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是咱八路軍慣用的戰術,經常還和圍點打援啊殺回馬槍啊這類的戰術結合在一起,打過很多的漂亮仗,但是這東西不是誰家獨有的秘技,小鬼子也會!
俺的祖父當年一提起冀中的五一反掃蕩,就總說冀中的這場惡仗,那是從冀西北先打起來的。
1942年春,日軍為實現其「確保華北,首先確保平原」的作戰方針,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之冀中區進行全面蠶食。鬼子先一步切斷了冀中地區與北嶽、平西、冀東各根據地地區的聯繫,使山區的根據地更加困難,也使冀中地區陷於孤立的境地,根據地面積大為縮小。
但最初,人們都還沒有意識到。小鬼子在1942年的真正目標是人口密集、經濟富裕的冀中,而不是平漢路以西的山區抗日根據地。
1942年5月,對晉察冀歷史上來說,最殘酷的「五一大掃蕩」開始了。華北方面軍鬼子的最終目標是晉察冀最富饒的冀中根據地,整個西部山區晉察冀根據地的吃、穿、用都要由冀中供給。但鬼子「五一大掃蕩」的開局,卻是從路西——平漢鐵路西邊的山區各個根據地開始的。
41年底、42年初,一分區主力三團奉命移駐滿城縣。在此之前,三團經常的駐地是易縣塘湖。位置在一分區司令部經常的駐地管頭、西北婁山、周莊的東面,面對鬼子偽軍駐守的河北易縣的縣城。
要三團從易縣移駐到滿城縣,說明楊司令將一分區的活動範圍開始向易縣狼牙山的南部山區轉移。因為1941年一整年的狀況,都說明鬼子今後大掃蕩的重點是在狼牙山區。而過去,滿城地區因為靠近鬼子的保定這個大據點而不被看好,現在,靠近鬼子大據點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
滿城地區是一分區的老根據,在凡八路軍控制的地區,無論是根據地還是游擊區內,均設有暗地裡埋藏的電話線。當年叫「飛線」。所以只要滿城地區一得到的消息,易縣的周莊一分區司令部馬上就會跟著知曉。一點都不耽誤。
但滿城的情況與平西根據地相似,因為是山區,糧食和物資出產貧瘠,三團為了解決自己這個團兩千來人的吃飯問題,不得不經常派出部隊,越過平漢鐵路到冀中去背糧。
三團的偵察連是三團最活躍的一個連隊。當時駐滿城的一分區三團偵察連兩百來人,連長魏來成帶大隊堅守,指導員王棟組織了一個二十來人的便衣武工隊。從42年初開始,王棟經常帶著這支新成立的武工隊去保定城內偵察。三四月間。天氣轉暖了。王棟為搞一些布匹給部隊換裝。幾次去保定。
「搞一些布匹」,是楊司令的指示。眼看著天氣轉暖了,可一分區部隊的夏季軍裝還沒有著落呢。三團從冀中背回了一些布匹,冀中農民自己織的土布。當時叫「紫花布」。可數量遠遠不夠,還差得很多。所以楊司令指示三團偵察連:「你們在保定火車站的倉庫那邊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搞到一些布匹。」
楊司令說「搞」,而不是「買」,那意思就很明確了,是要你不是偷就是搶,哪有「花錢」的意思。
不花錢搞東西,那絕對是王棟當年的特長。他在保定火車站裡裡外外轉了幾圈,看到日軍的倉庫裡囤積了大量的物資儲備。彈藥、糧食、帳篷、醫藥什麼的,鬼子崗哨的防守很嚴。王棟仔細琢磨不是個事,他趕忙回來,向楊司令報告:「楊司令,小鬼子又囤積了不少東西。是不是又要對咱們一分區進行大掃蕩?」
楊司令沉思片刻,對王棟說:「不像,我看不大像。如果目標是針對咱們一分區的,那些小特務們,還有圍繞著咱們的那些日偽軍的炮樓子早就會有所動作了。咱們的內線一定會及早得到消息,報告給咱們。看來小鬼子另有大的目標,搞不好,小鬼子是要用來準備對其他根據地也一起進行大掃蕩的。」
果不其然,時間不長,四月中旬到四月底,大批從山西、河南過來的鬼子兵,乘坐一列列悶罐式運兵車,分別在保定、石家莊、邯鄲下了火車,馬上拉開一條直線,先是向西虛晃一槍,造成好像要對一分區及平漢路以西的山區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的樣子。最初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楊成武和許多晉察冀八路軍領導人都沒有意識到,鬼子的目標是從西向東,對冀中展開拉網式大掃蕩的。
42年開始的五一大掃蕩,是從對平漢路以西的山區根據地大掃盪開始的。可惜,當年的許多人、特別是領導人都沒有看出這是個假像,還指揮著自己的部隊向相對平穩的冀中地區轉移呢。
當時,跟楊浩住在一起的李振軍,是抗大二分校學員大隊代理教導員。39年在一分區三團,他們兩人同為三團的教育幹事。以後,楊浩被調往平西挺進報,李振軍則到了抗大二分校一大隊。但是抗大二分校一大隊,雖然上下級的領導體制不一樣,但與一分區的駐地卻是相互重合的。所以一分區司令部的幹部與二分校一大隊的幹部同住在一起是很正常的。
1942年春天,原在冀中地區幫助冀中軍區培訓幹部建立了抗三團的二分校,奉命撤回。所留下的「抗三團」由二分校一大隊接管。當時,在平漢路以西的山區根據地吃黑豆的時候,冀中地區卻可以吃飽飯。
每次三團或一分區特務營的部隊從冀中地區背糧食回來,對冀中糧食富裕的讚美聲總是不絕於耳。尤其白面蔥油餅的誘惑力,可以將許多處於半饑半飽中的八路軍幹部戰士引誘叛變投敵,可見飢餓這個敵人有多麼厲害。
一聽說到冀中去接管抗三團,於是李振軍一大批人高高興興的打起背包連夜到冀中去了。臨走前還向楊浩開玩笑似的許願:再回來,一定不空著手,不是帶白麵餅回來,就是帶白麵饃回來。
他們哪裡知道,馬上,他們去到的冀中地區就要大難將至了。
1942年5月1日,日軍對一分區的狼牙山一帶大規模進行掃蕩。楊成武其實在1941年的秋秋季反掃蕩中就已經發現:每逢日軍進山掃蕩,狼牙山地區的老百姓就習慣於沿著每條山溝溝向山上走。
日本人是很精細的民族,41年也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41年秋季大掃蕩,鬼子先沿著狼牙山下周邊動作,大批的老百姓沿著山溝最後都彙集到狼牙山上,鬼子再包圍狼牙山,以便很容易就將狼牙山地區跑到山上的數萬軍民一網打盡。
當時,1941年9-10月間楊成武就總結出:不能按照鬼子的意願被鬼子驅趕著跑,最後一定會跑到鬼子布下的大網裡去。而應該迎著鬼子,在鬼子的包圍圈尚未形成之前,從鬼子合圍的縫隙中鑽出去。
1942年「五一大掃蕩」,鬼子仍按照這個方式進行。可惜,並不是所有的狼牙山地區的老百姓都能有楊成武這樣的分析水平。
5月2日上午9時許,日軍將山北、婁山、於家莊等村的男女老幼1000多人圍堵到狼牙山棋盤坨下的花草峪。被圍的人群中,有菜園村黨支部書記、區民兵大隊長許連生的妻子魏彩珍和徐水縣縣長的兒子唐小樹。
日軍開始從人群中拉人,逼問:「八路軍的傷員在哪兒?」「軍糧藏在哪裡?」人們將魏彩珍和小樹圍在中間,沒有一個人吭聲。敵人達不到目的,就用刺刀挨個挑,連吃奶的孩子也不放過。
魏彩珍被拉出來,寧死不屈,被敵人連刺7刀,壯烈犧牲。小樹也被刺成重傷。這次慘案,僅菜園一個村在花草峪一地就有3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100多人被刺成重傷,村子被燒成一片焦土。這就是被載入日本侵略者暴行冊的河北易縣菜園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