情,江東有多少的家底他孫權知道,這樣一下就出動了近二十萬軍隊,萬一有所損失,是江東承受不起的。信上還說既然已經出兵了,就不要在回去了,這樣顯得虎頭蛇尾的,有損他江東之主的聲望,希望孫權就地在濡須塢駐軍,這樣還可以牽制一部分劉備軍的兵力。孫權接到周瑜的書信以後,仔細的研究了一番,發現事情真的和周瑜說的一樣,他現在最信任的就是他哥哥孫策給他留下的班底,就是周瑜以及一桿和孫策一起打天下的將領。他按照周瑜書信上的說法,就地駐防濡須塢,沒有再進一步的深入。
我聽到孫權在濡須塢駐防以後,心裡十分的遺憾,我還真等著張遼給我演一出威震逍遙津的好戲呢,沒想到孫權不配合。但是現在的戰事也不能僵持著,我從徐州調來張郃的徐州兵馬,然後青州的兵馬下調防守徐州。張郃自從駐防徐州以來,大戰小戰都沒有他的份,早就憋得火上房了,這次聽說我召集他的徐州軍,立馬就整軍開拔,一個月的路程只用了二十天就完成了,和夏侯淵簡直有得一比。當我看到張郃的時候,真是高興極了,已經快二十年沒有見面了,張郃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從年輕的時候的衝動,活潑到了中年的時候的沉穩和睿智,看來他這二十年沒有白過,他的成長真是喜人啊。敘舊以後,張郃就迫不及待的問起我戰鬥的情況和以及這次叫他來有什麼事情要用到他。我和他說了這次戰鬥的具體情況,以及目前新野和三江口兩地的戰事,他的徐州丹陽兵經過他十幾年的訓練,不論是水戰,還是陸戰都是能手,一樣的強悍無比,我讓他自己選擇是留在三江口還是去新野。最後張郃考慮良久,選擇了去新野這一條路,按照他的說法,在三江口有甘寧的水軍,論起水戰,他丹陽兵再能,也能不過甘寧訓練的水軍,因為他們是專門幹這個的。而之所以去新野是因為那裡徐庶的部隊不多,而且還要受到新野和曹操的兩面夾擊,可以說是情況危機,要是沒有徐庶和荀攸在那裡頂著,這戰事怎麼樣還不知道呢。他的徐州兵到了新野,可以緩解徐庶他們的壓力,讓他們可以專心的對付一面的敵人,自己也可以有戰鬥的機會了。按照張郃的意見,我讓他去了新野的前線,那裡確實的需要人手,兵力也確實不是很充足,不能在那裡耗著,要不新野一直在曹操的手裡,他隨時可以通過新野進攻宛城,萬一他佔了宛城,就可以直出武關,或攻擊司州,或和他在雍州部隊夾擊我長安的張繡大軍,所以,新野我必須要拿在手裡,絕了他出兵的念頭。張郃的軍隊很快就出兵新野去了,在張郃的軍中,我還看到了管亥,管亥可真是老了,按照他的年紀也確實要比我大上一些,在和張角一起起義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個三十多歲的人了,那時候我才二十多吧。但是看他的樣子現在過得很好,我當初答應他要善待百姓的事,我做到了,現在我軍治下的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整個大漢最好的,他的心願也算是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幾天以後,張郃的大軍到了新野,七萬大軍一到,徐庶馬上就結束了現在的僵持。他親自帶著十萬大軍和曹操對峙,新野城裡的張任部隊就交給張郃了。本來張任看到徐庶的大軍撤了以後,送了一口氣,誰成想第二天,新野城外又圍上了很多的軍隊,這下張任的頭又開始大了起來。這下傻子也知道我這裡又添兵了,而且看到敵軍大營佈置森嚴,井然有度,明顯不是一般的軍隊。張任急忙叫來了法正,法正畢竟是文人,在和徐庶對峙的時候能夠堅持著和張任一起守城已經是十分的難得了,直到昨天聽到徐庶撤走以後才有時間休息,不想還沒有休息好,張任又把他叫了起來,真是十分鬱悶的事情。當法正上到城頭以後,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軍營也是頭皮發麻。法正看到敵軍大營最高的旗桿之上掛著「張」字帥旗,心裡十分的奇怪。他說聽到的我軍張姓大將之中,只有張繡可以掛上帥旗。但是張繡明顯是在雍州的長安,他不可能出現在這裡,法正的大腦在急速的轉動,很快他就想到了我軍唯一一個二品四征將軍(和四鎮將軍平級,目前只有一個)中的征南將軍張郃,在北方戰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張郃,很少出戰的他,已經有很多人都忘記了張郃也是跟隨我最早的將領之中的一員,已經忘記了他在徐州和紀靈大戰的時候的威風凜凜。所以法正把他的猜測告訴張任以後,張任覺得還是應該出戰一下,看看張郃率領的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丹陽兵的厲害天下聞名,但是張任並沒有接觸過丹陽兵,道聽途說總是不準確的,張任把他的想法告訴法正以後,法正也同意了張任的意見,畢竟他們守城也要先瞭解一下敵人的實力才行,要不然吃了虧他們找誰說理去啊。
於是張任點起五千兵馬出城,留法正和泠苞守城。隨著新野城大門的打開,五千軍隊排著整齊的隊形出了城門。這時張郃已經接到了士兵的通報,知道張任出戰,就要點兵出去迎敵,但是管亥阻住了張郃,管亥也是久未出戰,手癢的很。張郃看了看管亥,心裡苦笑。他也是手癢難耐啊。但是他是主將,怎麼也不能和手下搶功啊。只好看著管亥高高興興的出戰去了。管亥點起五千兵馬出了大營,只見離新野城不遠,就有大量的軍馬在排兵佈陣,當先一員大將,金盔金甲,手持長槍,迎著陽光看不清面目。管亥一面讓自己的副將整理軍馬,排好陣勢,一面打馬向前走去。張任看到對面來了一員將領單騎向前,自己也打馬向前,準備先見識一下敵軍這個唯一的征南將軍,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出來迎戰的根本就不是張郃,而是我軍另一員大將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