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六章春日祭 文 / see羽

    在心中留下莫大的創痕,抑鬱的過好幾年,最終在傷痕癒合的時候,這個也變成了永遠無法忘記的回憶

    在這樣的夜晚,獨自望著夜空,就會覺得自己特別渺小。義氏啊……你現在到底在做什麼。你究竟是為什麼而過著這樣的日子?夢想呢?目標呢?你能描繪自己的將來麼?

    鏡的離開已經有一年了,名古屋又是一年櫻花開滿,沿路上的那些農人用自己的舞蹈描繪著春日的喜悅,而義氏卻不能歡喜起來,對於這種感覺只是帶來的莫名的悲哀。「或許,自己應該忘卻這段愛情了?」心中呢喃了幾句,把目光又轉到了天守之下,那顆最大的花樹下。這顆是鏡與自己一起栽種的花樹,精心的修飾之下,這顆幼小的樹苗終於在名古屋開花結果。從一個小砦的名古屋到如今的城池,這顆在天守之下的花木只是淡然的注視著。

    又是一個櫻花盛開的季節了,櫻花開了又謝,又快到了一個令人浮躁不安的夏天……

    義氏默默地佇立著,靜靜的看著那片櫻花,無數的鮮花匯成了一片粉紅色的海洋,在微風中起伏蕩漾。而就徜徉在這無邊的*裡,一片惆悵……

    起風了,櫻花簌簌落下,美得令人心醉,飄飛的花瓣散發著淡淡清香,義氏閉上眼睛感受這一刻,多想永遠停留在這短暫時刻裡,可惜義氏不是它們,猶如大山裡的一棵小草,沒有它們的舞姿,沒有她們的清香……只是在下面留念著開放的日子。

    走進櫻花叢中,美得令人幾近窒息,靜靜的站在樹下,微風掠過,一朵櫻花飄落在義氏的手心,櫻花真的很美,因為它綻放的時候,很燦爛。

    但,那璀璨的光芒瞬間便會消失。綻放過後,留下的是什麼?雙手合什,朝著天空祈禱起來,願鏡在能天國過的安好。

    再也不願記起曾經為了一個美麗的夢有過多麼大的努力,回憶不起這份泡影般的夢給了他幾多傷……他就像是在夢裡遊蕩,不知道這一切怎麼會發生,又將會如何繼續。義氏只求時間能為其停留,讓這一切成為永恆。他喜歡這所有盛開的櫻花,花的清香讓他想起:曾在心中那一刻最深刻的人。想留住那剎那的永恆,想永遠看到這片櫻花林,想要這樣經過每個春夏秋冬……即使戰爭再殘酷,自己也要堅持到這株花樹來年的開放。

    夢,總有醒來的一天。如同櫻花盛開得是那樣的耀眼爛漫凋謝時卻是悄然無聲···現實總是那樣的殘酷,他所期待的一切終究只會是鏡花水月。

    他心走了,去一個遙遠的地方,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那種感覺就像在寒風中翩然墜落的櫻花。或許這一切,都是注定的。他們終將天各一方,讓時間去沖淡一切。

    夢,終究是要醒的。

    默默地站著,目送美麗的櫻花在風中飄落,飄進了義氏的心,帶走了他的情。「殿下。」一件羽織披在了義氏的肩上,讓其從幻境拉回到了現實。

    回過身來,卻是見到一雙帶著哀傷的眼神,輕抬臻首,玉唇顫動了一下。「還在思念鏡姐姐的事情麼,若不是替我擋下那一次,鏡姐姐就能與殿下長相廝守了。」晶瑩的淚珠從眼角滑落,掉在了滿是花瓣的草地之上。

    抬起手,輕輕的抹掉了那一瞬的痕跡。「回去,留在這裡的只是無端的念想。」拉住了虎千代那白皙的玉手,放在胸口之前。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的之音「回去叫堪太砍掉這顆樹,送到鏡的墳前化了。」

    「不,殿下千萬別這樣。」虎千代臉上出現了焦急的樣子,對於這顆樹來說,自己知道這個是義氏最喜歡的東西。

    「死人已經珍惜不來了,帶來的只是悔恨,要珍惜的只是眼前的玉人。」手指撥弄起了那白皙的臉頰,頓時起了一絲紅暈。虎千代焦急萬分,在這顆帶著鏡的靈魂的樹木之前與自己的殿下如何,還是沒有什麼膽量。「大人,信長殿下邀請您去京都的祭典。」

    掃興,有些煞風景的意思。白了一眼之後,那雙大手終於放了下來,只是牽著其的手走入了天守。

    京都的洛中

    天皇陛下的宅邸又重新的修復完畢了,當時的天皇,生活極窘困,在宮裡可供召喚的人數,只有十二三人。皇居到處是倒塌的牆,街上的孩子都可以偷跑進去,可以說,每棟建築物都荒廢不堪,四周顯得一片寂靜。更有傳聞說會有怪物跑出來,所以不可長時間在那兒逗留。這座鬼宅也在中務大輔『英明指導』之下從復了昔日的光輝。這些在有心人眼中變成了,樹恩德與天皇與四海,完全成了信長成為當上將軍的鋪墊。

    足利義昭不出這個錢,而切也出不起這個錢,但是信長出的起。就如同奉納施捨,將軍不施捨,那麼臣下也不能施捨,否則在天下人眼中免得自己不像好人。足利義昭如是的想到。可惜的是,這位『好人』做的事情更加讓新進位的正親町天皇感到高興。

    在京都之中,信長把糧食借了出去,而用來償還的利息卻還到了天皇的宅邸之中。這種感覺絕對比施捨更好上一番,再獻上去,使得皇室與百姓之間有著深厚的聯繫,對於信長這種有心的做法,那些京都的公卿都感動的痛哭流涕,在宴會之中把這件本不起眼的事情誇大了不少。洛中的民眾每個月會獻上十五石的米利息,一年共獻上一百十石的米,這足夠天皇陛下生活了。他要讓人民明白且常常思及皇室的衰微。

    與此同時,京都的櫻花也開放了起來,比起名古屋的花海,這裡充滿著歷史的痕跡,蒼老的梵音述說著世事的無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