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兩利落困深淵。
為逃避陰陽老怪追捕,他拚命往深谷逃去。奔得三數里後,猝見斷層百仞,溪流洩沖而下,變成滾滾龍騰飛瀑。他不禁叫苦,此淵兩崖聳高入天,唯一出口又斷層飛瀑擋去,除了攀爬高崖,亦或跳下斷層,別無他路可行。
那飛瀑滾洩,宛若千軍萬馬,貿然跳去焉有命在。唯可能攀爬高崖而逃,然崖面卻陡直如劍,除了雜草及幾處野枝懸掛,幾乎無一借力落腳處。縱使未受傷,亦難攀爬。
宋兩利苦笑:「看來得藉龍蝦彈功彈上去了。」
他盤坐下來,運起感應神通,待確信陰陽老怪已離去之後,方敢鬆懈心情,再次瞧向高崖,選得較能攀爬區域,試著一掠而上,攀巖而行。
然峭壁陡若利劍,且平滑如鏡,只攀得十餘丈,一手抓及松巖,頓失重心,唉呀驚叫,直往下墜,噗地一響,又自落水,跌得身發盡濕。
宋兩利勉強爬起,望崖興歎,苦笑道:「千仞之高,怎能堪一摔!」心想只要一失手,甚可能摔砸斃命,看來仍得學會真正「五行飛渡」術,看看是否能闖關成功了。喃喃說道:「綠龜師父你且幫我完成飛渡之術啦!」綠龜法王始終未再現形。
宋兩利揣想法王當初所言,許多功夫皆該觸類旁通,怎可一味要他顯靈幫忙?其實自己所學已橫跨道、佛兩家絕頂心法,每一法門皆是練武者夢寐以求之功夫,只不過自己乃因多而雜,因雜而不精,何不趁此加以融會貫通,說不定另有效果出現。
想定後,他再盤坐下來,仔細思考武功門路,綜合結果認為,道家心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乃和化神賦之「羽化成仙,先抽筋骨」以至於衍化成之「馭氣沖天」有異曲同工之妙,應可合併練習,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再煉神還虛之後,始以馭氣沖天運行開來,而那運行方式則以本家「綠龜心法」之「五方法門」加以運用,行竄四周,先是五脈同轉,日後自能八脈、十二脈、甚至無數穴脈同時運行,將是登峰造極之境。
宋兩利滿意已極,原來佛道心法乃一而二,二而一,竟能相融修行,實是妙哉。
至於先修性或修命之爭,他旦暫擱一旁,畢竟自己二十不到,怎悟得如此深層道行,何況兩者皆有支持者,如葛獨行主張先修性,張伯瑞則提倡先修命,儼然成為南北兩大宗,自己何苦攪進去?
宋兩利呵呵笑道:「或許我可創個『綠龜佛道宗』吧?」但想及自己乃創始人,豈非成了龜祖龜公?實也不妥,惹嘲道:「名稱慢慢想,功夫且快快練!」其實自己「龜兒子」亦當得多年,竟然頗有習慣之處!
想及內功修行法門後,他再思考通靈**,雖然道家降妖伏魔,引魂攝魄之術亦是一絕,但自己天生通靈,且已悟得「五方如來法門」,在東西南北中,地水火風空之意境中,漸有所斬獲,應是正確修行之法,當以此心法為基準,苦練便是,畢竟佛眼通之法力高過其他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境界,自毋需再在天眼通之神鬼之間打轉。至於降妖除魔之時,方始運用道家法門即可。
如此靈功、武功雙修,將是正確方式,且等日後能破繭而去,真正能抵達神佛虛無之境,亦算是對綠龜法王有所交代。
宋兩利自知此境界仍相當遙遠,他只是詳加規畫整理,此時仍似練功為要,尤其是「五行飛渡術」若練之不成,恐得一步步打樁攀爬,若真如此,恐得花上百日光景吧!
他立即開始運行內勁,一面療傷,一面歸納勁流,運行數周天後,始仔細體會,方知雖言五脈,其實勁脈已穿透陰陽十二脈,只不過仍以五脈為主,它脈為輔,運行之際,不自覺將勁流全流向五脈而後從四肢頭頂衝出,因此衍化為「五行飛渡術」之前身。
他已服下紫玉仙芝,勁道恢復迅速,尤其陰陽老怪數道電蛇鑽入自家體內,已被吸收,功力竟也增進不少,老怪所云乃盜功妖法,為化神賦最奧妙秘功之一,倒是獲益匪淺,他日再鬥,且吸光對方功力,那才好玩。
內流已引走,不再分蹦亂竄,宋兩利始敢開始再練「五行飛渡術!」在他言來即為「龍蝦功」,想想自己得往地上發掌始能往上衝,倒亦是武林一絕功。
待相準二十餘丈一處落腳枯枝後,宋兩利終運足真勁,喝地往下劈打,頭部、雙手和雙腳齊往下,身若Ω型上衝,原是算準枯枝,豈知背脊先衝上來,他待要抬頭攀抓,頭手勁氣稍岔,頓時走偏撞向巖壁,唉呀一聲,撞得沒頭沒臉,這且沒完,巖壁滑溜,攀之不及,衝勢一頓,往下墜,唉唉詫叫,又自裁落水中。
莫看水軟可消勁道,然從高處落下,皮肉之痛亦足掉淚,宋兩利唉唉爬起,已生懼意,再此摔去,不死亦要掉命半條。然不試又能如何?
他終再次鼓起勇氣,相準方位距離,以及換身地點,喝地一吼,一鼓作氣往上衝,龍蝦仍彈,待到盡處,趕忙撤去功力,雙手一攀,終能攀上枯枝,登時欣喜:「成了!一炮成功!」待要慶祝,豈知枯枝只手臂粗,吃力不著,叭地斷裂,宋兩利驚駭欲抓無壁,唉唉厲叫,又往水潭掉去,枯枝落下,更敲得他頭暈腦脹,眼冒金星。
宋兩利雙手撫頭,疼得發誓:「不玩了!再玩下去,當真沒命!」打算尋找籐蔓及木樁攀爬為妙,「花一月便一月吧!若跌成白癡,那才划不來!」
正待偷懶之際,綠龜法王已現形,喝道:「稍吃苦頭便洩氣麼?空有招法不用,下次碰上陰陽老怪,看你如何以木樁相抗!」
宋兩利詫楞,困窘道:「可是摔得疼啊……弟子覺得已被枯木洗腦,忘掉一切了……」
摸著腦袋,威脅甚深。
綠龜法王道:「多動腦筋,觸類旁通,既讓身經如風,徐徐吹來,如林葉悠遊,何來跌摔,若仍不懂,即以龍蝦落水彈跳,那將是何局面?腦袋多想想!」說完閃身不見。
宋兩利若有所悟,忖道:「如樹葉飄飛大概不易練得,然若龍蝦在水中,又能耍出啥名堂?」揣測難摸邊際,宋兩利當真落潛水中,想著龍蝦動作,立即發勁打去,身形登往後彈,此乃正常,然就在勁道失去之際,身形卻若風吹浮萍般仍能往後緩緩送去。
宋兩利頓悟,大喜道:「對了!練此功先以練柔為主,待抓得巧勁之後,方可大力施展,如此一來自非方才猛衝,撞得滿頭包!」摸摸腦袋,自嘲活該。
既悟「風中柔、蝦中柔」門道,宋兩利乾脆不再上岸,利用水中浮力練此輕身之術。
他且先發五勁,如龍蝦四處悠遊彈耍,頗顯自得之際,終再次加足勁道,可惜水潭不寬,背脊已撞著石塊,疼得他悶叫,暗忖:「總不能一直以龍蝦應對,若是背後暗箭射來,豈非避無可躲?」
心**一轉,立即改為挺直身形,然如此一來,四肢發勁,頭頂亦發勁,幾乎飛沖而相抵,效果不大。宋兩利喃喃說道:「若能將頭頂氣流消去便能如意了……他這才開始思考主脈運行之術,心想也許未必定要五脈齊發,若能將腦脈轉換他處,大概可行。悟通此點,他先試著只運行四脈,然心法乃是五脈同發,一時轉不過氣,終仍頭頂冒氣,試得幾次,仍是無效,終放棄。他立即轉換將真勁逼往嘴巴,且以兩成功力試之,這一逼去,真若小周天運行,引督脈直衝泥丸之際,登時轉行往下引流,終能從任脈洩此真氣,從嘴巴吐出。這一發現,宋兩利驚喜不已,原來任督二脈,不但相交於丹田,且在頭頂亦有交錯,只是一般人無法打通,自己服下紫玉仙芝及修得多重內功心法之下,竟然不自覺中已打通,只不過未曾加以注意而已。既然任督二脈能打通,那其他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等皆有交錯之處,宋兩利一一尋得,花得功夫加以打通,不論是陰是陽,皆連結成網狀,如此一來,先前縱使有聯通而懵懂之處,此時全被弄清,真勁運行登時如魚得水,幾乎無所不至,無所不達。在確定打通各脈之際,宋兩利再次運起「五行飛渡術」,除了四肢冒氣之外,頭頂之氣已轉向嘴巴吐出,然總覺常張著嘴甚是勞累,乾脆轉往肩井穴衝出。
可是肩井亦往上衝,有礙阻力,遂逼往手臂曲池穴衝出,甚至其他穴脈滲出,如此一來更形靈活,可轉彎,閃躲,直若游魚,比起先前之龍蝦彈跳進步許多。
宋兩利就此不斷從水中苦練,讓氣流不斷沖滲所有穴道,游魚已然越來越活,越耍越靈,激動之處,唱著一聲「上」,身形突地衝出水面,竄高三丈,宋兩利且把空氣亦當浮水,右手輕輕一掌打去,身形即往左移,再一打轉,又自落入水中。
如此往返數十次,宋兩利終悟出風中葉、水中魚之「煉神還虛」境界。
待他耍得肚腹已餓之際,竟然天色透亮,足足耗去一夜一早晨,實已達廢寢忘食地步。
宋兩利終惹嘲笑起:「我哪來這股興致,竟然練得沒天沒日?」但覺精力充沛,抓得鮮魚,跳出水面,火折子乃油布包裹,塞在小瓶中,根本無懼潮濕,立即起出生火,烘得香魚果腹。邊進食中,仍想著先前所學,雖然功力未能發揮至極限,但門路已摸對,只要假以時日,必能修得門道。
宋兩利自得直笑:「原來勁氣可從任何穴道衝出,那該取名『百方法門』?還是『綠龜法門』?」宋兩利腦袋直轉,原想替本門取得響亮名堂,然幾經取名後,總不及原先來得貼切,畢竟密教五方佛地位崇高,無以替代,而「五方法門」亦只是象徵名詞,因為「地水火風空」五等超級境界,其實早已包含千變萬化,更非只限於五脈或五方運轉,應是「無限虛空法門」才是。思考結果,仿以此法門為稱便是。
綠龜法王幻影突地浮現;「恭喜你悟通『風』之境界,唯『空』字若虛若無,難解難懂,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再接再厲,登及無上虛空界。」說完閃身不見。
宋兩利急道:「師父直言不就得了?」心想何需吃此苦頭,然綠龜法王始終未再現身。
宋兩利只能自嘲一笑:「也許『空』便是說不得吧!」此時仍無法真正悟得,亦不強求,畢竟佛道之理浩瀚無疆,強行修悟莫如一點頓悟來得有效,且待天機便是。
待飽食後,宋兩利再次苦練「五行飛渡術」,此時不再落水,乃以當空練習,先是龍蝦般往地面發掌,身形竄高後,隨即挺直,復往巖壁粘去,此時有了靈魚般技巧,終能攀附,隨又如猿猱般跳掠攀高十餘丈,原想再攀去,上崖卻平滑如鏡,得準備繩索才行。
此時已離地五十餘丈,想往下跳又覺怔忡,然既學得「飛渡術」不跳怎能證實?掙扎後心一橫,暗忖頂多再摔一次,若能成功,那該多妙?於是吸足真勁,盡量讓身形變輕,隨即凝氣待發,猝地一掠而出,身形竟若樹葉飄飛,緩緩卷墜,此種妙境簡直如鳥雀翱翔天空,絕非一般步行動物所能體會。
宋兩利見狀大喜:「當真能飛渡了!」話末說完,真勁一洩,人若流星下墜,嚇得他唉唉尖叫,雙手亂打,掌勁雖出,卻因距離過短,仍撞往水潭,砸得腰背生疼。唉唉疼叫中,仍似竊喜居多,畢竟飛渡之術實在妙哉。
他再次爬掠高崖,隨即凝氣往下跳墬。此次學乖,凝神似待,及近落地,雙掌開打,終能平安下墜。
一連來回十餘次,他終證明只要不超過百丈,如此凝氣飛渡並無問題,若超過則得另加馭氣之類功夫方能平安落地。他想或能練及每處穴道皆能噴勁之時,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望著天空飛鳥,宋兩利不禁幻想有朝一日能跟對方一樣飛翔無盡處。
綠龜法王幻影突現,弄聲道:「想歸想,肉身終非鳥翅,何能永久承擔重量?還是快快出去,大戰已起,且盡量減少傷亡吧!」說完幻影頓失。
宋兩利歎道:「稍稍作夢皆不行麼?殘酷……」突然清醒,詫道:「方臘軍和童貫軍幹起來了?」想想亦有可能,那夜已派兵出征,此時正是廝殺交鋒時刻,自個雖非神通廣大,然若讓神霄弟子或善良百姓無故犧牲,他也不忍,且想辦法減少傷亡便是。
顧不得再逍遙,趕忙找來青籐當索,綁上石塊,如此邊靠五行飛渡術往上攀掠,及至平滑處又以青籐甩石攀扣凸石凸枝,慢慢往上再攀。
足足耗去二時辰,終攀上崖頂,往深淵瞧去,不見天地,實不敢想及當時敢往下縱。深深吸氣後,瞧瞧天色已黃昏,選了方向,掠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