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舉鞍齊眉

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接踵而至 文 / 草木蔥

    聽到舅父的詢問,舒眉一時語塞。

    舅母賀氏不是剛來過嗎?不是言明舅父早就知道了,怎地到此時,他又要特意問起?

    舒眉十分困惑,不知舅父為何明知故問。因而,她沒有直接回答施靖,而是把目光投向父親,想請他替自己解惑。

    見大舅兄如此作為,文曙輝也是輕皺眉頭,他斟酌一番後,才開口向施靖道:「這事乃威遠伯向小弟試探的,想來林夫人慮及舒兒的感受,並無跟她提及。」

    覺察到妹婿面上的不悅之色,施靖哪有不明白其中道理的?!

    只不過,此時他心裡早已有了別的盤算,自然要當著文家父女的面,讓他們作出一個選擇。

    聽到文曙輝的解釋,施靖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態,對外甥女歉然道:「剛才恕舅父唐突冒犯,老夫原以為,葛將軍此舉背後的心意,舒兒你已然明瞭……」

    舒眉尷尬之極,可是,面對母親娘家的長輩,她不忍苛責,只得解釋道:「舅父您有所不知,葛將軍這人,甥女早在丙子之變前就見過,後來在江南的時候也有幾面之緣。他的舉止一向神秘莫測,舒兒還真不知,他現在這番作為,到底意圖何在。甥女並不認為,他是耽於兒女之情的人。」

    舒眉的回答,讓施靖微感驚訝。

    原先他以為,妹婿如此中意葛曜,定是早跟外甥女通過氣的。沒想到,舒眉剛才一番說辭,話裡話外都是跟那人撇清的意思。

    施靖不由想起,摯友竹述曾跟自己提過的,他這外甥女與眾不同,尤其是在終身大事上。想到這裡,他不禁想起早逝的妹妹。

    如果她娘親還在,舒兒興許不會如此。怕是珞兒一樣。養在深閨之中,終身由父母作主。不知怎地,他又想起另外一位生母早逝的女子,心裡不覺淒然。

    自從施靖說出那番話後,舒眉一直在留意舅父面上的表情。此時,見他神情有變。忙解釋道:「舅父許是不知道,舒兒幾次跟他接觸。發現此並非他自己所述的出身京郊平民之家。可能,他跟已故的端王爺有說不清的聯繫。」

    舒眉此話一出,不說施靖,就是文曙輝也是驚詫不已。

    「此話怎講?難不成,他也是項氏宗室後後裔?」文曙輝不敢怠慢,忙跟女兒打探起來。

    考慮到葛將軍此前的舉動,以及對她父女的奇怪要求,舒眉顧不得許多,將她對葛曜身份的質疑。對眼前兩位長輩和盤托出了。

    聽完舒眉的推測,文曙輝跟施靖對視一眼,面上皆有惶然之色。

    如果葛曜真的是端王府失蹤的世子,那麼,此時他拿下江南,不派人將薛家一眾人犯押解回京。而是請旨讓舒眉父女前往,此中意圖著實讓人費解。

    以文家跟陛下的關係,文曙輝前往固然能代表君信。可是,若葛曜有別的企圖,將他們父女扣下來,對陛下乃至整個大楚朝堂來說,不可謂不是重大損失。

    文曙輝沉思良久後。跟施靖問道:「子安兄,你看此事要不要跟寧國公知會一聲,畢竟,當初派葛曜前往南邊,是他作的決定。」

    聽到妹婿的問計,施靖捋了捋頜下鬍鬚,肅然道:「這是應當的,若葛將軍真有別的企圖,那可是大事,沒道理不讓他知道。」

    文曙輝哪能不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只見他轉過身來,安慰女兒道:「此事事關重大,為父跟你舅舅須得跟陛下稟明。你勿需擔心,若此人真的別有所圖,為父不會拿你去涉險的。」

    舒眉自然放心,父親不會拿她的下半生,再去做什麼聯盟,就是齊氏兄弟,也決計不會拿自己去作如此妥協。

    畢竟,她是念祖的母親,就是為了孩子將來著想,寧國府也不會袖手旁觀。

    舒眉所料不錯,當得知葛曜可能的身份時,齊屹震驚之餘,立刻根據舒眉提供的線索,派寧國府的暗衛組織,對葛曜的身世展開了調查。

    而齊峻的反應,跟他兄長大相逕庭。

    當他聽到事關葛曜的情報,均是舒眉提供出來的,他心裡難免有些竊喜。自從那日從文府歸來後,他對舒眉的當時的言行,作了一番剖析。雖然他沒得到確切的回應,但一切細節還是沒逃過他的眼睛。

    比如,舒眉對師妹的稱呼,從沒有叫她作「四夫人」,再者,她似乎執著於他的「風流」的指責,而並非其它方面。這些蛛絲馬跡的存在,無端讓齊峻信心倍增。以至於他聽齊屹提到此事時,不去關心葛曜的身份,而執著於舒眉在此事中的立場。

    這不,在齊屹安排暗衛後,他特意跟兄長打聽起,文家父女對葛曜的感觀。

    「大哥,文大人是何種態度,姓葛的那人在江南時,不是曾經救他出獄嗎?他怎會將此事稟給陛下的?」

    聽到四弟提起那樁舊案,齊屹若有所思地望了齊峻一眼,最後鄭重地答道:「話雖如此,可你岳父自幼受鴻修先生庭訓,豈是那種因私廢公之人?!況且,自丙子之變後,葛曜行蹤詭異,後來跟山東邵家決裂,來得也十分蹊蹺。他經歷半世顛簸,看透世情,哪裡是一兩次相助,就能蒙蔽得了他的。」

    兄長這番話,對齊峻不吝於醍醐灌頂。他立即聯想起此事中舒眉的態度。

    突然,他想到若最後查證,葛曜果真是端王爺早年離府的嫡長子,而他對舒眉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討好佳人。

    念頭轉到此處,讓齊峻後背憑空掠出一身冷汗。

    隨即,他又注意到葛曜的自身優勢。

    如果他真是端王府的世子,那麼他的身份,還有此次立下的大功……

    想到這裡,齊峻不得不對這個對手重視起來。

    「大哥,若最後證實他真是項氏血脈,此次又立這等奇功,朝堂上那幫大臣。還有大哥你會不會……」他的話沒說完,但是,齊屹已經明白對方話中的意思。

    「若他放下私利,也是一心輔佐陛下,為兄沒道理把他拒之門外。」覷了四弟一眼,齊屹慢條斯理地答道。

    兄長的態度。顯然讓齊峻吃了一驚,他不敢置信地望著齊屹。追問道:「若他挾此等大功,向陛下請旨賜婚,那樣的話……」

    齊屹沒等他說完,走過來拍了拍兄弟的肩膀,語重心長地答道:「那樣的話,為兄也沒法阻止念祖他娘親再嫁。畢竟,當初先停妻另娶的不是別人。而且,竹韻苑那場大火,咱們府欠她一條命……」

    兄長這番表態。讓齊峻如墮冰窟,尤其是最後一句,讓他大夢方醒。

    大哥若是不提,齊峻差點忘了。當初齊府那場大火,不僅是五妹引起的,事後母親的處理方式。讓岳父大人堅定地站在了舒兒那邊。

    如此回想起來,那場大火似是斬斷舒眉跟齊府所有的情分。

    而此後,他為了救母另娶她人,為了保師妹的名節,讓她與人分享正妻名份。

    越想到後面,齊峻越覺得心慌。

    最後,他只要一回想起。舒眉這兩年對他避如蛇蠍,心裡頭就百般不是滋味。

    想到這裡,齊峻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只見他上前兩步,對齊屹施了一禮,請求道:「大哥,葛曜這人,弟在十年前就結識了,後來又打過幾次交道。論起查他底細,沒有人比弟更合適的了。若你真要派人南下,不如把這項差事交給小弟。」

    對於齊峻的請求,齊屹似乎並不意外。在思忖片刻後,他鄭重其事地吩咐道:「若陛下最後決定,派人南下接洽,為兄會替你爭取的。不過,你跟弟妹之間的問題,恐怕跟姓葛關係不大。就是沒有他來攪局,恐怕舒兒也不會輕易跟你破鏡重圓……」

    這些方面齊峻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只要解決掉葛曜這個頭號勁敵,其它方面他自會徐徐圖之。

    跟大哥告別之後,齊峻特意到鄭氏那兒跟她請安。

    一走進院子,他就遠遠地聽到裡面歡笑一片,似有人在母親跟前逗趣。

    待他進入內堂時,就聽到鄭氏對他招呼道:「你總算回來了?要是再不回來,你媳婦兒就不讓你進屋了。」

    齊峻一怔,把視線轉向坐在母親下首的少婦身上。

    秦芷茹見他望過來,忙起身給他行了一禮,隨後笑道:「瞧母親說的,媳婦哪能不讓相公進門?不過是人家幾句玩笑話,媳婦哪能那般不識好歹?!」

    這番話讓齊峻更加一頭霧水。他忙向坐在一旁的五妹打探。

    齊淑嬈也沒隱瞞,將他進屋之前,眾人談的話題告訴四哥。

    「四嫂剛回了趟娘家,說是秦二小姐的親事有了著落。可是,秦尚書沒有最後決定,說是要找人考校那人的才華和酒品。母親作主替四哥攬下了這活,讓你出馬去試試。」

    齊峻聽完後,若有所思地望了秦芷茹一眼,隨後斂容對鄭氏道:「母親又在打趣兒子吧?!自從上回熏著念祖後,兒子已經戒酒多時了。跟人談經論道倒是可行,要試酒品如今怕是有些困難了。」

    他的這番話一出,屋裡即刻就安靜下來。鄭氏不可置信地上下打量著小兒子,過了半晌才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為娘怎地不知道?」

    齊峻微微一笑,解釋道:「就是上旬的時候,兒子中午跟朋友飲了點酒,到文府去的時候微醺。要教他練拳時,被小傢伙嫌棄了。兒子後來一想,醉酒誤事,不該給小輩樹立不好的樣榜,就下定決心戒了。」

    他的話音剛落,鄭氏和齊淑嬈齊刷刷地望向齊峻,一副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表情。

    要知道,這番話若是外人聽去,只道是稀鬆平常,可是聽到熟悉齊峻經歷的人耳中,無疑會掀起軒然大波。

    關於齊峻醉酒誤事,當年連他父親老寧國公爺都拿他沒辦法,沒想到被一稚齡幼童給解決了。

    自小到大,齊峻仗著祖上傳下的好酒量,從十五六歲起就跟京中一幫紈褲流連樂坊酒肆,常常喝得醉醺醺回來。有次竟帶了一名歌伎回來。說是陳王送的。事後被他爹狠狠揍了一頓。此事過後,他還是我行我素。不僅隔三差五地帶著一身酒味回來,還在京城的紈褲裡混出了名頭。

    到後來,連父兄都放棄管教他了。

    此時兒子一番話聽到鄭氏耳朵裡,怎麼不讓她震驚。

    原先她以為長房有了後嗣,文氏決計不會將念祖送回來了。由此她鬆了一口氣。沒想到今日聽到齊峻這番話,讓她意外之餘。心裡泛起陣陣漣漪。

    難道,他還沒忘記文家那女人?

    想到這裡,鄭氏朝秦芷茹腰身望了過去。

    小兒媳腹中至今沒有動靜,怕還是文家那女人在做作祟。

    想到這裡,鄭氏臉上頓時沉陰下來,涼涼地說道:「你能戒酒,你爹泉下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的。不過,念祖那孩子什麼時候接回來?老放在外面養總不是個事兒。不知的人。還以為是咱們容不下他們母子。你讓芷娘在外頭如何做人?!」

    鄭氏輕輕的一句話,成功地將禍水引向舒眉身上,這讓齊峻第一次感到心驚。

    若是以前,他肯定跟母親一樣,認為舒眉不識好歹,為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名分問題。陷師妹和寧國府於不義。

    可以,經歷上次番蓮被綁一事,還有大哥先前提的那場大火,齊峻有些明白,自己家中親人是如此不待見舒眉母子。

    就在上次跟舒眉不歡而散後,他派尚武查了把陛下迎回京城後,母親和五妹針對舒眉做的一些事情。這讓他明白對方為何不肯回府了。

    念及此處,齊峻臉色也跟著肅穆起來。

    「母親這話說的……她已經跟兒子和離了。便是要接回來了,恐怕得再派八人大轎抬進府,那還要看陛下和文大人答不答應。兒子自認沒那本事,讓她母子倆忘記前塵往事,心無芥蒂地當所有事都沒發生。」

    兒子這一番話,激得鄭氏從羅漢床上坐了起來。只見她沉著嗓子,對小兒子問道:「怎地,你是在指責為娘,是我趕走了你妻兒?」

    齊峻躬身行了一禮,道:「兒子不敢!只是,文氏自小性子倔,當初她未及笄就嫁進來,作為兒媳給爹爹守了三年孝,後來又莫名其妙在火場中失了蹤跡。事後連訃告都沒人送到嶺南去,是咱們齊家對不起她母子倆。再後來,兒子不只一次負了她。我現在每每想起來,恨不得那個時候死在獄中,而不是一錯再錯……」

    齊峻這番話看似在自責,可聽在鄭氏耳中,像是句句在扇她的耳光,尤其是最後一句,徹底激怒了她。

    怒急之下的鄭氏,終是忍無可忍,順手從手邊炕桌上,抄起放在那兒的手爐,朝兒子所在方向,狠狠地砸了過去。

    誰知,身手一向不錯的齊峻,竟然毫不躲閃,生生地挨了這一擲。

    「啪」的一聲,砸到他頭部的手爐,咕嚕滾落到地板上後,爐殼摔成兩半,裡面的點點火星的炭灰散了一地。頓時,霽月堂內室亂成一團。

    過了一會兒,屋裡突然響起秦芷茹的驚呼聲:「相公,你怎麼啦?」

    她的話立即引起屋裡一陣騷動。最後,連氣得快昏厥過去的鄭氏,也知事情有些不對勁,忙讓人扶著從羅漢床下了來。

    「峻兒,你怎麼啦?別嚇唬娘親……」接著,就是一陣驚心動魄的嘶嚎聲。

    ※※※

    年節剛過,京城北郊的山嵐還被一層層厚實的積雪覆蓋著。

    在春寒料峭的雁棲湖邊,一道身影立在那兒,已經有小半個時辰。若是有人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此人雖然身材魁梧,卻並不健壯,因為在他站立的這段時間,身子不時地戰慄抖動,似乎有些站立不穩。而在這道身影不遠處,守著一群人。那批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僅聚在一起,手頭上還都沒有空著。不是拿著大傘,就是守著轎子,就連身著鎧甲的士兵,手裡也拄著長桿兵器。

    這群人肅穆在盯著前面湖邊的青年男子,似是只要他有什麼動作。這群人立馬會趕過去實施救援。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就在眾人以為,湖邊發呆的男子,會跟往常一樣,這樣站到太陽落山時,那男子突然轉過身來。朝遠遠守著他的眾人招了一下手臂。

    頃刻間,那群人騷動起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湖邊的男子已經被人扶到轎子裡頭。

    其中有位跟他年紀相仿的青年護衛上前一步,輕聲問道:「爺,咱們這是回府還是到四姑奶奶的莊子歇腳?」

    男子緩緩抬起頭來,懨懨地掃了他一眼,說道:「爺有提過回府嗎?」

    青年護衛頓時哭喪著臉,對他懇求道:「爺,您行行好,別再讓奴才們為難了。你身子還沒大好。這樣一日日等下去,不會接不回夫人,就是您自個的身子骨,怕是也撐不了多久。再說,施大人不是說了,夫人此番舉動。不過是躲清靜,哪裡會皈依佛門?!她便是看破紅塵,只怕也捨不下大少爺。」

    男子沒有理他,將眼瞼緩緩地閉上後,就開始不理週遭的動靜。

    青年護衛沒有別的法子,只得將轎簾放下,命令轎夫啟程。

    這群不是別的。正是從城裡趕來懷柔的齊峻一行。

    那日,被母親那手爐砸中,齊峻頭上當場就掛了彩,這下把寧國府上下嚇了夠嗆。最後連宮裡的小陛下也驚動了。

    自然,作為傷員的血親,小葡萄馬上就知道了此事。他隨後被寧國府護衛接去伺疾。待到齊峻傷勢有所好轉,小葡萄回到文府裡,對舒眉發了一通脾氣,指責她對齊峻鐵石心腸。

    母子倆之間到底說了些什麼,因為當時房子四周被番蓮清了場,沒有人知道。

    只是第二天,舒眉就命人清理行李,出了京城上了京郊的紅螺寺。

    在她上山的次日,小葡萄也追了過來,母子倆就住到了山上,連年節都沒有回京過。

    後來,齊峻傷癒之後,從僕婦的私下議論的話裡,得知了這一情況。

    他不顧初癒虛弱的身子,也趕到了懷柔。誰知,當他趕到寺院門口時,寺裡的方丈親自出來擋了駕,說是那兩位施主有交待,他們閉關期間,不會見任何人,讓他回去。

    齊峻哪裡肯依,乾脆就住進了齊淑嫿在幽嵐山的莊子上,就近每日守著妻兒,就盼著他們下山時,能與自己見上一面。

    誰知這一等就過了大半個月。

    舒眉母子沒有下來的跡象,而且南邊又傳來消息,證實了葛曜端王爺之子的身份。

    這下,齊峻就更加不敢大意了,為了混進寺裡連剃度出家的招術都用上了,還是沒能跟舒眉母子見面。

    從此之後,他只能守在山腳下,日日盼著能等到他們母子。

    就在齊峻乘坐的轎子剛離開湖邊,通往峰頂的山道上,就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沒多大一會兒,紅螺寺寺門處就來了十二騎。馬背上的御者個個身披墨色斗篷,青一色的精壯武將的打扮。

    到了寺門前後,領頭的男子率先跳下坐騎。然後,他轉過身去,對後面追隨的其餘十一騎一揮手,命他們留在外面。

    待那人敲開寺門,不知給裡面迎出來的知客僧出示了一樣什麼東西,他竟被迎了進去。

    位於寺院西北角的一座禪院的廂房裡,紅螺寺的老方丈雲覺法師,剛入定翻轉過來。他初一睜眼,就瞧見了跪在神龕前面的那道身影。

    「葛施主,你幾時返回的?」大師清醒後的第一句話,竟然用如此熟稔的語氣,問起了蒲團上靜思的男子。

    男子睜開雙眼,然後微微一笑,起身對方丈大師行了一禮,答道:「弟子不負師傅所望,兵不血刃解決了南邊的難題,讓江南數以萬計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雲覺法師聽到他的回答,朝對方鄭重行了一禮:「老納替江南百萬黎民謝過將軍。」

    ∷更新快∷∷純文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