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三章另一春 文 / see羽

    海道的提議也在鳥羽烈火之中作為了泡影,若想要組建一隊能夠去紀州的船隊,義氏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過於龐大。鳥羽的水軍的掌控也順手捎給了那位木造雄利,對於木造一族來說,只要伊勢大旗不倒,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叛變。

    永祿四年春

    大和的進攻可以說是以失敗告終,唯一的收穫則是剪除了志摩這顆毒瘤。其實按照義氏的設想,若不是志摩搶先運作,等到大和攻略之後,志摩這裡一封降書便是輕易彈指。

    春季的花潮已經過去,漫步在林蔭的伊勢神宮上倒是別有一番滋味。木屐踩踏下去的時候,片片櫻花便是折裂開來,轉瞬之間卻是變成了一副凋零的花道。除了義氏,來往的客商對於這裡的美景也駐足起來。遠處開著一間以櫻花為酒引的茶店。

    「鏡好好去看看,會名古屋可沒這種了。」此次的出行,義氏只是帶著深愛著這片花海的鏡來這裡。

    「嗯,大人,小酌一番不是更有情趣麼。」鏡從懷中掏出了幾個大錢在手中掂量了幾下。雖說櫻花凋零,不過能席地而作,坐在那些凋落的花瓣之上,這種感覺更為妙言。

    「老闆,兩壺櫻花酒,再來些小菜。」義氏揮起手,招呼了幾下,便是快速入座了進來。茶店之中的客商雲集,不乏著那些背著竹籃兜售的小貨郎。從這裡還能見到千種的家徽,若是以家徽為商標,千種可是算是武家第一人了。

    春天則是播種的時候,這次出兵完後便是開始春耕,所謂的戰鬥也相繼推遲起來。「大人,這段時間伊賀的忍著……」

    「別說這種,現在就是你我,我們只是一對小夫妻而已。」義氏晃動了幾下酒瓶,倒在了盞上,酒瓶之中流出了一絲絲帶著香味的酒氣,偶爾可以見到幾片漂浮在酒上的櫻花花瓣。「良辰美景,花前日下,人生幾何?」喝完了之後便是將酒灌入了喉嚨之中。

    鏡也算是有些才學,雖說未有櫻子一般,但是這些初級的俳句,也能附和上幾句。「哦,能否讓我也參加一番。」一名神主裝扮的老人也走到了一旁,對於義氏與鏡的嬉笑之法也深感興趣。「無妨,請。」義氏右手向前一探,示意那位在前座落。

    「鄙人就是這裡神官,荒木田守武,義氏大人真是有些好興致。」男子認得義氏倒是不值得太過與驚奇「神宮無聊,便是以俳句為樂,我若是做得好詞,殿下可是休怪在下了。」

    「哈哈,委實有趣,鏡,我們來聽聽這位有些如何狂妄的本事?」倒上了一杯櫻酒遞了過去。「河岸似前額,青櫻寫雙眉,蝴蝶翩翩舞,落花疑返枝。」言畢,便是悶口了下去「多謝殿下賜酒。」

    聽到這裡,這位卻是有些水準起來。「荒木神官居然在這裡,可是讓我好找。」遠處傳來了一聲呼喊。轉言望去,卻是見得一位行腳僧打扮的男人,面容倒是有些熟悉,卻是未曾想起來。

    「福場又打算尋山去了?」見到老友來了,這位起身告罪了一下,便是轉身過去了。

    「是啊,沒想到你在這裡和人玩了起來,怎麼俳句?」那位叫福場的便是當年在名古屋酒肆之中遇到的行腳僧,也就是山伏,福場學貴范。

    「嗯,這位是本家大人,伊勢守護田山中務大丞義氏。」這位道起了長長的名號。

    「我們見過,福場大師。」義氏隨著站立了起來,雙手合什起來。

    「呵呵,是啊,是啊。」這位不好意思的撓頭起來,當年這位可是吃了義氏不少東西。「殿下有興,在下也附和一句,當是賠罪。」轉身之後,放下了籐箱,眼睛從桌上轉到了天空。「樹下肉絲、菜湯上,飄落櫻花瓣」嬉皮笑臉的道了起來。

    「卻是不錯,不過福場大師打算去哪邊呢?」義氏對於這位的目的地有些好奇起來。

    「在下是修驗道的僧侶,您可是說在下去那邊?」福場訕笑一聲,對於外界來說,這個職業永遠都是神秘。

    修驗者為得神驗之法,而於山野作苦行修練之人,其主旨以修持咒法,證得神驗為本義,故強調跋涉山林,苦修練行。修行之法不偏一宗一派而廣通諸宗,故以『道』名之。日本修驗道行者稱為山伏,有『入法性真如之寶山,降伏無明煩惱』之意。

    他們也談菩薩、佛,但也有仙道、曼陀羅和一些藏密、道教混合的儀軌,這一派叫"修驗道"。

    「高野山?」鏡在邊上搶先道了起來。高野山大約是伊勢到紀州之間山群的總稱。這裡是真言宗地盤,不過在千百年之後,這裡成了修驗道的靈山。由山林抖擻採果汲水之實修實行,期身神潔淨為本義,極輕視教相教義,盛行後,遂與真言密教相結合,組織教義,建立曼荼羅,施行灌頂。

    修行中有地藏菩薩前來救他,後來又有不動明王教他不動明王經,最後道教的元始天尊和西藏金剛藏王也來授法,所以該教派信徒相信他們是現時所有佛教密法、道教、藏教的真正傳人。

    「呵呵,小姑娘知道的不少麼。」福場滿意的點點頭。福場的裝束還是算作正常,若是在山中遇到,則是身穿葛皮、籐皮或樹葉製成的草衣,食用山中自然生長的野菜,居於巖洞,如同野人一般。「在下可是充滿著驗力。」抽出了錫杖準備念誦起來。

    日本曾經有聖德太子的滿懷裡想,以及亟欲前往中國留學的佛僧等立意宏大者,這是我們無法否定的事實。不過佛教在日本,卻普遍被視為一種能夠獲得現世利益的咒術,而誦經就相當於是施行咒術時的咒文。

    然而隨著密宗日趨興盛,修法卻取代誦經變成最有效的咒術。進行修法時,不同修法者將會使結果有及大差異,而驗力高低就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大人。」鏡頓時緊張了起來,攔住在了義氏的面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