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漂在平涼

龍騰世紀 第38篇 無聊還真是個問題 文 / 祁芸

    週末,約了三五個年輕小友一聚,推杯換盞間,聽他們聊起各自初出校門的生活,頗有些意思。

    出生於不同家庭,來自於不同地區,畢業於不同大學,就職於不同單位,竟然都有一個出奇相同的感受:無聊!

    用他們的話說:下班之後,那還真不是一般的無聊,睡覺,看書,再看書,再睡覺,在平涼的日子,無聊是個最大的問題。

    在學校的時候,學了滿腹經綸,種了滿腔熱情,載了滿心熱望,然後,畢業了,等待一個新的人生之開始。同班裡,有的忙出國,有的忙考研,有的忙考證。

    也有同學早已與合資公司與跨國集團簽了約,預定了一生,言笑晏晏間自信滿滿;也有同學與國內名企與國家機關訂了同盟,進退有據裡神采飛揚。

    沒簽約的,就業競爭力欠了火候,要麼社會實踐少,適應能力弱,理論基礎薄,專業難對口,總歸一句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於是乎,悲歎自己無關係,無後台,無路子;於是乎,飢不擇食也罷,為保面子也罷,匆匆在最後那一兩場招聘會上與平涼某單位盲目地簽了約;於是乎,懷戀著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無奈與隱忍,來了平涼。

    原以為大學畢業了,終是英雄用武時,卻不料競爭更加激烈了,不同行業裡不同閱歷的同仁們在真刀真槍的較量,而自己卻是落落一看客。或者是由於發現不了自身從業中的弱勢及缺陷,或者是由於不肯吃苦,於是,踏破鐵鞋找到的工作,卻在不知不覺當中又丟掉了。於是,他們又重新踏上了尋找工作的路。這是當前大學生就業的普遍現象。

    細細思辨,東運集團特招的那9名大學生,機緣湊巧,離我近些,故此可得察罷了。

    走了的那5名,留下的那4名,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無聊還真是個問題!

    可是,究竟為什麼無聊呢?好像就沒有再深入的探究了。

    細究其理,才發現也是沒有逃得出這兩種緣由。

    一者,職業再生能力還不夠強。剛剛走出校園,沒有學會怎麼樣發現自己就業以來的不足和差距,不能夠及時迅速地加以調整和補充,以適應職業對自己的動態要求。大學學習,只是人生職業的一張門票,而職業發展,職業深化和職業轉變所需要的再創造再學習能力,才是一個人能夠不被淘汰的最根本前提。職業再生能力是每個職業人一生都得孜孜以求的永恆主題,它像一條生命線貫穿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之始終。

    由此可知,這幾名大學生倍感日子無聊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對自己進行職業潛能的開發。要開發自身的職業潛能,先得要學會怎麼樣在實實在在的工作崗位上去發現。比如那位學計算機專業且被分配到信息站工作的大學生,比如那位來時豪情滿懷如何喜愛汽車維修終被分配至此崗位的大學生,他們有沒有想過,選擇離開是因為自己雖然站在了東運集團提供的這個大舞台上,可是縮手縮腳無法長袖善舞是由於自身的原因?是由於自身在大學所學累積的知識潛能,沒有適時、適度、適量地完成轉化?是由於自己無法把擁有的知識潛能變成工作崗位上實實在在的工作能力?是由於一腳踏入社會後,自己的思維方法還停留在大學校園?是由於自己的團隊精神,自我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以及戰勝自我的能力尚嫌不足?

    沒有認識到,便無法躬省自身,安心苦練崗位技能。只茫茫然驚覺,崗位太平庸,職業沒激情,失落與無聊便油然而生。

    二來,吃不了苦。說吃不了苦,是大學畢業生的一種普遍現象,絕無意於針對誰。就像麥當勞,接收的每一個大學畢業生都必須要經過基層鍛煉,實習期時,安排最苦最累最難的活給他幹,比如先去端盤子、刷廁所。但事實卻是,實習不到三天,就有人因為吃不了苦而選擇放棄,用個難聽點的詞,是「被淘汰」,且淘汰率高達50%。剛剛走出校門,空有滿腔熱情,事實上卻沒有實際的崗位能力擔負重任。有哪個單位或者企業會在某個大學生剛剛到基層三兩天,就忙忙地委以主管之職,放到核心部門,做決策,定方向的麼?假如真有此事,大學生倒是可以捫心自問,你敢麼?可以自我稱量,你能麼?

    名企也罷,私企也罷,接收大學生後一兩年內因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高達50%。甚至於有不少企業接收的大學生流失率高達70%。企業普遍認為他們為大學生高流失率「交的學費太高」。東運集團為大學生們也沒少做事且做勢:高層親自約見,把盞言歡;各單位細細斟酌安排食宿;積極聯繫社保部門辦理三險;協調公安部門為農村大學生辦妥戶口;人手一張崆峒山全年旅遊卡……

    沒有感受到企業拳拳用人心,便無法躬省自身,收心苦中求進。只悚悚然驚覺,日子真單調,日子太枯燥,總得還是一個感覺:無聊!

    於是,頗多感觸與傷懷由此而生,自覺像掛印的將軍,空有一身武藝,卻無疆場馳騁;像流亡的李清照,空有滿心愁緒,卻無舴艋舟以載。

    像在大學時那樣揮霍著父母進貢的錢財,找尋刺激找尋寄托,「我拿青春賭明天」麼?歌廳少且貴,輕易進不得;咖啡雅且沉,玩兒不起;上網?單位有的,可以沉溺其中,瞬間清醒,心卻更痛;單位沒的,偶爾游於網海,尚且可為,長此以往,囊中羞澀,上網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那麼,還剩下什麼?

    對,還剩下抱怨待遇太低。不夠吃好飯,不夠添新衣,不夠換手機,不夠打遊戲……不夠的太多了,找個什麼來解無聊呢?

    對,小小的平涼還有一個叫做體育場的地方。

    體育場是年輕人大有可為的地方,可以消耗青春,可以揮霍汗水,可以傾瀉瘋狂,可以寄托渴望——但有前提,得呼朋喚友才過癮,可是,東運集團特招的大多數大學生,不是平涼人,在這裡,無根。沒有同學,沒有朋友,沒有親情,最終,空寂的無聊與無所作為的挫敗感便徹底毀了來時的激揚。

    那麼,換一種思維來推測,如果東運集團一旦發覺特招的大學生不能適應不同崗位的動態需求,缺乏自我調節生活與心態的能力,便早早兒下一張解聘書,那又會是一種什麼境況呢?

    2007年1月13ri午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