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剩女農家樂

正文 第056章元宵之夜 文 / 胡狼嘯月

    read2;

    白澤的離開,讓韓玉覺得生活中一下子少了許多東西。

    但日子該怎麼繼續,還是得怎麼繼續,日月星辰也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離開而停止了運行。

    吃罷早飯之後,韓玉跟著林氏和春草做活,總也隱隱覺得身後有個人——捧著下巴,默默看著,一副欽羨不已的模樣。而每每這時,她都會轉過身去看看。

    「咋了,背後癢還是咋的?」

    林氏見韓玉不時扭頭往後看,便忍不住問了一句。

    韓玉回道:「脖子酸。」

    「這才多會兒啊,就開始脖子酸。我看八成是睡落枕1了。」

    林氏手裡的活沒停,卻嘮嘮叨叨說道,「是夜裡涼著了,還是頭枕得太高了?」

    春草笑笑,放下手裡的針線,把小凳子放在韓玉的背後,往上一坐,兩手在她的肩膀往脖頸的地方,不輕不重地捏著,擔心一不小心弄疼了她,就問道:「要是疼的話,喊一聲,啊。」

    「嫂子,我沒事。」

    韓玉心裡暖暖的,有這麼體貼知道心疼人的嫂子,真是賺到了,她連忙說道,「早就好了,沒啥事了,嫂子,你忙活自己的吧。」

    「好,你要是哪裡不舒服,給我說,我給你捏捏捶捶。」

    春草這才重新坐回去,拿起針線,笑著說道,「穿得厚,自己動手動腳都不太方便。」

    林氏說道:「再等一會兒,咱可得忙活包元宵了。材料都準備好了,得做餡兒。」

    「娘,現在就去做吧。」

    韓玉知道,北方叫做「元宵」,南方叫做「湯圓」,做法略有不同。但其實就是正月十五吃的那種白白的圓圓的糰子。以往每逢元宵節,不管是和家人過還是自己一個人,都是直接買來速凍的,吃是吃過,倒是親手做,還真沒有體驗過。一聽要做元宵,她立馬就來勁兒了,注意力轉移,自然不再動不動就離愁別緒、心如亂麻。

    「你這妮子,急啥。」

    林氏抬起臉看了韓玉一眼。說道,「這才吃了晌午飯,等到半下午的時候再做吧。反正做起來也快。」

    「娘,大哥他欺負我!」

    這個時候,屋裡傳來了韓冬的聲音,緊接著就見他跑了出來,一臉委屈的樣子。

    林氏朝屋裡喊道。「大娃子,出來,為啥欺負你弟?」

    韓俊一臉無奈地來到堂屋,說道:「我沒欺負他,就是說他寫得詩不好,他就吼開了。」

    「啥詩?來讀給娘聽聽。娘要是覺得好,非打你大哥屁股,給你出出氣。」林氏把韓冬拉過來。放在腿上,心疼地說道。

    「白色糰子圓又圓,有皮有餡都齊全。鍋裡煮個五六遍,一口下去真是甜。」

    韓冬立馬從林氏的腿上下來,手背在身後。一臉嚴肅,邁著步子吟誦起來。還抑揚頓挫,頗有點感覺。

    林氏皺了眉頭,問道:「你這寫的是啥呀?」

    韓冬自豪不已地喊道:「元宵啊!」

    韓玉在一旁早就笑開了,這明明就是順口溜,這個二哥的「詩」果然跟他的人一樣,都是二二的,都是來搞笑的,給人不盡的歡樂。

    「大娃子,既然先生叫你們寫幾首詩,這正月十五了,你寫了沒?」

    林氏愣是忍住沒笑,指著韓俊,問道,「這二娃子寫得賴好歹,總歸是寫了,你也唸唸你的。寫的要是還沒二娃子的好,小心娘的破鞋。」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2」

    韓俊醞釀了一會兒,這才稍稍輕輕嗓子,娓娓吟道,但從氣質來看,更有一些文人的風采。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3

    在韓玉看來,相較於二哥韓冬,大哥韓俊更像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溫文爾雅,不狂說話,不急功近利,不驕傲不自大。可能他的腦子並不像韓冬那麼聰明,但足夠刻苦用功來彌補,正所謂笨鳥先飛,他自然也曉得: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才。

    「大哥才寫的一點不好呢,聽都聽不懂。之前在學堂的時候,先生每次都誇我說話寫詩啥的,都是通俗易懂,誰看了都知道啥意思。」

    韓冬一臉的不服氣,嘟著嘴,紅著臉,拉著林氏的胳膊搖啊搖。

    「我咋覺得,你大哥寫的才更像詩啊。先生誇你說的不會是反話吧?」林氏又仔細品了品,雖然聽不懂,但兒時跟著父親耳濡目染,總也有感覺。

    「娘!你也……你也這樣。」

    韓冬弄了一肚子氣,嗷嗚了一聲,進去西屋,重重把門關上。

    對韓冬的一系列表現,韓玉笑得合不攏嘴,等他進了屋,這才說道:「大哥,你寫的真好。」

    韓俊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不好,就是瞎寫。」

    就這麼說說笑笑,日頭已經到了西南方向,也就是林氏所說的半下午。

    「好了,好了,別瞎扯了,你進屋繼續讀你的書去,俺仨去做元宵。」

    林氏收了針線,站起來扭了扭腰,朝著門樓看了看,說道,「你爹去找勞身兒,不知道找到了沒,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回來。」

    勞身兒,特指農家的磚瓦泥水匠,靠一身的勞力掙點錢,補貼家用,誰家蓋新房,那都是他們要接的活計。年齡有大有小,一般都不是靠這個吃飯,畢竟不是經常有新房可蓋。

    春草也收拾了一下,把針線筐放好,跟著林氏往灶屋裡走:「等咱元宵沒做好,就該回來了。」

    韓玉好奇地問道:「娘,這元宵咋做的?」

    「咋做的,等會兒看看咋做的就知道了。」

    林氏把圍裙繫上,說著,從案板上把先前買好的黑芝麻、花生仁和核桃仁拿出來,囑咐春草說,「小鍋裡生火吧。」

    等鍋熱了。林氏把三樣東西倒進去,用鍋鏟子來回翻著,直到香氣撲鼻,勾得人口水直流,這才重新盛到碗裡,倒在案板上,攤開來,弄勻了,用一個乾淨的抹布蓋上,操起擀面杖。來回擀起來,被炒熟的果仁芝麻等,就都隨著碾壓。破裂開來,還有細微咯吱咯吱的聲響。

    等到擀成了粉末,林氏這才舒了口氣,停下來,盛進一個乾燥乾淨的碗裡。從糖罐子裡弄了適量的白砂糖倒進去。攪拌勻稱。隨後趁著鍋還熱,舀了一些麵粉炒了一炒,等到溢出香味來,這才盛出來和先前弄好的果仁餡兒拌在一起,拌勻之後。弄了一勺子的蜂蜜,在小半碗的溫水裡化開。倒進餡兒裡。

    接下來就容易的多了,把餡兒調好之後,用擀面杖碾成餅狀。切成一顆顆小正方形,放在鋪有糯米粉的笸籮(po-luo)裡,來回滾,直到外面裹上了一層白白的粉,越來越圓。而且越來越大,這就差不多成了。

    林氏長長出了口氣。揮袖子抹掉了額頭的細汗,對韓玉說道:「哎……好了,知道咋做的了?」

    「恩恩。」

    韓玉興奮地點點頭,舔了舔嘴唇兒,說道,「等會兒煮著肯定很好吃。」

    韓子明步履匆匆,一臉的喜悅,進了大門就開始喊:「他娘,我回來了,勞身兒找好了,錢要的不多,明兒個就過來,開工幹活!」

    「那就好,那就好……」

    林氏那圍裙擦著手,一臉幾局「那就好」,隨後趕緊問道,「他爹,餓了沒有,元宵剛做好,要是餓的話,先給你下一碗吃著。」

    「這樣哪成!不一會兒天就黑了,等會下了一起吃。元宵是好了,菜饃也趕緊準備準備。」

    韓子明進來摸了摸韓玉的頭,把她抱起來,說道,「小玉啊,爹準備給你弄間大瓦房當閨房,開不開心?」

    韓玉立馬笑得滿臉桃花開,說道:「開心!」在她看來,這個必須可以開心,已經五歲多了,再長大點,**什麼還是要注意的。

    林氏和春草接下來又開始忙活飯菜。

    天色暗下來以後,東邊一輪明月升起,掛在樹梢,月色水銀一般灑下來,有些涼意,但沒人在乎。

    韓玉一連吃了幾個元宵,只覺爽口潤滑,香氣十足,真真是舌尖上的享受。

    「過了今夜,這個年算是過完了,明兒個,咱家開始扒房子蓋新的。」

    韓子明開心,不免小酌了幾杯,就這已經是滿臉通紅,興奮地說道,「大娃子,二娃子,你倆去學堂裡就好好讀書,家裡的事兒別操心。春草跟小玉,就跟著你娘給勞身兒做做飯,端茶倒水,不能怠慢了人家。你們等著,看爹給你們準備的啥。」

    韓子明站起來轉身進了屋,出來的時候,手裡提這幾個紅紅綠綠的紙燈籠,其中一個還是獅子的形狀,身上的毛全部都是紙條剪成的,栩栩如生,動起來的話,毛髮就亂飛。

    農家的燈籠都是很薄的紙做的,架子都是用蜀黍桿紮成,很容易就燃著,但目的就在這裡,因為按照習慣:十五打燈籠,十六一呼隆。十六晚上就要各自打著燈籠,在外面互相碰撞,直到燈籠呼隆一下燃著,這才算完,意味著紅紅火火開始新的一年。

    正好飯也吃得差不多,幾個娃子搶了燈籠,點了裡面的小細蠟燭,屁顛屁顛地奔出去炫耀了。

    註釋:

    1落枕laozhěn:又叫失枕,因睡覺時受寒或枕枕頭的姿勢不合適,以致脖子疼痛,轉動不便。

    2明.唐寅唐伯虎《元宵》,全詩如下: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後四句,見於金庸《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玉珮上的十六字。

    ps:

    感謝enigmayanxi再次打賞的靈雀和平安符~灰常開心呀。表示會抽時間碼字,怎麼著也得加更啥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