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使神差第三節 賽社火 文 / 寒潭水一色

    裴級三磨破了嘴皮子了,好歹算是說服了小島三天不出門了,這才趕回憲兵隊去把法師給他的硃砂呢,用溫水調了,給那幾位被索命鬼附了身的鬼子餵下,還有被掐了脖子暈死過去的那幾位,也都灌了。

    這時候天光就漸漸地放亮了,日頭雖說還沒升起來呢,可憲兵隊的大門外的街上,敲鑼打鼓地熱鬧了起來!

    一問身邊人,才想起來今就是正月初八了,是商會組織全城的老百姓們賽社火的日子,這可是前幾天就和皇軍談好了的,人家可沒因為你憲兵隊鬧鬼就改了日期的,一到初八大早起,四面八方的社火隊們就按照鬼子事先的規定,來總督府門前的廣場聚合來了。

    整個賽社火期間全程的治安事務呢,是憲兵隊和警察局負責的,這個裴級三不負責,他安排完了自己手下人的事情,就叫上車急急忙忙地往趙府趕呢,要去討教怎麼解了小島太君血光之災的事。

    一出憲兵隊的大門,好傢伙,這老百姓可是來了不老少啊!裴級三是沒心情看了,讓司機按著喇叭一路穿過人群,辦事去了。

    裴級三咱就先不說了,說說這賽社火吧,現在城裡的年輕人們已經見不到早些年這些正宗的社火表演了,這可是很可惜的事情,說來呢,這賽社火也是咱中國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呢!

    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是中國民間一種傳統慶典狂歡活動,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但是不管是東北還是西南,走到哪這個「社」,都指的是土地神,從古到今,各地的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在中國北方呢,每年春節期間,各鄉村百姓都要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老百姓呢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瓜子花生煙酒啥的禮物。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社火表演中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台。每個高台均有一主題。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劈山救母等。多取材於地方戲曲故事。高台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

    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上,使用木材,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背景。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則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

    社火的種類,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車社火,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獅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地社火

    這個地社火呢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這種「故事」適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大戶人家的院子、街道、打麥場都可作為表演場地。地故事在內容上有的同馬故事相同,源於古典傳說,也有自編自演的創作節目。

    地故事的演出,是由一丑角開路,演員根據情節,依次按不同的隊列出場表演,隊伍變化靈活,有分有合。演出過程要燈火通明、焰火助興。有時還將雜耍、武術融入其中。

    在有些地方,還挑選一「巧嘴人」扮成「春官」說幾句順口溜,如廟會上搖麻糖會的人說得那樣,觸景生情,即席發揮,見誰誇誰,要求琅琅上口,悅耳動聽,趣味無窮。

    例如,見男說男象「潘安」,見女說女賽「貂蟬」。在飯館酒店門前耍社火,就說:「你家酒菜十里香,好像天上玉瓊漿,過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難忘。」這些人雖斗大的字識不了幾籮筐,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記憶驚人,思路敏捷,妙語連珠,繪聲繪色,令人歎服,把眾人逗得捧腹大笑,開心至極。

    因為這方面對「丑角」的要求高,表演難度大,近年來,這種演出場面很少見到。在此類「故事」中,常見的還有「害婆娘」(醜婆)和「蠻老漢」(醜漢),也是最逗趣,最有意思的。這一對角色均由社火隊裡性情活潑、幽默,有較強表演能力的男性表演。

    車社火即在車上表演的故事。先前用的馬車、牛車、騾車,20世紀80年代之後,代之以手扶拖拉機、四輪機、汽車。現時一般不用其他車輛,只用汽車。先用木椽在汽車上搭成亭台、樓閣架子,然後用花布、花束、明鏡、絲穗等精心裝飾一新,視社火內容,有的分前廳後廳,有的也不分。演員可多可少,一車可表演一齣戲裡邊的某一場景,也可表演兩出戲裡的兩個場景。人們從演員簡單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齣戲的某一情節或其中的表達的某種意思。

    經常登上車故事演出的戲有《打鎮台》、《白蛇傳》、《三娘教子》、《鍘美案》、《黃鶴樓》等。還有創新內容的。車故事用的車不能太少,太少顯得單調、乏味,車多了陣容強大,表演的內容多樣,顯得非常壯觀。

    馬社火就是馬背上的故事,即騎在馬、騾、驢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騾、馬、驢必須膘肥體壯、性情溫順。演員一人一馬,在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劍或戈,每人做出一種固定的姿勢,依序排列,不得輕易變動。這樣,人們從表演者的臉譜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來。同車故事一樣,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

    地灘社火其社火場面浩蕩,氣勢宏偉,熱鬧非凡。每年進入臘月,莊頭就響起了鑼鼓聲,把整個村人的心擊蕩得熱乎乎的,告訴村裡要耍社火了。社火的派系不一,一個地方一個樣;地灘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地灘社火中的演員,最少不下24個身子,主要有紅臉、花臉、淨臉、文旦、武旦、醜臉、白臉等。各種臉譜、衣服都有專門人負責化妝。所用的道具,有長刀、短刀、槍棍、鞭、鑭、錘、弓箭等。通過一轉又一轉打鬥追殺。彷彿把觀眾引入古老而久遠的戰爭中。或一場歷史糾葛中,或人生悲劇中,或纏纏綿綿的愛河中中。

    地灘社火的技巧、功夫要求很嚴,一切從人物出場,打鬥翻轉,一招一式都按照某一轉戲情去進行。每一個動作講究功底,一要看四門是否踏到,二要看套路,是否掌握了道具:黑虎鞭、春秋刀、蓮花刀、四平刀、連枷棍……這些動作的基本功。一般演員要看他是否還掌握了推刀、斬刀、提刀、劈刀、挽面花等動作的各種基本要領。

    組織地灘社火,還有許多輔助環節。如鑼鼓隊、彩旗隊、蠟燭、燈籠、道具、衣飾、臉譜、放火把。都有專人分管。燈籠的形狀都是按宮廳裡的宮燈。用鐵絲編製成一種有稜有角的燈形。地灘社火,經過一個臘月的精心教練和預演之後,按照當地風俗,正月初一晚正式進入表演。直至正月十五結束。

    社火隊裡的春官由聰智靈活、口齒伶俐的一人扮飾,當兩隊社火相遇時,雙方的春官以『縣官『身份用詩詞句式對話問答-

    跑場子呢是社火進場後的第一個節目。表演時,除打擊樂隊外,由兩人領頭,不斷變換隊形,場面頗為壯觀。

    紙馬舞:用竹子分別紮成馬的頭胸和臀尾部燈架,裱糊彩繪成駿馬燈樣,一般八至十匹。各繫在騎馬人的前腹後腰,騎馬人披衣圍裙。表演時,馬隊進退穿插,左右環繞,做出各種舞蹈造型。鞭梢聲、口哨聲、雀鈴聲和鑼鼓點融為一體。使舞蹈的剛健豪放達到**。

    臘花舞:由四至八個巧妝打扮的小姑娘演出,每人左手托著絢麗奪目、點燃蠟燭的紙糊臘花盆,右手提著絲綢彩帕,踏著十字舞步,隨著伴唱人所唱的民歌小調和各種民族器樂的伴奏節拍,翩翩起舞。

    旱船舞:俗稱跑旱船。分單船、雙船兩種,單船表演時,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和船姑娘對舞。雙船則船姑娘『坐『在船艙內,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兩種船體都用木、竹紮成,外用布、紙彩裝,四角懸吊繡球,船艙前後固定著美麗的臘花盆燈,把船打扮的異常華麗美觀。此節目表演時從始至終,跌宕有致,波瀾起伏,艄公和船姑娘配合默契,樂而不俗。

    高台:用鐵棍焊接成五六米高的骨架,下端固定在車上、上端妝飾成五彩繽紛的樹枝或花朵,把小孩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葉面,並按戲劇情節,作出亮相姿態。

    獅子舞:俗稱耍獅子。表演時兩人頂獅、一人引獅,耍法因頂獅人的技藝高低而各異,開演時,鑼鼓齊鳴助威,引獅人以快速舞步引雄獅饒場一周,然後以箭步或觔斗躍身於出場正前約五六米處,舉燈、揮手高聲喊逗,獅以猛虎下山勢撲來,雙方反覆搏鬥多次,打完四門(即十字形),雄獅作馴服狀,然後由引獅人指揮作雜技表演,如打滾、跳桌凳、上高台、滾繡球等。最後,引獅人手牽獅頭或飛身騎獅繞場結束。

    河北的保定自古就是鬧社火出了名的地方,前幾年鬼子壓制的不讓鬧社火,怕人多鬧事呢,今年呢也是要籠絡人心呢,就答應了賽社火這件事,別說城裡的組織了幾十支隊伍了,四里八鄉的也一大清早地進了城,來了幾十支隊伍呢!

    方才裴級三聽見的外面街上的鑼鼓聲,就是兩支社火隊伍遇上了後,比試較量一番呢,也算是正式開場四城巡遊前的熱場吧。

    鬧哄哄地把全城的老百姓的心可都給攪動起來了,不少人家早飯都沒吃,就一家一家子地趕來先睹為快呢!

    總督府門前呢地方也大,城裡的暗暗地結了心,算是一大股子,那城外的也是擰成了一股子勁,要和城裡的社火隊比上一筆呢,從六點多開始往這聚攏,還沒到八點呢,總督府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八點一到,商會的會長朱老先生呢已經把鬼子保定駐軍的頭目們請了來,說了幾句話,保定城的市長呢也出來講了話,有關人等吧,都講完了,一通火銃乒乒乓乓地放完,這賽社火就算正式開始了!頭一支隊伍從總督府門前演了一通後順著大街扭下去都快一個小時了,那最後的隊伍才開始挪步子,你說這長龍得有多長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