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表少爺的抗戰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退無可退 文 / 落魄三哥

    「老同學,我們的學長原田君對你期望很高,連舍妹昨天都破天荒地向我打聽起你的消息。」

    同眼前這位在東京出生,卻在上海長大的日軍少尉不同,「登部隊」情報參謀原田洋介則是一個真正的日本軍人。他出來生於日軍步兵第68聯隊的兵源地岐阜縣,七歲就考進日本陸軍「幼年學校」,畢業後又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陸軍士官學校,後來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陸軍大學。

    日本考試極嚴,在升學上很少有走關係、托門子的事情發生,原田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其履歷可圈可點,否則也不會被委以重任,剛過而立之年就官至中佐。

    所謂「學長」,並不名副其實。

    八一三之前,他的確在同文書院呆過半年。但那半年裡他既是學生、教官還是特務,在進修中文的同時,負責訓練和指揮虹口的ri僑。開戰之後,他迅速換上軍裝,先後在日軍步兵第五旅團旅團部、第三師團師團部、以及原上海派遣軍司令部擔任過情報參謀。

    現在上海派遣軍、華中派遣軍先後被撤消了,他又被任命為正組建中的第十三軍情報參謀。

    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這句順口溜只能用來形容中**隊,其實上還應該加上一句「就是帶了長,又能怎麼樣?」

    沒看人家劉y樓上將在東野的參謀都已經當得帶長了,還是嫌不過癮,到十四兵團去當司令了嗎?天朝那麼多參謀長,人們除了劉y樓之外還能記住幾個?而人們之所以能記住劉y樓,更多地則因為他當過空軍司令員及其傳奇般的個性,至少陳斌是這麼認為的。

    日軍的參謀則不然,那是有實權的!河本大作、石原莞爾、辻政信……等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無不證實這一點。甚至連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等頭號戰犯,乃至後來的整個軍人內閣也大都擔任過參謀。

    原田洋介負責「登部隊」情報室,說白了就是日軍第十三軍的情報大總管,連他都盯上了自己,可見問題有多嚴重!

    至於石川所說的「舍妹」,陳大少爺的印象則更為深刻。見人家長得漂亮,開戰前著實狠追過一段時間,不知道是因為方法不對路,還是自己的名聲太過狼藉,抑或石川在背後說過壞話,總之,他使盡了混身解數,石川和子就是不上鉤。

    把這兩人都搬出來,不是軟硬兼施是什麼?

    本想找找借口、拖拖時間,等一有機會就腳底抹油的陳斌,頓時意識之前太過一廂情願了,還是老夫子說得對,現在鬼子和漢奸都盯上了自己,真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石川君,你認為我真是搞政治的那塊料?」

    儘管如此,陳斌還是百般推脫。

    好的賴的都說了,甚至都決定犧牲自己的妹妹,見陳大少爺愣是不開竅,石川非常不快,緊盯著他的雙眼,冷冷地說:「難道還有更好的選擇?恕我直言,繼祖君如再不當機立斷,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陳斌乾脆裝起糊塗,一副義憤填膺地樣子,咬牙切齒地說:「家父炸都被他們炸死了,我更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他們還想怎樣?」

    「我不是說gqing,」石川搖了搖頭,指著公館大門的方向,意味深長地提醒道:「繼祖君,難道你真沒發現馬路上的異常嗎?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都是76號的人,吳四寶你應該聽說過,他可是什麼都能幹得出的。」

    一個修鞋的,兩個乞丐,成天在陳公館周圍轉悠,門房早就發現不對,管家陳良還為此給巡捕房打過好幾回電話,然而對方卻百般推脫,說什麼哥倫比亞路是越界築路,他們只負責馬路上的治安,至於路兩側那得去找潘達的滬西警局。

    丁默村和李士群的76號,那可是名副其實的魔窟!

    想到有關於吳四寶那些有關於謀財害命的種種傳言,陳斌不禁打了個寒戰,顧左右而言他的來了一句,「我還以為是你的人呢。」

    「我們是正直的軍人,怎麼會幹這種事?」石川驀地站起身來,聲色俱厲地警告說:「老同學,原田君的好意我已經轉達了,用中國人的話說,我們已『仁至義盡』,希望你能盡快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同時也鄭重承諾,只要你真心誠意地願意跟我們合作,那『登部隊』就是你堅強的後盾,無論gqing分子、還是76號,都別想再打陳公館的主意。」

    褚民誼、陳昌祖不遺餘力地拉自己下水,那是有求於遠在南洋的陳氏穎川堂,以及謝、楊、林、邱和陳五大姓公司。而你們要我投靠汪精衛又是為什麼呢?難不成真是想探聽點「梅花堂」的內部消息。

    都是一丘之貉,用得著幹這種脫褲子放屁的事嗎?太不合邏輯了,陳斌百思不得其解。

    見他皺起眉頭,滿是狐疑,石川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便鄭重其事地解釋道:「繼祖君,對於你的那位表姐夫,我們並非不信任。只是考慮到他的活動範圍,甚至將來有可能會組建的新政權,都在『登部隊』的實際控制區內,所以才想通過這種方式,不露痕跡的予以各種支持,以增強汪先生全面和平的信心。」

    說得比唱得都好聽,說白了還不是讓我去監視,真要是答應了你,我豈不是漢奸中的漢奸?儘管陳斌一萬個不願意,但也不敢斷然拒絕,便苦笑著說:「石川君,為皇軍效力是我的榮幸,你我又是老同學,於情於理,我都應該為『登部隊』、為汪先生的『和平運動』效犬馬之勞。可家父屍骨未寒,一時半會兒間實在走不開呀!」

    「是啊,是啊,」一直插不上嘴,也不敢插嘴的管家陳良點點頭,深以為然地同意道:「石川先生,雖說時代變了,不講什麼守孝三年,但怎麼著也要七七四十九天吧?今天才頭七、還有二七、三七、四七……直至斷七,陳家三代單傳,少爺這個孝子是萬萬不能走的。」

    等你四十九天,那黃花菜都涼了!

    正急著想知道梅花堂動靜的石川可等不了那麼久,想都沒想便冷冷地威脅道:「繼祖君,我只能給你三天時間,言盡於此,你好自為之吧!」說完之後,頭也不回的走出書房。

    「石川君,稍安勿躁嘛。」

    命懸一線,陳斌可不敢拿陳家上下那麼多人的小命開玩笑,立馬追了出去,諂笑著討價還價,「七天怎麼樣?給我七天時間,家父掙下這份家業不容易,總得給我點時間安排下吧?」

    「這麼說你是答應了?」

    形勢比人強,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萬般無奈下,陳斌不得不微微點了下頭,確認道:「用石川君的話說,我似乎沒什麼更好的選擇。」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才是我的老同學嘛,」陰謀得逞,石川欣喜若狂,一邊拍著他的肩膀,一邊呵呵笑道:「76號那邊你儘管放心,回頭我就給憲兵隊打電話,請他們讓那些偷雞摸狗的混蛋收斂點。」

    「那軍統方面呢?」

    「嗯,這個問題很棘手。」

    連憲兵隊都對軍統特務束手無策,更別提要人沒人、要經費沒經費,甚至都沒正式開張的「登部隊」了,石川沉思了片刻,指著正往這邊張望的倆白俄保鏢說:「陳公館的安全非常重要,考慮到汪先生的感受,又不能讓你搬往虹口,所以近期還得靠他們。當然,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建議你多找些靠得住的親信,武器由我們來解決,要幾把手槍你儘管開口。」

    幾把手槍能頂什麼事?要一個師的裝備你能給嗎?

    一毛不拔,淨說好話,陳斌腸子都快被氣斷了,但還是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連連點頭道:「石川君說得對,事關家人的安危,用自己人總歸穩妥些。」

    送走小鬼子天色已暗,做法事的和尚道士早在靈堂折騰起來,作為孝子,陳斌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在他們的指引下終於走完磕頭、燒紙等一系列流程。

    落水當了漢奸,他食不甘味,四大盤六大碗是一筷子沒動,便逕自返回書房。還沒等他坐下,同樣心情不佳的管家陳良、藥房老夫子和錢先生也相繼跟了進來,並關上房門,討論起今後該何去何從。

    「照這麼說,少爺的確退無可退了,」聽完管家的介紹,老夫子總結道:「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與其扭扭捏捏,還不如痛痛快快地答應他們,省得提心吊膽,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

    錢先生急了,禁不住地脫口而出道:「可這麼一來少爺就真成漢奸了!」

    「答應是一回事,給不給他們做事則是另外一回事,」老夫子搖了搖頭,倍感無奈地說:「事到如今,少爺只能見招拆招,大不了來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等時機成熟了再澄清一切。」

    「怎麼澄清,這種事你說得清楚嗎?」

    陳斌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見錢先生還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忍不住接過話茬,面無表情地說道:「澄清怎麼樣?不澄清又能怎麼樣?對命懸一線的陳家上下而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才能離開這個鬼地方。我想啊……石川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咱家跟廣幫老死不相往來,他汪精衛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認這門表親?

    歸根結底,還不是在打檳城穎川堂和五大姓公司的主意。既然他這麼想,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來個將計就計?只要他有這個心,那我就有機會回南洋,真要是能回到自己的地盤,他們就算本事再大還能奈我何?」

    陳管家重重的點了下頭,深以為然地說道:「是啊,只要少爺能回到檳城,那當不當漢奸就由不得他們了。大不了也像陳嘉庚和胡文虎那樣,給蔣先生捐個十幾二十萬,也弄個愛國華僑當當。」

    錢先生這才明白過來,不無歉意地埋怨道:「不早說,害我嚇了一大跳,少爺說得對,三十六計走為上,只要能離開上海,忍辱負重當幾天名義上的漢奸還是值得的。」

    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跟在陳家能說上話的三位達成了共識,陳斌這才鬆下一口氣,想了想之後,繼續說道:「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確保在上海期間的安全,別說石川怕驚動到汪精衛不會派人來,就算他願意派人來我也不會答應。」

    沒當漢奸就挨了一顆炸彈,真要是當上漢奸還不定成啥樣呢!

    毫無疑問,這才是眼前最迫在眉睫的問題,老夫子沉思了片刻,憂心忡忡地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白俄見錢眼開是出了名的,請他們來當保鏢只是權宜之計;巡捕房和滬西警局更靠不住,尤其那些個華捕和警察,私底下不是跟日本人眉來眼去,就是被gqing收買的坐探,依我看啊……公館的安全還得靠自己。」

    「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時半會間到哪兒找可靠的保鏢?」

    「人還是有幾個的,」令陳斌倍感意外的是,沒什麼主見的陳良,居然扳著指頭盤算道:「藥房櫃上的阿東是老爺從南洋帶來的,雜貨店的阿武也是,門房張慶喜就更不用說了,要不是老爺宅心仁厚,他早餓死在十里洋場了,再加上今天剛來的阿彪,應付眼前應該沒多大問題。」

    「那槍呢?赤手空拳的怎麼保護少爺?」

    「槍不是問題,日本人已經答應了,要幾把儘管開口。再說只要有錢,在十里洋場什麼買不到?」

    四個人,還是從未受過任何訓練的四個普通人,指望他們保護自己的安全,這不是找死嗎?見大少爺皺起了眉頭,陳良明白過來,連忙解釋道:「這也是權宜之計,畢竟這種事是寧缺毋濫,只要能拖上個十天半月,等南洋的本家兄弟一到,那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穎川堂陳氏能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而且一站就是一個多世紀,沒點實力說出去連鬼都不信。對於那些遠在萬里之外,極富傳奇色彩的陳氏宗親,陳斌突然間竟多了幾分期待。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