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永和宮主

龍騰世紀 一枝獨秀不是春 文 / 悅婷雪

    茶水房此時沒有什麼人,秀兒在外面輕輕的喚了一聲,見沒人應往往裡走,恰好看見王大爺一邊看著茶水,一邊看著書,秀兒立刻就愣住了。

    清朝宮裡的太監、宮女一率不准識字,滿洲人家只要是女孩備著要去小選的,也沒有教女兒識字的,太監滿宮裡也只有秉筆的兩個太監識字,若是此事被上面知道了——秀兒想著,她莫不是撞上了什麼不該看見的。

    王大爺看見她來了,倒未曾有多驚訝,只是把書放下了,「閒來無事瞧一瞧《茶經》也好知道怎麼伺候太后。」

    「王大爺,您識字?」

    「認得幾個字,不是睜眼瞎罷了。」王大爺輕描淡寫的說道,他如今六十多歲的人了,不光經過順治、康熙兩朝,當初進宮的時候這宮裡的主人還姓朱,前明太監都是能派大用場的,他認字也平常。

    秀兒想通了這一關節也就不說別的了,只是搬了個小凳坐下,「王大爺,你前個兒個說要說書講古,還沒講呢。」

    「講古啊……」王大爺笑了笑,「我多少年不出宮了,不如你先給我講講外面的新鮮事。」

    「外面?」秀兒在家的時候就是旗下人家裡嬌養的小閨女,她又是唯一的嫡出,誰敢在她面前亂講一些市井流言,到她大了一些了,就預備著進宮小選,聽見的事無非也是家長裡短哪有什麼稀奇的?她想了想——「我給王大爺講講我們滿人的鐵桿莊稼吧。」

    「好。」

    「要說我們滿人的鐵桿莊稼啊,真要謝先帝爺的恩典,凡是旗下人等成丁之後,自有世襲的職位,按照等級呢,月月有祿米領,旗人裡的爺們不興管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家裡的大小事情都女人管著,我講的就是我一個遠房姑姑的事,我這個姑姑家裡啊有一個世襲的參領銜,日子呢過得本該寬裕,偏我姑爹是個愛玩的,整日裡最會玩鳥兒,吃喝穿戴也講究得不行,一來二去呢,就寅吃卯糧了,話說領到了奉祿要換銀子,我這個姑姑啊,就滿城的打聽行情,為的就是多換些銀子使,偏有一天……」

    秀兒的故事講到一半,就見珍兒和鳳兒雙雙的進來了,王大爺和秀兒都站了起來,珍兒和鳳兒見秀兒在這兒,也是一愣,「太后讓你在屋裡歇著,你怎麼跑這兒來了。」

    「我是手傷了,又不是生病了,閒不住就來幫王大爺忙了。」

    「你倒會找地方。」鳳兒笑道,「王大爺,太后傳奶茶和龍井茶呢。」

    王大爺進了裡間,拿了裝著滾開奶茶的銅壺出來,交到了鳳兒手上,「小心著點,燙著呢。」

    「謝王大爺。」

    王大爺又把另一壺開水交給了珍兒,「直接給你們山杏姑姑。」

    「是。」

    秀兒這才意識到,山杏教了她端茶,泡茶的手藝可是丁點沒教,這想來是山杏安身立命的本事,輕易不會傳人。

    待珍兒和鳳兒走了,王大爺轉身笑吟吟地瞅著秀兒,「你的故事還沒講完呢?」

    「講完了,無非是從上午打探到晌午,結果銀價反而掉了,有幾家他們家欠了錢的鋪子還等著銀子呢,明知道吃了虧,也得兌了銀子,還給人家。」

    「這就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道理。」王大爺笑道。

    秀兒在王大爺這裡呆了兩個白天,第三日如常的跟著山杏到太后那裡伺候,太后見了她,又是一陣的笑,「聽說你這兩天去陪著王太監了?」

    「王太監性子和善,常教導奴才們禮儀規矩。」

    「嗯,他是個好人,你們跟他多親多近總是好的。」太后言語中並沒有責怪之意,茶水房各等的重要,她能讓王太監一掌理就是這些年,必定是極信任他的。

    自從知道了山杏沒有教她如何泡茶,秀兒就開始留心起來,所謂學藝,一是師傅教,二就是自己偷學了,處處留心注意,跟著打下手的時候也能看出門道來。

    太后本是蒙古人,愛喝奶茶、磚茶,就算是喝別的茶也頂多是茉莉花茶,並無多少特殊的技巧,若是皇帝或者別的妃嬪來了,門道就多了。

    皇帝愛喝龍井,皇后有孕只喝冰糖薑片黃瓜泡的茶,別的妃子也是各有所好,宮女們都不識字,這些都是要默默記在心裡。

    秀兒看了幾天,心裡就有譜了,送茶的時候雖說茶碗都是一樣的,又蓋著蓋子,卻絲毫不差,山杏看在眼裡,又多了幾分的讚許。

    秋風漸起,宮女子們又換上了秋裝,除了加了厚度,形制上並無別的不同,依舊是綠色,嫩綠到老綠,各憑喜好,慈仁宮的宮女們,因是伺候太后的,選的都是老綠,另一套紅裝也發了下來,這是備著千秋節和過年的時候穿的。

    衣服賞下來了,活計也就來了,宮女子們總瞧不上外面的繡工,腰身、袖口、領口總要改一改,袖子邊還要繡上各種各樣的繡花。

    有頭有臉的姑姑們大半的活計都交給了新進宮的小宮女,秀兒雖說混出了些臉面,一樣是要日夜勞作,不當值的時候,大半的時間都在做活,也就是吃飯、睡覺算是休息。

    這個時候二娟子的特長就顯出來了,憑心而論,二娟子確實手藝要比秀兒她們三個要好,打得絡子也要精緻些,連眉芬都覺得臉上有光彩,對娟子多了些軟和。

    秀兒見二娟子在低頭幹活,忽然想了個主意,「娟子姐,你會打五蝠捧壽絡子嗎不跳字。不管怎麼樣,都是一起來的小宮女,單剩二娟子一人秀兒也實在不忍心,再說她一個實際年齡已經是中年婦女,早婚的話兒女都跟二娟子一般大了,跟她一個小姑娘置什麼氣?該拉一把還是要拉一把。

    「沒打過,不過應該也不難。」二娟子確實早慧些,骨子裡卻還是個孩子,跟秀兒生了一回氣也在尷尬中,這回秀兒主動讓她下台階,那怕是支使她幹活,二娟子都是樂意的,她卻沒想到秀兒是想要提點她一下。

    「千秋節馬上就要到了,不如咱們打十幾二十個大大的五蝠捧壽絡子,掛在宮中各處也好討太后的喜歡。」

    秀兒這麼一提議,二娟子的眼睛就是一亮,她正尋不到法門討太后的喜歡犯難的,沒想到秀兒不計前嫌,提了這麼好的主意。「那得問過姑姑們,咱們沒有那麼多的絲線。」

    「走,咱們這就去問山杏姑姑。」

    山杏正在想著要怎麼在千秋節上討太后的喜歡,聽到她們的這個主意自是高興的,「好,我明個兒就下單子讓內務府的人置辦,這事兒就交給你們來辦了,他們東西拿來若是不好,你就說這是給太后賀千秋用的,東西不好拿不出手,仔細他們的腦袋。」

    山杏多囑咐這句,是怕送東西的人一看是秀兒和娟子這樣的小宮女收貨有所怠慢,也怕她們倆個不知道狐假虎威的道理,受人欺負。

    「我們省得了。」秀兒笑道。

    一聽說是給太后賀壽用的,內務府不敢怠慢,拿來的東西自然是最好的,沒發生山杏想像中的一幕,秀兒收了東西和二娟子就開始研究起了花樣,二娟子果然聰明,雖說打大絡子的線要粗些,卻也沒費什麼工夫就弄明白了五蝠捧壽的絡子要怎麼打。

    秀兒跟著她學,沒多大一會兒也學會了,珍兒、鳳兒雖說學得慢些,編出來的也像模像樣的,山杏看見她們的成品,也是滿意得不得了,幾個大宮女閒下來的時候,也跟著一起編,宮女們都是手巧的,做活也不惜力,到了千秋節前五、六天,慈仁宮裡掛滿了大大小小的五蝠捧壽、福壽萬代、多福多壽的絡子。

    太后瞧見了果然喜不自勝,「好!好!都是些手巧的丫頭。」她又指了指最大的那一個五福捧壽的絡子,「這個是誰打的?」

    秀兒上前一步回話,「回太后,是二娟子打的。」

    「哪一個是二娟子啊?」

    二娟子好不容易有了出頭露臉的機會,立刻上前一步跪了下來,「奴才二娟子給太后請安。」

    太后瞧了瞧二娟子,見她長得清秀,衣裳頭臉都整整齊齊的,也瞧著喜歡,「你把手伸出來給哀家看看。」

    二娟子伸出雙手,太后細看了看,「嗯,果然是雙巧手,二娟子這個名拗嘴的很,以後你就叫巧兒吧。」

    「謝太后賜名!」巧兒磕了個頭。

    秀兒鬆了一口氣,她們同期進宮的這些宮女,總算全都在太后那裡稍微混出了一點頭臉。

    是由】.

    div>

    bai_clb_lt_id="519311";

    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