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興華夏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 「坑挖好了,跳吧!」 文 / 銀刀駙馬

    林義哲送走了熱福禮和寶海等人,正往回走,卻看到英國公使威妥瑪和幾個人迎面走了過來。

    現年57歲的威妥瑪中等身材,面容瘦削,長眉高鼻,一雙眼睛如同鷹隼一般,下巴光光,但兩鬢卻留著兩團濃密的鬍子,他的臉平時總是板板的,一望之下,會讓人心生畏懼之意。

    正如外貌所表現出的那樣,威妥瑪可以說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威妥瑪1818年出生,曾在劍橋大學讀書,1838年加入英國陸軍,1841年隨英軍侵華,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曾任英軍駐華使館參贊、英國駐華公使等職。1843年任香港英國殖民當局翻譯。1847年退伍,任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署漢文副使。1853年任英國駐上海副領事。1854年英、法、美三國取得上海海關控制權後,被委任為上海海關第一任外國稅務司,次年辭職。1855年任駐華公使館漢文正使。1858年任英國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翻譯,參與中英《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活動。1861年任英國駐華使館參贊,並於1871年升任駐華公使。威妥瑪在處理外交事務時,充分體現出了大英帝國的強橫和傲慢,中國方面凡是和他打過交道的官員,對他的印象都不是很好。

    不過作為發明了「威妥瑪拼音」的中國通,威妥瑪對促進中國和英國在文化方面的交流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此次日本侵略台灣,威妥瑪雖然早就從英國駐日本公使額爾金那裡得知了消息。可能是出於對中法關係親密的嫉妒,他並沒有及時通報中國方面。但在戰爭爆發之後,他並沒有選擇支持日本,而是採取了旁觀的態度,並且在日本方面向英國求助的時候,威妥瑪明確的表示不支持日本經略台灣。當然他同時也表示,如果日本向朝鮮發展,英國一定支持。

    威妥瑪注意到了林義哲是在送法國公使一行,他的眼中不自覺的閃過一絲怪異的光芒。

    「您好!威妥瑪先生。」林義哲注意到了威妥瑪目光中的異樣。但表面上還是一臉笑容的向他用英語打了個招呼。

    「您好!林!」威妥瑪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林義哲忽然注意到了威妥瑪的身邊不見了他經常帶著的那位大個子卷頭髮翻譯馬嘉理,想起了一件事來,故意笑著問道,「您的翻譯馬嘉理先生還沒有回來?」

    聽到林義哲的問話,威妥瑪的心裡不由得咯登了一下,他笑了笑,答道:「馬嘉理先生非常喜歡旅遊。這一次他打算去雲南『遊歷』一段時間,也許現在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威妥瑪感覺到林義哲看著馬嘉理的神色有些不同尋常,知道他因為馬嘉理的事起了疑心,是以沒等林義哲發問,便立刻解釋了起來,並且著重強調了馬嘉理去雲南的目的是「遊歷」。

    聽到威妥瑪一個勁的強調馬嘉理去雲南是「遊歷」。林義哲禁不住在心裡冷笑了一聲。

    作為一個熟知歷史的穿越者,林義哲當然知道馬嘉理去雲南是要做什麼!

    雲南的回民舉事者失敗後,英國在印度和緬甸的殖民當局立即倡議組織新的探路隊,再一次從曼德勒北上探測滇緬陸路交通。他們還要求英國駐華公使派一名通曉漢語、熟悉中國情況的官員前來緬甸陪伴探路隊入中國。於是北京的英國使館便向總理衙門索取「三、四名官員」從緬甸進雲南邊境前來「遊歷」的護照;總理衙門雖力言邊境地方不靖,但還是答應了使館的請求。威妥瑪隨即選擇馬嘉理為翻譯前往雲南迎接英國探路隊。這個探路隊由柏郎(h.a.browne)率領。

    護照騙到手之後,馬嘉理便從上海動身。經漢口、湖南、貴州、雲南,歷時數月,於1875年1月17日到達八莫,與兩天前經曼德勒來到八莫的柏郎等會齊。二月初,探路隊離八莫向中國邊境進發。這個掛著「遊歷」招牌的探路隊並不單純只有「三、四名官員」,而是除了正式官員之外,還有印度所派的全副武裝的兵士「護送」,全隊實際上是一支將近200人的軍隊。經過長期戰亂之後的雲南邊地居民,對於這支英國的侵略隊伍,自然發生很大的疑懼。2月21日當英國探險隊進入蠻允地區時,受到當地軍民的阻止,驕橫的馬嘉理開槍打死了一名中國人,結果遭到中**民的打擊,和和幾名隨行的中國人一同被殺,柏郎也在中途被阻,不敢繼續前進,立即返回八莫。馬嘉理被殺和柏郎等被阻一般稱為「馬嘉理事件」、「雲南事件」或所謂「滇案」。

    馬嘉理之所以被殺,英國首先應該責怪自己,因為如果不是它想借開闢滇緬商路而侵入雲南,這個事件是決不會發生的。但英國卻要利用這個事件向中國進行訛詐。由於中國當時的「海防」「塞防」都感棘手,英國便有意地乘機把馬嘉理事件擴大,馬嘉理被殺和柏郎等退回八莫,使英國探測滇緬陸路交通的計劃暫時受到挫折。但是它無意就此放棄那種圖謀,英國外交大臣德比比在得知事件的初步報告後,即訓令威妥瑪要求清政府作詳細的調查,並囑咐他在籌劃進一步應採取的步驟時必須「牢記印度政府派柏郎上校率領探測隊去雲南的目的」。威妥瑪隨後正式向總理衙門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些要求構成了英國當時借口滇案而實行訛詐的基礎,在此後整整一年半的交涉過程中,威妥瑪力圖實現這些廣泛的侵華要求。他用盡一切威逼手段,不斷把各項要求擴大和具體化。

    威妥瑪從一開始就馬嘉理事件同清朝政府進行交涉的時候起。就實行武力恫嚇。他原來同有些國家的公使一起在中國與西班牙關於「古巴華工」問題的談判中擔任調停的角色,此時作為對中國實行要挾的手段。總理衙門在得知滇案的消息後,即向威妥瑪表示將從速通知雲南當局進行調查。上諭更嚴令雲貴總督岑毓英「迅將此案確查究辦」。對於英方的六項無理要求,清政府開始則表示斷然拒絕。威妥瑪著重索取護照以便英國派員去雲南觀審以及再從印度派人入滇調查,並威脅說:如果得不到這些護照,他就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清朝政府不得不退讓,如數發給護照,英國從此取得對內地涉及英人案件的調查與審訊的干預權。

    威妥瑪收到他所索取的護照後,以「仍須親到上海以便派員」去滇為名。於四月三日離京去滬。他的目的是:一方面利用上海的通訊便利(當時只有上海可與倫敦通電報)盡速向本國政府進獻貫徹侵華要求的方策,另方面準備邀柏郎來華親自向他報告關於滇案的情節。清政府時命湖廣總督李瀚章為欽差大臣前往查辦滇案。威妥瑪這時並不派人去雲南,卻令參贊格維訥去湖北面見李瀚章。李瀚章在談話中說,他奉命只查辦馬嘉理被殺,不調查柏郎被阻,這個表示成了英國侵略者「證明」清政府無誠意徹底解決滇案的口實。威妥瑪抓住這一借口,又帶著他同柏郎會面後編製出來的滇案情節。在7月底由上海北上,企圖重新向清政府威嚇。還在5月初,他已向英國政府強調說:「不論我們怎樣說和怎樣做,中國政府都決不可能首先發動敵對行動。」這無異是說:英國盡可百般威嚇,清朝政府是不會堅決反抗的。這種估計支配了威妥瑪在滇案中的全部活動。

    威妥瑪來天津前,先派中文秘書梅輝立去北京質問李瀚章的使命。他本人於八月初到天津後。在李鴻章面前大肆詆毀總理衙門,說「非先換總署幾個人不可」。他表示願意與李鴻章商辦,隨後在天津提出各種要求,其中包括:在通商口岸撤去厘卡;內地多開商埠;清政府負責護送格維訥到雲南邊境甚至到八莫,印度再派人來滇時亦須負責護送;派「一二品實任大員」親往英國對滇案表示歉意;此使臣赴英途中應經過印度。與印度當局商議滇緬通商辦法;朝廷應降旨責問岑毓英等對滇案失察;遣使及責問岑毓英等諭旨須明發並在《京報》上公佈;在這些諭旨中,凡遇「英國」二字。必須抬寫,「如不抬寫,即為輕慢英國」等等,大大擴充了三月間所提出的六條的內容。這些要求,首先著眼於擴大英國在華的實際利益,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威妥瑪才竭力設法打擊清統治者的威信與封建體制,所謂「英國」抬寫、公開責問封疆大吏、明降諭旨等要求,都表現了英國侵略者的這種圖謀。威妥瑪自稱已掌握了滇案的詳細材料,在與李鴻章談判中一再以撤使、絕交、用武力相威脅,堅持全部滿足他的各個條件。

    威妥瑪在半年多的對華脅迫中,一直把其他各國的公使撇在一旁。在滇案的交涉過程中,英國同其他歐美侵略者間在對華外交上產生了疏遠,英國政府曾考慮聯合日本以挾制中國,威妥瑪自恃英國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使清朝政府屈服。而滇案的發生,正值中國西北和東南邊境感受威脅的時候,清朝政府在處理伊犁及台灣事件上的教訓記憶猶新,為了預防西南邊患的發生,清朝政府不得已答應了英國的「撫恤、賠款、懲凶、遣使道歉、增開口岸」等條件,是為後來的《煙台條約》。

    而威妥瑪也因《煙台條約》的達成,成為了英國的大功臣!

    但是現在,《煙台條約》已經永遠不可能出現了!

    想到自己為了對付威妥瑪,早早的給他挖下了大坑,林義哲不由得暗暗好笑。

    「坑都已經挖好了,就等著你跳進來了!」

    「我代表女王陛下和我國政府剛剛向貴國的郭嵩燾大臣遞交了國書,表示對貴國大皇帝陛下的去世的深切哀悼。」威妥瑪並不知道林義哲在心裡說的這番話。而是告訴了他此行的目的。

    「非常感謝女王陛下和貴國政府的慰問。」林義哲和他客氣了一句。

    「對了,我訪問貴國的時候。曾向貴國女王陛下提出過在兩國尚未締結新的貿易協定之前,不要組織對我國未開化地區的任何形式的探險,不尋求新的通商路線。女王陛下曾向我做出了保證。」林義哲不動聲色的將話題又拉回到了馬嘉理的身上,「我想提請威妥瑪先生注意,並最好提醒馬嘉理先生一下,不要藉著『遊歷』的名義,進行所謂的探險活動。」

    「女王陛下的保證,是對我們的行為的最為有力的約束。我向您保證。林先生,絕對不會有那樣的事發生。」威妥瑪聽出了林義哲話裡似有警告的意味,立刻信誓旦旦的回答道,「我向您保證,馬嘉理先生去雲南,只是遊歷,沒有任何其它的目地。和他隨行的也只有三四個人,都向貴國政府申領了護照。這只是一支小小的遊歷隊伍,沒有能力進行探險活動的。」

    聽到威妥瑪的保證,林義哲禁不住在心裡大笑起來。

    威妥瑪先生,你可真會說瞎話啊!

    林義哲當然知道,從印度出發的柏郎率領的隊伍。光測繪人員就有15人!而且護衛他們的,是150名全副武裝的英軍士兵!

    「那麼,我衷心祝願馬嘉理先生遊歷愉快!」林義哲不動聲色的說道。

    他知道,自己已經永遠不可能再見到馬嘉理了。

    而威妥瑪,也不會在中國呆得太久了!

    「謝謝。」威妥瑪微微一躬。隨即告辭。林義哲目送著趾高氣揚的威妥瑪一行人的遠去,嘴角現出了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

    辦完了一天的公事。林義哲回到自己在賢良寺的寓所,親信僕人林福便上前,小聲的和他說道:「老爺,李二總管派人過來捎了話,說那個事兒,劉大總管已經按大人的意思遞上了話,皇太后已經就這麼定下來了。」

    林義哲點了點頭,「大事定矣!」

    差不多與此同時,在紫禁城的長春宮,慈禧太后正和恭親王說著林義哲請劉誠印暗中傳遞給慈禧太后的那個保住皇后的孩子的辦法。

    「六爺,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你也就不必推辭了。」慈禧太后微微瞥了侍立於一旁的劉誠印一眼,微笑著對恭親王奕忻說道,「若皇天護佑,生的是男孩,六爺便後繼有人了。」

    「奴才……謝皇太后恩典!」恭親王一時間淚流滿面,離了座匍匐在地,顫聲說道。

    「六爺不必多禮,快起來罷。」慈禧太后說道,「劉誠印,扶六爺起來。」

    劉誠印應了一聲,趕緊上前,扶起了恭親王。

    「這事兒切不可走漏了消息。」慈禧太后看著感激涕零的恭親王,提醒他道,「六爺知道這當中的利害,我就不多嘮叨了。」

    「奴才明白!請皇太后放心!此事……就爛在臣的肚子裡!」恭親王惶恐道。

    「這個事兒就先到此為止。」慈禧太后看了看侍候在暖閣外面的宮女太監們,對恭親王說道,「林義哲上奏請求成立海軍衙門,統管全國海軍事務,這事兒你怎麼看?」

    「回皇太后的話,林義哲此議甚好。」恭親王冷不防慈禧太后將話題轉到了海軍方面,不由得一愣,但他腦子反應快,立刻回答道,「西國為使海軍統一事權,戰守如意,皆設有海軍衙門,我國沿海各省雖有水師,但各為一處,臨戰不能聯為一體,若能設立海軍衙門,統一整合,則不但能資戰守,又可免藩鎮之虞。」

    「六爺說的好。」慈禧太后聽了恭親王的話,眼中閃過讚許之色。

    她已然從恭親王的回答當中知道,恭親王是絕無成為「多爾袞第二」的可能了!

    「這藩鎮之虞,最是可慮。林義哲能做如此想,真是一片公心,出於至誠,不愧為林文忠公之後。而林義哲久歷船政,又同日本見過仗,對海務最為稔熟,莫不如海署成立之後,以林義哲幫辦海防事務為好。」恭親王當然明白慈禧太后的心意,適當的誇讚了林義哲幾句,不但等於保薦了林義哲,也間接的向慈禧太后表明了心跡。

    「六爺說的是。」慈禧太后點了點頭,說道,「不過,林義哲雖然熟悉船政海務,但畢竟資歷尚淺,我怕他鎮不住場子,海署統管全國海防,需得有重臣把持才是,所以這海軍衙門,我打算要七爺前來坐鎮,六爺覺著如何?」

    「皇太后聖明!奴才也覺著,海軍衙門,非醇王坐鎮不可!」恭親王趕緊表態道。

    他當然明白,慈禧太后要醇親王坐鎮海軍衙門的用意何在。(。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擊!求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