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趙與珞、陳宜中、楊亮節等人在景炎五年初是很忙的,因為他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在策劃,哪就是按陛下的提議,要將瓊州和流求升格為路。請記住我):。但對他們呈奏上來的方案,東卻很不滿意。
宋代基本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是路、府、縣三級制。元代的基本形式是省、路、府、縣。明代實際上與元朝一樣,換了些名稱,變成了布政使司、府、州、縣的四級區劃。至於清代,實在是懶得提。
我們後世相對應的是省、市、縣,還有一個已經消失的行政級別:地。至於鄉,以前叫裡,裡正就是鄉長。縣、鄉兩個最基本的單位,自古以來一直沒有變化。可以看出,總體來講,千年之內的中國行政單位是差不多的。
但宋代行政制度的根,雖承隋唐,實際上來自於東漢末年的州、郡、縣。而東漢又是在秦制的基礎上有所改變的,大秦帝國統一中國後,秦始皇實行的是「分天下為郡縣」,在天下設了三十六郡,也就是地方政府為郡、縣二級制。
漢承秦制,但漢末爆發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為了更有效地鎮壓各地的暴亂,漢中央政府在漢靈帝中平五年,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掌管一州軍、政大權,州成為了郡、縣以上的行政機構,全國的行政區劃由二級的郡縣制演變為州、郡、縣的三級制。
錢穆老先生在他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中,對秦漢的地方和中央政權組織機構評價很高,他分析的很精闢。
「中國歷史上講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漢朝,所謂兩漢吏治,永為後世稱美,這一點值得我們的注意。若以近代相比,今天的地方行政區域,最高為省。一省之大,等於一國,或者還大過一國。一省所轄縣,有六七十個以至一二百個,實在太多了。但就行政區域之劃分而論,漢制是值得稱道的。漢代郡長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也是二千石。不過九卿稱為中二千石,郡太守是地方上的二千石。郡太守調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進一級就可當三公,九卿放出來也做郡太守。漢代官級分得少,升轉極靈活,這又是漢制和後來極大的不同。九卿放出來當太守,並不是降級。地方二千石來做中二千石,也不是升級,名義上還是差不多。當時全國一百多個郡,太守的名位,都和九卿差不多,因此雖是中央政府大一統的局面,雖是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得比較小,卻不感覺得這個中央政府高高在上。」
如果用後世的話來解說,那其實就是:秦漢的郡,實際上就是後世的直轄市,兄弟們當了縣官,過幾年一升,成為郡守,也就直接升到了省部級。到中央政府,也沒見陞官,省部級的官員到直轄市任市長,也沒啥不樂意。
漢末設的這個州職,卻使官員在升職的道路,多了個很大的台階,元明又來了一個,這就更加大了升到高位的難度。官員們想不想陞官?想。上面的人說了:年輕人不要急,一步一步慢慢提。可總有人拎著東西跑來小聲地問道:兄弟咱能不能快點提?結果如何?後門就越開越大,吏治相對前代也越來越差。
州這個行政劃分還給後世的帝國帶來了很多後遺症,它相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權力,但強化了地方政府的權利,在一定條件下,擁有一州之地,幾可對抗中央。藩鎮之亂,節度使的弊端都是與這有關,在此以後,歷代始終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的矛盾,而朝廷也總是盡力強化對地方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帝國行政機構的不斷龐大,這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一層行政機構的設立,多了多少行政官員,看看後世就知道了。
米國一樣是州、縣或市兩級,它學誰的,咱不知道,但其實咱們幾千年前就有了。我們有時候的確應該多回審自己的歷史。
東本來並沒有想大動干戈,當初他只是告訴大臣們,要盡量簡化。可是陸秀夫、趙與珞、陳宜中、楊亮節等人領銜的「發改委」提上來的報告,卻讓他直搖頭。
宋代的行政機構不僅多而且還很混亂,光它的州一級單位就有府、州、軍、監,這裡面一般來說府的地位高,州次之,軍、監要低一些,而縣一級的單位還有縣、軍、監。宋史中的《職官》,東他自己也是一目百行溜過去,亂七八糟的,頭痛還記不住。
但朝臣們的勁頭卻很大,他們是真的做到了「人盡其才」,在他們的策劃中,行朝所有的人幾乎一網打盡,人人都給安了個職位。
看著他們的規劃,東捧著個腦袋,表情當場就杯具了。這哪叫精簡機構,這不就是機構膨脹嗎?這要是以後地盤再大點,還不知道會怎樣。怪不得宋代有「冗官」的弊政,這樣玩下去不又玩回去了嗎?
他請來陸秀夫、趙與珞、陳宜中、楊亮節等人,然後就找詞了:「老師啊,諸位愛卿,這個東西,」他指了指策劃,「朕看不太明白,複雜了點,朕真的很頭痛。」古文,繁體字,還一大堆名稱,咱腦袋犯暈。
陸秀夫翻了小皇帝一眼,給你講課的時候,你好好聽了嗎?現在你卻有話了啊,但他不吱聲。小鬼頭的那點伎倆,他早已明白了,你不就是又要來事了嗎?趙與珞和楊亮節其實也明白,只有陳宜中不清楚。
陳宜中實際上現在在朝堂上有點邊緣化,但這次兩地升格改制,陛下讓他參與,他還是非常熱心的,做為帝國的原掌權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他在朝中還是有點勢力的,他也想將自己的人安排好。故此他開口說道:「陛下,這是臣等按我朝的規制所定,可能陛下還未熟悉,但並不複雜。」
老陳,咱哪能和你這樣的老江湖相比,你讓咱熟悉這東西,咱還不如洗洗睡了得了,那得謀殺咱多少個腦細胞。「陳相,朕的意思是能不能簡單點?先賢可是說過了的,大道至簡啊。」
陳宜中有點迷糊:簡單點,還怎麼簡單?他開口說道:「陛下,這個國制可是承太祖所制,變動怕是不妥?先帝神宗曾在元豐年間進行過改制,但成效不顯,臣以為此事還應當慎重。」宋神宗在位時,他其實已經對朝廷體制不滿,曾經試圖進行改變,史稱元豐改制。
東歎了一口氣:「陳相,自南渡以來,國制其實已經變了。現在行朝如此境地,我們怕是要跟著變啊,朕也只是希望朝廷在體制上更簡單點。」你的國都是在汴梁,現在你跑到哪裡了?就是行在臨安都待不住了,變得還不夠大?
所有人都互相看了看,然後看向小皇帝,陸秀夫和趙與珞更是面露慎重、聚精會神,他們知道關鍵的東西到了。
楊亮節雖然對陳宜中不滿,但這個時候他也有點被弄迷糊了,這個外甥老是說簡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陛下,臣以前看歷代典籍,兩漢之制最簡,不過……」
東笑了,老楊,咱剛想說,你就冒出來了,這個配合到位啊。「舅舅,朕以為這個兩漢的郡縣制似乎比較好。」
好傢伙,其他幾個人「刷」地都把目光轉向了陸夫子,這是你教的?陸夫子大吃一驚:「陛下,這恐怕不妥。」
東擺了擺手:「老師,諸位愛卿,朕請你們想想兩漢之制的好處,以及它的不當之處,然後再議如何?」
陸秀夫當夜就進宮覲見了陛下,但他的好學生笑嘻嘻的和他解說道:「老師,跟隨朝廷到海上的大臣,都是忠義之士,朕以後是一定要重用的。」欣慰啊,總算沒白教他,小鬼頭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可是朝廷將來沒有那麼多的高位啊,他們到時會不會有意見?」恩,這的確是個難題,難道你有辦法了?
「漢制好啊,大家基本上都一樣,那不就誰都沒意見了嗎?」這就是你想出來的好辦法?陸夫子差點沒背過氣去。
但他的好學生後面的話,他還是認可的。「老師,這樣做朝廷的官員是會有很多不能安排,但朝廷可以明確地告訴他們,雖然眼前沒有職位,但他們要多協助其他在職官員,多瞭解點民政,朝廷對他們不是沒有要求,一旦我們殺回沿海,他們必須能立即處理民政。」
「老師啊,朝廷過去的體制必須改了,以後我們還要打很長時間的仗,養兵就要花很多的錢,朕能想像到,將來您的壓力多大。」老師哎,咱可是也為你好啊。
東收起了嬉皮笑臉,慎重地告訴陸秀夫:「老師,告訴大臣們,這是朕的意思。反對可以,但他必須給朕弄來錢。」耍賴咱也沒辦法。
趙與珞回去之後稍加琢磨,他就準確地領悟了陛下的意思。鑒於五代的藩鎮之亂,宋代的國策是「強幹弱枝」,也就是集中強化中央的權力,削弱地方藩鎮的勢力,這無論是在朝廷的體制上還是在軍事上,一向如此。取消路而分成郡縣,它就更大的削弱了地方的勢力,這是符合太祖建國以來的一貫政策的。
而陛下此舉更有簡化官職和減少官吏的意思,帝國「冗官」的弊政,老趙不是不清楚。從朝廷財政的角度上講,這更可以在以後節省朝廷大筆的開支。唯一令他不舒服的是,這是亡朝之政。包括陸秀夫在內的所有人,其實都想到了這些。
陳宜中從內心裡講是反對的,因為這實際上徹底改變了帝國的體制。但這個熟悉典籍的官場老手更知道,郡縣制意味著行朝的大部分官員將來會在地位上基本相等。從擺平官員的角度上講,他甚至都有點佩服這個小鬼頭。因此在徵求了他的圈子內人的意見後,他不僅沒有反對,相反,他還表示了積極的支持。
楊亮節其實根本就不會發表反對意見,本來就是自家人,他的御史台牽涉又不大,得,還是看著吧。
東自己的看法是,行朝現在等於是從零開始,他還不如現在就乾脆定下相應的規矩,並使官員熟悉這個「新的體制」,等登陸沿海之後,官員就可以直接套用。因為制度的建設一旦形成,改變的難度是相當大的。瓊州、尤其是流求更應該成為他的試驗田,不行的話,行政上再加上州一級,這個很容易,可是你要是設立之後裁掉,那難度就相當的大了。
反對者是很多的,爭議自然很大,亡朝之政成為反對者指責的焦點所在,違背先帝規制更是多半的理由。不過在陛下缺錢的理由下,他們高低沒頂住。
帝國在這一年體制上的變動,後世史上稱之為景炎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