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213章 人才陳宮 文 / 白氏傳奇

    關羽打定了主意決定親自走訪一下下面,遍尋一下洛陽下面的治縣親自發掘人才,關羽出發前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洛陽治下有21個縣分別是雒陽、平縣、平陰、谷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成皋、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新鄭、密縣、京縣。關羽看了看突然看中了其中的一個縣,什麼縣呢?那就是中牟縣,這個縣不是書中說道的陳宮所在的縣麼?陳宮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雖然他的下場很悲劇,但此人足智多謀,輔佐呂布多獻奇計,他之所以未能成事乃是輔佐的人不行而已,不過關羽不是呂布,如果遇到陳宮他定會給他個平台讓他大放異彩

    這陳宮,字公台,東郡人。性格剛直烈壯,少時曾與許多海內知名之士相識。十七歲時拜當時知名天下的侍御使王允為師。中平元年,黃巾亂起。王允奉天子命為豫州刺史,前去討伐黃巾。王允特辟荀爽、孔融、陳宮等為從事,王允與當時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雋等聯手大破黃巾別帥李迪,受降數十萬之多,其中陳宮參贊之功殊不可沒。陳宮於黃巾降兵口中得知當時「十常侍」之一的張讓與黃巾交往密切,於是參了張讓一本。由於靈帝的昏潰,張讓得以免除責罰。張讓心中仇恨,下計將陳宮打入大牢,後王允回朝,力舉陳宮。陳宮出獄後被貶為并州雁門郡代縣作縣令。

    當時的雁門郡守宋儀下令全郡改革,全郡反對。其中尤以陳宮反對最為強烈。陳宮說:「天下百姓適應原來制度已久,改之不但成效不大,而且勞民傷財,容易造成民怨。重農乃天下之根本,治世之法則。只聞重農而出盛世,從未聞重商可以國富民強。豈可因眼前小利而顛倒根本?郡守大人請三思。」宋儀不語,不久將其調到牧馬城實習三個月,三個月後,陳宮回任,言談舉止都大有改變。當時雁門郡人口雖然稀少。但由於牧馬城的存在杜絕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所以在靠近南部的地區如雁門、原平等城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口。城市人口一多,當地豪強勢力也大。因為宋儀的法令與當地豪強的根本利益相違背,所以那邊的反應也特別強烈,改革困難重重,宋儀也為此頭痛不已。後來宋儀奇怪地發現。在陳宮管轄的代縣內,改革進程作得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宋儀當即調陳宮當他的幕僚,並請他主管推行新法。陳宮欣然領命,三個月後,雁門郡全郡改選完畢,效率高得令宋儀刮目相看。

    宋儀見陳宮推行新法效率很高,便他進府詢問是如何辦到的。陳宮胸有成竹地道:「郡守不必操心。請郡守將這件事交給我,不出半年,我一定將雁門郡的改革全部進行完畢。」宋儀當即點頭,說:「行。我命你為幕僚,你就放手幹吧。我只看結果,至於你在操作中能得到什麼樣的好處,我一概不予過問。」陳宮大喜,點頭領命。果然,三個月後,雁門郡全郡改革順利完畢。效率高得令宋儀咋舌,好奇地問陳宮是如何辦到的,陳宮只是笑著搖頭。不久朝庭一紙文書傳至雁門郡,說雁門郡幕僚陳宮欺凌百姓,魚肉鄉民。境內凡是稍有家產者無不被其藉故抄家短短三個月內,使得成百上千戶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捉拿陳宮的聖旨原文為:「……陳宮之惡,罄竹難書!陳宮之毒,駭人聽聞!……特旨著雁門郡守宋儀壓幕僚陳宮至京城問罪。」原來陳宮每到一處,必將當地大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部剷除,所有人收押入監,所有財產全部充公。大戶一除,自然再無人反對新法,故新法才能順利實施。

    聖旨一下,宋儀當時便嚇了一跳,忙命人傳陳宮。陳宮看完聖旨後只是笑了笑,說:「郡守鎖我進京吧。反正我的使命已經完成,陳宮已經再無遺憾。」原來他每到一處,便將當地大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部剷除,所有人收押入監,所有財產全部充公。大戶一除,自然再無人反對新法,故新法才能順利實施。聽他這麼一說,我吃驚得半天合不攏嘴,半晌才苦笑著說:「難道公台不能採取柔和一點的措施嗎?比如政府給錢補助之類的」

    「絕對不行。」陳宮斷然否定。他說,新法葬送的是門閥大戶的根本利益,這些人是不可能會同意改革的。只有破後而立才不會有任何麻煩。陳宮走後,也還請關外侯和郡守大人謹記此點,否則,勢必會被大戶豪強們所滲透,最終使改革變性,失敗。陳宮為確使新法順利推廣不惜背負萬年罵名。宋儀聞之肅然起敬。後宋儀通過賄賂十常侍使陳宮得免,之後,陳宮便一直在宋儀屬下擔任主席軍師之職。為牧馬國最初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時雁門郡大戶遺族進京告的不單單有陳宮,還有宋儀與方璇之名。因為方璇、宋儀二人與十常侍關係非常因此得免。宋儀親自修書與當時的張讓,使其從中為陳宮斡旋。

    於是張讓上奏靈帝說查無此事,靈帝龍顏大怒,將上告之人統統抓起,第二日上告之人全部「畏罪自殺」,不知屬實否。中平三年,宋儀欲前往洛陽,著陳宮在其不在之時代為其理政,陳宮力諫,但宋儀其意已決,勢不能止。陳宮接過大印後,當即下令雁門郡全郡封關,嚴密盤查各路關口,所有人許進不許出,一面急電向牧馬城報告此事。國君方璇命天師統領大將彭宮帶五百黑色槍騎兵星夜前往洛陽接應宋儀。宋儀隨後在并州南部戰敗,被傳為戰死。彭宮歸來時,帶宋儀書信一封,上言:「如果天下還有一個人可信,那麼,這個人便是陳宮。」

    宋儀一死陳宮便離開了雁門,此時十常侍已被攘除,董卓雄霸了京師,王允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作為自己的門生故吏王允安排陳宮做了中牟縣令,按照王允的意思先讓陳宮從基層做起先鍛煉鍛煉這是其一;還有一點也是出於對陳宮的保護,董卓雄霸洛陽之後,整個朝中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局面混亂不堪,朝綱不整,在朝中謀求個職位勢必要捲入這場**之中,而在外面做個逍遙自在的縣令遠比在朝中要好,就這樣陳宮做了中牟縣令。

    後來王允在攘除董卓的鬥爭中被殺死,陳宮的伯樂沒了,他也就未能再獲得提拔,仍然在中牟縣任職。前番曹操殺董卓未遂逃至中牟縣陳宮放了他一馬,後跟隨曹操私奔,以為曹操是可以托付之人,卻不料曹操疑心太重、奸詐無比遂放棄與他奔逃,再次回到了中牟縣,因為有王允罩著陳宮繼續在中牟縣為官。

    關羽之所以要考慮陳宮主要是因為陳宮這人有很多優點,最突出的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他深明大義。曹操謀刺董卓不成,倉皇逃歸故鄉。董卓聞之大怒,馬上懸出重賞:「拿住者千金賞,封萬戶侯。」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被中牟縣的把關者抓住了。身為縣令的陳宮,一眼就認出了曹操。但他知道曹操原為董卓所看重,其謀刺董卓必有蹊蹺,便悄悄把曹操引到後院盤問。

    當曹操慷慨激昂地宣稱謀刺董卓是「欲與國家除害」,回家鄉則要「發矯詔於四海,使天下諸侯共興兵誅董卓」時,他不禁肅然起敬,馬上「親釋其縛,扶之上座,酌酒再拜曰:『公乃天下忠義之士也!』」於是,他毅然放棄了向董卓邀功請賞的機會,拋棄了縣令職務,連夜與曹操一起出走。此時的陳宮,無疑是決心追隨曹操「為國家除害」的。

    然而,僅僅過了三天,陳宮對曹操的看法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那是在他與曹操投宿呂伯奢家之後。

    開始,曹操由於疑心病重,殺死了呂伯奢全家八口,陳宮還只是歎息:「孟德心多,誤殺好人!」後來,在他們逃離途中,曹操為了斬草除根,又有意殺死了呂伯奢本人,陳宮便嚴厲指責曹操:「知而故殺,大不義也!」而曹操竟悍然宣稱:「寧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裸的極端利己主義的宣言,令人不寒而慄,自然也使陳宮從報國安民的憧憬中清醒了許多。此時,曹操在陳宮心目中一度留下的「忠義之士」的印象已經煙消雲散,擺在面前的乃是一副猙獰的面孔,陳宮馬上判定他乃是「狼心狗行之徒」!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陳宮恨不得一劍殺死曹操,但又轉念一想:「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之。」於是,他扔下曹操,逕自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