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漂在平涼

龍騰世紀 第4篇 東運的冬天暖如春 文 / 祁芸

    年末歲初,電荒、煤荒,人們談之色變。

    能源供應緊張猶如一場災害,擾亂了人們的生活,但更考驗出人們的應急能力。東運:今冬暖氣必須「暖」

    ——投資160多萬購置遼寧本溪國家a級環保型10噸鍋爐,全平涼僅有4家。

    ——將原內徑150cm的主供暖管道換成內徑200cm的管道,總長度540米,每換1米,工料價格約300元。

    ——2003年冬季混煤84元/噸,2004年冬季混煤138元/噸,新的大噸位鍋爐每天耗煤近20噸。

    ——2004年冬每度電漲價0.05元。

    ——油料、材料、運費不同幅度漲價。

    ——鍋爐工由原來的6人名增至現在的10名。

    ——10噸鍋爐標準采暖面積應達70000平方米,而現在實際供暖面積不到50000平方米,1/3供暖空負荷。

    ——最保守的計算:采暖費18元/平方米勉強能保住成本。

    事實上,東運職工的供暖交費標準是:14元/平方米。

    煤、電等能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與改制企業東運規模不斷擴大之間的矛盾尤其尖銳。嚴峻的能源形勢,倒逼著東運集團。但事實上東運集團決策層對2004年冬季供暖只有一個考慮:暖氣必須「暖」!

    暖氣必須「暖」!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其實現何其艱難。能源緊張,獎金緊張,東運集團卻投入近200多萬元對鍋爐和家屬區的動力管網進行了更新和改造,經改造後的鍋爐熱效率提高了30%。

    具體實施「暖氣必須『暖』」這個簡單目標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說大則非常大,說小則確實小的事情,將東運集團的管理與執行力體現的淋漓盡致:面對任何人、事,職工的利益,企業的利益高於一切!

    物管部:「先進」沒了

    在這原原本本的將這件事記錄下來,我們就更能切膚的明白,上至東運集團決策層,下至具體執行的物管部,為實現這樣一個簡單的目標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在開始敘述這件事情之前,有必要詳細的介紹一個人。

    馮有餘,物管部經理,現年52歲,17歲參加工作,在運輸公司整整35年,35年間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從未受過任何處分。

    「甘肅東部運輸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003號文件」,其主題是「關於貨運公司和物管部接收質量不達標供暖煤問題的通報」,該通報中有這樣一段話:「2004年12月9ri,集團公司對梁——抵頂運費的煤,取樣送市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檢驗,檢驗結論為:所檢指標中灰粉、發熱量不符合qihmo4-2002的規定,12項送檢指標,10項不合格,為不合格品。」在該通報事實認定有關條款中:「鑒於此事在員工和供暖戶中造成了較壞影響,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經濟損失,反映出貨運公司和物管部領導管理不嚴,工作責任心不強,官僚作風嚴重,有關人員工作無責任心,缺乏對企業和員工負責的精神等問題,為使有關當事人真正從中吸取教訓、堵塞漏洞,依據有關管理規定,經集團公司2004年12月31ri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對此事的直接責任人陳——,取消崗位績效工資,降一級基礎工資,調離本崗位,由物管部另行安排。對負有領導和管理責任的貨運公司經理張-、物管部經理馮有餘,給予行政警告處分,責令追回因此事帶來的一切損失,在損失未追回之前,停發兩人的崗位績效工資,並在全集團公司範圍內予以通報批評。」

    說起這件事,馮經理一臉的懊悔,一迭聲的說「我們的先進沒了!我們是93分的優秀單位呀,一下子落成了78分的合格單位。心痛呀!2004年一年的努力,各項經營指標都完成了,可偏偏出了這樣的事,先進單位沒了!」

    大半年來,多次接觸,記者瞭解到後勤工作的瑣碎與艱難,此時也就更能理解馮經理的心痛。1200多家住戶,3個供暖點,近20棟樓,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事無鉅細,哪一樣都得操心。下水道堵了;茅坑滿了;某家暖氣片要排氣了;生活區垃圾要清理了;樓梯間燈不亮了;閥門要換了;他家吵著她家了;門房沒看住,小商販進家屬區了……2004年這一年,馮經理哪天不跑幾十趟?哪天晚上睡覺時腿沒有浮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可事實上,2004年12月9ri這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卻偏偏沒有小得了。馮經理最念念不忘最心疼的還是一樣:先進沒了!

    熱線實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管道出故障了

    某住宅樓管道出了故障,馮經理緊急調派人手處理,正在這時,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胡高曉的電話來了:有人反映有家住宅樓管道壞了,修好了沒有?如果沒有,必須連夜搶修。

    ——今年能不能準時供暖?

    聽說今年要換新鍋爐,馬上就到供暖時間了,能不能準時供暖?能!新鍋爐運回來的有點遲,供暖時間已到。鍋爐工們穿著棉大衣,站在院子是燒鍋爐,冷極了烤烤身邊的蜂窩煤爐子。

    ——我家暖氣太熱了

    住在七樓的王先生反映,說他家房子熱得受不了,進門得趕緊穿著背心。說你們燒鍋爐也沒個譜。怎麼辦?上門耐心細緻的做工作!

    ——我家冷得不行

    住在一樓的李女士生氣的說她家暖氣片倒是燙手,就是房子不熱。怎麼辦?趕緊給想辦法。

    ——我家煙道堵了

    3號樓一樓的包維卿老人,原崇信縣副縣長,其老伴臥病在床,兒女又都不在身邊。每天做飯時房子裡煤煙倒嗆,沒辦法撥出了求助電話。當然,還是物業管理部。樓高六層,要打通一樓的煙道,沒有專門工具,怎麼辦?做!沒有專業人員,怎麼辦?找!

    ——我家交不起暖氣費

    6隊有一家人不交暖氣費,能不能先把暖氣給停了,交清費用再供暖?不行!暖氣還得供,費用?費用根據對這家人經濟況實際調查結果決定緩、減、免!

    ——家屬樓裡的垃圾道太髒了

    家屬樓裡的垃圾道太髒了,有的設在陽台,有的設在廚房,有的設在樓道,每到夏天,臭不可聞,想想辦法?焊!保潔垃圾桶進了所有家屬區。

    ——我眼神不好,院子裡的路燈太暗

    我眼神不好,院子裡的路燈有點暗,能不能換亮一些?儘管各住宅樓樓梯間、院落的照明電費已達6000元,可物業管理部對此投訴的回答只有三個字:馬上換!

    住戶:今年的電暖器派不上用場了

    天空灰濛濛的,陣陣冷風刮過,枯黃的葉子砸得臉生疼,天氣賊冷賊冷的。

    鏡頭一

    記者來到劉女士家中,一進屋,一股熱騰騰的氣息便迎面撲來。劉女士摸著有些燙手的暖氣告訴記者:「真沒想到今年的暖氣燒得這麼好。這些年,家裡暖氣就沒這麼熱過,每年冬天都很難熬,暖氣不熱,真遭罪啊!」她興奮地說,「看來年年離不開的電暖器,今年冬天是派不上用場了。」記者採訪得知,不少職工與劉女士有著相同感受——不僅家裡的暖氣燒得熱了,而且供暖單位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更是沒得說,和藹可親,跟自家人似的。

    鏡頭二

    小王戲稱她家是「溫暖如春」。屋外寒風刺骨,屋內卻是初秋裝扮,家中雪白的牆壁和長得鬱鬱蔥蔥的龜背竹,讓人如沐春風。小王高興地說:「以往冬天暖氣沒用,我家時不時用蜂窩煤取暖,家裡熏得一團黑不說,爐裡的煤煙嗆得老人、孩子直嚷嚷。」小王家的樓房面積有八十多平方米,地面以上一米的牆壁全用原木包了起來,看上去整潔大方。如果不是小王指出暖氣片在什麼地方,記者還真找不到。小王說,「供暖兩個多月了,室溫恰到好處,沒有出現忽冷或忽熱的情況,住著挺舒服。暖氣費一年也就七百來元錢。一個月的工資賣四個多月的乾淨、暖和、舒服,值!」

    另一位住戶的一句感慨,用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束語再恰當不過:「東運的冬天暖如chun,屋暖,心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