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大漢國當兵有個前提,那就是你必須得是個男的,只有你成功的活到了十六歲就必須服兵役,加入到現役序列。
至於服兵役的年限則根據當前蜀漢的具體情況制定,但以劉山的想法不能少於五年。
從退出現役到四十歲為預備役,預備役的兵士為半軍半農的性質,一旦國家軍事需要,這部分兵士還得再次披掛整齊,加入到現役行列。
吳脀終於有點明白了,職業軍人就是從戰功卓著或者訓練優良的士兵中選出,以當兵為職業,組成正式軍隊的骨幹力量,由他們帶領服現役的兵士,組成大漢的正規軍。
從這點來看,職業軍人和豪門的私兵或將軍的部曲有著根本上的不同,職業軍人在役的時候軍餉很豐厚,退役後還可以安排到司法或安全等部門工作,享受著國家的各項補貼,吸引力十分巨大。
但要想成為陛下的職業軍人,也不是很容易。
首先必須在服現役的時候表現良好,其次,還要在每年的大比武中不墊底出局,或者戰功卓著,或者擁有別人不能為的才幹,才可能成為職業軍人的一員。
吳脀想的比較實際,陛下的兵役制度的設想雖好,但實施起來有點難度。
現在的兵役制度是各郡自行招兵,然後訓練成軍。一旦國家有軍事行動,朝廷再下旨從各地徵調。
換句話來說,這些兵士的歸屬地不在朝廷而是在各郡,大部分甚至是一些將領或大家族出資供養,成為其所謂的私兵或部曲。
劉山聽到這個,也很頭疼。王公公看著皇上的臉色有點不美,便寬解道:「陛下,各地郡守都是朝廷任命,這些將領和豪門對我大漢忠心耿耿,他們招還是朝廷招不都一樣嘛。」
劉山苦苦的一撇眼,這能一樣嗎?要是能保證一樣,老子還要這麼費勁的把軍政分開幹嘛。
整理下思路,劉山說道:「愛卿有所不知,魏延一事對朕的觸動極大。這幾天朕就在想,為啥魏延能在漢中擁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在某些方面他的話甚至比朝廷的聖旨還有用。」
吳脀大驚,這個問題自己可是沒有想到,估計蔣琬等人想到的也不多。
劉山便把兵役制度詳細的敘述了一遍,今後的兵員全部由國家統一召集,在各地建立的訓練營裡操練成軍後,才分派到各地軍中。
避免了類似魏延等大將尾大不掉的可能,只要不讓這些將軍掌握財權和招兵權,他們想要造反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成功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
至於那些大家族的私兵,只要陛下這招一實施,那些私兵或部曲解散起來應該就是水到渠成的利索,一句話有用的納入正規軍,其他的統統解散。
兵役制度與軍銜制結合使用,效果更佳。各級軍士按照級別和兵齡分成將校尉士四級,標誌明顯則更有利於軍隊的指揮。
聽完皇上的講解,吳脀已經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劉山倒也不著急,著急上火也沒用。對於一個古人來說,自己剛才講的有點太過超前,還真得給他多留些時間去消化理解。
熟讀兵書戰策歷史典籍的吳脀沒讓劉山等太長的時間,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陛下把招兵權和訓練權收歸朝廷,原來有著這麼重要的意義。
衝著劉山一抱拳讚歎道:「陛下此法,已經解決了兵亂的根源。不過兵制的問題臣能理解,這軍銜制讓臣感到糊塗,將校尉士四級劃分,這個需要如何界定呢?」
劉山稍微考量了下言辭,後世著名的軍銜制便被劉山偷竊而來。
劉山看到吳大將軍糊塗的厲害,只好苦笑著說道:「軍銜之說,可以認為是對軍中人員的品級認定,跟職務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個制度的最大好處是在戰時如果某支軍伍的長官陣亡,軍銜高的便可繼續統領這支軍伍繼續作戰,避免了群龍無首的事情發生。不過這事暫時還是先放一放,當下重要的是先把軍制的事情操作好,不然的話都是空談。」
吳脀默默的點了點頭,今天陛下贈送的都是些不好消化的東西,一時半會兒估計也吸收不了,還是回去後好好的琢磨下陛下所說的軍制的優劣後,再做打算。
劉山呵呵一笑,輕鬆的說道:「愛卿也別疑慮,朕知道當前如果強行推進軍制改革,結果如何還不是非常的清楚。所以朕有個打算,愛卿幫著朕斟酌斟酌。」
吳脀一抱拳說道:「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朕準備成立一支新軍,按照仙界的軍制執行。經過一到兩年的磨練,如果能夠成軍,則可以向全軍推行。所以,朕覺得必須兩條線同時舉動,愛卿幫朕穩住已有的軍伍,朕則全力打造新軍,成軍後結果自知。」
吳脀心中大鬆一口氣,陛下這麼做很是穩妥,於是一拜到地:「陛下,如此則我大漢萬無一失。如新軍練成,則皆大歡喜,軍制變革水到渠成;反之,則我大漢也不會傷了筋骨,甚好甚好。」
放下了疑慮,吳脀思路變得清晰,忽然想到一事,便關切的問道:「陛下,新軍如何編製,不如末將選派軍士健卒,以資陛下。」
劉山呵呵笑道:「無需如此。愛卿此去漢中,一邊要整肅軍伍一邊還要加強防禦,責任已經非常重大。再說了邊關大軍重任在身,不可輕動。愛卿與叔延商議,選派幾名年輕的小將,至於兵士朕就從萬民中選出精壯之士即可。」
商定軍中之事,劉山就拋出了已經想好的治國之策,洋洋灑灑的說了半天,最後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吳脀這位將軍傻愣愣的呆立當場。
不知道自己哪兒做的出格,劉山只好悶聲的問道:「將軍,朕這個想法有什麼不妥嗎?」
吳脀一激靈醒過來,狐疑的問道:「陛下,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劉山笑了笑,搖頭說道:「很多都是朕在仙界看到或聽到的,還有一些是朕自己的琢磨,將軍認為如果我大漢以這種模式下去,最終的結果會是怎麼樣。」
吳脀沉聲說道:「陛下,臣對軍中之事還算的上精通,但在治國方面卻是有些力不從心,這制定國策的事情是不是請公琰先生等人前來商討,以策萬全。」
劉山深深的望著眼前的大舅爺,默默的說出了一句話,讓吳脀頓時汗流浹背:「朕之所以先召來將軍,都是因為朕這心裡能夠確信的人選僅有將軍一人。
公琰先生等人雖是國之大才,也備受丞相信賴,但朕所想定的國策與先前施行的還是有一些區別,因此需要將軍協助朕掌控軍伍,有了這個保證,朕才有把握推行新策。」
吳脀大驚,跪倒在地施禮道:「陛下重任托付與臣,臣自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聖恩。」
請起吳脀,劉山已經做出了決定,不管眼前的困難有多大,自己這隻小蝴蝶的翅膀還是要好好的扇一下。不然等到朝中的大臣把諸葛亮留下的權利分配完畢,再推行自己的想法必定難上加難。
得到了吳脀的保證,劉山心中稍安,便急招蔣琬等幾位重臣來商議國策。
蔣琬等人從早朝後便一直昏天黑地的忙著,主要的任務就是明天陛下出迎丞相靈柩的安保之事。
沒成想深更半夜的,突然接到陛下的召喚,便一個個馬不停蹄的趕赴皇城。
「今天召集諸位愛卿」還沒等蔣琬等人見禮,劉山便急匆匆的開始了:「關係到我大漢的將來,一個國家的策略制定,需要諸位暢所欲言。」
「臣等遵旨。」蔣琬等神色莊重的回應道。
蔣琬看看屋裡的大臣,費禕、董允、吳脀、向寵這四位歷歷在目,不禁心中大定,看來陛下對我等寵信非同一般。
劉山把李福帶回的諸葛亮遺言說了一遍,眾臣便一個個眼珠子開始泛紅,諸葛丞相在彌留之際還心繫國家,對聖上的關愛和對大漢的忠誠一覽無餘,確實配得上「無雙國士」的稱呼。
緊接著拋出了一個制定國策的議題,蔣琬等人振奮精神各抒己見。國策這個命題咱們心中熟絡,再說了還有諸葛丞相實施在前,分析起來自是洋洋灑灑。
但聽到劉山耳朵裡,去不是那麼回事。來來回回始終是諸葛亮治國的那一套,雖然不能說不好,但對蜀漢的發展確實沒有太大的促進。
劉山撓了撓頭,突然問道:「大家覺得牛二如何。」
眾人一愣,怎麼說著說著國策的問題,這牛二又跑出來幹什麼。
不過皇上問話還是要好好的回答:「勇力無雙披堅執銳之輩,有萬夫不當之勇,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猛將之選。」
劉山默默的一笑,問道:「如果以我國當前的選拔制度,這牛二有沒有可能進入我大漢的將軍序列呢。」
眾人紛紛沉默,這牛二如果不是砸了陛下一錘,怎麼可能進入到眾人的法眼。沒有這一遭,估計這牛二也就是在鐵匠房砸鐵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