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佐佐木氏決斷 文 / see羽

    進來的算是義氏的老熟人,蒲生左衛門大夫賢秀。這位比起當年來說,從士氣到面容顯然是了差了許多,不過佐佐木義治搞出這麼多亂子,這位想要擦也不乾淨。「感謝中務大輔您接見再下,我代表我家主公祝您武運昌隆」蒲生非常恭敬的說道,雖說不算是外交達人,但是一些禮數還是說的有板有眼。

    「你有什麼事情,莫不是佐佐木那個黃口小兒叫你來和我談判?」信長看起來是借助酒興直接質問起來,不過若是放在平日來說,想必這些話也是應該。

    「感謝信長殿的寬容,上次已經派出使者示意我家主公投降,可惜的是觀音寺城中小人作祟,使得主公無法以自己的意志傳達。而如今,殿下大軍而來,那些小人人人可威,便是示意在下前來講和了。」少許的幾句奉承話語,終於讓那些耍酒瘋的信長殿下有些收斂,似乎不是真的醉了。蒲生賢秀的話語真假讓人琢磨,不過總的來說,南近江以名門望族自稱的佐佐木氏是不可能這麼拉下臉面。

    「嗯,這樣不錯。丹羽你去準備交割手續。」信長點了點頭,也沒聽條件,直接叫出了丹羽長秀。其實在這位心中,或許以為自己不去攻打觀音寺已經是最好的恩賜,若是別的肯定不會做到別的。

    「不,不,中務大輔殿下您會錯在下的意思了。」蒲生連忙磕頭起來。

    信長得聞,眉毛一皺,眼睛直直的盯住在那裡磕頭的蒲生賢秀顯出了一些不耐煩的神色「那麼你是來挑戰的?」

    「不,不。」蒲生賢秀連聲告罪起來,把目光轉向了另外一旁的將軍殿下。「公方大人,先代將軍與我六角家多有緣分,我主上也幫助不少。公方大人上洛,佐佐木式自當鞍前馬後以效犬馬之勞。」這位起身朝著信長示意一下。「我先主佐佐木高賴,當年挽乾坤於既倒,扶社稷於將傾,握天下兵馬而無恃傲,進退得體,榮辱自若,而其忠直無改!當年之意也是我六角氏之意,希望將軍明鑒。」

    提起先代,這位將軍臉上露出了一些不悅的神色,那彎曲的眉毛變得有些扭曲。「佐佐木義行當年圍攻幕府之事我等歷歷在目,此等之舉怎可能是挽乾坤於既倒,扶社稷於將傾。賢秀大人,您顛倒黑白的能力也是太過了。」把頭向前探了出去,一臉不屑的看著那位。

    其實對於佐佐木氏來說,前期與後期的決斷都是想當明智。從應仁開始不停的保護自己,這個才是高賴所要做的。公方殿下的話語讓蒲生賢秀啞口無言,總不能說自己的先主其實是暗中終於幕府,之後才是顯出身份。「義治殿下願意讓路讓公方殿下上洛,還望中務大輔恩准。」言下之意便是不要打我,我讓路給你,上洛成功之後便是井水不犯河水。「

    信長冷笑一聲「這個就是義治的誠意麼,那麼回去告訴他,除非按照我剛剛說的話做,否則大軍過後,雞犬不留。」一揮手,便是示意這位趕快離開,別逼得信長發火。

    或許是這位來的關係,酒宴沒經過多久就散了開來。義氏這位主公也只是晃蕩了幾下,便是走出了夾道城。「義氏殿。」剛剛堂間的聲音又出現在了耳邊,看起來這位蒲生賢秀還是不甘心,或者說想要從義氏這裡問到一些什麼。

    「哦,賢秀殿,席間之事我也不能多言,還望海涵。」伸手不打笑臉人,況且賢秀也知道義氏對於這種事情來說也是無能為力。「中務大輔之話不是空言,我若是回去觀音寺之中便是人人岌岌可危,我蒲生一族也是危難於頭。」賢秀的話語之中帶著另外一層意思。

    「左衛門大夫您還有什麼話要對我義氏說。」義氏哀歎一聲,看著這位四十多歲大叔。

    「蒲生一族已經做到了誓死的準備,但是我賢秀還是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希望義氏殿下看在我等多年交情之下,我將我的兒子鶴千代托付與您。」蒲生一臉黯然,義氏的名聲在外,保存他一個小小的兒子還是非常容易。

    「這件事情我答應你了,不過你做好了誓死的準備,但是六角氏可沒這個覺悟。」義氏淡然道了一句。

    話語看起來是說到了那位心口之上,只是淡然的搖頭了一下。「晚些時候我會派人叫人送來鶴千代。」

    對於鶴千代來說,年歲其實還是個流鼻涕的小鬼,這樣的孩子長成未來的名將實在有些好奇。義氏對著眼前這位孩子徹底迷茫了,幼小的身材之下,包裹著一個更幼小的身軀。臉上還橫著兩條鼻涕,顯然是離開父母不習慣,才會這樣。「來擦一下。」義氏找了一塊布遞了過去。

    「多謝殿下。」沒料到的是這位毛孩子居然會說出這種話來,讓周圍的人難以置信起來。

    「噢。」忽然起了性質,或者是對這種孩子感到了好奇「你知道你父親為什麼把你送到我這裡來麼?」

    「想要保存蒲生一族的血脈。」這位繼續拖著鼻涕,有些吱吱唔唔說道。

    回答當然並不算太過得體,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算是尚佳。「既然知道,那麼就在這裡好好過下去,想必戰事結束,你父親也會接你回去。」

    「多謝田山殿下。」兩行鼻涕隨著磕頭時候掉在了地板之上。

    「堪太,我這裡都成收容所了,你先照顧他。」叫來了門口的隨從。

    此時的觀音寺中,六角如今可是岌岌可危,那位義治殿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把老大人叫回來,他如今在箕作城,不管如何這位也是您的父親啊。」秀賢單方面的建議起來。

    「不是我不想,就算請回來又能如何?況且若是我們兩人意見不一,又多生事端。」義治這裡還算清楚,自己應該做上一些什麼。「還是籠城,一萬人大軍想必糧草堅持不了多久,還有去請三好與松永兩位大人的援軍。」算是下達了一個比較明智的簡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