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276章 未央宮(上) 文 / 白氏傳奇

    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夢底音容豈過時,三更猶讀那年詩。秋寒可自長安到?再憶長安已太遲。

    這是關羽在現代比較喜歡的兩首詩,詩中充分體現了對長安的一片深情,關羽每當讀起這兩首詩都不禁想像長安的到底是何種場景,居然讓人如此牽掛,當自己踏上這座城池之後,關羽方感到這座城池帶給他的魅力,這簡直就是讓人神往的城池,雖然此時的長安在很多方面已經遭到戰爭的破壞,不過長安城依然是長安城,出了東都洛陽這是第二個讓他感慨的城池了。

    關羽來到了長安的未央宮這未央宮是中國西漢皇家宮殿,如今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當年位於西漢都城長安城的西南部。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為漢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礎上修建,同年自櫟陽遷都長安。漢惠帝即位後未央宮基本建成,開始成為主要宮殿。惠帝元年至五年(公元前194∼前190)修築城牆。

    未央宮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相當於將近7個故宮大小。(故宮總面積為平方公里)

    未央宮位於今陝西西安西北約3千米處,建於長安城西南角,為長安城地勢最高之處。漢惠帝即位後,開始成為主要宮殿,成為西漢諸帝的日常起居和辦公場所。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宮內有宣室、麒麟、金華、承明、武台、鉤弋殿等。另外還有壽成、萬歲、廣明、椒房、清涼、永延、玉堂、壽安、平就、宣德、東明、歲羽、鳳凰、通光、曲台、白虎、猗蘭、無緣等殿閣32。其殿台基礎是用龍首山的土作成,殿基甚至高於長安城。由於其處西南,命名很可能是位於未(西南方)的中央宮殿之意。未央一詞出自詩經:『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沒有盡頭,不斷之意。《長恨歌》:歸來池苑還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唐亦有宮名未央宮,然此未央劃入長安城中,乃宮苑中之宮苑。

    漢代有關未央的文字絕大多數是以宮名的形式出現的。而且大多特指「未央宮」,因此,這些文字顯然無助於對未央含義的考察。除特指「未央宮」外,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以及出土文物資料中的「未央」大多與「萬歲」、「延壽命」等語彙同時出現。如「國危放累卵,皆曰無傷。稱樂萬歲,或曰未央」;「靈殷殷。爛揚光,延壽命,永未央」。「萬歲」、「延壽命」為漢代流行的吉祥語。「未央」與它們同時出現也應包含吉祥之義。這一點在漢代瓦當文字中表現的尤為明顯。漢代瓦當文字大致分為宮殿、官署、祠墓、吉語、雜類五類。在這五類中,吉語類所佔的比重最大。吉語類瓦當又可細分為「千秋萬歲」系統、「延年益壽」系統、長生未央長樂未央系統、富貴系統四類。

    在長生未央長樂未央系統中,「未央」通常與「長生」、「長樂」、「延年」、「益壽」等文字同時出現。如「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長樂未央延年益壽昌」等。「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類吉語瓦當,在陝西各地均有發現,己故著名秦漢史專家陳直在《摹廬叢著七種秦漢瓦當概述》中曾明確指出。並「不拘定施於未央、長樂兩宮」,而是「取其吉語通用」。

    這類文字在銅鏡銘文中也大量出現。如:「長相思,毋相忘,常貴福,樂未央」;「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結心相思,毋見忘」;「長樂未央。長毋相忘」、「富貴昌,宜侯王,樂未央」等,而且具有這種銘文的銅鏡在全國各地都曾出土。此外,「未央」也是漢簡最為多見的人名之一。上至於「侯」,下至於「奴」,都有以此為名號者。由此說明。在漢代「未央」、「長樂」是全國各個階層通行的吉祥語。作為吉語,「長樂」的意義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長久快樂」、「永遠快樂」。

    而「未央」的意義就不太明白了。漢簡《日書》「雞」篇有幾隻簡記載了用雞血來祭祀土地神的材料。其內容尚屬首見。其中一簡為:「此(雌)毋(無)央(殃)邪,雄毋(無)被堵。令雞毋亡、老,獻其大者」。簡文中的「央」與「殃」相通。「殃」指禍患、災難。「殃邪」當指災禍和邪祟uzl在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中也多有把「殃」寫作「央」的簡文。

    如「是胃(謂)又(有)小逆,毋(無)大央(殃)」。雲夢睡虎地秦簡中與「央」(殃)對應的概念是「羊」(祥)或「恙」(祥)。在《日書》甲種中甚至還有謀求「毋央」即避除殃禍的簡文:「趣(趨)出,今日不出,以牡刀皮而衣,則毋(無)央(殃)矣」。由此看來,「央」與「殃」相通在秦漢時期是相當普遍的情形,而陳直先生則明確指出,「殃」字簡寫為「央」,是「漢代最普遍的簡字」。

    至此,「未央」的意義就不難理解了。「未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沒有禍患。另,據文獻記載漢代的方士安成曾著有《待詔臣安成未央術》一書。安成為方士,好稱道神仙靈異。未央術就是神仙長生術。從文獻記載看,神仙長生術在漢代非常盛行。翻開《史記》、《漢書》,以延年、延壽、千秋、萬年、壽昌等吉語命名的漢代人物比比皆是。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而這一點,又顯然是與當時盛行神仙方術思想,統治者信用方士,追求長生不老的各種行動密不可分的。秦皇漢武希冀長生不老,聽信神仙方士之言,不惜多次上當受騙,花費巨大的財力、人力尋求、燒煉不死之藥。儘管它們最終都未逃脫死亡的結局,但他們的行動卻在秦漢社會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一般的中下層人民既無人力也無財力去尋求所謂的不死之藥,只好通過「延年」、「延壽」、「萬年」、「千秋」等吉語命名來寄托自己對長壽、永生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將未央與神仙方術相聯繫,在銅鏡銘文中也多有反映。如:「上大山,見神人,食玉英,飲醴泉金(泉),宜官秩,葆子孫,長樂未央,富貴昌,予(與)天毋極,駕非(飛)龍,由(浮雲)」等。再結合「未央」作為通行吉語與「長樂」、「延壽」、「萬歲」、「仙人」等吉語同時出現的特殊語境,我們不難看出,「未央」含有沒有災難、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如果漢代的「長樂宮」可以理解為「快樂宮」、「幸福宮」的話,那麼「未央宮」則完全可以理解為「平安宮」、「長生宮」。也只有這樣理解才符合漢代人的思想觀念以及「長樂」和「未央」連稱的語言習慣。

    長安是中國西漢的都城,它是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增擴而成。北牆依渭水而建,南牆也依宮牆變化。城內的主要建築是宮殿,其中長樂宮和未央宮最為著名。

    漢未央宮是漢朝君臣朝會的地方。總體的佈局呈長方形,四面築有圍牆。東西兩牆各長2150米,南北兩牆各長2250米,全宮面積約5平方公里,約佔全城總面積的七分之一,較長樂宮稍小,但建築本身的壯麗宏偉則有過之。

    據記載,四面建宮門各一,唯東門和北門有闕。宮內有殿堂四十餘屋,還有六座小山和多處水池,大小門戶近百,與長樂宮之間又建有閣道相通。今日發現的建築遺跡,有位於中央的前殿,前殿基壇東西寬約200米,南北長約350米,最高處15米,的所在。據勘測,前殿居全宮的正中,其基壇是利用龍首山的丘陵造成的。第二號宮殿遺址在前殿之北,第三號宮殿遺址在前殿之西北,均為建於夯土台上的組群建築,各有門殿多重。據出土遺物推斷,前者為后妃居住的後宮,後者屬宮廷的官署。較為特殊的是,二號宮殿的夯土基下掘有地道多條,其牆立壁柱,牆面則塗草泥抹白灰,地面鋪以條磚。

    ,未央宮建於長樂宮修復後不久,是漢高祖稱帝后興建,由劉邦的重臣蕭何監造。自未央宮建成之後,漢代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所以它的名氣之大遠遠超過了其他宮殿。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整個宮殿由承明、清涼、金華等40多個宮殿組成。南部正門以北偏西建未央宮前殿,現在漢未央宮的遺址仍存有當時高大的夯土台基。

    西漢以後,漢長安城仍被王莽新朝作為首都繼續使用,在此期間,未央宮經歷了多次興衰,幾經劫難,它的經歷與中國歷史風雲的變幻、王朝更替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